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与凝血机制及调节

.血栓专栏・

编者按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涉及心血管、肾脏科、神经内科、外科、骨科、肿瘤

等多个领域。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目

前,我国正面临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巨大挑战,无论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痰病还是静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均逐年增加。但目前国内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诊治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如对动脉和静脉血栓栓塞的基础理论知识欠缺,未能对不同性质血栓选择不同的药物以及用药方法不规范或不恰当。因此,迫切需要应用科学的指南来规范医疗行为。为此,本杂志特设立血栓专栏,将结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最新的抗栓和溶栓指南,针对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次讨论静脉、动脉和心房颤动等领域血栓防治的重要进展。

血栓形成与凝血机制及调节

史旭波,胡大一

(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730)

芙曩词,捡塞和血栓形成;血栓溶解疗法中圈分类号;R54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2007)14—0989-03

于斑块破裂处释放出的促凝物质的多少,也就是说斑块破裂处内皮下基质的成分可能是决定血栓大小的更重要的因素。此外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也是影响血栓大小的重要因素,纤溶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形成闭塞性血栓。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我们对血栓形成和凝血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论上的进步必然会带来血栓性疾病治疗方法的改.进和治疗策略的更新。1动静脉血栓形成机制

‘动脉血液流动速度较快,快速流动的凝血因子

难以相互作用,依赖与斑块破裂部位牢固粘附的血

小板所提供的磷脂表面作为反应平台,因此血小板在动脉系统血栓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动脉血栓并非均由血小板组成:对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患者所进行的病理研究显示,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闭塞性血栓主要由血小板组成的不到20%,而80%为以纤维蛋白为主的混合性血栓。静脉系统血栓主要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组成。

+1・

动脉血栓的形成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自发或机械性破裂启动,是斑块内致栓物质暴露于血液中的过程。血小板与暴露的胶原及yonWillebrand因子粘附,在此被激活并聚集形成富合血小板的白血栓。凝血因子因被暴露的组织因子触发,诱发凝血瀑布反应,大量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被激活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析出的纤维蛋白相互交联并大量网罗红细胞,血小板血栓即被纤维蛋白加固形成更大、更加牢固的混合血栓。

斑块破裂处形成的血栓可进入斑块裂隙和血管

实质上血栓形成是机体对血管壁损伤产生的正

常保护性反应,但当促凝刺激超过机体抑制血栓形成的自然保护能力时,血栓可过度生长,超出生理范围而对机体造成伤害。促凝刺激包括凝血的过度激活,尤其是在有血栓形成倾向、血管壁损伤或血流停滞而使保护途径受损时。抗凝血酶、蛋白C或蛋白S先天性缺乏的患者,由于抗凝途径天然受损,易于血栓形成。因子VLeiden突变也使患者具有血栓形成倾向,因为因子VLeiden一旦被激活,就能对抗活化蛋白C对它的降解。结果具有这种突交的个体凝血酶的生成增加。在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导致凝血酶原水平增加的一种缺陷)的患者,或其他凝血因子,如园子Ⅷ、Ⅸ或X增高的患者,凝血酶生成的增加也

腔。目前应用血管内超声(WUS)及血管镜所进行

的研究显示,大部分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所形成的腔内血栓为非闭塞性的,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血栓可机化并入血管壁导致粥样斑块的扩大。影响血栓大小的因素很多,即往认为斑块破裂口大小是影响血栓大小的决定因素,但通过冠状动脉血管镜进行的观察发现,斑块破裂口大小与是否形成较大的闭塞性血栓关系并不密切,血栓大小更多地取决

万方数据 

・990・

可增加血栓形成倾向。

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血栓,通常起源于腓肠肌的静脉或腓肠肌深部静脉的瓣尖袋。静脉瓣尖内无血管,靠循环血液直接获得氧气和营养。随静脉血

