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
河间市古称瀛州,地处冀中平原腹地,居京、津、石三角中心,环渤海经济区,距北京189公里,距天津183公里,距石家庄176公里。东与沧县、青县接壤,北与大城县、任丘市交界,西与肃宁县、高阳县相邻,南与献县相连。辖20个乡镇,615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人,全市总面积1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万亩。1990年10月撤县设市。 经济发展
工业 已形成电线电缆、保温材料、汽车配件、餐具加工、通讯器材、轻纺化工六大特色支柱产业。河间被命名为“中国电线电缆生产基地”,留古寺镇被命名为“全国通讯器材生产基地”,北石槽乡被命名为“全国台布生产基地”。电线电缆产业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宝丰公司成为中国唯一一家世界线缆协会会员。全市共有线缆生产厂家108家,拥有十大系列、上万种规格的庞大的产品生产体系。其中宝丰公司A级阻燃电缆获国家专利,新华公司220KV铜护套电缆填补国内空白。宝丰、新华两公司建成了两条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110-750KV超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长江三峡、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日、韩、东南亚及欧美国家。河间是中国北方汽车配件、保温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汽配走廊贯穿市区南北,米各庄汽配市场闻名全国。市新区、米各庄、束城三大工业基地初见规模,天尊线缆、中昊不锈钢等一批投资大、效益好的项目入驻基地,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业 具有优越的农、林、牧资源条件,农林牧土特产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油料、棉花及杂粮,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是“天津鸭梨”和“沧州金丝小枣”的重要生产基地。现已培育起优质粮棉、速生林、畜牧、酱菜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其中速生林种植规模达到35万亩,优质棉种植规模达到27万亩,异地植棉37万亩,“国欣”牌棉种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亚养殖公司、永丰肉牛养殖公司、红又红公司(小枣、小杂粮)等龙头企业及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
教育: 教育 河间是全国“普九”和“双基”达标市,“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区”。市一中占地面积398亩,设有图书馆、阅览室、科技馆、实验楼、教学楼和电化教学等多功能配套的先进设备及一流的体育场,可容纳学子5000余名,是河北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全的县(市)级中学。
文体: 文体 市内建有文化馆1座,影剧院3座,文物保管所1座。书画、音乐、舞蹈盛行,民间戏剧社和大鼓队较为普遍。河间是著名曲种西河大鼓发源地,形成几个派别门类,河间是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诗词之乡。全市学校体育设施完备,在市区东部有现代化体育场一座,建有全民健身设施和大型广场,形成完备的社会体育网络。河间市为“河北省体育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
曾经为我们国家领导人胡耀邦等演出过。她继承了赵派唱腔优美,表演丰富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创新,是西河大鼓艺术的又一朵奇葩。2004年7月她演唱的西河大鼓《俺村的新事实在多》在参加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文艺汇演中,荣获金奖,沧州市委书记张庆华、市长郭华专门发来贺电祝贺演出成功。
河间是“实事求是”的这四个光辉大字的发祥地,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是最根本的路线,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路线是“任人唯贤”,这三条路线中最根本的是思想路线,发明人就是河间献王刘德,在河间提倡的,直到现在这四个仍然在我们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也必将继续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留古寺镇位于河间市东北部,北依任丘,东临沧州,南接沧保路和朔黄铁路,西接106国道,省道河大路贯穿全镇,距北京、天津、石家庄各200公里,交通便捷。全镇辖18个行政村,人口3.13万,面积56.5平方公里,耕地5.82万亩。集农工商贸于一体的新型小城镇格局初步形成。全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成效明显,主要发展经济林种植和畜牧养殖,现有一批特色种养基地和种养大户,农业效益好、附加值高,农型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民营企业独具特色,拥有通讯器材、拉丝模具、化工产品、保温材料、厨具、柔性石墨等六大支柱产业。镇内有2个工业区,水、电、路配套齐全。做为华北最大的通讯器材生产基地,河北省境内通讯设施80%来自该镇,产品共29类200多个品种,总销量占全国同行的15%以上,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厂家已成为陕西、山东、黑龙江、内蒙、上海等邮电器材公司的定点厂。
