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识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

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用法 代词 句中例句

成份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吾/我/

余/予/ 宽之至此也! .

复数:吾主/昔与吾侪尔汝者 侪/辈/宾/

曹/属等 定

平称:女 若毒之乎? /汝/尔/

而/乃/

尊称:公子欲何往?

/子/君

复数: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属/公等废物、江河万古流 /尔曹 hái

吴之民方痛心焉,则之/其/

彼/焉 噪机时相逐

文言指示代词汇总例释

用指示代词 句例句

法 中

表是/斯/此主/尔母立于兹 近/兹/然 谓/

指 宾

表彼/夫/其 定以俟夫观人风者得之 远语

表他(别的、定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旁其他的) 语 也

表或(有时、主左右或欲刃相如 虚有人) 语

表莫、无(没主①莫名其妙②满座无无有谁/什语 不伸颈侧目 指 么)

文言疑问代词汇总例释

用法 疑问代句例句

词 中

表人 谁、孰 主①孰敢不从②谁人不

语 知

表何、曷、状/①又何间焉②国胡以物、胡、奚 宾 相恤③彼且奚适也/原因 缚者曷为者也

表处安、焉、状/①沛公安在②且焉置所 恶(wū),宾 土石③学恶乎始,恶

“哪里”乎终

“在哪

里”

文言副词汇总例释

类用法 副词 例句 型

表程益、愈、弥、尤、①默然良久②程度进加、倍 绝类弥勒③至度一步 情言语

副表最甚、至、绝、殊、奉之弥繁,侵词 高程最、极、良、颇 之愈急

表程少、稍、略 公宜少屈之 度轻

①表悉、咸、皆、尽、①政治未毕通范范围毕、具、胜、并、也②咸与维新 围广 既

副②表但、徒、第、直、无惧,卿第言词 范围独、止、啻、惟、之

有限 唯

③表凡、共、俱、并、①凡三变②相总共同、相、相与 与谏曰③与之或共俱去

①表向、曩、尝、曾、①曩与吾祖居 过去 业、业/既已、者②既克,公 即、适 问其故

时②表正方、①会天大雨,道不通②间进行或会、故方其盛也③从上观副正巧 适、质 之,适与地平

词 ③表俄、俄而、有顷、据语境可译为

时间顷刻、少顷、旋、“片刻”“一短 寻、斯须、少间、会儿”“不久”

未几、既而、已“马上”

④表行、行将、且、①年且九十②动作垂 功败垂成 将发

⑤表卒、终、遂、竟 ①后十年,终时间为秦所灭②卒终结 廷见相如 ①表立、即、遽、猝、①屠暴起②难情动作暴、亟、乍 于猝发③遽契态快 其舟

副②表动乃、遂、更、①遂东进②项词 作连续复、亦、辄 伯亦拔剑起舞

或反复

③表动每、时、雅、①帝雅闻衡善作经常数、亟、恒、术学②③每自与持久 累、素 比于管仲

定副

否定副

气副

④表动聊、且、姑、①权宜之计②作短暂故、固、权 相如固辞③故或特意 亲数存之 表的诚、信、良、必、①察之,果然确、果 ②闻之,信夫 确实 表否弗、毋、无、勿、①微斯人②匪定 莫、微、未、非、夷所思③莫之匪 许也 表猜殆、庶、几 ①险象环生,几死测 ②消灭殆尽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表祈幸、唯、愿

使

表转顾

表反岂、①幸勿怪②唯大王图之③愿有所闻 ①顾吾念之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①岂有此理②其真无马

谦敬副

敬词 幸、垂、①垂询②大驾辱临③

辱、惠 惠存

1. 其、耶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独 ④独不怜公子姊耶 谦词 窃、请、①窃以为不足取②敢敢、敬、不就死③臣请为王言谨 乐④谨拜表以闻 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

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和子女。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3.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4.非常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形容词);②十分,极(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古义:①缘故(名词)。例如:余叩所以。(《狱中杂记》)②表原因的虚词。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来,靠它来。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例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7.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更不必说。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9.稍稍 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10.更衣 今义;换衣服。古义:有更换衣服的意思,也是上厕所的婉辞。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11.无日 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12.殷勤 今义:热情,周到。古义:关切,问候。例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13.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②英雄人物。例如:安能屈豪杰之流……(《五人墓碑记》)

