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补己之短

——外出听课感受和体会

徐吉红

2011年11月9日清晨,我校一行十人开始了哈尔滨之旅,旅途奔波而劳累,但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愉悦,每日忙于工作的我们,这也是难得的放松和学习的机会。

11日上午,我们早早就来到了活动举办地,去参加“东北三省四校第十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活动”。这次活动中,我们总共听了四节同题异构的课——哈师大附中的陈雪莲老师、辽宁省实验中学的王国权老师、东北师大附中的王坚洪老师、鞍山一中的张新丽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囚绿记》。

其实,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语文教师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语文学科接载着太为久远的传统,承担着太多的历史使命;生活处处有语文,其本身又没有严谨的知识体系可循;语文教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灵性因素,人人懂点语文,人人又易轻视语文,批评语文,对语文教学指手画脚。不过我认为这些都无所谓,关键看我们语文教师如何自我定位,如何解放自己。下面我就结合这次外出听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首先,我要谈的是这些授课教师给我们展现的都是常态课,没有太多的修饰,更没有花哨的展示。多媒体仅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基本上只是在展示问题时使用。在问题的设置上,除辽宁省实验中学的王国权老师问题一个紧接一个外,其余三位老师的课问题设置的都不多,却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读书训练为主线”的理念,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灵活安排教学步骤,顺学而导,顺学而教。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位授课的教师都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质疑猜疑、知人论世、批注法等,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哈师大附中的陈雪莲老师介绍的读书出入法。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种读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有助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其次,每一位授课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缺少读的环节,最多有三二分钟的默读,这样的授课方式对预习的要求很高。可以说,他们把课文的基础解读放在课下,课上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提升。现在全国课标卷的设置Ⅰ卷是阅读题Ⅱ卷是表达题,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第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阅读范本,每一次提问都是很好的表达。然而,我们的教学,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的教学,需要和他们一起认字,一起读课文,一段一段的分析理解,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中心,这仅止于读懂文章,何谈能力的提升。能够读懂文章,做一些浅层次的理解和分析,已是我们教学上最大的收获。这种状况要改变,只能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入手,只有他们真得想学,我们才能真的教好,做到教学相长。人都是有惰性的,为了克服这种惰性,我们只有时时警醒自已,备课时不能仅限于此,要深入挖掘教材,及时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这种外出学习的机会,,是对我们的一个督促,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名校名师的差距,时刻有一种紧迫感,不学习,不研讨,势必落伍。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些授课教师跟我走上讲台的时间差不多,我却深深的被他们的课所打动。听课时,我在设想,如果我走上这样的讲台,我是否会逊色很多。回来之后,翻看听课记录,我觉得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也能够做到,可为什么我会为他们的课所打动并深深的折服?关键在于师生之间的精彩碰撞,学生的精彩回答,老师的精彩点评,这些都是在师与生的交流碰撞中产生的,而这正是我们的课堂所缺少的。他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而我们,要以此为目标,终身学习,虚心请教,博采众长,补己之短。一个教师的成长的确需要更大的舞台,更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精心的准备能够上好一堂课,只有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

——外出听课感受和体会

徐吉红

2011年11月9日清晨,我校一行十人开始了哈尔滨之旅,旅途奔波而劳累,但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愉悦,每日忙于工作的我们,这也是难得的放松和学习的机会。

11日上午,我们早早就来到了活动举办地,去参加“东北三省四校第十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活动”。这次活动中,我们总共听了四节同题异构的课——哈师大附中的陈雪莲老师、辽宁省实验中学的王国权老师、东北师大附中的王坚洪老师、鞍山一中的张新丽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囚绿记》。

