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经编成一、二、四方面军,而没有编成三方面军,原因何在?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央曾计划将红军一、二、三、四军团依次扩编为方面军,后来,因为彭德怀同志主动提议三军团和一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放弃了单独扩编为红三方面军的计划,遂造成了缺编。然而,据历史资料记载,红三

方面军缺编另有其他一些原因。

中国工农红军由军发展到方面军,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1930年1月以前,中央没有统一编制红军的计划。那时,中央认为:“目前中国,只有朱毛及彭德怀的部队可以称为红军,其余如贺龙等都不能叫做红军”,只能算作游击队(《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政治问题报告记录》1929年6月25日)。因此,各地红军的编制及番号也就各行其是。

1930年1月,中央军事部召开会议,决定统一全国红军的番号和编制,将几部较大妁红军编为一至八军。这是红军史上的第一次统一规划。4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全国红军按地城组成军团,一为“湘鄂赣交界处的三、四、五等军”;一为“湘鄂边界的二、六、十等军”;还有一个是“闽粤桂十一、十二、七等军”(《中央军委军事工作计划大纲》1930年4月15日)。这是红军首次由军组成军团的计划。5月间,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对这个计划作了一次调整,决定组成4个军团,即四、三军为第一军团,二、六军为第二军团,五、八军为第三军团,十一、十二军为第四军团。6、7月间,红一、二、三军团分别成立,只有第四军团没有成立。从目前所见的史料看,在这期间,中央及中央军委并没有发出成立方面军的指示。

1930年8月23日,红军一、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会师,随即组成了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在得知这一消息前后,仍没有发出组成方面军的指示。8月29日,中共中央给长江局并转湖南省委、湘鄂赣前委及后委的信,即关于占领长沙的战略与政策的指示,其中提到:“据报载三、四,五、八军已取得联络……对于你们有下列紧急指示,……关于红军问题……在现时一、二、三军团上应成立总司令部组织,中央决定以朱德同志为总司令以统一指挥”,没有指示其组成红一方面军。当时,党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在报道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时,从未使用红一方面军的番号,而是用三、四、五、八等军的番号。而另一方面,红军第一方面军的成立是自发成立的。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9月17日给中央的报告中说:红一、三军团会师后,为指挥一、三两个军团起见,已由一、三两军团前委联席会议决定组织总前委,毛泽东为书记,公开组织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治委员,杨岳彬为总政治部主任。9月20日,彭德怀同志也向中央报告说:“现在我们与一军团在军事上组织了红军第一方面军。”可见,红一方面军是由一、三军团前委联席会议根据第二次攻打长沙的军事需要,为指挥方便而自行组成的。

以鄂豫境地区的红军为基础组成的红四方面军也是自行成立的。在这个地区,我党曾较早地创建了红军部队。1930年4月,中央军事部在计划组建红军军团时,决定该地区的红一军“候其发展程度再定”,暂不编为军团。5月,全国红军代表

会议决定编红军为4个军团,红一军亦不在其列。6月,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工作

计划中,曾打算把鄂豫皖地区之红一军和鄂北之红九军合编为红四军团,最后也没有编成。到了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要求全国红军的军团和方面军都取消,统编为一至七军,鄂豫皖地区的红军按统一规划被编为红四军。1931年1月,红四军正式成立。中央在此间的多次指示中,仍然坚持取消军团和方面军的意见。11月25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还发布通令:决定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后,“即取消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总政委的名义及其组织,所有中华苏维埃全国红色海陆空军完全集中统一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统辖之下。”可见红四方面军的成立也不是中央统一规划的,与红一方面军成立时的情况一样,红四方面军的成立也是因为军事指挥的需要,当时红四军和新成立的红二十五军合攻黄安县城,为便于统一指挥而成立了红四方面军。

诚然,中央也曾有过组织方面军的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其计划没有实现。1931年12月4日,中央在给苏区中央分局、省委、及红军各军政治委员的训令,即“关于敌军进攻的军事布置,红军行动方向与编制”中指示:“现在红军一方面军应即改组为一、二、六、七、八、十等六军,赣东北军应改编为红军第五军,先编一师,湘赣也编足一师。红军十六军仍旧,应将现有三师尽量扩充。东江红军成立独立师。以上各军在打通后统归第一方面军指挥,鄂豫皖第四军应扩充编成第

