我老家在安徽合肥南70公里,长江北岸,自古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商品粮大县,人口100多万,人均土地不到1.5亩。82年家庭联产承包单干的时候,我们的那个公社解散了,成立了乡政府,下边是村和以各个自然村组成的各村民小组。下面,我说一下我们家所在的那个村民小组30年来的情况。
单干开始时,生产队里组织分配生产资料,其实没什么资料,就是些犁和镰刀和掏大粪的长瓢等简单的几千年不变的工具,一台手扶拖拉机给卖了,因为农民也用不起,效率还不如牛呢,这些都很好分的。
难的是耕牛,我们家的那一个小自然村,70多人口,100多亩地,印象中有2-3头水牛吧。大家猜怎么分呢?
农民们不能把牛也杀了分吧,他们就按照宗族关系,自然地几家联合分一条牛,然后共同饲养和轮换使用。我小时就常去放牛,真正的放牛娃娃。耕牛的合作社化的使用,也是农民的一个创造。
就这样的使用耕牛到2004年左右吧,农民又开始购买农业机械了,我的2个叔叔家就购买了小型农业机械,把水牛卖了,因为没时间放养,他们利用劳动空闲时间外出做事情,一个是泥瓦匠,日工资80-100,四个堂弟弟妹妹中,一个妹妹在外地的纺织厂当技术工人,月收入2400元。另外三个考上了大学。当然,农业机械化的大量推广和普及,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搞农业机械补贴的支农政策,农民们外出打工的多,年轻人一半考上大学,一半外出打工,劳动力少,劳动强度太大。此外,我们那个乡也有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国家给予了很大补贴,农民们在收获时候就请去收割水稻了。
农业真正的机械化革命了!这样,70年代末期,7周岁的我和妹妹5周岁多点就下水田跟大人一起插秧割稻的苦难日子,永远不回再来了!我爸爸是个乡综合厂的农民工,中国最早的农民工,自己也有地,没有什么工人身份,农忙时候也还得去厂里搞电焊和碾米麦地瓜稻草炸油彩油等,所以家里很忙,我们小小年纪就在南方夏季40度的高温下参加每日10个多小时的劳动,我的母亲身体很单薄多病,我们必须穷人孩子早当家!其他同龄孩子也基本上跟我们同时参加劳动的。从此后,我们就不再有快乐的童年了,伴着我们的是疾病折磨、残酷的高温下的劳动和永远放不完的牛!这不是单干造成的,是计划经济下的农村和农民被“剪刀差”剥削造成的!在生产队里时候,我们也去田地里干活,给村里捡稻子和大粪等,因为年纪太小,孩子更是没人管,死亡率比较高,有病死的,也有溺死的。我在6虚岁(昨天妈妈说应该是五岁的时候),被开水严重烫伤背部差点死亡的,她昨天说起的时候就又哭了,爸爸说当时去县医院打的是红霉素,医疗费确实不多,很便宜,不到100元,虽然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很低,但比现在的医疗高收费要合理很多,这也是事实!我记忆中的400元是因为还有妹妹的治病费用等开支,望大家不要误解。
这是题外话了。从农村农业机械的变迁上可看出,只有农民的收入到达一定水平,并且粮食价格上涨农业机械价格下跌,国家给补贴,才有真正的农业机械化。以前的村集体也有所谓的拖拉机,但其实没什么效率,农业生产还主要靠人畜力,农民劳动强度更大,整天折腾在农村,搞水利(是好事情,却有过头无效的问题),或者去山上挑大石头,挖池塘里的泥巴,就是没办法去城市打工,使农民不自由,白白耗费劳动时间,做了很多无效劳动,使农民在计划经济下的工农剪刀差一贫苦几十年,形似农奴。
改革开放的好处首先是使农民的有效劳动时间大大延长了,像我们村那样的人多地上的农民,可以外出打工,迅速富裕起来,目前是家家是洋楼彩电电话.而附近的一个村还被新华社专题报道,题目是:某村春节期间50多辆挂上海牌照的小轿车回家探亲!他们在上海搞装潢,兴起了50多个百万富翁。