其实,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语文教师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语文学科接载着太为久远的传统,承担着太多的历史使命;生活处处有语文,其本身又没有严谨的知识体系可循;语文教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灵性因素,人人懂点语文,人人又易轻视语文,批评语文,对语文教学指手画脚。不过我认为这些都无所谓,关键看我们语文教师如何自我定位,如何解放自己。下面我就结合这次外出听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首先,我要谈的是这些授课教师给我们展现的都是常态课,没有太多的修饰,更没有花哨的展示。多媒体仅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基本上只是在展示问题时使用。在问题的设置上,除辽宁省实验中学的王国权老师问题一个紧接一个外,其余三位老师的课问题设置的都不多,却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读书训练为主线”的理念,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灵活安排教学步骤,顺学而导,顺学而教。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位授课的教师都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质疑猜疑、知人论世、批注法等,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哈师大附中的陈雪莲老师介绍的读书出入法。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种读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有助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其次,每一位授课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缺少读的环节,最多有三二分钟的默读,这样的授课方式对预习的要求很高。可以说,他们把课文的基础解读放在课下,课上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提升。现在全国课标卷的设置Ⅰ卷是阅读题Ⅱ卷是表达题,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第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阅读范本,每一次提问都是很好的表达。然而,我们的教学,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的教学,需要和他们一起认字,一起读课文,一段一段的分析理解,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中心,这仅止于读懂文章,何谈能力的提升。能够读懂文章,做一些浅层次的理解和分析,已是我们教学上最大的收获。这种状况要改变,只能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入手,只有他们真得想学,我们才能真的教好,做到教学相长。人都是有惰性的,为了克服这种惰性,我们只有时时警醒自已,备课时不能仅限于此,要深入挖掘教材,及时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这种外出学习的机会,,是对我们的一个督促,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名校名师的差距,时刻有一种紧迫感,不学习,不研讨,势必落伍。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些授课教师跟我走上讲台的时间差不多,我却深深的被他们的课所打动。听课时,我在设想,如果我走上这样的讲台,我是否会逊色很多。回来之后,翻看听课记录,我觉得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也能够做到,可为什么我会为他们的课所打动并深深的折服?关键在于师生之间的精彩碰撞,学生的精彩回答,老师的精彩点评,这些都是在师与生的交流碰撞中产生的,而这正是我们的课堂所缺少的。他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而我们,要以此为目标,终身学习,虚心请教,博采众长,补己之短。一个教师的成长的确需要更大的舞台,更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精心的准备能够上好一堂课,只有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


相关文章

  • 自我完善,博采众长
  •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我们去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培训班.最初听到这个消息,心情非常激动.不仅是因为能获得这次难得的充电机会,还因为能"故地重游".在研二时,我曾有机会在上海实习了半年 ...查看


  • 2013高考政治热点:中国司法改革白皮书
  • 2013高考政治热点:中国司法改革白皮书 一.[时事背景] 2012年10月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白皮书强调,中国司法改革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既博采众长.又不照抄照搬,既与时俱进.又不盲目冒进, ...查看


  • [人教版必修三政治2017]文化生活答题模板(精华版)
  •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1-2课)] (1)为什么重视(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②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文化的特点: 1)文 ...查看


  • 2016文化传承与创新
  • 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检测1 学习目标: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地位.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2.为什么要以及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3.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原因及要求.4.传统文化的地位.特征.5.为什么要重视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6.文化创新 ...查看


  • [潘多拉魔盒]诗歌
  • <潘多拉魔盒>诗歌 装满邪恶的魔盒被打开了, 仅仅留下来的东西是希望: 潘多拉犯了多大的罪孽啊, 但最终希望还是救赎了她: 为什么不让她放出希望呢? 让我们感受到难道不好吗? [每日写作指导: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写作能力--] 写作 ...查看


  • 浅析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
  • 浅析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和一些注意事项,最后又简要介绍了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模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倒三角 在建筑设计中,方案中标并不 ...查看


  •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恰同学少年>让我重新认识了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同学情深:什么是真正的师生情谊:什么是真正的师生珍爱:什么是真正的豪情壮志:什么是真正的胸怀天下. --题记 读<恰同 ...查看


  • [赞四季]诗歌
  • 赞四季 她是柔情女孩 她是江南诗人 她以她的笔,书写这个季节的篇章 一段时光,一场雨季 春的韵味,久弥不去 她是烈日主宰 她是调皮孩子 她以她的光,碳烤这个季节的大地 一段时光,一抹汗水 夏的诗篇,阳光灿烂 她是多忧女子 她是收获季节 她以 ...查看


  • 小学英语送教下乡心得
  • 参加湖北省小学英语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土门镇六官坪小学 柯晓琴 2016年4月 21日,我有幸参加了参加湖北省小学英语送教下乡活动.送教时间为一天半,21日上午我们观摩学习了三节名师的课,第一节是由本县名师张宝文老师主讲,后两节是武汉市的白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