四、第九两军。湘鄂西第三军应先编足两师。鄂北红九军改成独立师。在此三部分打通,应成立红军第二方面军,归鄂豫皖苏区革命委员会管辖。”按照中央的计划,当时全国较大的红军部队基本编入了第一、第二方面军,可是,这个计划未得以贯彻执行,鄂豫皖地区不等与湘鄂西及鄂北等处打通,就先行成立了红四方面军。后来,该地区得知中央这一指示后,也曾打算改称为红二方面军,张国焘、陈昌浩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此地红军“仍命名为红军第四方面军,将来再改称第二方面军”(张国焘、陈昌浩《关于豫南、皖西战况给中央的报告》1932年3月21日)。这个打算一直没有付诸实践。造成红三方面军缺编,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红一、四方面军的成立不是中央统一规划的,但毕竟巳成事实,在那个时候,中央与各地的联系因交通不便造成很多困难,各地的情况也是瞬息万变,发生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中央在后来的指示中,也承认了这种编制。1933年5月12日,中央军委在“关于红军的组织机构的变更及干部的任免给各军的通知”中,提到了一、二、四方面军,说明中央还另有组织红二方面军的打算。6月7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改编红军第一方面军所属的独立军团的通令”,接通令要求,新组建了红六、七、九军团,翌年8月以后,又按中央军委决定,组成了红军第八、十军团。红一方面军当时辖第一、三、五、七、八、九、十等军团,总兵力达14万人。1932年秋入川的红四方面军也发展为5个军,共8万人。作为主力红军除此两部外,尚有红二、六军团。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遵照中央指示合编为红二方面军,而第三方面军只好缺编。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陕北,1937年8月,这三支主力红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三方面军也就没有必要再编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经编成一、二、四方面军,而没有编成三方面军,原因何在?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央曾计划将红军一、二、三、四军团依次扩编为方面军,后来,因为彭德怀同志主动提议三军团和一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放弃了单独扩编为红三方面军的计划,遂造成了缺编。然而,据历史资料记载,红三

方面军缺编另有其他一些原因。

中国工农红军由军发展到方面军,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1930年1月以前,中央没有统一编制红军的计划。那时,中央认为:“目前中国,只有朱毛及彭德怀的部队可以称为红军,其余如贺龙等都不能叫做红军”,只能算作游击队(《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政治问题报告记录》1929年6月25日)。因此,各地红军的编制及番号也就各行其是。

1930年1月,中央军事部召开会议,决定统一全国红军的番号和编制,将几部较大妁红军编为一至八军。这是红军史上的第一次统一规划。4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全国红军按地城组成军团,一为“湘鄂赣交界处的三、四、五等军”;一为“湘鄂边界的二、六、十等军”;还有一个是“闽粤桂十一、十二、七等军”(《中央军委军事工作计划大纲》1930年4月15日)。这是红军首次由军组成军团的计划。5月间,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对这个计划作了一次调整,决定组成4个军团,即四、三军为第一军团,二、六军为第二军团,五、八军为第三军团,十一、十二军为第四军团。6、7月间,红一、二、三军团分别成立,只有第四军团没有成立。从目前所见的史料看,在这期间,中央及中央军委并没有发出成立方面军的指示。

1930年8月23日,红军一、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会师,随即组成了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在得知这一消息前后,仍没有发出组成方面军的指示。8月29日,中共中央给长江局并转湖南省委、湘鄂赣前委及后委的信,即关于占领长沙的战略与政策的指示,其中提到:“据报载三、四,五、八军已取得联络……对于你们有下列紧急指示,……关于红军问题……在现时一、二、三军团上应成立总司令部组织,中央决定以朱德同志为总司令以统一指挥”,没有指示其组成红一方面军。当时,党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在报道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时,从未使用红一方面军的番号,而是用三、四、五、八等军的番号。而另一方面,红军第一方面军的成立是自发成立的。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9月17日给中央的报告中说:红一、三军团会师后,为指挥一、三两个军团起见,已由一、三两军团前委联席会议决定组织总前委,毛泽东为书记,公开组织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治委员,杨岳彬为总政治部主任。9月20日,彭德怀同志也向中央报告说:“现在我们与一军团在军事上组织了红军第一方面军。”可见,红一方面军是由一、三军团前委联席会议根据第二次攻打长沙的军事需要,为指挥方便而自行组成的。

以鄂豫境地区的红军为基础组成的红四方面军也是自行成立的。在这个地区,我党曾较早地创建了红军部队。1930年4月,中央军事部在计划组建红军军团时,决定该地区的红一军“候其发展程度再定”,暂不编为军团。5月,全国红军代表

会议决定编红军为4个军团,红一军亦不在其列。6月,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工作

计划中,曾打算把鄂豫皖地区之红一军和鄂北之红九军合编为红四军团,最后也没有编成。到了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要求全国红军的军团和方面军都取消,统编为一至七军,鄂豫皖地区的红军按统一规划被编为红四军。1931年1月,红四军正式成立。中央在此间的多次指示中,仍然坚持取消军团和方面军的意见。11月25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还发布通令:决定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后,“即取消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总政委的名义及其组织,所有中华苏维埃全国红色海陆空军完全集中统一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统辖之下。”可见红四方面军的成立也不是中央统一规划的,与红一方面军成立时的情况一样,红四方面军的成立也是因为军事指挥的需要,当时红四军和新成立的红二十五军合攻黄安县城,为便于统一指挥而成立了红四方面军。

