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第37卷第4期2016年08月吉林医药学院学报JournalofJilinMedicalUniversityVol.37No.4Aug.2016

—301—

2995(2016)04-0301-03文章编号:1673-

·综述·

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11134*

阳,杨南,刘玉翠,朱天信,候爽,薛璐综述,齐玲审校(吉林医药学院:1.2012级临床本2.2013级检验本科班,3.2013级影像本科班,4.病理教研室,科班,吉林吉林132013)

摘关

要:近年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不仅可以预防多种癌症,降低癌症的发生率,还对多种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并促进癌细胞发生凋亡。本文就近期有关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的机制进行逐一综述。

词: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以及风湿类疾病,还可以用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1-3]

[8]

的联系。刘杰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作为一种COX-2抑制剂,2的活性,它可以选择性地抑制COX-

,通过抑制血小阻断PG的合成,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起到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以及减少肿瘤细胞侵袭的作

2的活性,用。因此,有效地抑制COX-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新方法。2

抑制核因子κB

板凝集并促进尿酸排泄,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

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近年来,阿司匹林因其抗肿瘤作用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对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的预治作用更受到广泛的关注。有研究表明

[4]

,因抗炎、抗风湿而需要长

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其病死率显著降低。1

抑制环氧合酶活性

核因子κB(NF-κB)最初发现是一种B细胞核因

子,可与免疫球蛋白的kappa链结合。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NF-κB在其他细胞中也可以表达,可见它是一类普遍存在的转录因子。对于处在静止期的细胞,P65)与其特异性的抑制蛋白蛋白二聚体(主要P50-IκB(inhibitorofNF-P65-κB)结合成三聚体(P50-IκB),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当细胞受到氧自由基、紫外线照射、病毒及细菌感染等刺激后,

IκB激酶使IκB磷酸化并失去其活性,NF-κB和IκB发生解离。游离的NF-κB迅速移位到细胞核并获得活性,随后与特异性κB序列结合,诱导相关基因转录,并发挥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NF-κB是机体免疫激活炎症反应、细胞生长和凋亡的调节因子,它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并抑制其凋亡的作用,可以产生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直接

[9]

NF-促进细胞周期进展。杨晓东等研究指出,κB可以避免细胞受到肿瘤坏死因子及电离辐射等引起的凋亡作用,因而抑制NF-κB的表达,可作为抗肿瘤的重要靶点,增加肿瘤坏死因子等引起的细胞凋亡,同时增强放疗和化疗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研究表明

,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之所以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它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但是,此类研究报道还很少,

[10]

COX)又名前列腺素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

(prostaglandin,PG)合成酶,它是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限速酶。前列腺素对机体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同时对肿瘤的发生、增殖及转移也起到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以前列腺素E2更加突出。抑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被视为肿瘤化学预防的靶标。而阿司匹林是COX的抑制剂之一

[5]

COX在体内有两个亚型,1和COX-2。即COX-COX-1少量存在于静息细胞中,COX-2是一种诱导酶,在各种细胞因子、组织损伤及癌基因的诱导下表达增强

[6]

。COX-1与COX-2在结构上有60%的相似

2具有性,并共同负责各种前列腺素的合成。COX-COX-1的生物学及药理学特性,但可以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7]

。由此可见,COX-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肿瘤的转移有着十分密切

基金项目:吉林医药学院科研项目(201101).作者简介:杨通讯作者:齐

阳(1993-),女(满族),本科在读.玲(1974-),女(汉族),副教授,博士.