不是吹嘘的说,现在我安徽老家的农村,已经不再是中国最落后的了。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同志在新华发展论坛访谈的时候,回答我的一个问题时,就明确说:安徽中南部的农村整体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沿海发达地区(应该是江浙)了(落后的是皖北皖西等地区)。至少在外貌上看起来,我们那里的农村跟城镇差不多,站在家乡的金牛山上鸟瞰,映入眼帘的全是成片的楼房和生机勃勃的田野!我山东的媳妇,起几年春节去我老家一看,立即改变了印象,不再歧视地认为我们那里穷了呢,因为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山东农村在面貌上其实还不如我们那里的,至少在房子上,安徽合肥以南的农村比山东多数地区的农村要领先15年。
而这样的发展和变化是从统计数字里看不出的,安徽没大工业,所以GDP上不去,但农村还是大发展的,不少农民显然比县城里的一般工人强了!这与78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城乡差距到2.5倍,我们那里全是土坯草房子的情况相比,真是换了人间。而最近报道的浙江某市某区有5000名大中专学生排队“非转农”,从城市回流到农村,更是对农民翻身解放的生动解释!当然,现在的城乡差距确实还存在,但跟那时代绝对整体性的差别是根本不同的,如现在的农村也是分化的,很多聪明能干的农民发财了,甚至比工人要好的。而那年代的农民最聪明的,也穷啊。这是因为发挥了农民的聪明才智,使农民可以自由创业了。
总之,农民是最有创新思想的。在农村的任何改革和政策,都应该听取农民的意见,农民不同意,就坚决不能搞!河南农民告诉胡总书记:就怕政策变!--怕土地被收回去,怕回到从前的大集体!我的观点是,未来农村的发展是城市化和农业规模化生产,为此必须尽快探讨农民土地产权问题,可给予农民有限的土地私有权,就是有完全的产权,但必须在城市可以立足才可以买卖。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相关文章,这里不在赘述。
集体化时代关键是地太少,人太多,搞机械化不经济,用不起!粮食那么便宜,柴油那么贵,又紧缺,怎么机械的了? 农民最节约了,有时间能体力干的,如插秧割稻,他们却愿意花钱去请机械来干?
只有现在才可以,农民们富裕了,不愿意再只在土地上折腾了,才能买机械的。
现在中国农村的机械化程度比集体化时代有了大大的退步。
我知道南街村的农民走的就是集体化道路,楼主说的不知是那一些河南人不愿走集体化道路?
我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去割草。我们那里是用粪衩子背的,中午时我母亲去接我,她想接过去替我背,结果没背动。我母亲就训了我一顿,说不会少装点啊,这么多连大人都背不动,你不怕累啊。
后来长大了,说起这个事,我母亲竟然还记得。不过她说,没那么小,应该十一二岁了。
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了,弟兄多,粮总是有些紧,多挣点工分多分点粮。我二哥他们,比我大两三岁的,他们一天记六个工分,而我四个工分。我记得我还感到挺委屈的,因为无论是割麦子还是水稻,我都不比他们慢,就是搬稻个子也不比他们少。
我干农活真是把好手,比我大一岁的伙伴们都向我讨教经验,问怎样才能割得快。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有家传的,我父亲十三岁就打湖草,拉趟子刀,那活是无法偷巧的,只有大人才能干。
但对一家之言来说,是应该没参加多少劳动的。因为文革时你太小了,无法劳动,文革结束,高考恢复,学生就基本上圈在学校读书了。我弟弟就是这种情况,他基本上没参加过生产队的劳动。
一家之言网友应该是70年前后生人吧。
由于没有集体经济,没有抗风险的实力,有点意外就只有向其他人求救或返回贫困。
我老家在安徽合肥南70公里,长江北岸,自古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商品粮大县,人口100多万,人均土地不到1.5亩。82年家庭联产承包单干的时候,我们的那个公社解散了,成立了乡政府,下边是村和以各个自然村组成的各村民小组。下面,我说一下我们家所在的那个村民小组30年来的情况。
单干开始时,生产队里组织分配生产资料,其实没什么资料,就是些犁和镰刀和掏大粪的长瓢等简单的几千年不变的工具,一台手扶拖拉机给卖了,因为农民也用不起,效率还不如牛呢,这些都很好分的。
难的是耕牛,我们家的那一个小自然村,70多人口,100多亩地,印象中有2-3头水牛吧。大家猜怎么分呢?
