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
期停服。以基础体温和B超监测排卵,指导服药。
中药保留灌肠,药渣热敷下腹部活血祛瘀、行气散结、消症止痛,处方:大黄6g,延胡索15g,丹参30g,桃仁、三棱、莪术、香附、昆布、桂枝各10g,黄芪12g,此方煎至100ml,每晚保留灌肠1次,连续5d,月经期暂停,药渣用纱布包裹趁热外敷下腹部,每次30min,时间与疗程同保留灌肠。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受孕;有效:症状减轻,排卵月经恢复,但未达3个月经周期者;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排卵恢复评定BBT呈双相,宫颈粘液检查出现羊齿植物状结晶或B超监测排卵为准。
治疗结果 治疗后随访6~12个月,治愈32例,受孕率达64%;有效8例,无效6例,放弃治疗4例,总有效率80%。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和增殖的疾病,以痛经、月经失调、不孕为主要症状,是常见的良性妇科病之一,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西药内美通是一种合成的甾体激素,为192去甲睾酮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活性和中度抗雌激素作用,能抑制排卵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并有轻微的弱雄激素活性,可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且副作用明显较轻[1],具有用量小,用法简便,妊娠率高,复发率低,副反应轻[2]等优点。其主要副作用是头痛、体重增加、痤疮、潮热、不规则阴道流血,一过性腿痛或水肿等,但对肝脏影响少,对骨密度有正向影响。
中医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归属于“痛经”、“月经不
陕西中医2008年第29卷第7期
调”、“不孕”、“症瘕”等疾病范畴。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女性激素周期性作用下,产生出血、坏死、脱落,中医称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蓄积下焦导致瘀血阻滞,故中医辨证以气滞血瘀为主[3]。瘀久成症,久病及肾,正
虚邪实。按照中医“肾主生殖”,“胞系于肾”的理论,中医辨证多属肾虚血瘀,肾虚为本,血瘀为标,属本虚标实证。补肾类药有类似性激素样作用,能调整丘脑下部2垂体2卵巢轴功能,补肾可促进卵泡发育,在补肾的基础上活血化瘀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提高排卵率[4]。保留灌肠可使药液经直肠粘膜渗透吸收,既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又可使药力直达病灶,且药物不经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迅速起到治疗作用。药渣局部热熨,可借助温热之力,使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及病变部位,起到疏经通络、畅通气机、镇痛消肿、促进包块消散吸收的作用。综上所述,中西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不仅是多效应的,而且能够尽快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受孕率,不失为临床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汤丽荣,韩丽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其进展[J].生殖与避孕,2003,23(4):2342237.
[2] 周应芳.R2323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J].国外医学
妇产科学分册,1993,20(2):72274.
[3] 薛秀华,廉晓露.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1
例[J].陕西中医,2007,28(9):119421195.
[4] 刘 涓.补肾活血助孕汤对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的
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0):16.
(收稿2007212223;修回2008203231)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6例
陈晓萍 西安运动创伤医院(710068)
摘 要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6例,以口服少腹逐
瘀汤加减(小茴香、干姜、延胡棠、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苍术、茯苓、香附)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33例,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等疗程同治疗
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69.70%,有明显差异,P
主题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 少腹逐瘀汤�治疗应用 笔者从2004年3月~2006年3月,运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99例病例全部为我院门诊患者,按诊病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33例,年龄
都在16~22岁的未婚女青年,平均年龄18.3岁;病史6个月~4年,就诊前疼痛持续时间为1~2h。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方药
陕西中医2008年第29卷第7期
组成:当归15g,肉桂6g,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苍术、茯苓、香附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早晚饭前温服、于经前1周服用至经净停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经期腹痛伴有血块排出加三棱、莪术各6g以加强破血行瘀之功;经期腹痛伴恶心、呕吐者加半夏、姜竹茹各10g以和胃降逆;经期腹痛、腹胀伴乳房胀痛者加青皮、川楝子、郁金各10g以行滞理气。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吲哚美辛肠溶片25mg,维生素B120mg,每天3次,服药时间及疗程与治疗组口服中药相同,停药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痛症诊断治疗标准》,治愈:行经腹痛消失,且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者为痊愈。好转:行经腹痛减轻或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者为有效。痛经无任何改善者为无效。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
n6633
777
科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膜前列腺素(PG)含量增高,引起子宫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有关,同时与精神过度紧张遗传因素有关[1]。中医认为痛经是由贪凉饮冷或经期冒雨与涉水等致寒湿客于胞脉、血遇寒则凝、胞脉不畅,不通则痛,症见少腹冷痛,经量不多,疼痛遇寒则甚,得温则减,痛时手足冰凉、呕恶、带下量增多,便溏、舌质紫暗、脉细或沉紧。本组观察患者66例均为青春期妇女,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欠盛,嗜食生冷,涉水着凉或情志不畅,致寒湿客于冲任、胞中与经血搏结,经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是其主要病因病机[2]。治宜温经散寒除湿,活血调经血痛。少腹逐瘀汤加减正投此意,方中肉桂、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药养血活血,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苍术燥湿化浊,茯苓健脾渗湿,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全方有温经散寒、化瘀通经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中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的疗效明显优于应用对症止痛的非甾体抗炎药。
参考文献
[1] 苏应宽,徐增祥,江 森,等.新编实用妇科学[M].