—302—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6年08月第37卷

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3

抑制Bcl-2基因活性、上调Bax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是指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由多基因

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它对生物体的进化、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多个系统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想要治疗肿瘤,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可以作为一种可靠地方法。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lymphoma/leukmia-2,Bcl-2)基因是目前研究最深入、最广泛的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基因之一。Bcl-2基因的过表达既可以延长细胞的生长期,又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其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主要是因为Bcl-2基因能够增强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线粒体钙离子的跨膜流动,使核酸内切酶无法活化,进而发挥抑制细胞

凋亡的作用。Bax基因是Bcl-2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作用却与Bcl-2基因恰好相反,它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其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是直接激活死亡效应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

异性蛋白酶(caspases),或是通过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引起细胞色素C释放,同时使细胞膜可以通透一些离子以及小分子物质。

Bcl-2基因可以与促进凋亡的Bax基因形成二源

聚体,如果Bax相对量高于Bcl-2,则能形成Bax-Bax同源二聚体,同源二聚体的数量增多,从而促进细胞

凋亡;而如果Bcl-2相对量高于Bax,则促进形成Bax-Bcl-2异源二聚体,并使Bcl-2-Bcl-2同源二聚体的数量增多,从而抑制细胞凋亡。Bcl-2基因和Bax基因按照一定的比例存在于机体内,并对细胞凋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Bcl-2基因高表达时,细胞免遭凋

亡[11]

;反之,

当Bax基因高表达时,细胞易于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发生凋亡。研究发现,用阿司匹林作用于

宫颈癌Caski细胞后,阿司匹林可以对Bcl-2基因家族的调控产生影响,即上调Bax基因的表达,下调

Bcl-2基因的表达[12]。因此,阿司匹林可以通过对Bcl-2基因家族的调控,有希望给肿瘤患者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4

通过激活死亡受体诱导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肿

瘤坏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

它能选择性地杀伤多种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细胞毒性

[13]

,TRAIL的这

一特性使其成为研究抗肿瘤药物的热点。TRAIL有五种受体,包括死亡受体(DR)4、DR5、诱骗受体

(DcR)1、DcR2和可溶性受体护骨素。其中只有DR4和DR5含有传递TRAIL凋亡信号所需要的胞内死亡结构域,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的膜上。DR4和DR5与TRAIL特异性结合后,可通过胞浆内的死亡结构域传递细胞的凋亡信号,并激活细胞内多种诱导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

虽然TRAIL与DR4和DR5结合后均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在37℃的生理温度下,DR5与TRAIL的亲和力更强

[14]

。研究发现[15-16],由于各种因素如

干扰素及许多化疗药物,它们增加细胞对TRAIL凋

亡的敏感性也是通过提高DR5的表达来实现的。由此表明,

DR5在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DR5是TRAIL的主要死亡受体,是抗肿瘤作用的重要靶点。大量研究表明

[17-20]

DR5在肺癌、黑色素瘤、直肠癌、食管癌等癌组织中

有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不常见。刘小华[21]

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以增强DR5的表达,同时使DR5

发生聚集,

DR5细胞凋亡信号的转导途径也相应的被激活,发挥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5

抑制血小板聚集郭金英等

[22]

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的血液黏度较

高。随着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的增高,使血流速度变

慢,肿瘤细胞也因此具有更多与血管接触的机会,更易与血管壁接触和粘附,形成癌栓,正常血管内皮功能遭到破坏。同时肿瘤细胞可以分泌多肽、血管通透因子(VP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PF可以增强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肿瘤细胞向附近扩散、转移

[23]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50~150mg/d)具有抗

凝、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它能够使血小板的环氧化酶丝氨酸结合位点乙酰化进而失去活性,阻碍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进而抑制血小板生成血栓素A2(TXA2)。TXA2具有强烈的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即它能够通过影响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

栓形成,发挥其抗凝作用[24]

研究表明

[25]

,临床癌症患者如果每天都服用一

定剂量的阿司匹林,一段时间后,癌细胞扩散率要比

没有服用药物的癌症患者低三分之一。而被诊断为癌细胞将大范围扩散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癌细胞扩散率只有预计的二分之一。由此可见,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并减少癌细胞的转

第4期杨阳,等.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303—

移。该研究还显示,阿司匹林可以阻止癌细胞与血小

板结合,从而起到抑制癌细胞扩散的作用,对于乳腺癌、

肠癌等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由此可见,阿司匹林对癌症患者的防治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综上,阿司匹林应用广泛,其新用途值得探索,并更为深入地去研究此药物的作用机制。但需要对阿司匹林引起的一些毒副作用产生警惕,避免不良反应

的发生。对于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的机制,需要更多地探索,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肿瘤患者的治疗。参考文献:

1]谭杰,李承晏,俞小梅,等.阿司匹林每日服用100mg在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疑难病杂志,2011,10(3):173-175.