农民们不能把牛也杀了分吧,他们就按照宗族关系,自然地几家联合分一条牛,然后共同饲养和轮换使用。我小时就常去放牛,真正的放牛娃娃。耕牛的合作社化的使用,也是农民的一个创造。
就这样的使用耕牛到2004年左右吧,农民又开始购买农业机械了,我的2个叔叔家就购买了小型农业机械,把水牛卖了,因为没时间放养,他们利用劳动空闲时间外出做事情,一个是泥瓦匠,日工资80-100,四个堂弟弟妹妹中,一个妹妹在外地的纺织厂当技术工人,月收入2400元。另外三个考上了大学。当然,农业机械化的大量推广和普及,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搞农业机械补贴的支农政策,农民们外出打工的多,年轻人一半考上大学,一半外出打工,劳动力少,劳动强度太大。此外,我们那个乡也有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国家给予了很大补贴,农民们在收获时候就请去收割水稻了。
农业真正的机械化革命了!这样,70年代末期,7周岁的我和妹妹5周岁多点就下水田跟大人一起插秧割稻的苦难日子,永远不回再来了!我爸爸是个乡综合厂的农民工,中国最早的农民工,自己也有地,没有什么工人身份,农忙时候也还得去厂里搞电焊和碾米麦地瓜稻草炸油彩油等,所以家里很忙,我们小小年纪就在南方夏季40度的高温下参加每日10个多小时的劳动,我的母亲身体很单薄多病,我们必须穷人孩子早当家!其他同龄孩子也基本上跟我们同时参加劳动的。从此后,我们就不再有快乐的童年了,伴着我们的是疾病折磨、残酷的高温下的劳动和永远放不完的牛!这不是单干造成的,是计划经济下的农村和农民被“剪刀差”剥削造成的!在生产队里时候,我们也去田地里干活,给村里捡稻子和大粪等,因为年纪太小,孩子更是没人管,死亡率比较高,有病死的,也有溺死的。我在6虚岁(昨天妈妈说应该是五岁的时候),被开水严重烫伤背部差点死亡的,她昨天说起的时候就又哭了,爸爸说当时去县医院打的是红霉素,医疗费确实不多,很便宜,不到100元,虽然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很低,但比现在的医疗高收费要合理很多,这也是事实!我记忆中的400元是因为还有妹妹的治病费用等开支,望大家不要误解。
这是题外话了。从农村农业机械的变迁上可看出,只有农民的收入到达一定水平,并且粮食价格上涨农业机械价格下跌,国家给补贴,才有真正的农业机械化。以前的村集体也有所谓的拖拉机,但其实没什么效率,农业生产还主要靠人畜力,农民劳动强度更大,整天折腾在农村,搞水利(是好事情,却有过头无效的问题),或者去山上挑大石头,挖池塘里的泥巴,就是没办法去城市打工,使农民不自由,白白耗费劳动时间,做了很多无效劳动,使农民在计划经济下的工农剪刀差一贫苦几十年,形似农奴。
改革开放的好处首先是使农民的有效劳动时间大大延长了,像我们村那样的人多地上的农民,可以外出打工,迅速富裕起来,目前是家家是洋楼彩电电话.而附近的一个村还被新华社专题报道,题目是:某村春节期间50多辆挂上海牌照的小轿车回家探亲!他们在上海搞装潢,兴起了50多个百万富翁。
不是吹嘘的说,现在我安徽老家的农村,已经不再是中国最落后的了。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同志在新华发展论坛访谈的时候,回答我的一个问题时,就明确说:安徽中南部的农村整体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沿海发达地区(应该是江浙)了(落后的是皖北皖西等地区)。至少在外貌上看起来,我们那里的农村跟城镇差不多,站在家乡的金牛山上鸟瞰,映入眼帘的全是成片的楼房和生机勃勃的田野!我山东的媳妇,起几年春节去我老家一看,立即改变了印象,不再歧视地认为我们那里穷了呢,因为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山东农村在面貌上其实还不如我们那里的,至少在房子上,安徽合肥以南的农村比山东多数地区的农村要领先15年。