相,宋代名臣包拯做过瀛州知州,汉博士毛苌曾在河间传授《诗经》并以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流传于世。 河间名人
1、毛亨(生卒年不详),西汉河间人,学者,著有《毛诗诂训传》30卷(简称《毛诗》),古文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世人称为“大毛公”,并以“诗学”传毛苌。《诗经》经秦火,至汉复传,传诗者有齐、鲁、韩、毛四家。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后,学“毛诗”的人逐渐增多,其余三家大都失传,只有“毛诗”大行于世,流传至今。《毛传》以先秦学者的意见为依据对《诗经》作训诂,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保存了很多古义,是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
2、毛苌(一作长),毛亨从子,为古文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曾任西汉献王博士,又称“小毛公”。
3、邢昕(538年)北朝北魏河间人。字子明。幼孤,见爱于祖母李氏。好学,早有才情。萧宝夤讨关中,以听为东阁祭酒,委以文翰,累迁太尉记室参军。太昌初(532年)除中书侍郎。永熙末(534年)入为侍读,与温子升、魏收参掌文昭。兴和中(约541年)随副官李象使于梁,昕好忤物,人谓之牛,故人称为“牛象斗于江南”。高澄摄政,拟昕为司徒右长史,未奏,昕卒。著有《邢昕集》。
4、刘德(公元前130),字路叔,汉景帝之子,武帝刘彻的异母兄,于景帝前元二年(前155)被封为河间王。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设立《毛诗》、《左传》博士,对汉代古文经学的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献和儒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卒后被追谥为“献王”。
5、张衡(公元78—139),字平子,南阳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永和初任河间相作,《四愁诗》等,今传有《张河间集》。
6、纪昀(公元1724—1805),字晓岚,号春帆,又号观弈道人,河间府(今沧县崔尔庄)人,世称“纪河间”。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阅微草堂笔记》等,有《纪文达公遣集》存世。
7、刘长卿(公元709—786),字文房,河间人,唐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贞元年间升任随州刺史。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律,其诗有“五言长城”之誉。有《刘随州诗集》
8、刘完素(约公元1110—1200),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刘守人,世称“刘河间”。金代医学家,温病学派奠基人,撰有《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等十余部著作。
9、冯国璋(公元1859—1919)字华甫,河间人,北洋军阀主要将领,曾任直肃都督兼民政长,后任江苏督军,终生追求祖国和平统一,反对袁世凯称帝。1916年10月国会选举为中华民国副总统,后代理大总统。
10、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政治家。公元1053年任高阳关路安抚使兼知瀛洲,期间作《论瀛洲公用》,为瀛洲繁荣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11、郭风惠(公元1898—1973)又名贵瑄字麾霆,号堞庐,河间人。曾任绥、察二省教育厅
厅长,后随宋哲元将军坚持抗日,转战南北。后专事诗书画创作,著名的诗书画艺术家。著有《郭风惠书画集》等。
12、钩弋夫人(前?—前87年),姓赵,汉武帝东巡狩过河间,被选入宫,因居“钩弋宫”号曰“钩弋夫人”,史称钩弋赵婕妤。怀孕十四月生太子昭帝,因汉武帝担心“主少母壮”重蹈吕后复辙,便以“屡件圣意”为由,把钩弋囚禁于云阳宫,后忧困而死,葬于甘泉南。
13、展子虔(约公元550—604),隋代杰出画家。历北齐、北周,入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曾在洛阳、长安、扬州等地的寺院画过很多壁画。善画人马、山水、楼台;人物的描法细致,后再用色晕开人物的面部,神采意度极为深致。后人称头他为“唐画之祖”。
14、左敬祖(?—?),字虔孙。清顺治六年(1649年)举会试第一,官翰林。后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著《四书抄训》等。
深入实施“城市化”战略,全市形成“市区带七镇,七镇连十三乡”的一个中心、卫星环绕、乡镇呼应的城乡一体化基本框架,已初具北方“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城市雏形。目前市区建成区面积13.8平方公里,人口13.5万,已形成四环相绕、六横六纵路街网状结构,南北入市口环岛遥相呼应。拥有占地10公顷的瀛海广场1座,小区游园4个,休闲场所完备。
水电路讯和有线电视配套设施完备,市区主要路街实现了绿化净化美化亮化
间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东邻沧县、青县,西连肃宁县、高阳县,南与献县毗邻,北与任丘市、大城县接壤,从属于沧州市。河间市政府驻地瀛州镇,在市辖区西南部,北距首都北京189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76公里,东距沧州市78公里。市境处华北平原腹地,南北纵距36公里,东西横距63公里,总面积1333平方公里,辖7镇13乡。