14.往往 今义:常常。古义:处处。例如: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

15.何苦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16.告诉 今义:①使知晓。②受害人向法院告发。古义:申诉苦衷。例如: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17.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卑,指出(……隐藏……)80.或者 今义:选择连词或副词。古义:有的人,有些人。例如:或者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封建论》)

81.即使 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古义:即,就;使,让,叫。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82.执事 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古义:对人的敬称,不敢直称对方时的委婉说法。例如: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83.行李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

84.夫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85.丈夫 今义:男女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古义:男子。例如:丈夫二十不取。(《勾践灭吴》)

86.婚姻 今义:结婚。古义:儿女亲家。例如:约为婚姻。(《鸿门宴》)

87.行路 今义:走路。古义:路人。例如: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

88.颜色 今义:色彩。古义:脸色,面色。例如:颜色憔悴。(《屈原列传》)

89.形容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古义:形体容貌。例如: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90.首领 今义:领导人。古义:头颅、生命。例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

91.爪牙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古义:得力助手或武士。例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勾践灭吴》)

92.暴露 今义:隐蔽的事物、矛盾等显露出来。古义:死在野外的尸体不能收殓埋葬。例如: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

93.小学 今义: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例如:小学而大遗。(《师说》)

94.经营 今义:筹划、组织。古义:搜集拥有的(金玉、珠宝)。例如:韩魏之经营。(《阿房宫赋》)

95.空中 今义:天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例如:空中而多窍。(《石钟山记》)

96.痛心 今义:极端伤心。古义:痛恨。例如: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97.自由 今义:不受约束。古义:自作主张。例如: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98.成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古义:长大成人。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99.果然 今义:与事实相符。古义:饱的样子。例如: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100.因为 今义:因果连词。古义:于是写。例如: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2. 常见的古今异义整理

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 行路(路人;走路)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

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

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 婚姻(儿女亲家;结婚)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 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 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

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于是(由这种情况;连词)

空中(中间是空的;天空) 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 痛心(痛恨;极端伤心)

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

浩荡(荒唐;水势浩大) 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

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便利(吉利;方便)

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 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

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 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 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 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 作案(作几案;进行犯罪活动)

流涕(流眼泪;流鼻涕) 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

同气(同胞兄弟;同类) 县官(官府;县令)

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 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

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

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

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

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

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困境)

无论(更不必说;连词)

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时期)

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

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

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而死)

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

中间(中间夹杂;里面)

开张(广泛扩大;开业)

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

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

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

结束(整好装束;完毕)

用心(因为用心;用功或肯动脑筋)

往往(处处;常常)

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为革命牺牲的人)

扶老(拐杖;扶着老人)

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

豪杰(有声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初中的人)

何苦(哪怕、怕什么、怎怕;不值得做,犯不着)

肉食(享受优裕的大官;肉食食物)

不过(不超过;转折连词)

美人(歌伎、宫妃;美貌女子)

大风(麻风病;大的风)

风流(杰出、英俊,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

无赖(胡作非为、活泼好玩;流氓、无理取闹)

中间(当中夹杂;当中)

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的人)

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副词)

常见的单音节词古今异义整理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

加(更;增加)

假(借助;不真实的)

河(黄河;泛指江河)

橹(盾牌;划船的工具)

赢(背负;胜或获得)

走(跑;不行)

次(水边;量词)

向(从前;对、朝或偏袒)

穷(困厄、不得志;贫困、穷) 率(一概、全部;率领、轻率) 再(第二次;又一次)

再(两次;又一次)

原(推究;原来、原则)

抑(或者;抑制)

归(女子出嫁;回来)

比(等到;比较)

比(紧挨、并排;比较)

渠(他、它;水道)

去(离开、距离;往)

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太阳、) 怒(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发怒) 危(高;危险)

但(只;但是)

将(请;将要)

或(有人、或许;或者)

诸(之于、之乎;众、各)

爱(吝啬;喜爱)

固(本来;坚固)

隐(哀怜、不忍;隐藏或隐瞒) 择(区别;选择)

诚(果真、如果;真诚)

赞(引见、介绍;称赞)

拜(授官;一种礼节)

除(授官;除去)

安(养生;安定、安然)

鄙(边境;轻视或粗俗)

池(护城河;水塘)

汤(热水、开水;较浓汁液)

摧(伤心;破坏或折断)

