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之六表意不明

第六讲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表意不明(教师版) 编写人:高三语文备课组 审核:高三语文备课组 下级行政:李勇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歧义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准确的表达语意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汉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

教学过程:认知——分析——研究——巩固

教学步骤:

【预习检测案】

【例题引路】

1.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2008 重庆卷)

“首次抵达”语序不当造成歧义:首次限制对象不明,“首次考察队”或“首次抵达”

2.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2008 安徽卷)

“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3.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2008 全国卷Ⅱ)

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

【合作探究展示案】

【考点指津】

1、词的多义导致歧义

(1)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

(2)上海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

“年轻学科带头人”具有多义性: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年轻学科的带头人

(3)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4)其中只有极少数的译作真正译出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

“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既可理解为“风格”和“语言”都要保持与原作的一致,也可理解为“风格”与“语言”之间要保持一致。

2、停顿歧义

(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可读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或“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

(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3)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这句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

(4)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

“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一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下,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

3、指代不明

(1)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

(2)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于引兵出战。 “他”是指“刘备”呢,还是“邢道荣”呢?读者难以捉摸。

(3)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

(4)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陈述对象混乱,“其”指代不明,容易让人误解为指代的是“李冯的同名小说”

(5)从清理结果看,全省地、厅级干部,住房面积在规定标准以下的、在标准范围以内的和超过标准的各占三分之一,其中严重的占百分之八。

“其”指代不明。“严重的占百分之八”存在歧义。全句可改为“„„各占三分之一,超标严重的占超标者的百分之八”,或改为“„„各占三分之一,超标严重的占全省地、厅级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八”。

4、修饰两可

(1).一个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今年底将要建成投产。

“一个” 在句中做定语,既可以修饰“外商”,也可以修饰“木材加工厂”。

(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3).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70大寿刚过不久,在一个阳光照耀的正午失足跌人6米深的井里。

“著名航天专家”是“梁启超”的定语,还是“粱思礼”的定语,不明确。

(4).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把稿酬版税捐赠清华大学的仪式上说:“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去世的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瑷。”

“已去世的”可以修饰“钱钟书先生”,也可以一直修饰到“钱钟书先生或女儿钱瑷”整个内容,有歧义。

【小结案】

【方法总结】

(1)望见“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症。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起色。

(2)望见有和(或)连接的成分,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到了两家银行。

(3)望见多定、多状、多补,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练习案】

1.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了无数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2.有人认为,不少电影剧本浮在生活表面,对题材挖掘不够深,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3.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4.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5.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6.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7、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8、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9、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10.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

【答案】

1. “它的传播” 它指的是“中国皮影戏”而不是“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

2.搭配不当。“电影剧本是最大障碍”不能搭配,指示代词“这”指代范围不明导致了这一语病。将“这”改为“这种状况”;

3、“同样的担心”指代不明;

4、“严禁”的宾语是个联合结构,到底要不要捕杀野犬、狂犬呢?

5、“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报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

6、“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可理解为“江苏和浙江这两省各自的部分地区”,也可理解为“浙江的部分地区”。

7、有歧义,“各种”修饰“民族”还是“体育比赛”,表意不明。

8、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

9、搭配不当和表意不明,主要问题在第二分句。其一,不是“早餐的营养”“应提供”,而是“早餐”“应提供营养”;其二,“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 和矿物质”由于语序不当造成歧义,应该为“每天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总量三分之二”。全分句改为“早餐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总量三分之二 的营养”。

10、一是缺主语,删“由于”;二是语意不明,在“反应速度”之前加“加快、提高”等,或删“速度”,严格说来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并不清楚。

第六讲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表意不明(教师版) 编写人:高三语文备课组 审核:高三语文备课组 下级行政:李勇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歧义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准确的表达语意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汉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

教学过程:认知——分析——研究——巩固

教学步骤:

【预习检测案】

【例题引路】

1.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2008 重庆卷)

“首次抵达”语序不当造成歧义:首次限制对象不明,“首次考察队”或“首次抵达”

2.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2008 安徽卷)

“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3.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2008 全国卷Ⅱ)

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

【合作探究展示案】

【考点指津】

1、词的多义导致歧义

(1)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

(2)上海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

“年轻学科带头人”具有多义性: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年轻学科的带头人

(3)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4)其中只有极少数的译作真正译出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

“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既可理解为“风格”和“语言”都要保持与原作的一致,也可理解为“风格”与“语言”之间要保持一致。

2、停顿歧义

(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可读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或“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

(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3)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这句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

(4)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

“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一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下,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