河间市地处华北平原,盛产多种粮棉瓜果,尤以金丝小枣、天津鸭梨等著名。工业产种类类很多,化工、纺织、电缆均较突出。 近年来,河间已形成了以电线电缆、保温材料、汽车配件、建材、花卉、餐具为主地六大支柱产业,乡镇企业已有5个跨入国度级先进行列,被国度相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电线电缆生产基地”。市内交通兴旺、通讯便利。1990年,河间撤县设市,1997年通过国度小康验收。全市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河间历史悠久,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春秋属燕国之域,战国时期分属燕、赵二国,秦属巨鹿郡。从西汉文帝至武帝400余年间,4次建河间国,其间时国时郡。隋至唐属河间郡或瀛州。五代时瀛州归契丹辖。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大观二年(1108年)罢瀛州改府,河间属之。元改府为路,仍领河间。明去路存府,河间属京师河间府辖。抗日战争时期伪政府和抗日民主政府并存,伪县政府先后属伪河北省津海道尹公署、渤海道尹公暑、河间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38年2月树立,先后属冀中区一、三、九、八公署。建国后河间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改隶天津专区,后又改隶天津市,1961年5月津、沧分后,称沧州专员公署,河间属之,1990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赞同,河间撤县设市,由沧州地区代管。1992年沧州地市合并,河间市由沧州市管辖。
河间市地质结构为冀中坳陷中部,为低平原地貌,处于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和渤海西岸滨海平原之间地低平原区,全市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海拔由12.4米降至5.4米,平均坡降1/7000。
境内首要河流有子牙河、子牙新河、古洋河等9条,均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本市,8条干渠、58条支渠纵横交错,全长491公里。
(北)京大(名)公路纵穿南北,沧(州)保(定)公路横贯东西,两路与河(间)定(州)公路于市区内交会。京九铁路与朔黄铁路于河间西交会,优越地地理位置和便利地铁路、公路运输,为河间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条件。河间属典型大陆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4℃,1月份最冷,7月最热。年平均降水量为561毫米,平均风速2.6米/秒,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697小时,无霜期年平均为187天。土壤属潮土类和风沙土类两大类。河间当前无原始植被,首要种植农作物,还有人工栽培地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
行政区划:
河间市古称瀛州,地处冀中平原腹地,居京、津、石三角中心,环渤海经济区,距北京189公里,距天津183公里,距石家庄176公里。东与沧县、青县接壤,北与大城县、任丘市交界,西与肃宁县、高阳县相邻,南与献县相连。辖20个乡镇,615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人,全市总面积1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万亩。1990年10月撤县设市。 经济发展
工业 已形成电线电缆、保温材料、汽车配件、餐具加工、通讯器材、轻纺化工六大特色支柱产业。河间被命名为“中国电线电缆生产基地”,留古寺镇被命名为“全国通讯器材生产基地”,北石槽乡被命名为“全国台布生产基地”。电线电缆产业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宝丰公司成为中国唯一一家世界线缆协会会员。全市共有线缆生产厂家108家,拥有十大系列、上万种规格的庞大的产品生产体系。其中宝丰公司A级阻燃电缆获国家专利,新华公司220KV铜护套电缆填补国内空白。宝丰、新华两公司建成了两条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110-750KV超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长江三峡、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日、韩、东南亚及欧美国家。河间是中国北方汽车配件、保温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汽配走廊贯穿市区南北,米各庄汽配市场闻名全国。市新区、米各庄、束城三大工业基地初见规模,天尊线缆、中昊不锈钢等一批投资大、效益好的项目入驻基地,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业 具有优越的农、林、牧资源条件,农林牧土特产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油料、棉花及杂粮,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是“天津鸭梨”和“沧州金丝小枣”的重要生产基地。现已培育起优质粮棉、速生林、畜牧、酱菜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其中速生林种植规模达到35万亩,优质棉种植规模达到27万亩,异地植棉37万亩,“国欣”牌棉种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亚养殖公司、永丰肉牛养殖公司、红又红公司(小枣、小杂粮)等龙头企业及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