都(大;都市或全)

按(查究;压住或按照)

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 病(困苦至极;疾病)

齿(年龄、岁数;牙齿)

床(坐具;卧具)

伐(功业、夸耀;坎)

顾(拜访;回顾或照顾)

会(恰逢)聚会或会议)

间(参与;中间或间隔)

控(拉;控制或控告)

景(大、日光;景致或情形) 略(夺取;简略)

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遣) 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 害(嫉妒;祸害或害处)

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 奇(适宜;特殊的或惊异的) 迁(放逐;迁移)

稍(逐渐;稍微)

寻(不久;寻找)

要(邀请、相约;要求)

卒(死;士兵)

速(招致;速度快)

严(尊重;严格或严密)

章(花纹;文章或图章)

寝(丑陋;睡觉)

信(的确;书信)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

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用法 代词 句中例句

成份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吾/我/

余/予/ 宽之至此也! .

复数:吾主/昔与吾侪尔汝者 侪/辈/宾/

曹/属等 定

平称:女 若毒之乎? /汝/尔/

而/乃/

尊称:公子欲何往?

/子/君

复数: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属/公等废物、江河万古流 /尔曹 hái

吴之民方痛心焉,则之/其/

彼/焉 噪机时相逐

文言指示代词汇总例释

用指示代词 句例句

法 中

表是/斯/此主/尔母立于兹 近/兹/然 谓/

指 宾

表彼/夫/其 定以俟夫观人风者得之 远语

表他(别的、定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旁其他的) 语 也

表或(有时、主左右或欲刃相如 虚有人) 语

表莫、无(没主①莫名其妙②满座无无有谁/什语 不伸颈侧目 指 么)

文言疑问代词汇总例释

用法 疑问代句例句

词 中

表人 谁、孰 主①孰敢不从②谁人不

语 知

表何、曷、状/①又何间焉②国胡以物、胡、奚 宾 相恤③彼且奚适也/原因 缚者曷为者也

表处安、焉、状/①沛公安在②且焉置所 恶(wū),宾 土石③学恶乎始,恶

“哪里”乎终

“在哪

里”

文言副词汇总例释

类用法 副词 例句 型

表程益、愈、弥、尤、①默然良久②程度进加、倍 绝类弥勒③至度一步 情言语

副表最甚、至、绝、殊、奉之弥繁,侵词 高程最、极、良、颇 之愈急

表程少、稍、略 公宜少屈之 度轻

①表悉、咸、皆、尽、①政治未毕通范范围毕、具、胜、并、也②咸与维新 围广 既

副②表但、徒、第、直、无惧,卿第言词 范围独、止、啻、惟、之

有限 唯

③表凡、共、俱、并、①凡三变②相总共同、相、相与 与谏曰③与之或共俱去

①表向、曩、尝、曾、①曩与吾祖居 过去 业、业/既已、者②既克,公 即、适 问其故

时②表正方、①会天大雨,道不通②间进行或会、故方其盛也③从上观副正巧 适、质 之,适与地平

词 ③表俄、俄而、有顷、据语境可译为

时间顷刻、少顷、旋、“片刻”“一短 寻、斯须、少间、会儿”“不久”

未几、既而、已“马上”

④表行、行将、且、①年且九十②动作垂 功败垂成 将发

⑤表卒、终、遂、竟 ①后十年,终时间为秦所灭②卒终结 廷见相如 ①表立、即、遽、猝、①屠暴起②难情动作暴、亟、乍 于猝发③遽契态快 其舟

副②表动乃、遂、更、①遂东进②项词 作连续复、亦、辄 伯亦拔剑起舞

或反复

③表动每、时、雅、①帝雅闻衡善作经常数、亟、恒、术学②③每自与持久 累、素 比于管仲

定副

否定副

气副

④表动聊、且、姑、①权宜之计②作短暂故、固、权 相如固辞③故或特意 亲数存之 表的诚、信、良、必、①察之,果然确、果 ②闻之,信夫 确实 表否弗、毋、无、勿、①微斯人②匪定 莫、微、未、非、夷所思③莫之匪 许也 表猜殆、庶、几 ①险象环生,几死测 ②消灭殆尽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表祈幸、唯、愿

使

表转顾

表反岂、①幸勿怪②唯大王图之③愿有所闻 ①顾吾念之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①岂有此理②其真无马