2]冯勇.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1039-1040.

3]邵自强,赵雪梅,焦劲松,等.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应用阿

司匹林预防脑缺血事件的初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14(14):1543-1544.4]JacobsEJ,ThunMJ,BainEB,etal.Alargecohortstudyof

long-termdailyuseofadult-strengthaspirinandcancerin-cidence[J].JNatlCancerInst,2007,99(8):608-615.5]汤晴,朱天义.阿司匹林对鼠肝细胞癌形成抑制作用的

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2):1110-1111.

6]马丽丽,赵丽萍.阿司匹林应用于肿瘤患者的研究进展

[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6):3522-3525.

7]刘昊,刘端祺.阿司匹林抗癌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J].中国肿瘤,2012,21(7):512-514.

8]刘杰.阿司匹林药理作用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医

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7(1):86-87.9]杨晓东,王杉,于永祥,等.细胞核因子NFκB在人大肠

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6):367-369.

10]CiccoliR,SahiS,SinghS,etal.OxygenationbyCOX-2

(cyclo-oxygenase-2)of3-HETE(3-hydroxyeicosatetrae-noicacid),afungalmimeticofarachidonicacid,producesacascadeofnovelbioactive3-hydroxyeicosanoids[J].BiochemJ,

2005,390(Pt3):737-747.11]GradiloneA,SilvestriI,ScarpaS,etal.Failureofapopto-sisandactivationonNFκBbycelecoxibandaspirininlungcancercelllines[J].OncolRep,2007,17(4):823-828.

12]赵健,曹泽毅,廖秦平,等.阿司匹林对宫颈癌细胞系

Caski的生长抑制作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4(1):37-39.

[13]LeBlancHN,AshkenaziA.Apo2L/TRAILanditsdeath

anddecoyreceptors[J].CellDeathDiffer,2003,10(1):66-75.

[14]TrunehA,SharmaS,SlivermanC,etal.Temperature-sen-sitivedifferentialaffinityofTRAILforitsreceptors[J].JBiolChem,

2000,275(30):23319-23325.[15]ArtsHJ,deJongS,HollemaH,etal.Chemotherapyin-ducesdeathreceptor5inepithelialovariancarcinoma[J].GynecolOncol,2004,92(3):794-800.

[16]HiguchiH,GrambihlerA,CanbayA.Bileacidsup-regu-latedeathreceptor5/TRAIL-receptor2expressionviaac-JunN-terminalkinase-dependentpathwayinvolvingSp1[J].JBiolChem,2004,279(1):51-60.

[17]SpieringsDC,deVriesEG,TimensW,etal.Expressionof

TRAILandTRAILdeathreceptorsinstageⅢnon-smallcelllungcancertumors[J].ClinCancerRes,2003,9(9):3397-3405.

[18]KoornstraJJ,KleibeukerJH,vanGeelenCM,etal.Ex-pressionofTRAIL(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anditsreceptorsinnormalcolonmucosa,adenomasandcarcinomas[

J].JPathol,2003,200(3):327-335.[19]YounesM,GeorgakisGV,RahmaniM,etal.Functional

expressionofTRAILreceptorsTRAIL-R1andTRAIL-R2inesophagealadenocarcinoma[J].EurJCancer,2006,42(4):542-547.

[20]SpieringsDC,deVriesEG,VellengaE,etal.Tissuedis-tributionofthedeathligandTRAILanditsreceptors[J].JHistochemCytochem,2004,52(6):821-831.

[21]刘小华.DR5在阿司匹林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中的作

用及机制[

D].开封:河南大学,2010.[22]郭金英,陈彦,文阳安,等.肿瘤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

测定及其临床意[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4):510-512.

