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促成长 “改革创新”谋发展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
鸡西市园丁小学 王春梅
“振兴经济靠教育,振兴教育靠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一流教育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做坚实的基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应是办学的永恒主题。
14年的校长生涯使我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是课程改革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发展的需要。校长应该把为教师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当作自己工作的重点之一。只有学校为教师提供成长的帮助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才能为学校、为学生全心全意的服务,实现教师个体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谈一下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看法。
一、“多侧面”确定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
1、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 思想道德是最重要的教师素质。教师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良好的师德不仅对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前提和承载高质量教育的基石。我们要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学校要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化、经常化。要制定各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使教师明确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经常举办师德论坛,师德专题讲座,广泛展开师德宣传,深入进行师德教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严格教师队伍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2、坚决把师能建设作为重点 师能是教师素质的资本。师能是教师的本领,是教师的本钱,也就是教师的本事。师能最直接的要求是熟悉业务。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还要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更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功底和广博的知识。有了扎实的学科功底和精美的授课艺术,就能在所担任的本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做出成绩,业务上就是一把好手。有了广博的知识积累,就能自信面对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教师在讲台上展示出来的魅力,实际上就是师德和师能的体现。师能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教师价值的提高。教师价值提高的依据就是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在社会上的地位。如果学生爱听这位教师的课,学生要求进这个教师所带的班,愿意听这位老师的话,这就是说这位教师有本事。可见师能不仅影响到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以及主观幸福感。
二、“多层面”归类教师队伍建设的对象
以往的教师培训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符合也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根据学历、经验、能力,分层要求,分类培训。努力提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加系统的
完善自我、培训提高的机会。
我们大致可以把培训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面向全体教师的职业培训、学历达标培训等;二是面向部分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的培养和打造;三是“名师工程”,面向少数顶尖教师,形成能不断涌现学科带头人的局面。
我校在教师的归类管理上采用的是:构建“三级”网络。设计了“套餐式”培训菜单,全方位、高精度地了解一线教师对于培训的真正态度与真切需求。构建“年组”、“学校”、“校外”三级网络。通过学校辐射、年组填充、校外延伸构建立体多元的培训体系。搭建“三阶”梯队。在套餐式培训过程中,我们指导不同类型的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自主确定业务学习与专业发展目标。学校再根据教师的基础和需求不同,把教师分成了“三阶”梯队。给不同的团队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实行分层要求,分类培训。根据教师已有的实际经验和存在的缺陷,确定培训内容,讲究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差异性、实用性。
三、“多渠道”确定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不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看作是教学部门的事,它需要校长亲自抓,各部门要分工明确、通力合作、齐头并进。三个部门的工作尤为重要:一是以校长为首的行政领导,致力于宏观的制度制定、常规管理、统一调控;二是以德育校长为首的政教处,抓牢高级教师的教育,抓紧青年教师的培养,抓住师德教育的工作;三是以教学校长为首的教导处,注重业务培训,注重技能指导,注重骨干培训。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工与合作才能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高效益。
四、“多形式”确立教师队伍建设的载体
学校应该把培训定位在:尊重。充分挖掘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激发教师的内在生命价值和生命的活力。实现教师发展模式的变革,进而推动教师个性发展、主动发展。
在实现教师队伍成长的过程中,形式尤为重要。一般可采取下面八种形式:一是学历与业务培训;二是师德教育系列活动;三是校本培训;四是校际互助培训活动;五是外出培训;六是导师带徒制;七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八是名师工程。
我在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式上坚持实用、适用的原则。在教师的发展上坚持“三要”和“三个不一定”的原则,即每个教师都要发展,但不一定是一样的发展;每个教师都要提高,但不一定是同步的提高;每个教师都要合格,但不一定是相同的规格。我校在长期的培训实践中形成的“套餐式、订单式”培训模式,切实关注教师的“成长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学期初,发放培训菜单,教师根据自我需要选择菜单。这样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来自教师,学校要做的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对年来我领导校班子一直研究队伍建设的形式,符合我校校情、师情的“读书学习、震撼心灵”“专家引领、唤醒欲望”“创新研修、灵活选择”“外延培训、点燃理想”“教学实践、累积经验”“对子工程、互补共长”“课题带动、实现价值”等形式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将教师专业成长设计作为一个研究的过程、动态生成的过程,为教师的专业培训铺设一条绿色的通道。
总之,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以教师为根本、以改革为契机、以发展为目标、以科研为先导、以课堂为依托,努力构建一支合作的、专业的、有价值追求的金字塔式的教师团队,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促成长 “改革创新”谋发展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