谦敬副

敬词 幸、垂、①垂询②大驾辱临③

辱、惠 惠存

1. 其、耶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独 ④独不怜公子姊耶 谦词 窃、请、①窃以为不足取②敢敢、敬、不就死③臣请为王言谨 乐④谨拜表以闻 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

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和子女。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3.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4.非常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形容词);②十分,极(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古义:①缘故(名词)。例如:余叩所以。(《狱中杂记》)②表原因的虚词。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来,靠它来。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例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7.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更不必说。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9.稍稍 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10.更衣 今义;换衣服。古义:有更换衣服的意思,也是上厕所的婉辞。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11.无日 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12.殷勤 今义:热情,周到。古义:关切,问候。例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13.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②英雄人物。例如:安能屈豪杰之流……(《五人墓碑记》)

14.往往 今义:常常。古义:处处。例如: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

15.何苦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16.告诉 今义:①使知晓。②受害人向法院告发。古义:申诉苦衷。例如: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17.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卑,指出(……隐藏……)80.或者 今义:选择连词或副词。古义:有的人,有些人。例如:或者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封建论》)

81.即使 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古义:即,就;使,让,叫。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82.执事 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古义:对人的敬称,不敢直称对方时的委婉说法。例如: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83.行李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

84.夫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85.丈夫 今义:男女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古义:男子。例如:丈夫二十不取。(《勾践灭吴》)

86.婚姻 今义:结婚。古义:儿女亲家。例如:约为婚姻。(《鸿门宴》)

87.行路 今义:走路。古义:路人。例如: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

88.颜色 今义:色彩。古义:脸色,面色。例如:颜色憔悴。(《屈原列传》)

89.形容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古义:形体容貌。例如: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90.首领 今义:领导人。古义:头颅、生命。例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

91.爪牙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古义:得力助手或武士。例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勾践灭吴》)

92.暴露 今义:隐蔽的事物、矛盾等显露出来。古义:死在野外的尸体不能收殓埋葬。例如: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

93.小学 今义: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例如:小学而大遗。(《师说》)

94.经营 今义:筹划、组织。古义:搜集拥有的(金玉、珠宝)。例如:韩魏之经营。(《阿房宫赋》)

95.空中 今义:天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例如:空中而多窍。(《石钟山记》)

96.痛心 今义:极端伤心。古义:痛恨。例如: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97.自由 今义:不受约束。古义:自作主张。例如: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98.成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古义:长大成人。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99.果然 今义:与事实相符。古义:饱的样子。例如: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100.因为 今义:因果连词。古义:于是写。例如: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2. 常见的古今异义整理

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 行路(路人;走路)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

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

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 婚姻(儿女亲家;结婚)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 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 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

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于是(由这种情况;连词)

空中(中间是空的;天空) 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 痛心(痛恨;极端伤心)

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

浩荡(荒唐;水势浩大) 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

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便利(吉利;方便)

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 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

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 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 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 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 作案(作几案;进行犯罪活动)

流涕(流眼泪;流鼻涕) 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

同气(同胞兄弟;同类) 县官(官府;县令)

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 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

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

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

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

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

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困境)

无论(更不必说;连词)

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时期)

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

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

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而死)

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

中间(中间夹杂;里面)

开张(广泛扩大;开业)

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

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

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

结束(整好装束;完毕)

用心(因为用心;用功或肯动脑筋)

往往(处处;常常)

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为革命牺牲的人)

扶老(拐杖;扶着老人)

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

豪杰(有声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初中的人)

何苦(哪怕、怕什么、怎怕;不值得做,犯不着)

肉食(享受优裕的大官;肉食食物)

不过(不超过;转折连词)

美人(歌伎、宫妃;美貌女子)

大风(麻风病;大的风)

风流(杰出、英俊,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

无赖(胡作非为、活泼好玩;流氓、无理取闹)

中间(当中夹杂;当中)

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的人)

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副词)

常见的单音节词古今异义整理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

加(更;增加)

假(借助;不真实的)

河(黄河;泛指江河)

橹(盾牌;划船的工具)

赢(背负;胜或获得)

走(跑;不行)

次(水边;量词)

向(从前;对、朝或偏袒)

穷(困厄、不得志;贫困、穷) 率(一概、全部;率领、轻率) 再(第二次;又一次)

再(两次;又一次)

原(推究;原来、原则)