3、指代不明

(1)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

(2)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于引兵出战。 “他”是指“刘备”呢,还是“邢道荣”呢?读者难以捉摸。

(3)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

(4)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陈述对象混乱,“其”指代不明,容易让人误解为指代的是“李冯的同名小说”

(5)从清理结果看,全省地、厅级干部,住房面积在规定标准以下的、在标准范围以内的和超过标准的各占三分之一,其中严重的占百分之八。

“其”指代不明。“严重的占百分之八”存在歧义。全句可改为“„„各占三分之一,超标严重的占超标者的百分之八”,或改为“„„各占三分之一,超标严重的占全省地、厅级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八”。

4、修饰两可

(1).一个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今年底将要建成投产。

“一个” 在句中做定语,既可以修饰“外商”,也可以修饰“木材加工厂”。

(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3).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70大寿刚过不久,在一个阳光照耀的正午失足跌人6米深的井里。

“著名航天专家”是“梁启超”的定语,还是“粱思礼”的定语,不明确。

(4).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把稿酬版税捐赠清华大学的仪式上说:“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去世的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瑷。”

“已去世的”可以修饰“钱钟书先生”,也可以一直修饰到“钱钟书先生或女儿钱瑷”整个内容,有歧义。

【小结案】

【方法总结】

(1)望见“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症。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起色。

(2)望见有和(或)连接的成分,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到了两家银行。

(3)望见多定、多状、多补,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练习案】

1.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了无数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2.有人认为,不少电影剧本浮在生活表面,对题材挖掘不够深,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3.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4.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5.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6.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7、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8、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9、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10.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

【答案】

1. “它的传播” 它指的是“中国皮影戏”而不是“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

2.搭配不当。“电影剧本是最大障碍”不能搭配,指示代词“这”指代范围不明导致了这一语病。将“这”改为“这种状况”;

3、“同样的担心”指代不明;

4、“严禁”的宾语是个联合结构,到底要不要捕杀野犬、狂犬呢?

5、“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报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

6、“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可理解为“江苏和浙江这两省各自的部分地区”,也可理解为“浙江的部分地区”。

7、有歧义,“各种”修饰“民族”还是“体育比赛”,表意不明。

8、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

9、搭配不当和表意不明,主要问题在第二分句。其一,不是“早餐的营养”“应提供”,而是“早餐”“应提供营养”;其二,“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 和矿物质”由于语序不当造成歧义,应该为“每天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总量三分之二”。全分句改为“早餐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总量三分之二 的营养”。

10、一是缺主语,删“由于”;二是语意不明,在“反应速度”之前加“加快、提高”等,或删“速度”,严格说来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并不清楚。


相关文章

  • 作文素材:描写冬天天气的优美段落
  • 高考知识 [冬天的风]冬天还没有到,可是天气已经冷得不行了.狂风吹得树木东摇西摆,最低温度已经降到零下了.晚上我睡在床上,听见外面的风呼呼地吹,好像老虎在怒吼.狂风吹得我家的窗户发出了"砰砰砰"的响声,害得那些老年人睡觉 ...查看


  • 专题三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 病句的类型与归纳 一,单句病句 一单句病句 1语序不当 (1) 词序不当 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2) 名词修饰语顺序不当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3) 句子成分顺序不当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 ...查看


  • 中考语文辨析语病及修改病句做题技巧
  • 中考语文辨析语病及修改病句做题技巧 一.导入: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 ...查看


  • 2015年高考病句题解析汇编
  • 2015年高考病句题解析汇编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安徽卷17题) A .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闹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 .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 ...查看


  • 句子杂糅专题
  • 句式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式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通过对今年来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此类试题的梳理,可以发现,出现频率较多的句式结构杂糅情况主要有以下十类: 一.表被动 [典型结构]被(受)„„所.如: 1. ...查看


  • 中考复习病句类型及2013中考题(含答案)
  • 中考病句类型及中考试题 一.考纲要求--辨析与修改 考纲对"病句修改"这部分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并且明确规定了病句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考 ...查看


  • 病句修改大全
  •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词序颠倒:(2)前后矛盾:(3)成分残缺:(4)指代不明:(5)标点错误:(6)关联词用错:(7)重复啰嗦:(8) ...查看


  • 高中语文专题辅导:专题五辨析修改病句
  • 专题五 辨析修改病句 [重点点击] <考试大纲>中本考点的考查内容可分为两项:一是辨析病句,都采用选择题的题型:二是修改病句.常采用选择题的题型,有时也让考生动笔修改. <考试大纲>中对病句的类型明确为:①语序不当: ...查看


  • 语句排序题答案
  • 高三专题复习:语句排序题及解题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06全国卷1)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