[23]李佩章,王英,雷考宁,等.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

学指标的检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39-1440.

[24]周春玲,刘宇清,陈坚.阿司匹林预防恶性肿瘤患者静

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分析[J].肿瘤药学,2012,2(2):137-139.

[25]AlgraAM,RothwellPM.Effectsofregularaspirinonlong-termcancerincidenceandmetastasis:asystematiccom-parisonofevidencefromobservationalstudiesversusran-domisedtrials[J].LancetOncol,2012,13(5):518-527.

(收稿日期:2015-11-19)

[[[[[[[[[[[[

第37卷第4期2016年08月吉林医药学院学报JournalofJilinMedicalUniversityVol.37No.4Aug.2016

—301—

2995(2016)04-0301-03文章编号:1673-

·综述·

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11134*

阳,杨南,刘玉翠,朱天信,候爽,薛璐综述,齐玲审校(吉林医药学院:1.2012级临床本2.2013级检验本科班,3.2013级影像本科班,4.病理教研室,科班,吉林吉林132013)

摘关

要:近年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不仅可以预防多种癌症,降低癌症的发生率,还对多种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并促进癌细胞发生凋亡。本文就近期有关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的机制进行逐一综述。

词: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以及风湿类疾病,还可以用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1-3]

[8]

的联系。刘杰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作为一种COX-2抑制剂,2的活性,它可以选择性地抑制COX-

,通过抑制血小阻断PG的合成,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起到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以及减少肿瘤细胞侵袭的作

2的活性,用。因此,有效地抑制COX-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新方法。2

抑制核因子κB

板凝集并促进尿酸排泄,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

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近年来,阿司匹林因其抗肿瘤作用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对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的预治作用更受到广泛的关注。有研究表明

[4]

,因抗炎、抗风湿而需要长

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其病死率显著降低。1

抑制环氧合酶活性

核因子κB(NF-κB)最初发现是一种B细胞核因

子,可与免疫球蛋白的kappa链结合。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NF-κB在其他细胞中也可以表达,可见它是一类普遍存在的转录因子。对于处在静止期的细胞,P65)与其特异性的抑制蛋白蛋白二聚体(主要P50-IκB(inhibitorofNF-P65-κB)结合成三聚体(P50-IκB),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当细胞受到氧自由基、紫外线照射、病毒及细菌感染等刺激后,

IκB激酶使IκB磷酸化并失去其活性,NF-κB和IκB发生解离。游离的NF-κB迅速移位到细胞核并获得活性,随后与特异性κB序列结合,诱导相关基因转录,并发挥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NF-κB是机体免疫激活炎症反应、细胞生长和凋亡的调节因子,它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并抑制其凋亡的作用,可以产生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直接

[9]

NF-促进细胞周期进展。杨晓东等研究指出,κB可以避免细胞受到肿瘤坏死因子及电离辐射等引起的凋亡作用,因而抑制NF-κB的表达,可作为抗肿瘤的重要靶点,增加肿瘤坏死因子等引起的细胞凋亡,同时增强放疗和化疗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研究表明

,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之所以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它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但是,此类研究报道还很少,

[10]

COX)又名前列腺素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

(prostaglandin,PG)合成酶,它是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限速酶。前列腺素对机体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同时对肿瘤的发生、增殖及转移也起到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以前列腺素E2更加突出。抑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被视为肿瘤化学预防的靶标。而阿司匹林是COX的抑制剂之一

[5]

COX在体内有两个亚型,1和COX-2。即COX-COX-1少量存在于静息细胞中,COX-2是一种诱导酶,在各种细胞因子、组织损伤及癌基因的诱导下表达增强

[6]

。COX-1与COX-2在结构上有60%的相似

2具有性,并共同负责各种前列腺素的合成。COX-COX-1的生物学及药理学特性,但可以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7]

。由此可见,COX-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肿瘤的转移有着十分密切

基金项目:吉林医药学院科研项目(201101).作者简介:杨通讯作者:齐

阳(1993-),女(满族),本科在读.玲(1974-),女(汉族),副教授,博士.