抑(或者;抑制)

归(女子出嫁;回来)

比(等到;比较)

比(紧挨、并排;比较)

渠(他、它;水道)

去(离开、距离;往)

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太阳、) 怒(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发怒) 危(高;危险)

但(只;但是)

将(请;将要)

或(有人、或许;或者)

诸(之于、之乎;众、各)

爱(吝啬;喜爱)

固(本来;坚固)

隐(哀怜、不忍;隐藏或隐瞒) 择(区别;选择)

诚(果真、如果;真诚)

赞(引见、介绍;称赞)

拜(授官;一种礼节)

除(授官;除去)

安(养生;安定、安然)

鄙(边境;轻视或粗俗)

池(护城河;水塘)

汤(热水、开水;较浓汁液)

摧(伤心;破坏或折断)

都(大;都市或全)

按(查究;压住或按照)

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 病(困苦至极;疾病)

齿(年龄、岁数;牙齿)

床(坐具;卧具)

伐(功业、夸耀;坎)

顾(拜访;回顾或照顾)

会(恰逢)聚会或会议)

间(参与;中间或间隔)

控(拉;控制或控告)

景(大、日光;景致或情形) 略(夺取;简略)

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遣) 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 害(嫉妒;祸害或害处)

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 奇(适宜;特殊的或惊异的) 迁(放逐;迁移)

稍(逐渐;稍微)

寻(不久;寻找)

要(邀请、相约;要求)

卒(死;士兵)

速(招致;速度快)

严(尊重;严格或严密)

章(花纹;文章或图章)

寝(丑陋;睡觉)

信(的确;书信)


相关文章

  •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训练题
  •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训练 (2015-08-08 05:59:44) 转载▼ 标签: 分类: 古典诗文 文化 答对 古代 节令 农历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训练 1,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A.隋唐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 ...查看


  •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 ..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 初中语文知识点 积累及运用 识记字音 识记字形 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正确使用熟语 辨析修改病 句 语句表述 压缩语段 仿用.选用.变换句式 简明.连贯.得体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 ...查看


  • [国人必知的77个文学常识]
  • 请点击右上角,选择 [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好友圈] 分享给朋友 来自一点资讯 105评论 国人必知的77个文学常识 古风君 昨天 国人必知的77个文学常识 欢迎关注古风君的微信公众号,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这里看到不一样的古风文化 微 ...查看


  • 怎样给文言文断句
  • 怎样给文言文断句 江苏省射阳中学 倪同刚 高考考纲要求考生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语段,能正确把握文意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能够翻译成现代汉语.无论是翻译还是把握评价文意,都是以准确的标点断句为前提的.因为古人写文章一般不断句,读者读时要自己去 ...查看


  • 古诗文阅读考点一 文言文阅读
  • 古诗文阅读考点一 文言文阅读 [考点要求] 能阅读浅显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 典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刁雍字淑和,勃海饶安人也.曾祖协,从晋元帝度江,居京口,位尚书令.父杨,晋右卫将军.初,晋相刘裕微时,负社钱三万,违时不还 ...查看


  • 2013_暑秋_思泉语文新五年级语文能力诊断-答案及详细解析
  • 5年级 试卷解析及诊断 高思学校 2013 年 2013高思学校测试卷综合解答及评析诊断 五年级·语文部分 尖子班分数线:65 一.基础知识运用 1. 答案:B 知识点:本题考查易错字音 详解:A参差(cēn) . 模样(mú) C称心如意 ...查看


  • 文言文文学常识
  • 2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代表作<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查看


  • 从"博雅杯"真题谈中国传统文化学习
  • 博雅杯刚结束,楼主就拿到了侠客岛小书童送来的博雅杯试题,还热乎的.三年级和四年级的还好,到了五年级的:有些问题的回答让我也感觉到犯难.最大的问题是,我在默写古诗文的时候,很少去考虑将题目和诗词对应上,以后就要注意了.竞技博雅杯,就不得不联系 ...查看


  • 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
  • 关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 一.为什么要学文言文? 我们是现代人,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呢?有不少同学在开始学习文言文时,感到很难学,就常常这样问老师. 首先,学习文言文是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 ...查看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课堂设计 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活动单 复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重要字词句的解释及重要的文言现象. 2.掌握文学常识.课文内容.中心主题.写作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培优生在快速达成复习目标的基础上完成培优作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