治愈
459
好转
1914
无效
210
总有效率(%)
96.9769.7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社,2003:573.
[2] 韩延华,张占波,刘淑君.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
痛经42例[J].陕西中医[J],2007,20(7):809-810.
讨 论 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妇女最常见的妇
(收稿2008203208)
乌药散加味内服外敷治疗痛经70例
汤春琼 史红颍3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院妇产科(721001)
摘 要 目的:观察行气、化瘀、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
用乌药散加味(乌药、香附、枳壳、木香、泽兰等)内服,同时配合药渣外敷治疗本病70例。
结果:临床70例,治愈63例,总有效率100%。提示:气滞血瘀型痛经,行气、化瘀、止痛为其治疗大法,同时配合药渣外敷下腹部,临证中灵活加减,疗效肯定。
主题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 乌药散�治疗应用 外治法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原发性痛经以青
少年多见。近年来,笔者采用乌药散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70例,均为未婚女性,否认性生活史。其中在校大、中专学生52例,非学生者18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23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10年;腹痛为主者30例,腹胀为主者40例,小腹发凉喜热敷者38例,伴乳房胀痛者12例;腹痛急诊
3山西省武乡县中医院妇产科(046300)
就诊者10例;经前2~3d即痛者48例,经行第1~3d痛者22例,全部病例均于经尽时已无疼痛;服药3疗程者17例,2疗程者41例,1疗程者12例。主要表现为经前2~3d或于经行1~3d腹痛,或兼腹胀或痛引腰骶,血中有块,血块排出痛减或小腹发凉、受热后减轻,舌暗苔白,脉弦细或细滑。所有病例均经B超或肛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
[1]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以行气化瘀止痛为治则。药用乌药散加味,处方如下:乌药、香附各9g,郁金、元
776
期停服。以基础体温和B超监测排卵,指导服药。
中药保留灌肠,药渣热敷下腹部活血祛瘀、行气散结、消症止痛,处方:大黄6g,延胡索15g,丹参30g,桃仁、三棱、莪术、香附、昆布、桂枝各10g,黄芪12g,此方煎至100ml,每晚保留灌肠1次,连续5d,月经期暂停,药渣用纱布包裹趁热外敷下腹部,每次30min,时间与疗程同保留灌肠。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受孕;有效:症状减轻,排卵月经恢复,但未达3个月经周期者;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排卵恢复评定BBT呈双相,宫颈粘液检查出现羊齿植物状结晶或B超监测排卵为准。
治疗结果 治疗后随访6~12个月,治愈32例,受孕率达64%;有效8例,无效6例,放弃治疗4例,总有效率80%。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和增殖的疾病,以痛经、月经失调、不孕为主要症状,是常见的良性妇科病之一,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西药内美通是一种合成的甾体激素,为192去甲睾酮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活性和中度抗雌激素作用,能抑制排卵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并有轻微的弱雄激素活性,可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且副作用明显较轻[1],具有用量小,用法简便,妊娠率高,复发率低,副反应轻[2]等优点。其主要副作用是头痛、体重增加、痤疮、潮热、不规则阴道流血,一过性腿痛或水肿等,但对肝脏影响少,对骨密度有正向影响。
中医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归属于“痛经”、“月经不
陕西中医2008年第29卷第7期
调”、“不孕”、“症瘕”等疾病范畴。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女性激素周期性作用下,产生出血、坏死、脱落,中医称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蓄积下焦导致瘀血阻滞,故中医辨证以气滞血瘀为主[3]。瘀久成症,久病及肾,正
虚邪实。按照中医“肾主生殖”,“胞系于肾”的理论,中医辨证多属肾虚血瘀,肾虚为本,血瘀为标,属本虚标实证。补肾类药有类似性激素样作用,能调整丘脑下部2垂体2卵巢轴功能,补肾可促进卵泡发育,在补肾的基础上活血化瘀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提高排卵率[4]。保留灌肠可使药液经直肠粘膜渗透吸收,既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又可使药力直达病灶,且药物不经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迅速起到治疗作用。药渣局部热熨,可借助温热之力,使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及病变部位,起到疏经通络、畅通气机、镇痛消肿、促进包块消散吸收的作用。综上所述,中西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不仅是多效应的,而且能够尽快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受孕率,不失为临床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汤丽荣,韩丽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其进展[J].生殖与避孕,2003,23(4):2342237.