而这样的发展和变化是从统计数字里看不出的,安徽没大工业,所以GDP上不去,但农村还是大发展的,不少农民显然比县城里的一般工人强了!这与78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城乡差距到2.5倍,我们那里全是土坯草房子的情况相比,真是换了人间。而最近报道的浙江某市某区有5000名大中专学生排队“非转农”,从城市回流到农村,更是对农民翻身解放的生动解释!当然,现在的城乡差距确实还存在,但跟那时代绝对整体性的差别是根本不同的,如现在的农村也是分化的,很多聪明能干的农民发财了,甚至比工人要好的。而那年代的农民最聪明的,也穷啊。这是因为发挥了农民的聪明才智,使农民可以自由创业了。
总之,农民是最有创新思想的。在农村的任何改革和政策,都应该听取农民的意见,农民不同意,就坚决不能搞!河南农民告诉胡总书记:就怕政策变!--怕土地被收回去,怕回到从前的大集体!我的观点是,未来农村的发展是城市化和农业规模化生产,为此必须尽快探讨农民土地产权问题,可给予农民有限的土地私有权,就是有完全的产权,但必须在城市可以立足才可以买卖。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相关文章,这里不在赘述。
集体化时代关键是地太少,人太多,搞机械化不经济,用不起!粮食那么便宜,柴油那么贵,又紧缺,怎么机械的了? 农民最节约了,有时间能体力干的,如插秧割稻,他们却愿意花钱去请机械来干?
只有现在才可以,农民们富裕了,不愿意再只在土地上折腾了,才能买机械的。
现在中国农村的机械化程度比集体化时代有了大大的退步。
我知道南街村的农民走的就是集体化道路,楼主说的不知是那一些河南人不愿走集体化道路?
我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去割草。我们那里是用粪衩子背的,中午时我母亲去接我,她想接过去替我背,结果没背动。我母亲就训了我一顿,说不会少装点啊,这么多连大人都背不动,你不怕累啊。
后来长大了,说起这个事,我母亲竟然还记得。不过她说,没那么小,应该十一二岁了。
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了,弟兄多,粮总是有些紧,多挣点工分多分点粮。我二哥他们,比我大两三岁的,他们一天记六个工分,而我四个工分。我记得我还感到挺委屈的,因为无论是割麦子还是水稻,我都不比他们慢,就是搬稻个子也不比他们少。
我干农活真是把好手,比我大一岁的伙伴们都向我讨教经验,问怎样才能割得快。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有家传的,我父亲十三岁就打湖草,拉趟子刀,那活是无法偷巧的,只有大人才能干。
但对一家之言来说,是应该没参加多少劳动的。因为文革时你太小了,无法劳动,文革结束,高考恢复,学生就基本上圈在学校读书了。我弟弟就是这种情况,他基本上没参加过生产队的劳动。
一家之言网友应该是70年前后生人吧。
由于没有集体经济,没有抗风险的实力,有点意外就只有向其他人求救或返回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