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术后溶栓的护理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有引起肺栓塞的可能,甚至危及生命。我们于2009年1月至10月共收治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通过静脉滤器置入,行尿激酶溶栓,均达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在26~76岁,病史2~9 d。其病因为流产术后3例,脑梗死后2例,上呼吸道感染后2例、癌症晚期2例,术后、外伤各1例,不明原因4例。
2 方法
患者在“C”形臂下经对侧股静脉滤器置入,经导管对血栓部位予以尿激酶注入,其中6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造影显示),余9例仅部分溶解,留置鞘管回病房,用微量泵持续经留置鞘管尿激酶静脉溶栓。同时,由患侧足背静脉予以尿激酶加压推注溶栓。
3 结果
15例滤器置入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静脉尿激酶溶栓效果显著,均治愈出院。
4 护理体会
4.1 术前护理
4.1.1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放置静脉滤器的目的、方法、简单手术过程,并例举成功的病例,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
4.1.2 术前注意事项 术前嘱患者稍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勿按摩、挤压、剧烈运动患肢,以防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
4.1.3 术前准备 术前6 h禁食水,训练床上大小便,给予双侧腹股沟备皮、碘过敏实验、做好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
4.1.4 做好护理记录 主要包括双下肢足背动脉波动、皮肤颜色、皮温、肿胀程度、术前准备情况等。
4.2 术后护理
4.2.1 介入术后一般护理 监测血压、神志、呼吸变化,绝对卧床24 h,穿刺侧下肢制动12 h,12 h后勿过度弯曲,以防体内导管扭折。
4.2.2 观察与记录 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双下肢皮肤温度、色泽及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4.2.3 术后需取得患者配合 嘱患者12 h 内饮水1500 ml 以上, 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同时观察尿量是否与饮水量大致相当,防止肾衰。
4.2.4 饮食 进食易消化、高维生素的低脂食物,防止因卧床时间长,胃肠蠕动减慢引起消化不良及腹部不适。
4.2.5 预防用药 术后遵医嘱常规应用抗生素3~7 d。
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术后溶栓的护理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有引起肺栓塞的可能,甚至危及生命。我们于2009年1月至10月共收治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通过静脉滤器置入,行尿激酶溶栓,均达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在26~76岁,病史2~9 d。其病因为流产术后3例,脑梗死后2例,上呼吸道感染后2例、癌症晚期2例,术后、外伤各1例,不明原因4例。
2 方法
患者在“C”形臂下经对侧股静脉滤器置入,经导管对血栓部位予以尿激酶注入,其中6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造影显示),余9例仅部分溶解,留置鞘管回病房,用微量泵持续经留置鞘管尿激酶静脉溶栓。同时,由患侧足背静脉予以尿激酶加压推注溶栓。
3 结果
15例滤器置入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静脉尿激酶溶栓效果显著,均治愈出院。
4 护理体会
4.1 术前护理
4.1.1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放置静脉滤器的目的、方法、简单手术过程,并例举成功的病例,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
4.1.2 术前注意事项 术前嘱患者稍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勿按摩、挤压、剧烈运动患肢,以防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
4.1.3 术前准备 术前6 h禁食水,训练床上大小便,给予双侧腹股沟备皮、碘过敏实验、做好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
4.1.4 做好护理记录 主要包括双下肢足背动脉波动、皮肤颜色、皮温、肿胀程度、术前准备情况等。
4.2 术后护理
4.2.1 介入术后一般护理 监测血压、神志、呼吸变化,绝对卧床24 h,穿刺侧下肢制动12 h,12 h后勿过度弯曲,以防体内导管扭折。
4.2.2 观察与记录 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双下肢皮肤温度、色泽及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4.2.3 术后需取得患者配合 嘱患者12 h 内饮水1500 ml 以上, 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同时观察尿量是否与饮水量大致相当,防止肾衰。
4.2.4 饮食 进食易消化、高维生素的低脂食物,防止因卧床时间长,胃肠蠕动减慢引起消化不良及腹部不适。
4.2.5 预防用药 术后遵医嘱常规应用抗生素3~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