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和北方方言为基础,、是提炼多种方言后的结晶,是方言的升华,一定要大力推广。但目前应该是“双语”的语境,在正式场合要坚持说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可让方言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中提倡用方言来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普通话 方言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的中华民族共同的通用语言和交际工具。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此外,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世界上大约有3500种语言,其中非洲就有1140种。方言本身确实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有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普通话毕竟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高于方言。目前世界上的语种尽管有三、四千之多,但被各国定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也就65种左右。由于共同语的建立,各种语言的方言都在逐渐衰退,方言的作用日益缩小。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方言”和“语言”的区别基本上是任意的”,指的是一种语言(口音),如济南话,可以称其为一种方言,同时也可以称其为一种语言,而不可理解为,任何一种语言,可以称作另一种语言的方言,判定一种语言是否另一种语言的方言,要从语系归属,语法,同源词等多方面考量,同时兼顾一些政治等其他因素。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也是相互影响的。普通话的逐步普及,必然会对方言语音逐渐产生影响因此要了解普通话,我们首先要了解方言。从方言的形成来看,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从方言的价值来看,方言本身确实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 我国是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各个地方的方言往往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有的地方甚至是十里不同音,隔了一座山,山前人和山后人就有可能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特别是在南方地区,这种差别就更大了。不是有人说过嘛,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所以,这足以见得,学习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对于一些地方的人们来说也并非易事。但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种语言的方言都在逐渐衰退,方言的作用日益缩小。普通话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方言。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是属于语言变体,与其他方言之间是兄弟关系,是一种并列的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也不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但是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作为全国推广使用的通用语言,自有它的特殊性,所以普通话是一种特殊的方言。 普通话是在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又不同于方言,它要对基础方言的成分进行选择吸收,不是全盘吸收,所以普通话是非常规范的民族标准语。别的不说,就语音而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但是这只是从语音系统上说,实际上普通话并不等同于北京话,北京话语音普通话并没有全盘吸收,而且北京话本身也是一种方言,城区和郊区仍然有较大差别,所以我们一般所说的以北京话语音作为标准音,实际上只是局限于城区语音,而且北京音中轻声、儿化现象特别突出,普通话只是有选择地吸收。 普通话还要从其它方言中吸收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普通话吸收方言词的原则是普遍性、需要性、明确性,因此方言中生动独特、表现力强的词都有可能吸收使用,例如的“尴尬”、“瘪三”、“龙眼”、“荔枝”、“垃圾”、“龌龊”等。由于普通话是面向整个汉语社会使用的,具有超地域、超方言性质,它要适应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就必须从各个方言中吸收鲜活的成分来充实完善自己,以适应需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表述某个方言特有的事物,其名称普通话里面没有对应词语,就必须使用方言词,例如“洋桃、山竹、剑麻、荔枝、椰子”等,所以普通话的词汇比任何方言都要丰富完善。 普通话作为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方言,对方言起着示范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 记得,刚进大学时,班上的同学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要是大家都用自己的方言说话,那恐怕大家交流起来就会有些困难了,所以,我们只能用普通话来交谈,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有些不习惯,但后来,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而且开始变得脱口而出了,变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随着各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又离不开普通话。试想一下,要是没有一种标准通用的语言,那各地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将会是个大问题。也随着人们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文明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中老年人也喜欢说一两句普通话了。 在与不同方言区人交流时应用普通话,而不用方言。但是,普通话里有些词语不如方言词表达得确切、生动,就应该吸收方言词来丰富普通话的词汇。如“搞”(四川方言),“垃圾”(浙江方言),“三流子”(陕北方言),等已成为普通话里的词语。当然方言也不能滥用。另外,在学生修改病句时,也要考虑一下方言的影响。 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正确处理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摘要】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和北方方言为基础,、是提炼多种方言后的结晶,是方言的升华,一定要大力推广。但目前应该是“双语”的语境,在正式场合要坚持说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可让方言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中提倡用方言来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普通话 方言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的中华民族共同的通用语言和交际工具。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此外,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世界上大约有3500种语言,其中非洲就有1140种。方言本身确实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有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普通话毕竟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高于方言。目前世界上的语种尽管有三、四千之多,但被各国定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也就65种左右。由于共同语的建立,各种语言的方言都在逐渐衰退,方言的作用日益缩小。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方言”和“语言”的区别基本上是任意的”,指的是一种语言(口音),如济南话,可以称其为一种方言,同时也可以称其为一种语言,而不可理解为,任何一种语言,可以称作另一种语言的方言,判定一种语言是否另一种语言的方言,要从语系归属,语法,同源词等多方面考量,同时兼顾一些政治等其他因素。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也是相互影响的。普通话的逐步普及,必然会对方言语音逐渐产生影响因此要了解普通话,我们首先要了解方言。从方言的形成来看,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从方言的价值来看,方言本身确实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 我国是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各个地方的方言往往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有的地方甚至是十里不同音,隔了一座山,山前人和山后人就有可能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特别是在南方地区,这种差别就更大了。不是有人说过嘛,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所以,这足以见得,学习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对于一些地方的人们来说也并非易事。但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种语言的方言都在逐渐衰退,方言的作用日益缩小。普通话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方言。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是属于语言变体,与其他方言之间是兄弟关系,是一种并列的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也不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但是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作为全国推广使用的通用语言,自有它的特殊性,所以普通话是一种特殊的方言。 普通话是在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又不同于方言,它要对基础方言的成分进行选择吸收,不是全盘吸收,所以普通话是非常规范的民族标准语。别的不说,就语音而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但是这只是从语音系统上说,实际上普通话并不等同于北京话,北京话语音普通话并没有全盘吸收,而且北京话本身也是一种方言,城区和郊区仍然有较大差别,所以我们一般所说的以北京话语音作为标准音,实际上只是局限于城区语音,而且北京音中轻声、儿化现象特别突出,普通话只是有选择地吸收。 普通话还要从其它方言中吸收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普通话吸收方言词的原则是普遍性、需要性、明确性,因此方言中生动独特、表现力强的词都有可能吸收使用,例如的“尴尬”、“瘪三”、“龙眼”、“荔枝”、“垃圾”、“龌龊”等。由于普通话是面向整个汉语社会使用的,具有超地域、超方言性质,它要适应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就必须从各个方言中吸收鲜活的成分来充实完善自己,以适应需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表述某个方言特有的事物,其名称普通话里面没有对应词语,就必须使用方言词,例如“洋桃、山竹、剑麻、荔枝、椰子”等,所以普通话的词汇比任何方言都要丰富完善。 普通话作为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方言,对方言起着示范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 记得,刚进大学时,班上的同学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要是大家都用自己的方言说话,那恐怕大家交流起来就会有些困难了,所以,我们只能用普通话来交谈,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有些不习惯,但后来,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而且开始变得脱口而出了,变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随着各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又离不开普通话。试想一下,要是没有一种标准通用的语言,那各地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将会是个大问题。也随着人们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文明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中老年人也喜欢说一两句普通话了。 在与不同方言区人交流时应用普通话,而不用方言。但是,普通话里有些词语不如方言词表达得确切、生动,就应该吸收方言词来丰富普通话的词汇。如“搞”(四川方言),“垃圾”(浙江方言),“三流子”(陕北方言),等已成为普通话里的词语。当然方言也不能滥用。另外,在学生修改病句时,也要考虑一下方言的影响。 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正确处理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