教育: 教育 河间是全国“普九”和“双基”达标市,“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区”。市一中占地面积398亩,设有图书馆、阅览室、科技馆、实验楼、教学楼和电化教学等多功能配套的先进设备及一流的体育场,可容纳学子5000余名,是河北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全的县(市)级中学。
文体: 文体 市内建有文化馆1座,影剧院3座,文物保管所1座。书画、音乐、舞蹈盛行,民间戏剧社和大鼓队较为普遍。河间是著名曲种西河大鼓发源地,形成几个派别门类,河间是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诗词之乡。全市学校体育设施完备,在市区东部有现代化体育场一座,建有全民健身设施和大型广场,形成完备的社会体育网络。河间市为“河北省体育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
曾经为我们国家领导人胡耀邦等演出过。她继承了赵派唱腔优美,表演丰富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创新,是西河大鼓艺术的又一朵奇葩。2004年7月她演唱的西河大鼓《俺村的新事实在多》在参加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文艺汇演中,荣获金奖,沧州市委书记张庆华、市长郭华专门发来贺电祝贺演出成功。
河间是“实事求是”的这四个光辉大字的发祥地,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是最根本的路线,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路线是“任人唯贤”,这三条路线中最根本的是思想路线,发明人就是河间献王刘德,在河间提倡的,直到现在这四个仍然在我们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也必将继续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留古寺镇位于河间市东北部,北依任丘,东临沧州,南接沧保路和朔黄铁路,西接106国道,省道河大路贯穿全镇,距北京、天津、石家庄各200公里,交通便捷。全镇辖18个行政村,人口3.13万,面积56.5平方公里,耕地5.82万亩。集农工商贸于一体的新型小城镇格局初步形成。全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成效明显,主要发展经济林种植和畜牧养殖,现有一批特色种养基地和种养大户,农业效益好、附加值高,农型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民营企业独具特色,拥有通讯器材、拉丝模具、化工产品、保温材料、厨具、柔性石墨等六大支柱产业。镇内有2个工业区,水、电、路配套齐全。做为华北最大的通讯器材生产基地,河北省境内通讯设施80%来自该镇,产品共29类200多个品种,总销量占全国同行的15%以上,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厂家已成为陕西、山东、黑龙江、内蒙、上海等邮电器材公司的定点厂。
相,宋代名臣包拯做过瀛州知州,汉博士毛苌曾在河间传授《诗经》并以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流传于世。 河间名人
1、毛亨(生卒年不详),西汉河间人,学者,著有《毛诗诂训传》30卷(简称《毛诗》),古文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世人称为“大毛公”,并以“诗学”传毛苌。《诗经》经秦火,至汉复传,传诗者有齐、鲁、韩、毛四家。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后,学“毛诗”的人逐渐增多,其余三家大都失传,只有“毛诗”大行于世,流传至今。《毛传》以先秦学者的意见为依据对《诗经》作训诂,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保存了很多古义,是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
2、毛苌(一作长),毛亨从子,为古文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曾任西汉献王博士,又称“小毛公”。
3、邢昕(538年)北朝北魏河间人。字子明。幼孤,见爱于祖母李氏。好学,早有才情。萧宝夤讨关中,以听为东阁祭酒,委以文翰,累迁太尉记室参军。太昌初(532年)除中书侍郎。永熙末(534年)入为侍读,与温子升、魏收参掌文昭。兴和中(约541年)随副官李象使于梁,昕好忤物,人谓之牛,故人称为“牛象斗于江南”。高澄摄政,拟昕为司徒右长史,未奏,昕卒。著有《邢昕集》。
4、刘德(公元前130),字路叔,汉景帝之子,武帝刘彻的异母兄,于景帝前元二年(前155)被封为河间王。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设立《毛诗》、《左传》博士,对汉代古文经学的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献和儒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卒后被追谥为“献王”。
5、张衡(公元78—139),字平子,南阳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永和初任河间相作,《四愁诗》等,今传有《张河间集》。
6、纪昀(公元1724—1805),字晓岚,号春帆,又号观弈道人,河间府(今沧县崔尔庄)人,世称“纪河间”。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阅微草堂笔记》等,有《纪文达公遣集》存世。
7、刘长卿(公元709—786),字文房,河间人,唐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贞元年间升任随州刺史。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律,其诗有“五言长城”之誉。有《刘随州诗集》