流的停滞,局部血氧不足,诱导组织园子在瓣尖的表

达,促发血栓形成。静脉的血液凝固也可因血管创伤而启动。在髋或膝关节大手术后,血管壁损伤是特别重要的静脉血栓促成因素。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也可损伤血管壁,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创伤、手术或疾病所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可导致患者高凝状态。内皮细胞被炎症细胞因子激活,表达粘附分子,使白细胞缚系在其表面。被束缚的单核细胞调理组织因子、表达因子X受体和纤维蛋白原受体,促使其表面的血液凝固。被束缚的中性粒细胞通过产生氧自由基和释放水解酶,损伤内皮,增强局部的血栓形成。最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所释放的含有组织因子的微粒也积聚在血管损伤部位,增强血液凝固倾向。正是通过这些机制,炎症与血液凝固联系在一起。2凝血机制

血液凝固是血液由液体状态转交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简称凝血。参与血液凝固的各种蛋白统称为凝血因子或凝血蛋白。凝血因子是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必需的一类蛋白质,其中多数属丝氨酸蛋白酶。凝血过程有10多个凝血因子参与,是机体最复杂的生理过程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凝血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凝血理论得以修订和完善。2.1传统的凝血理论

人们早就注意到血液流出

血管后即迅速凝固的现象,对这一现象发生机制的认识是一个历经数百年而逐步深化的过程。早在17世纪中叶,Malpighi即从血液中分离出“血凝块纤维”,并借助显微镜对“血凝块纤维”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现代凝血理论起源于19世纪初,Hewson首先证明“血凝块纤维”来源于血浆,Babingtong把“血凝块纤维”命名为纤维蛋白,并认识到它是由存在于血浆中的前体转交而来。不久其前体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I,FI)从血浆中成功分离。以后Buchanan通

过研究发现血浆中存在‘‘第Ⅱ凝血因子”,促使纤维

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不久Schmidt提出“第Ⅱ凝血因子”在血浆中必定以无活性的前体形式存在,这一前体首先转化为有活性的形式才能进一步转化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由此形成了凝血机制的基本

万 

方数据概念。“第Ⅱ凝血因子”即为现在的凝血酶(FⅡa),

其前体为凝血酶原(F1I)。1905年Morawitz综合有关研究结果提出凝血理论,认为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转交需要组织中一种活性物质(现称组织因子)的刺激,此理论后来被称为血液凝固的经典理论,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基础,但当时认为凝血过程只有4个凝血因子参与,分别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组织因子和Ca2+。其后50年更多的凝血因子陆续被发现。1964年Macfarlane和Davie等分别提出了凝血的瀑布学说,随后逐渐形成了凝血理论的传统瀑布学说,认为血液凝固过程由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和共同通路组成,是通过多种酶原被顺序激活而过程不断得到加强和放大的一种连锁反应。其中内源性途径是主要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只起辅助作用。内源性途径是指由Ⅻ因子被激活形成Ⅺa_Ⅷa-Ca2+一PL复合物、并激活X因子的过程,外源性凝血途径则是从组织因子(TF)释放到TF-Ⅶa-Ca抖复合物形成并激活因子X的过程。共同通路是指因子Xa形成后,两条途径合二为一,激活凝血酶原并最终生成纤维蛋白的过程。2.2凝血机制的新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对外源性

凝血途径在机体生理性及病理性凝血过程中的作用曾有不同的看法。在20世纪的前50年。外源性凝血途径一直被认为是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及正常的止血功能的主要途径。随着60年代凝血瀑布学说的提出,内源性凝血途径被尊为生理性凝血过程的主导,外源性凝血途径只处于从属地位。但近些年的一些研究又对内源性凝血途径的作用提出了质疑。Ⅻ因子、前激肽释放酶及高分子质量激肽原等参与的接触激活是内源性凝血途径的起始步骤,如果上述因子缺乏临床上应该出现出血倾向。但临床病例观察研究表明,因子Ⅻ、前激肽释放酶及高分子量激肽原先天性缺乏患者几乎无出血症状,由此说明这3种凝血因子并非体内凝血过程所必需,这也使得接触激活在机体正常止血机制中显得并不重要.相反高分子质量激肽原的作用更接近抗凝物质,体内缺乏易导致血栓形成倾向。与此相似,缺乏因子Ⅻ显示体内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明显增高,而无出血倾向。因此因子Ⅻ在体内还可能是一种天然抗凝物质。临床资料显示,Ⅺ因子先天性缺乏的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临床出血倾向,提示因子Ⅺ是体