诚然,中央也曾有过组织方面军的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其计划没有实现。1931年12月4日,中央在给苏区中央分局、省委、及红军各军政治委员的训令,即“关于敌军进攻的军事布置,红军行动方向与编制”中指示:“现在红军一方面军应即改组为一、二、六、七、八、十等六军,赣东北军应改编为红军第五军,先编一师,湘赣也编足一师。红军十六军仍旧,应将现有三师尽量扩充。东江红军成立独立师。以上各军在打通后统归第一方面军指挥,鄂豫皖第四军应扩充编成第

四、第九两军。湘鄂西第三军应先编足两师。鄂北红九军改成独立师。在此三部分打通,应成立红军第二方面军,归鄂豫皖苏区革命委员会管辖。”按照中央的计划,当时全国较大的红军部队基本编入了第一、第二方面军,可是,这个计划未得以贯彻执行,鄂豫皖地区不等与湘鄂西及鄂北等处打通,就先行成立了红四方面军。后来,该地区得知中央这一指示后,也曾打算改称为红二方面军,张国焘、陈昌浩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此地红军“仍命名为红军第四方面军,将来再改称第二方面军”(张国焘、陈昌浩《关于豫南、皖西战况给中央的报告》1932年3月21日)。这个打算一直没有付诸实践。造成红三方面军缺编,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红一、四方面军的成立不是中央统一规划的,但毕竟巳成事实,在那个时候,中央与各地的联系因交通不便造成很多困难,各地的情况也是瞬息万变,发生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中央在后来的指示中,也承认了这种编制。1933年5月12日,中央军委在“关于红军的组织机构的变更及干部的任免给各军的通知”中,提到了一、二、四方面军,说明中央还另有组织红二方面军的打算。6月7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改编红军第一方面军所属的独立军团的通令”,接通令要求,新组建了红六、七、九军团,翌年8月以后,又按中央军委决定,组成了红军第八、十军团。红一方面军当时辖第一、三、五、七、八、九、十等军团,总兵力达14万人。1932年秋入川的红四方面军也发展为5个军,共8万人。作为主力红军除此两部外,尚有红二、六军团。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遵照中央指示合编为红二方面军,而第三方面军只好缺编。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陕北,1937年8月,这三支主力红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三方面军也就没有必要再编了。


相关文章

  • 从律师业务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运作
  • 主要内容: 第一,公司治理产生的原因做一下分析: 第二,对公司治理的一些基本东西做一下基本介绍: 第三,结合一些案例来分析一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在规范运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律师在这个方面怎么判断,有一些法律争议方面的分析. 绪言:公司治理 ...查看


  • 电话销售案例
  • 案例分析 案例列举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1. 案例 销售人员(以下简称"销售"):您好,天海公司,我是王慧. 客户:这里是天海公司吗? 销售:是的,是天海公司,我是王慧,请问可以在什么地方帮助您? 客户:我想咨询一下你 ...查看


  • 张横渠四句教讲座内容文字转录---杨立华
  •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北宋的儒学家,或者说也可以被视为北宋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张载.今天我最重要的还是介绍他的哲学,因为尽管这个题目叫"张横渠的四句教",其实张载思想的重要性不在于此.一般我们熟悉的都是他这四句教,但实际 ...查看


  • 七上第三课 文档
  • 一.生命对于世界的意义是什么?(P25) 二.生命为什么要相互关爱?(P26) 三.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即使双胞胎也有不同,说明了什么?(P27) 四.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给你什么启示?(P28) 五.怎么珍爱生命?(珍爱 ...查看


  • 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模板)
  • 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2014年 月 日) 姓名 单位职务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市.县乡党委的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着眼于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查看


  • 机械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宿命
  • 『主次矛盾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当前左翼思想分歧』在红旗网得到了头版置顶和推荐文章的殊荣,增强了萬里雪飄探索真理的信心.初次在红旗网和网友直接交流就有幸见到了机械唯物主义者的风采,也算是一次不小的收获.在九地网友那里辩证法不具有普遍性,有时候可以 ...查看


  • 刘统:长征的真实历史
  • 刘统:长征的真实历史 受访者:刘统.1951年生,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中国军事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19 ...查看


  • 如何考察平等和不平等_阿玛蒂亚_森的能力平等观
  • 前沿 2002年第7期 如何考察平等和不平等 阿玛蒂亚 森的能力平等观 汤剑波 (复旦大学哲学系 上海 200433) [提 要]本文将揭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 森的平等观及其意义.他指出, 分析和评价平等的核心问题 是 ...查看


  • 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 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党委书记所提意见 1.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不透彻,有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导致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2.工作落实督导不到位.首先表现在热衷于以开会研究部署工作,会上作强调讲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