鸡西市园丁小学 王春梅
“振兴经济靠教育,振兴教育靠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一流教育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做坚实的基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应是办学的永恒主题。
14年的校长生涯使我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是课程改革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发展的需要。校长应该把为教师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当作自己工作的重点之一。只有学校为教师提供成长的帮助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才能为学校、为学生全心全意的服务,实现教师个体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谈一下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看法。
一、“多侧面”确定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
1、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 思想道德是最重要的教师素质。教师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良好的师德不仅对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前提和承载高质量教育的基石。我们要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学校要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化、经常化。要制定各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使教师明确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经常举办师德论坛,师德专题讲座,广泛展开师德宣传,深入进行师德教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严格教师队伍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2、坚决把师能建设作为重点 师能是教师素质的资本。师能是教师的本领,是教师的本钱,也就是教师的本事。师能最直接的要求是熟悉业务。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还要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更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功底和广博的知识。有了扎实的学科功底和精美的授课艺术,就能在所担任的本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做出成绩,业务上就是一把好手。有了广博的知识积累,就能自信面对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教师在讲台上展示出来的魅力,实际上就是师德和师能的体现。师能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教师价值的提高。教师价值提高的依据就是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在社会上的地位。如果学生爱听这位教师的课,学生要求进这个教师所带的班,愿意听这位老师的话,这就是说这位教师有本事。可见师能不仅影响到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以及主观幸福感。
二、“多层面”归类教师队伍建设的对象
以往的教师培训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符合也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根据学历、经验、能力,分层要求,分类培训。努力提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加系统的
完善自我、培训提高的机会。
我们大致可以把培训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面向全体教师的职业培训、学历达标培训等;二是面向部分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的培养和打造;三是“名师工程”,面向少数顶尖教师,形成能不断涌现学科带头人的局面。
我校在教师的归类管理上采用的是:构建“三级”网络。设计了“套餐式”培训菜单,全方位、高精度地了解一线教师对于培训的真正态度与真切需求。构建“年组”、“学校”、“校外”三级网络。通过学校辐射、年组填充、校外延伸构建立体多元的培训体系。搭建“三阶”梯队。在套餐式培训过程中,我们指导不同类型的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自主确定业务学习与专业发展目标。学校再根据教师的基础和需求不同,把教师分成了“三阶”梯队。给不同的团队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实行分层要求,分类培训。根据教师已有的实际经验和存在的缺陷,确定培训内容,讲究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差异性、实用性。
三、“多渠道”确定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不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看作是教学部门的事,它需要校长亲自抓,各部门要分工明确、通力合作、齐头并进。三个部门的工作尤为重要:一是以校长为首的行政领导,致力于宏观的制度制定、常规管理、统一调控;二是以德育校长为首的政教处,抓牢高级教师的教育,抓紧青年教师的培养,抓住师德教育的工作;三是以教学校长为首的教导处,注重业务培训,注重技能指导,注重骨干培训。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工与合作才能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高效益。
四、“多形式”确立教师队伍建设的载体
学校应该把培训定位在:尊重。充分挖掘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激发教师的内在生命价值和生命的活力。实现教师发展模式的变革,进而推动教师个性发展、主动发展。
在实现教师队伍成长的过程中,形式尤为重要。一般可采取下面八种形式:一是学历与业务培训;二是师德教育系列活动;三是校本培训;四是校际互助培训活动;五是外出培训;六是导师带徒制;七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八是名师工程。
我在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式上坚持实用、适用的原则。在教师的发展上坚持“三要”和“三个不一定”的原则,即每个教师都要发展,但不一定是一样的发展;每个教师都要提高,但不一定是同步的提高;每个教师都要合格,但不一定是相同的规格。我校在长期的培训实践中形成的“套餐式、订单式”培训模式,切实关注教师的“成长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学期初,发放培训菜单,教师根据自我需要选择菜单。这样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来自教师,学校要做的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对年来我领导校班子一直研究队伍建设的形式,符合我校校情、师情的“读书学习、震撼心灵”“专家引领、唤醒欲望”“创新研修、灵活选择”“外延培训、点燃理想”“教学实践、累积经验”“对子工程、互补共长”“课题带动、实现价值”等形式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将教师专业成长设计作为一个研究的过程、动态生成的过程,为教师的专业培训铺设一条绿色的通道。
总之,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以教师为根本、以改革为契机、以发展为目标、以科研为先导、以课堂为依托,努力构建一支合作的、专业的、有价值追求的金字塔式的教师团队,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