—302—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6年08月第37卷

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3

抑制Bcl-2基因活性、上调Bax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是指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由多基因

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它对生物体的进化、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多个系统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想要治疗肿瘤,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可以作为一种可靠地方法。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lymphoma/leukmia-2,Bcl-2)基因是目前研究最深入、最广泛的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基因之一。Bcl-2基因的过表达既可以延长细胞的生长期,又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其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主要是因为Bcl-2基因能够增强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线粒体钙离子的跨膜流动,使核酸内切酶无法活化,进而发挥抑制细胞

凋亡的作用。Bax基因是Bcl-2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作用却与Bcl-2基因恰好相反,它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其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是直接激活死亡效应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

异性蛋白酶(caspases),或是通过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引起细胞色素C释放,同时使细胞膜可以通透一些离子以及小分子物质。

Bcl-2基因可以与促进凋亡的Bax基因形成二源

聚体,如果Bax相对量高于Bcl-2,则能形成Bax-Bax同源二聚体,同源二聚体的数量增多,从而促进细胞

凋亡;而如果Bcl-2相对量高于Bax,则促进形成Bax-Bcl-2异源二聚体,并使Bcl-2-Bcl-2同源二聚体的数量增多,从而抑制细胞凋亡。Bcl-2基因和Bax基因按照一定的比例存在于机体内,并对细胞凋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Bcl-2基因高表达时,细胞免遭凋

亡[11]

;反之,

当Bax基因高表达时,细胞易于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发生凋亡。研究发现,用阿司匹林作用于

宫颈癌Caski细胞后,阿司匹林可以对Bcl-2基因家族的调控产生影响,即上调Bax基因的表达,下调

Bcl-2基因的表达[12]。因此,阿司匹林可以通过对Bcl-2基因家族的调控,有希望给肿瘤患者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4

通过激活死亡受体诱导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肿

瘤坏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

它能选择性地杀伤多种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细胞毒性

[13]

,TRAIL的这

一特性使其成为研究抗肿瘤药物的热点。TRAIL有五种受体,包括死亡受体(DR)4、DR5、诱骗受体

(DcR)1、DcR2和可溶性受体护骨素。其中只有DR4和DR5含有传递TRAIL凋亡信号所需要的胞内死亡结构域,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的膜上。DR4和DR5与TRAIL特异性结合后,可通过胞浆内的死亡结构域传递细胞的凋亡信号,并激活细胞内多种诱导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

虽然TRAIL与DR4和DR5结合后均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在37℃的生理温度下,DR5与TRAIL的亲和力更强

[14]

。研究发现[15-16],由于各种因素如

干扰素及许多化疗药物,它们增加细胞对TRAIL凋

亡的敏感性也是通过提高DR5的表达来实现的。由此表明,

DR5在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DR5是TRAIL的主要死亡受体,是抗肿瘤作用的重要靶点。大量研究表明

[17-20]

DR5在肺癌、黑色素瘤、直肠癌、食管癌等癌组织中

有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不常见。刘小华[21]

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以增强DR5的表达,同时使DR5

发生聚集,

DR5细胞凋亡信号的转导途径也相应的被激活,发挥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5

抑制血小板聚集郭金英等

[22]

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的血液黏度较

高。随着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的增高,使血流速度变

慢,肿瘤细胞也因此具有更多与血管接触的机会,更易与血管壁接触和粘附,形成癌栓,正常血管内皮功能遭到破坏。同时肿瘤细胞可以分泌多肽、血管通透因子(VP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PF可以增强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肿瘤细胞向附近扩散、转移

[23]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50~150mg/d)具有抗

凝、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它能够使血小板的环氧化酶丝氨酸结合位点乙酰化进而失去活性,阻碍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进而抑制血小板生成血栓素A2(TXA2)。TXA2具有强烈的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即它能够通过影响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

栓形成,发挥其抗凝作用[24]