8、刘完素(约公元1110—1200),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刘守人,世称“刘河间”。金代医学家,温病学派奠基人,撰有《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等十余部著作。
9、冯国璋(公元1859—1919)字华甫,河间人,北洋军阀主要将领,曾任直肃都督兼民政长,后任江苏督军,终生追求祖国和平统一,反对袁世凯称帝。1916年10月国会选举为中华民国副总统,后代理大总统。
10、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政治家。公元1053年任高阳关路安抚使兼知瀛洲,期间作《论瀛洲公用》,为瀛洲繁荣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11、郭风惠(公元1898—1973)又名贵瑄字麾霆,号堞庐,河间人。曾任绥、察二省教育厅
厅长,后随宋哲元将军坚持抗日,转战南北。后专事诗书画创作,著名的诗书画艺术家。著有《郭风惠书画集》等。
12、钩弋夫人(前?—前87年),姓赵,汉武帝东巡狩过河间,被选入宫,因居“钩弋宫”号曰“钩弋夫人”,史称钩弋赵婕妤。怀孕十四月生太子昭帝,因汉武帝担心“主少母壮”重蹈吕后复辙,便以“屡件圣意”为由,把钩弋囚禁于云阳宫,后忧困而死,葬于甘泉南。
13、展子虔(约公元550—604),隋代杰出画家。历北齐、北周,入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曾在洛阳、长安、扬州等地的寺院画过很多壁画。善画人马、山水、楼台;人物的描法细致,后再用色晕开人物的面部,神采意度极为深致。后人称头他为“唐画之祖”。
14、左敬祖(?—?),字虔孙。清顺治六年(1649年)举会试第一,官翰林。后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著《四书抄训》等。
深入实施“城市化”战略,全市形成“市区带七镇,七镇连十三乡”的一个中心、卫星环绕、乡镇呼应的城乡一体化基本框架,已初具北方“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城市雏形。目前市区建成区面积13.8平方公里,人口13.5万,已形成四环相绕、六横六纵路街网状结构,南北入市口环岛遥相呼应。拥有占地10公顷的瀛海广场1座,小区游园4个,休闲场所完备。
水电路讯和有线电视配套设施完备,市区主要路街实现了绿化净化美化亮化
间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东邻沧县、青县,西连肃宁县、高阳县,南与献县毗邻,北与任丘市、大城县接壤,从属于沧州市。河间市政府驻地瀛州镇,在市辖区西南部,北距首都北京189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76公里,东距沧州市78公里。市境处华北平原腹地,南北纵距36公里,东西横距63公里,总面积1333平方公里,辖7镇13乡。
河间市地处华北平原,盛产多种粮棉瓜果,尤以金丝小枣、天津鸭梨等著名。工业产种类类很多,化工、纺织、电缆均较突出。 近年来,河间已形成了以电线电缆、保温材料、汽车配件、建材、花卉、餐具为主地六大支柱产业,乡镇企业已有5个跨入国度级先进行列,被国度相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电线电缆生产基地”。市内交通兴旺、通讯便利。1990年,河间撤县设市,1997年通过国度小康验收。全市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河间历史悠久,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春秋属燕国之域,战国时期分属燕、赵二国,秦属巨鹿郡。从西汉文帝至武帝400余年间,4次建河间国,其间时国时郡。隋至唐属河间郡或瀛州。五代时瀛州归契丹辖。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大观二年(1108年)罢瀛州改府,河间属之。元改府为路,仍领河间。明去路存府,河间属京师河间府辖。抗日战争时期伪政府和抗日民主政府并存,伪县政府先后属伪河北省津海道尹公署、渤海道尹公暑、河间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38年2月树立,先后属冀中区一、三、九、八公署。建国后河间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改隶天津专区,后又改隶天津市,1961年5月津、沧分后,称沧州专员公署,河间属之,1990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赞同,河间撤县设市,由沧州地区代管。1992年沧州地市合并,河间市由沧州市管辖。
河间市地质结构为冀中坳陷中部,为低平原地貌,处于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和渤海西岸滨海平原之间地低平原区,全市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海拔由12.4米降至5.4米,平均坡降1/7000。
境内首要河流有子牙河、子牙新河、古洋河等9条,均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本市,8条干渠、58条支渠纵横交错,全长491公里。
(北)京大(名)公路纵穿南北,沧(州)保(定)公路横贯东西,两路与河(间)定(州)公路于市区内交会。京九铁路与朔黄铁路于河间西交会,优越地地理位置和便利地铁路、公路运输,为河间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条件。河间属典型大陆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4℃,1月份最冷,7月最热。年平均降水量为561毫米,平均风速2.6米/秒,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697小时,无霜期年平均为187天。土壤属潮土类和风沙土类两大类。河间当前无原始植被,首要种植农作物,还有人工栽培地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