[2] 周应芳.R2323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J].国外医学
妇产科学分册,1993,20(2):72274.
[3] 薛秀华,廉晓露.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1
例[J].陕西中医,2007,28(9):119421195.
[4] 刘 涓.补肾活血助孕汤对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的
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0):16.
(收稿2007212223;修回2008203231)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6例
陈晓萍 西安运动创伤医院(710068)
摘 要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6例,以口服少腹逐
瘀汤加减(小茴香、干姜、延胡棠、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苍术、茯苓、香附)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33例,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等疗程同治疗
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69.70%,有明显差异,P
主题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 少腹逐瘀汤�治疗应用 笔者从2004年3月~2006年3月,运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99例病例全部为我院门诊患者,按诊病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33例,年龄
都在16~22岁的未婚女青年,平均年龄18.3岁;病史6个月~4年,就诊前疼痛持续时间为1~2h。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方药
陕西中医2008年第29卷第7期
组成:当归15g,肉桂6g,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苍术、茯苓、香附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早晚饭前温服、于经前1周服用至经净停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经期腹痛伴有血块排出加三棱、莪术各6g以加强破血行瘀之功;经期腹痛伴恶心、呕吐者加半夏、姜竹茹各10g以和胃降逆;经期腹痛、腹胀伴乳房胀痛者加青皮、川楝子、郁金各10g以行滞理气。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吲哚美辛肠溶片25mg,维生素B120mg,每天3次,服药时间及疗程与治疗组口服中药相同,停药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痛症诊断治疗标准》,治愈:行经腹痛消失,且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者为痊愈。好转:行经腹痛减轻或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者为有效。痛经无任何改善者为无效。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
n6633
777
科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膜前列腺素(PG)含量增高,引起子宫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有关,同时与精神过度紧张遗传因素有关[1]。中医认为痛经是由贪凉饮冷或经期冒雨与涉水等致寒湿客于胞脉、血遇寒则凝、胞脉不畅,不通则痛,症见少腹冷痛,经量不多,疼痛遇寒则甚,得温则减,痛时手足冰凉、呕恶、带下量增多,便溏、舌质紫暗、脉细或沉紧。本组观察患者66例均为青春期妇女,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欠盛,嗜食生冷,涉水着凉或情志不畅,致寒湿客于冲任、胞中与经血搏结,经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是其主要病因病机[2]。治宜温经散寒除湿,活血调经血痛。少腹逐瘀汤加减正投此意,方中肉桂、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药养血活血,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苍术燥湿化浊,茯苓健脾渗湿,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全方有温经散寒、化瘀通经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中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的疗效明显优于应用对症止痛的非甾体抗炎药。
参考文献
[1] 苏应宽,徐增祥,江 森,等.新编实用妇科学[M].
治愈
459
好转
1914
无效
210
总有效率(%)
96.9769.7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社,2003:573.
[2] 韩延华,张占波,刘淑君.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
痛经42例[J].陕西中医[J],2007,20(7):809-810.
讨 论 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妇女最常见的妇
(收稿2008203208)
乌药散加味内服外敷治疗痛经70例
汤春琼 史红颍3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院妇产科(721001)
摘 要 目的:观察行气、化瘀、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
用乌药散加味(乌药、香附、枳壳、木香、泽兰等)内服,同时配合药渣外敷治疗本病70例。
结果:临床70例,治愈63例,总有效率100%。提示:气滞血瘀型痛经,行气、化瘀、止痛为其治疗大法,同时配合药渣外敷下腹部,临证中灵活加减,疗效肯定。
主题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 乌药散�治疗应用 外治法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原发性痛经以青
少年多见。近年来,笔者采用乌药散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70例,均为未婚女性,否认性生活史。其中在校大、中专学生52例,非学生者18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23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10年;腹痛为主者30例,腹胀为主者40例,小腹发凉喜热敷者38例,伴乳房胀痛者12例;腹痛急诊
3山西省武乡县中医院妇产科(046300)
就诊者10例;经前2~3d即痛者48例,经行第1~3d痛者22例,全部病例均于经尽时已无疼痛;服药3疗程者17例,2疗程者41例,1疗程者12例。主要表现为经前2~3d或于经行1~3d腹痛,或兼腹胀或痛引腰骶,血中有块,血块排出痛减或小腹发凉、受热后减轻,舌暗苔白,脉弦细或细滑。所有病例均经B超或肛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
[1]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以行气化瘀止痛为治则。药用乌药散加味,处方如下:乌药、香附各9g,郁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