内凝血过程所必需的,由此可以推断,在体内因子Ⅺ

必有因子Ⅻ接触激活以外的其它的激活途径。目前

的研究提示凝血酶能够有效激活Ⅺ因子,这一过程不需要因子Ⅻ的参与,激活的因子Ⅺ可通过自身激活而放大凝血效应,而血小板结合Ⅺ因子有助于凝血酶对其激活。

这些新的发现可以解释原瀑布学说无法解释的一些问题,也使得我们对经典凝血学说作出新的修正和补充。目前普遍认为,外源性凝血途径对动静脉凝血过程的启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内源性途径只对凝血过程起一个放大和维持的作用。动脉或静脉内血液凝固的启动大多由组织因子而不是Ⅻ因子所触发。大多数非血管细胞都能表达组织因子,在单核细胞,组织因子也可以被诱导合成。动脉或静脉壁的损伤使表达组织因子的非血管细胞暴露于血液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核内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组织因子,从而解释了血栓易在斑块破裂部位形成的现象。

因子Ⅶa一旦与组织园子结合,印激活因子Ⅸ和因子X,分别生成活化的因子Ⅸ(因子Ⅸa)和活化的因子X(因子Xa)。因子X的活化比因子Ⅸ的活化更有效力。因子Xa将少量的凝血酶原转交为凝血酶。这一低浓度的凝血酶足以激活血小板以及凝血中关键的辅因子,印因子V和园子Ⅷ。这些凝血酶介导的步骤是凝血过程放大所必需的。

凝血过程的放大受因子Ⅸa和Xa的影响。在钙的参与下,因子Ⅸa与因子Ⅶa结合在激活的血小板表面,形成内在的活性酶,即活化因子X的复合物。然后因子Xa在激活的血小板表面与因子Va结合,这也是一个钙依赖的过程,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该复合物激活凝血酶原,而生成的凝血酶则与血小板表面分离,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形成纤维蛋白网,纤维蛋白网由活化的因子疆(因子疆a),即一种经凝血酶激活的谷氨酰胺转移酶所加固并发生交联。凝血酶通过如上所述的机制反馈激活因子V和因子Ⅶ,并通过激活与血小板结合的因子Ⅺ,导致因子Xa的进一步形成,从而形成更多的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并最终形成血栓。3凝血过程的调节

凝血过程在数个水平上受到调节。关键的抑制物包括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凝血酶和蛋白C途径.

3.1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因子Ⅶa/组织

因子复合物受TFPI的抑制。TFPI以一种双步骤的方式发挥作用。第一步,TFPI与因子Xa复合并灭

活Xa,形成TFPI/因子Xa复合物。第二步,该复合

物内的TFPI灭活与组织因子结合的因子Ⅶa。因为TFPI/因子Xa复合物的形成是有效灭活因子Ⅶa的前提,所以保证了因子Ⅶa介导启动的凝血系统被关闭之前,能够产生一些因子X

a。

由于TFPI的浓度低,所以凝血依然能够传播。另外当与激活的血小板表面结合时,因子Ⅺ可被凝血酶激活,产生因子Ⅸa。作为内在活性酶复合物的关键成分,因子Ⅸa能够触发形成足量因子Xa以使凝血过程不断放大。

循环中的大多数TFPI与脂蛋白结合。在血小

板的r颗粒中和内皮细胞的表面也发现有TFPI。

治疗剂量的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可使与内皮结合的

TFPI释放。然而不能确定所释放的TFPI是否在这些药物的抗栓特性中发挥作用。3.2抗凝血酶

抗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因子Xa和

其他活化的凝血因子,但在缺乏肝素时这些反应缓慢。肝素使抗凝血酶的抑制速率加速约1000倍。肝素通过戊糖序列与抗凝血酶结合,并通过改变抗凝血酶的空间构象使得该蛋白酶更易于接近靶酶。尽管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不能发现肝素,但血管内皮富含硫酸类肝素,一种也合有能结合抗凝血酶的戊糖序列的粘多糖。大多数的硫酸类肝素位于内皮背离管腔的表面,仅仅在血管内层受损时才暴露出来。位于管腔表面的这种少量的蛋白多糖可能有助于使完好的内皮不具有致栓性.

