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015、12最新修订版) 教研组长 年级主任 教务主任

一、辩证唯物论基本观点:

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只用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之时,如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等)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意识能动作用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推知过去,预测未来。材料中的创意设计、分步实施)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

4、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5、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

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我们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1、实践的特征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求我们重视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理解: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①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

恰当运用主观条件;②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③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如材料中:当前利益、长远利益,生态文明等)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关键一部分)

(3)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首先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同时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在使用该原理时要注意审题范围,若只从“整体部分关系原理回答问题,答案一般是这三点。若范围更广则三条合一。)

5、系统优化的方法。

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强调:部分间的结构,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等)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如把事物看成过去、现在、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强调事物是运动的。例如:可持续发展)

2、发展的实质原理: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事物是发展的”强调越变越好,前进的上升的。例如:重视创新。)(注: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原理常常合并作答。)

3、事物发展的途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和保护新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4、事物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重视量的积累。

(2)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求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质量互变原理: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例如:材料中能体现阶段性发展,产品周期)

5、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外部矛盾(外因)。

6、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属于发展范围)

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联系、发展的关系 )

8、辩证否定观

(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对立统一的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分析两者关系,如:开发与保护 、生态与经济 、 继承与发展 、物质与精神 、德治与法治等)

2、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原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垃圾变源源,变费为宝等)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基本属性原理)

(1)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

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4)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5)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4、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5、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要求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搞试点、推广经验、搞试验基地、示范基地、借鉴经验、榜样、抓典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7、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标志词:中心、关键、重点、要害、突破口、主题、分清轻重缓急、首位、第一要务等。)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

(3)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

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8、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标志词:总体、绝大多数、形势、主体、主流、性质、大势等。)

(2)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3)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9、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材料中只要强调主次都能看到,无论是主次矛盾还是主次方面,都得答出此考点)

10、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外部矛盾(外因)。

(四)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观及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2、辩证法的本质原理: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具体要求: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定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意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总结:创新辩证法依据:发展的实质、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一)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注:相对独立性包括两层:不同步、反作用,但在主观题中常使用的是反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要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5、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2、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坚持“以人为本”;)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

(1)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主体差异性特征: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

4、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1)人生价值的内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A.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B.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015、12最新修订版) 教研组长 年级主任 教务主任

一、辩证唯物论基本观点:

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只用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之时,如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等)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意识能动作用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推知过去,预测未来。材料中的创意设计、分步实施)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

4、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5、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

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我们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1、实践的特征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求我们重视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理解: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①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

恰当运用主观条件;②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③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如材料中:当前利益、长远利益,生态文明等)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关键一部分)

(3)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首先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同时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在使用该原理时要注意审题范围,若只从“整体部分关系原理回答问题,答案一般是这三点。若范围更广则三条合一。)

5、系统优化的方法。

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强调:部分间的结构,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等)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如把事物看成过去、现在、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强调事物是运动的。例如:可持续发展)

2、发展的实质原理: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事物是发展的”强调越变越好,前进的上升的。例如:重视创新。)(注: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原理常常合并作答。)

3、事物发展的途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和保护新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4、事物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重视量的积累。

(2)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求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质量互变原理: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例如:材料中能体现阶段性发展,产品周期)

5、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外部矛盾(外因)。

6、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属于发展范围)

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联系、发展的关系 )

8、辩证否定观

(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对立统一的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分析两者关系,如:开发与保护 、生态与经济 、 继承与发展 、物质与精神 、德治与法治等)

2、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原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垃圾变源源,变费为宝等)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基本属性原理)

(1)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

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4)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5)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4、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5、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要求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搞试点、推广经验、搞试验基地、示范基地、借鉴经验、榜样、抓典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7、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标志词:中心、关键、重点、要害、突破口、主题、分清轻重缓急、首位、第一要务等。)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

(3)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

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8、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标志词:总体、绝大多数、形势、主体、主流、性质、大势等。)

(2)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3)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9、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材料中只要强调主次都能看到,无论是主次矛盾还是主次方面,都得答出此考点)

10、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外部矛盾(外因)。

(四)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观及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2、辩证法的本质原理: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具体要求: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定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意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总结:创新辩证法依据:发展的实质、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一)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注:相对独立性包括两层:不同步、反作用,但在主观题中常使用的是反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要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5、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2、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坚持“以人为本”;)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

(1)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主体差异性特征: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

4、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1)人生价值的内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A.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B.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相关文章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路径研究
  • 2017-06-11 09:21 来源:<人民论坛> 2017-06-11 09:21:24来源:<人民论坛>作者:责任编辑:李贝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郝万喜 摘要:在"中西马"会通视 ...查看


  • 2016考研政治五大类选择题答题技巧
  • XX考研政治五大类选择题答题技巧 评价分析型 评价分析型选择题一般以引文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该类题目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这类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出现最多,所考查的知识点本身并不难,但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 ...查看


  • 思想政治理论2016
  • 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简答 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定义及其基本形式. 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是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事物的量是很多方面的,量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查看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6年学术型硕士招生简章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6年学术型硕士 招生简章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是培训上海党政领导干部.中高级公务员和培养党的理论骨干的学校,也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上海行政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学校环境优美 ...查看


  • 2016年广西省河池市事业单位公开招录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16年广西省河池市事业单位公开招录工作人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2.本次考试是对考生政治.经济.国情等基础知识的测试,请按要求作答. 3.答题前,考生 ...查看


  • 马原新增考点之(六)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原理
  • 2017年马原新增考点之(六)五大发展理念之哲学原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2016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订了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时间正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所以,树立 ...查看


  • 哲学社会类科学调查报告
  • 哲学社会类科学调查报告 哲学发展水平体现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发展的自信与自觉进一步增强,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来看,哲学发展作为建构中国精神的一个内在要素.作为 ...查看


  • 20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B附答案
  •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核试卷 考核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核类型: 考试 形 式: 闭卷 学生院系: 各院系 班 级: 试 卷: B 一.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按序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对应填入表格) 1. ...查看


  • (教师版)生活与哲学学案第7课
  • 编码:2015--2016学年(下)X001 高二年级 政治讲学稿 <生活与哲学>2.7.1(人教)版 主备:林金爱 审核人:高中文科组 学生姓名: 班别: 使用时间:2016年 2月22日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7.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