研究表明

[25]

,临床癌症患者如果每天都服用一

定剂量的阿司匹林,一段时间后,癌细胞扩散率要比

没有服用药物的癌症患者低三分之一。而被诊断为癌细胞将大范围扩散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癌细胞扩散率只有预计的二分之一。由此可见,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并减少癌细胞的转

第4期杨阳,等.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303—

移。该研究还显示,阿司匹林可以阻止癌细胞与血小

板结合,从而起到抑制癌细胞扩散的作用,对于乳腺癌、

肠癌等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由此可见,阿司匹林对癌症患者的防治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综上,阿司匹林应用广泛,其新用途值得探索,并更为深入地去研究此药物的作用机制。但需要对阿司匹林引起的一些毒副作用产生警惕,避免不良反应

的发生。对于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的机制,需要更多地探索,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肿瘤患者的治疗。参考文献:

1]谭杰,李承晏,俞小梅,等.阿司匹林每日服用100mg在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疑难病杂志,2011,10(3):173-175.

2]冯勇.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1039-1040.

3]邵自强,赵雪梅,焦劲松,等.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应用阿

司匹林预防脑缺血事件的初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14(14):1543-1544.4]JacobsEJ,ThunMJ,BainEB,etal.Alargecohortstudyof

long-termdailyuseofadult-strengthaspirinandcancerin-cidence[J].JNatlCancerInst,2007,99(8):608-615.5]汤晴,朱天义.阿司匹林对鼠肝细胞癌形成抑制作用的

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2):1110-1111.

6]马丽丽,赵丽萍.阿司匹林应用于肿瘤患者的研究进展

[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6):3522-3525.

7]刘昊,刘端祺.阿司匹林抗癌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J].中国肿瘤,2012,21(7):512-514.

8]刘杰.阿司匹林药理作用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医

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7(1):86-87.9]杨晓东,王杉,于永祥,等.细胞核因子NFκB在人大肠

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6):367-369.

10]CiccoliR,SahiS,SinghS,etal.OxygenationbyCOX-2

(cyclo-oxygenase-2)of3-HETE(3-hydroxyeicosatetrae-noicacid),afungalmimeticofarachidonicacid,producesacascadeofnovelbioactive3-hydroxyeicosanoids[J].BiochemJ,

2005,390(Pt3):737-747.11]GradiloneA,SilvestriI,ScarpaS,etal.Failureofapopto-sisandactivationonNFκBbycelecoxibandaspirininlungcancercelllines[J].OncolRep,2007,17(4):823-828.

12]赵健,曹泽毅,廖秦平,等.阿司匹林对宫颈癌细胞系

Caski的生长抑制作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4(1):37-39.

[13]LeBlancHN,AshkenaziA.Apo2L/TRAILanditsdeath

anddecoyreceptors[J].CellDeathDiffer,2003,10(1):66-75.

[14]TrunehA,SharmaS,SlivermanC,etal.Temperature-sen-sitivedifferentialaffinityofTRAILforitsreceptors[J].JBiolChem,

2000,275(30):23319-23325.[15]ArtsHJ,deJongS,HollemaH,etal.Chemotherapyin-ducesdeathreceptor5inepithelialovariancarcinoma[J].GynecolOncol,2004,92(3):794-800.

[16]HiguchiH,GrambihlerA,CanbayA.Bileacidsup-regu-latedeathreceptor5/TRAIL-receptor2expressionviaac-JunN-terminalkinase-dependentpathwayinvolvingSp1[J].JBiolChem,2004,279(1):51-60.

[17]SpieringsDC,deVriesEG,TimensW,etal.Expressionof

TRAILandTRAILdeathreceptorsinstageⅢnon-smallcelllungcancertumors[J].ClinCancerRes,2003,9(9):3397-3405.