3.3

蛋白C途径凝血酶除了经抗凝血酶失活以

外,也可通过结合凝血酶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而被抑制。凝血酶调节蛋白是在内皮上发现的一种凝血酶受体。t一旦与凝血酶调节蛋白结合,凝血酶的活性位点即发生构象变化,从一种促凝血的酶转交成蛋白C的有力激活物。激活的蛋白C通过蛋白水解作用降解和灭活因子Va和Ⅶa,减弱凝血酶的生成,从而作为一种抗凝剂发挥作

用。

收稿日期;2007-04-26编辑:姜怔育

(辉瑞公司对本专栏提供赞助)

万方数据 

.血栓专栏・

编者按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涉及心血管、肾脏科、神经内科、外科、骨科、肿瘤

等多个领域。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目

前,我国正面临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巨大挑战,无论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痰病还是静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均逐年增加。但目前国内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诊治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如对动脉和静脉血栓栓塞的基础理论知识欠缺,未能对不同性质血栓选择不同的药物以及用药方法不规范或不恰当。因此,迫切需要应用科学的指南来规范医疗行为。为此,本杂志特设立血栓专栏,将结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最新的抗栓和溶栓指南,针对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次讨论静脉、动脉和心房颤动等领域血栓防治的重要进展。

血栓形成与凝血机制及调节

史旭波,胡大一

(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730)

芙曩词,捡塞和血栓形成;血栓溶解疗法中圈分类号;R54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2007)14—0989-03

于斑块破裂处释放出的促凝物质的多少,也就是说斑块破裂处内皮下基质的成分可能是决定血栓大小的更重要的因素。此外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也是影响血栓大小的重要因素,纤溶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形成闭塞性血栓。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我们对血栓形成和凝血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论上的进步必然会带来血栓性疾病治疗方法的改.进和治疗策略的更新。1动静脉血栓形成机制

‘动脉血液流动速度较快,快速流动的凝血因子

难以相互作用,依赖与斑块破裂部位牢固粘附的血

小板所提供的磷脂表面作为反应平台,因此血小板在动脉系统血栓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动脉血栓并非均由血小板组成:对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患者所进行的病理研究显示,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闭塞性血栓主要由血小板组成的不到20%,而80%为以纤维蛋白为主的混合性血栓。静脉系统血栓主要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组成。

+1・

动脉血栓的形成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自发或机械性破裂启动,是斑块内致栓物质暴露于血液中的过程。血小板与暴露的胶原及yonWillebrand因子粘附,在此被激活并聚集形成富合血小板的白血栓。凝血因子因被暴露的组织因子触发,诱发凝血瀑布反应,大量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被激活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析出的纤维蛋白相互交联并大量网罗红细胞,血小板血栓即被纤维蛋白加固形成更大、更加牢固的混合血栓。

斑块破裂处形成的血栓可进入斑块裂隙和血管

实质上血栓形成是机体对血管壁损伤产生的正

常保护性反应,但当促凝刺激超过机体抑制血栓形成的自然保护能力时,血栓可过度生长,超出生理范围而对机体造成伤害。促凝刺激包括凝血的过度激活,尤其是在有血栓形成倾向、血管壁损伤或血流停滞而使保护途径受损时。抗凝血酶、蛋白C或蛋白S先天性缺乏的患者,由于抗凝途径天然受损,易于血栓形成。因子VLeiden突变也使患者具有血栓形成倾向,因为因子VLeiden一旦被激活,就能对抗活化蛋白C对它的降解。结果具有这种突交的个体凝血酶的生成增加。在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导致凝血酶原水平增加的一种缺陷)的患者,或其他凝血因子,如园子Ⅷ、Ⅸ或X增高的患者,凝血酶生成的增加也

