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瞬时功率滤波的无线超宽带的信道估计算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瞬时功率滤波的无线超宽带的信道估计算法

作者:万幸 陆炜 张彦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第06期

摘 要:超宽带(Ultra Wide-Band, UWB)技术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信道估计技术作为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对基于OFDM 的超宽带系统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比较了传统最小二乘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在系统实现中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了一种可用于系统实现的基于瞬时功率滤波的超宽带OFDM 信道估计算法。仿真表明此算法对于传统可实现的信道估计算法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抗多径和同步误差性能强,特别适合于硬件实现。 关键词:超宽带;正交频分复用;瞬时功率滤波;信道估计

1 引言

传统超宽带系统大都采用基于最小二乘的信道估计,这种方法实现简单但其性能有限。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信道估计算法理论上性能优越,但其可实现性较差,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此本文提出的基于瞬时功率滤波的信道估计算法,在性能和可实现性均有较好改进,非常适合于硬件实现。

2 超宽带无线通信概况

超宽带[1]通信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起初只限于军事应用。2002年,超宽带通信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正式开始应用于民用。任何无线电系统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就可以称为超宽带系统:a. 相对带宽大于中心频率的20%;b. 绝对带宽大于500Mhz 。其中相对带宽定义为[2]:

式中的fH 和fL 分别是在-10dB 上的频率点。

超宽带技术主要分为3类,基于脉冲调制、基于单载波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 )以及基于多频带(MB-OFDM )。本文所要研究的即是MB-OFDM 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 根据对超宽带信道实际测量的数据可以抽象出信道的数学模型,IEEE 802.15.3a工作组具体定义了四种组模型具体定义了4种超宽带模型[3],超宽带信道具有密集多径的特点。 本文假设所采用的信道估计序列与ECMA368/369 UWB标准[4]一致,如图2所示,在后面的算法仿真中也下图中的序列,且每次发送6个OFDM 符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瞬时功率滤波的无线超宽带的信道估计算法

作者:万幸 陆炜 张彦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第06期

摘 要:超宽带(Ultra Wide-Band, UWB)技术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信道估计技术作为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对基于OFDM 的超宽带系统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比较了传统最小二乘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在系统实现中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了一种可用于系统实现的基于瞬时功率滤波的超宽带OFDM 信道估计算法。仿真表明此算法对于传统可实现的信道估计算法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抗多径和同步误差性能强,特别适合于硬件实现。 关键词:超宽带;正交频分复用;瞬时功率滤波;信道估计

1 引言

传统超宽带系统大都采用基于最小二乘的信道估计,这种方法实现简单但其性能有限。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信道估计算法理论上性能优越,但其可实现性较差,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此本文提出的基于瞬时功率滤波的信道估计算法,在性能和可实现性均有较好改进,非常适合于硬件实现。

2 超宽带无线通信概况

超宽带[1]通信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起初只限于军事应用。2002年,超宽带通信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正式开始应用于民用。任何无线电系统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就可以称为超宽带系统:a. 相对带宽大于中心频率的20%;b. 绝对带宽大于500Mhz 。其中相对带宽定义为[2]:

式中的fH 和fL 分别是在-10dB 上的频率点。

超宽带技术主要分为3类,基于脉冲调制、基于单载波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 )以及基于多频带(MB-OFDM )。本文所要研究的即是MB-OFDM 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 根据对超宽带信道实际测量的数据可以抽象出信道的数学模型,IEEE 802.15.3a工作组具体定义了四种组模型具体定义了4种超宽带模型[3],超宽带信道具有密集多径的特点。 本文假设所采用的信道估计序列与ECMA368/369 UWB标准[4]一致,如图2所示,在后面的算法仿真中也下图中的序列,且每次发送6个OFDM 符号。


相关文章

  • 一种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
  • 2010年6月 第37卷 第3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 NAL OF XIDI AN UNIV ER SI TY Jun. 2010 Vol. 37 No. 3 doi:10. 3969/j. issn. 1001 ...查看


  • 无线通信信道的建模研究.doc
  • 科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 无线通信信道的建模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教师: 学 院: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2012 年 05月 15 日 本 目 录 中文摘要 . ......................... ...查看


  • 现代通信技术论文
  • 摘要: 目前移动通信系统已经经历了三代,虽然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提供了宽带信息业务,但由于其具有局限性,所以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发展应运而生.4G将多种无线技术融合为一体, 为用户提供基于全IP的多媒体服务,具有高速.抗干扰 ...查看


  • 联合无线通信与雷达遥感系统的当前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 联合无线通信与雷达遥感系统的当前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摘要 本文回顾并讨论了多种联合无线电通信与雷达遥感系统的历史发展状况及其当前的发展水平.不同的系统是根据它们的调制波形和双工模式来分类的.每个类别的系统各有其显著的优缺点.几种演示系 ...查看


  • 现代信号处理_2014-01
  • 现代信号处理 李飞 [email protected] 2014年2月-5月 绪论李飞2014.2.18 课程简介 现代信号处理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 ...查看


  • 认知无线电技术简介
  •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用户的数量急剧增加,使得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如何充分提高无线频谱的利用率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认知无线电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其核心思想就是使无线通信设备具有发现"频谱空洞" ...查看


  • 动态电路冲激响应
  • 第27卷第4期 大学物理 V01.27NO.4 2008年4月 COLLEGE PHYSICS Apr.2008 动态电路冲激响应初始值的一种简易求法 刘正生1,刘宇清2 (1.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2.澳大利亚 ...查看


  • 最小均方误差判决和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的设计实现
  • 第35卷第6期 2001年6月 上海变通大学学报 JOURNALOFSHANGHAIJIA()ToNGUNlVERSITY v01.35No.6 J-2001 文章编号:1006-2467(2001)06一0897一05 最小均方误差判决和 ...查看


  • 通信原理之OFDM读书笔记
  • 关于OFDM 的读书报告 班级:电信1101 姓名:邢兴荣 学号:3110503021 目前世界范围内存在有多种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然而基于支持话音业务的电路交换模式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不能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要, 但是对于高速数据业务来说,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