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学案
时间:2014.9.16 主备人:李世杰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二、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
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
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
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
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
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
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
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本文作者及体裁: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
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
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
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
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
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
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一、字词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 ( )瓦砾 ( ) 地窖( ) 鞠躬( )( ) 颤巍巍( )( ) .....
舀水( ) 腋窝( ) 揣在( ) ...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复述提示:抓住六要素,特别注意叙述清楚事情的经过。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
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
其中的六要素吗?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
(经过), (结果)。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三、合作探究
1、联系全文,读最后两段,理解老妇人为什么对一个外国青年有如此的感情?最后一段有
何含义?
2、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
且说出为什么。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 。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 。
(3)保护遗体——想到 。
(4)烛光闪烁——想到 。
3、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四、赏析探究
1、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
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
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五、探究主旨
主旨:
六、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
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
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
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
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
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
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为南斯拉夫母亲的
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
字如果写成“在战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
么?
附简明答案:
(1)明确:时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2)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3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义。老妇人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过日子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主旨: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蜡烛》学案
时间:2014.9.16 主备人:李世杰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二、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
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
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
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
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
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
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
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本文作者及体裁: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
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
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
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
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
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
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一、字词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 ( )瓦砾 ( ) 地窖( ) 鞠躬( )( ) 颤巍巍( )( ) .....
舀水( ) 腋窝( ) 揣在( ) ...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复述提示:抓住六要素,特别注意叙述清楚事情的经过。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
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
其中的六要素吗?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
(经过), (结果)。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三、合作探究
1、联系全文,读最后两段,理解老妇人为什么对一个外国青年有如此的感情?最后一段有
何含义?
2、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
且说出为什么。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 。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 。
(3)保护遗体——想到 。
(4)烛光闪烁——想到 。
3、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四、赏析探究
1、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
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
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五、探究主旨
主旨:
六、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
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
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
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
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
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
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为南斯拉夫母亲的
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
字如果写成“在战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
么?
附简明答案:
(1)明确:时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2)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3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义。老妇人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过日子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主旨: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