腔。目前应用血管内超声(WUS)及血管镜所进行

的研究显示,大部分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所形成的腔内血栓为非闭塞性的,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血栓可机化并入血管壁导致粥样斑块的扩大。影响血栓大小的因素很多,即往认为斑块破裂口大小是影响血栓大小的决定因素,但通过冠状动脉血管镜进行的观察发现,斑块破裂口大小与是否形成较大的闭塞性血栓关系并不密切,血栓大小更多地取决

万方数据 

・990・

可增加血栓形成倾向。

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血栓,通常起源于腓肠肌的静脉或腓肠肌深部静脉的瓣尖袋。静脉瓣尖内无血管,靠循环血液直接获得氧气和营养。随静脉血

流的停滞,局部血氧不足,诱导组织园子在瓣尖的表

达,促发血栓形成。静脉的血液凝固也可因血管创伤而启动。在髋或膝关节大手术后,血管壁损伤是特别重要的静脉血栓促成因素。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也可损伤血管壁,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创伤、手术或疾病所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可导致患者高凝状态。内皮细胞被炎症细胞因子激活,表达粘附分子,使白细胞缚系在其表面。被束缚的单核细胞调理组织因子、表达因子X受体和纤维蛋白原受体,促使其表面的血液凝固。被束缚的中性粒细胞通过产生氧自由基和释放水解酶,损伤内皮,增强局部的血栓形成。最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所释放的含有组织因子的微粒也积聚在血管损伤部位,增强血液凝固倾向。正是通过这些机制,炎症与血液凝固联系在一起。2凝血机制

血液凝固是血液由液体状态转交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简称凝血。参与血液凝固的各种蛋白统称为凝血因子或凝血蛋白。凝血因子是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必需的一类蛋白质,其中多数属丝氨酸蛋白酶。凝血过程有10多个凝血因子参与,是机体最复杂的生理过程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凝血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凝血理论得以修订和完善。2.1传统的凝血理论

人们早就注意到血液流出

血管后即迅速凝固的现象,对这一现象发生机制的认识是一个历经数百年而逐步深化的过程。早在17世纪中叶,Malpighi即从血液中分离出“血凝块纤维”,并借助显微镜对“血凝块纤维”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现代凝血理论起源于19世纪初,Hewson首先证明“血凝块纤维”来源于血浆,Babingtong把“血凝块纤维”命名为纤维蛋白,并认识到它是由存在于血浆中的前体转交而来。不久其前体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I,FI)从血浆中成功分离。以后Buchanan通

过研究发现血浆中存在‘‘第Ⅱ凝血因子”,促使纤维

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不久Schmidt提出“第Ⅱ凝血因子”在血浆中必定以无活性的前体形式存在,这一前体首先转化为有活性的形式才能进一步转化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由此形成了凝血机制的基本

万 

方数据概念。“第Ⅱ凝血因子”即为现在的凝血酶(FⅡa),

其前体为凝血酶原(F1I)。1905年Morawitz综合有关研究结果提出凝血理论,认为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转交需要组织中一种活性物质(现称组织因子)的刺激,此理论后来被称为血液凝固的经典理论,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基础,但当时认为凝血过程只有4个凝血因子参与,分别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组织因子和Ca2+。其后50年更多的凝血因子陆续被发现。1964年Macfarlane和Davie等分别提出了凝血的瀑布学说,随后逐渐形成了凝血理论的传统瀑布学说,认为血液凝固过程由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和共同通路组成,是通过多种酶原被顺序激活而过程不断得到加强和放大的一种连锁反应。其中内源性途径是主要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只起辅助作用。内源性途径是指由Ⅻ因子被激活形成Ⅺa_Ⅷa-Ca2+一PL复合物、并激活X因子的过程,外源性凝血途径则是从组织因子(TF)释放到TF-Ⅶa-Ca抖复合物形成并激活因子X的过程。共同通路是指因子Xa形成后,两条途径合二为一,激活凝血酶原并最终生成纤维蛋白的过程。2.2凝血机制的新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对外源性