[18]KoornstraJJ,KleibeukerJH,vanGeelenCM,etal.Ex-pressionofTRAIL(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anditsreceptorsinnormalcolonmucosa,adenomasandcarcinomas[

J].JPathol,2003,200(3):327-335.[19]YounesM,GeorgakisGV,RahmaniM,etal.Functional

expressionofTRAILreceptorsTRAIL-R1andTRAIL-R2inesophagealadenocarcinoma[J].EurJCancer,2006,42(4):542-547.

[20]SpieringsDC,deVriesEG,VellengaE,etal.Tissuedis-tributionofthedeathligandTRAILanditsreceptors[J].JHistochemCytochem,2004,52(6):821-831.

[21]刘小华.DR5在阿司匹林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中的作

用及机制[

D].开封:河南大学,2010.[22]郭金英,陈彦,文阳安,等.肿瘤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

测定及其临床意[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4):510-512.

[23]李佩章,王英,雷考宁,等.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

学指标的检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39-1440.

[24]周春玲,刘宇清,陈坚.阿司匹林预防恶性肿瘤患者静

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分析[J].肿瘤药学,2012,2(2):137-139.

[25]AlgraAM,RothwellPM.Effectsofregularaspirinonlong-termcancerincidenceandmetastasis:asystematiccom-parisonofevidencefromobservationalstudiesversusran-domisedtrials[J].LancetOncol,2012,13(5):518-527.

(收稿日期:2015-11-19)

[[[[[[[[[[[[


相关文章

  • 新药研究与开发
  • ·170·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2年4月第39卷第2期J Int Pharm Res ,Vol.39,No.2,April ,2012 ·医药信息· 新药研究与开发 科学公司宣布FDA 已批准其替诺福韦酯(tenfovir disopro ...查看


  • 药二500知识点
  • 药圈pl2015分享,适合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拿来冲刺,也适合药学人员作为基础知识巩固学习!左下角阅读原文为WORD 版.还有口诀! 我们在药学专业枯燥的学习时,很多同学想着各种办法记伍这些枯燥的专业知识.在药圈执业药师考试版块中的锦囊妙 ...查看


  • 抗肿瘤药物的新进展
  • 抗肿瘤药物的新进展 孙忠实1,朱珠z(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市1 100750)京协和医院,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006 1:2.中国医科院北 1672-2124(2004)01-0 ...查看


  •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_李琦
  • [10]彭文珍,吴雄志,曾升平,等.附子多糖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细 J ].职业卫生与病伤,2003,18(2):123-124胞分化研究[ [11]Liu J ,Shen H M ,Ong C N.Salvia miltiorrhiza i ...查看


  • 甲氨蝶呤的前世今生
  • 转自:风湿免疫病医患交流平台 前言 甲氨蝶呤(MTX)是抗叶酸类细胞免疫抑制剂,主要通过阻断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嘌呤合成受到抑制,进而抑制胸腺嘧啶的合成,减少中性细胞的趋化作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发挥改变风湿病病情的作用.如今甲氨蝶 ...查看


  •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 生国医药垫!j生j且筮!鲞筮j期垦!i塑丛!i丛塑:丛!堡堕!Q!!,!!!!:盟!:! ・43l・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张秀梅张毓敏吴海燕 [关键词] 时辰药理学:合理用药:用药时间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 时辰 ...查看


  • 2016年贵州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练习题答案-判断题
  • 2016年贵州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判断题 目录 一.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2 二.甲亢---------------------------------2 三.甲减------------------------ ...查看


  • 12016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批)拟立项项目.DOC
  • 孤儿核受体NR4A1缓解肝纤维化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肝静脉压力梯度指导门静脉高压胃静脉曲张出血治疗研究孕烷X受体介导的胆汁酸代谢调控在甘草酸抵抗胆汁淤积中的作用研究 食管胃结合部固有肌层肿瘤内镜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脂肪基质细胞外泌小体用于肥胖相 ...查看


  • [历年试题]执业药师考试习题
  • [历年试题]执业药师考试习题--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1.代理经营进口药品单位或办事处,对所代理经营的进口药品制剂的不良反应,要进行 A.不断地监测整理 B.不间断地追踪.监测,并按规定报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