凝血途径在机体生理性及病理性凝血过程中的作用曾有不同的看法。在20世纪的前50年。外源性凝血途径一直被认为是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及正常的止血功能的主要途径。随着60年代凝血瀑布学说的提出,内源性凝血途径被尊为生理性凝血过程的主导,外源性凝血途径只处于从属地位。但近些年的一些研究又对内源性凝血途径的作用提出了质疑。Ⅻ因子、前激肽释放酶及高分子质量激肽原等参与的接触激活是内源性凝血途径的起始步骤,如果上述因子缺乏临床上应该出现出血倾向。但临床病例观察研究表明,因子Ⅻ、前激肽释放酶及高分子量激肽原先天性缺乏患者几乎无出血症状,由此说明这3种凝血因子并非体内凝血过程所必需,这也使得接触激活在机体正常止血机制中显得并不重要.相反高分子质量激肽原的作用更接近抗凝物质,体内缺乏易导致血栓形成倾向。与此相似,缺乏因子Ⅻ显示体内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明显增高,而无出血倾向。因此因子Ⅻ在体内还可能是一种天然抗凝物质。临床资料显示,Ⅺ因子先天性缺乏的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临床出血倾向,提示因子Ⅺ是体

内凝血过程所必需的,由此可以推断,在体内因子Ⅺ

必有因子Ⅻ接触激活以外的其它的激活途径。目前

的研究提示凝血酶能够有效激活Ⅺ因子,这一过程不需要因子Ⅻ的参与,激活的因子Ⅺ可通过自身激活而放大凝血效应,而血小板结合Ⅺ因子有助于凝血酶对其激活。

这些新的发现可以解释原瀑布学说无法解释的一些问题,也使得我们对经典凝血学说作出新的修正和补充。目前普遍认为,外源性凝血途径对动静脉凝血过程的启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内源性途径只对凝血过程起一个放大和维持的作用。动脉或静脉内血液凝固的启动大多由组织因子而不是Ⅻ因子所触发。大多数非血管细胞都能表达组织因子,在单核细胞,组织因子也可以被诱导合成。动脉或静脉壁的损伤使表达组织因子的非血管细胞暴露于血液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核内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组织因子,从而解释了血栓易在斑块破裂部位形成的现象。

因子Ⅶa一旦与组织园子结合,印激活因子Ⅸ和因子X,分别生成活化的因子Ⅸ(因子Ⅸa)和活化的因子X(因子Xa)。因子X的活化比因子Ⅸ的活化更有效力。因子Xa将少量的凝血酶原转交为凝血酶。这一低浓度的凝血酶足以激活血小板以及凝血中关键的辅因子,印因子V和园子Ⅷ。这些凝血酶介导的步骤是凝血过程放大所必需的。

凝血过程的放大受因子Ⅸa和Xa的影响。在钙的参与下,因子Ⅸa与因子Ⅶa结合在激活的血小板表面,形成内在的活性酶,即活化因子X的复合物。然后因子Xa在激活的血小板表面与因子Va结合,这也是一个钙依赖的过程,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该复合物激活凝血酶原,而生成的凝血酶则与血小板表面分离,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形成纤维蛋白网,纤维蛋白网由活化的因子疆(因子疆a),即一种经凝血酶激活的谷氨酰胺转移酶所加固并发生交联。凝血酶通过如上所述的机制反馈激活因子V和因子Ⅶ,并通过激活与血小板结合的因子Ⅺ,导致因子Xa的进一步形成,从而形成更多的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并最终形成血栓。3凝血过程的调节

凝血过程在数个水平上受到调节。关键的抑制物包括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凝血酶和蛋白C途径.

3.1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因子Ⅶa/组织

因子复合物受TFPI的抑制。TFPI以一种双步骤的方式发挥作用。第一步,TFPI与因子Xa复合并灭

活Xa,形成TFPI/因子Xa复合物。第二步,该复合

物内的TFPI灭活与组织因子结合的因子Ⅶa。因为TFPI/因子Xa复合物的形成是有效灭活因子Ⅶa的前提,所以保证了因子Ⅶa介导启动的凝血系统被关闭之前,能够产生一些因子X

a。

由于TFPI的浓度低,所以凝血依然能够传播。另外当与激活的血小板表面结合时,因子Ⅺ可被凝血酶激活,产生因子Ⅸa。作为内在活性酶复合物的关键成分,因子Ⅸa能够触发形成足量因子Xa以使凝血过程不断放大。

循环中的大多数TFPI与脂蛋白结合。在血小

板的r颗粒中和内皮细胞的表面也发现有TFPI。

治疗剂量的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可使与内皮结合的

TFPI释放。然而不能确定所释放的TFPI是否在这些药物的抗栓特性中发挥作用。3.2抗凝血酶

抗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因子Xa和

其他活化的凝血因子,但在缺乏肝素时这些反应缓慢。肝素使抗凝血酶的抑制速率加速约1000倍。肝素通过戊糖序列与抗凝血酶结合,并通过改变抗凝血酶的空间构象使得该蛋白酶更易于接近靶酶。尽管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不能发现肝素,但血管内皮富含硫酸类肝素,一种也合有能结合抗凝血酶的戊糖序列的粘多糖。大多数的硫酸类肝素位于内皮背离管腔的表面,仅仅在血管内层受损时才暴露出来。位于管腔表面的这种少量的蛋白多糖可能有助于使完好的内皮不具有致栓性.

3.3

蛋白C途径凝血酶除了经抗凝血酶失活以

外,也可通过结合凝血酶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而被抑制。凝血酶调节蛋白是在内皮上发现的一种凝血酶受体。t一旦与凝血酶调节蛋白结合,凝血酶的活性位点即发生构象变化,从一种促凝血的酶转交成蛋白C的有力激活物。激活的蛋白C通过蛋白水解作用降解和灭活因子Va和Ⅶa,减弱凝血酶的生成,从而作为一种抗凝剂发挥作

用。

收稿日期;2007-04-26编辑:姜怔育

(辉瑞公司对本专栏提供赞助)

万方数据 


相关文章

  • 动物病理学
  • 病理学: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所呈现在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为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疾病: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损伤和抗损伤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 ...查看


  • 红花的药理分析
  • 红花的药理分析 摘要 红花,又名草红花,生长期短,从播种到收种只需4个月的时间,适应力强,适合在中国西北等地区广泛栽种.到目前研究为止,红花已开发出多种用途:从红花提取出来的红花素可用作染料:因红花油含有十分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可用作炼油: ...查看


  • 血液系统疾病的现代分类
  • 血液系统疾病的现代分类 金涛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分类:血液系统:疾病:发病机制 传统上,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分成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凝血疾病三大类1.这种编排分类是建立在形态学.临床生化基础上的,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依据 ...查看


  • 血栓栓塞的文章-推荐
  •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及心肺运动试验的预测作用 一.研究背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TEPH)在肺动脉高压分类中属于第四大 ...查看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01任务答案001-005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原病理学)01任务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关于健康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体格健全 B. 不生病 C. 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D. ...查看


  • Trousseau综合征
  • ・62・・综述・ Trousseau综合征 汪斌超 李龙芸 1865年Trousseau首次报道,胃癌患者易形成静脉血栓,之后人们将癌症患者并发游走性的静脉炎称为Trousseau综合征.近几十年,综合治疗使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但血栓栓塞发 ...查看


  • 组织因子在血栓形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1078 综述与讲座 doi:10.3969/j.issn.0253-9896.2012.10.042 组织囚子在血栓形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门剑龙任静6 关键词凝血致活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静脉血栓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综述组织因子 ...查看


  • 纤维蛋白原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 纤维蛋白原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作者:刘子英 2006-12-20 摘要: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是所有凝血因子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蛋白,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Fib 水平变化不仅与凝血 ...查看


  •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期末整理
  • 药物代谢动力学 1. 首关效应: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灭活代谢一部分(主 要在肝脏),导致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的现象. 2. 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脏转化后可由胆汁排出进入肠道,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使结合 型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