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泌水

混凝土在运输、振捣、泵送的过程中出现粗骨料下沉,水分上浮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泌水。 泌水是新拌混凝土工作性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描述混凝土泌水特性的指标有泌水量(即混凝土拌和物单位面积的平均泌水量)和泌水率(即泌水量对混凝土拌和物之比含水量之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混凝土泌水

指标

泌水量、泌水率

出现在

运输、振捣、泵送的过程中

现象

出现粗骨料下沉,水分上浮

混凝土泌水的原因

混凝土水灰比

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凝结硬化的时间越长,自由水越多,水与水泥分离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容易泌水;混凝土中外加剂掺量过多,或者缓凝组分掺量过多,会造成新拌混凝土的大量泌水和离析,大量的自由水泌出混凝土表面,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混凝土保水性能下降,导致严重泌水。

水泥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与混凝土的泌水性能密切相关。水泥的凝结时间、细度、比表面积与颗粒分布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能。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所配制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越长,且凝结时间的延长幅度比水泥净浆成倍地增长,在混凝土静置、凝结硬化之前,水泥颗粒沉降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易泌水;水泥的细度越粗、比表面积越小、颗粒分布中细颗粒(

骨料

细骨料偏粗,或者级配不合理,引起细颗粒空隙增大,自由水上升引起混凝土泌水,是混凝土产生泌水的主要原因。试验室对不同砂子细度下混凝土和易性做了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FM

坍落度(mm)

含气量(%)

泌水率(%)

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描述

2.40

185

5.0

0

粘聚性好、无析水、砂率偏大、可用于泵送施工。

2.60

190

4.2

2.9

粘聚性好、无析水、砂率适中、适于泵送施工。

2.80

195

3.9

6.7

粘聚性较好、稍有析水、砂率适中、短距离泵送施工尚可。

3.10

145

3.5

9.0

粘聚性差、析水多、浆石稍有离析,并伴有减水剂掺量大时白色絮凝物析出现象、不可用于混凝土泵输送。

3.28

160

1.9

17.1

虽然砂率增加了2%,但粘聚性仍差、析水多、浆石稍有离析,仍有白色絮凝物析出现象、不能泵送。

试验室对现场施工拌和混凝土用砂进行不间断检测,对连续30组进行检测结果如下:细度模数最大为3.02,最小为2.50,平均值为2.82。对右砂系统拌和的混凝土进行泌水率检测,检测结果如下:最大泌水率13.4%,最小4.5%,平均为7.0%,试验检测仍在不间断进行。通过人工配制成级配良好的砂子。测得泌水结果为最大泌水率1.91%,最小泌水率0.41%。砂子级配及颗粒下表。可见骨料对混凝土泌水起着主要因素。

室内试验所使用的砂的颗粒级配如下表示:

筛孔尺寸mm

5.0

2.5

1.25

0.63

0.315

0.16

0.08

筛底

备注

累计筛余%

4.7

24.2

37.1

57.3

74.7

86.3

95.2

100

FM=2.69

减水剂

现在使用的减水剂为缓凝高效萘系减水剂,这一系列减水剂存在如下特点:分子链短,减水剂减水率高,泌水率大,同时塌落度损失小;分子链长,减水剂减水率低,泌水率小,但是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大。《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混凝土减水剂泌水以泌水率比来评价。

含气量对泌水的影响

含气量对新拌混凝土泌水有显著影响。新拌混凝土中的气泡由水分包裹形成,如果气泡能稳定存在,则包裹该气泡的水分被固定在气泡周围。如果气泡很细小、数量足够多,则有相当多量的水分被固定,可泌的水分大大减少,使泌水率显著降低。同时,如果泌水通道中有气泡存在,气泡犹如一个塞子,可以阻断通道,使自由水分不能泌出。即使不能完全阻断通道,也使通道有效面积显著降低,导致泌水量减少。

施工影响

振捣过程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因素是振捣,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拌和物处于液化状态,此时其中的自由水在压力作用下,很容易在拌和物中形成通道泌出。另外,如果是泵送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压力作用会使混凝土中气泡受到破坏,导致泌水增大

泌水的危害

混凝土的泌水一般出现在混凝土浇注后2小时左右。

对混凝土表面的危害

有流砂水纹缺陷的混凝土,表面强度、抗风化和抗侵蚀的能力较差。同时,水分的上浮在混凝土内留下泌水通道,即产生大量自底部向顶层发展的毛细管通道网,这些通道增加了混凝土的渗透性,盐溶液和水分以及有害物质容易进入混凝土中,使混凝土表面损坏。 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并出现浮浆,即上浮的水中带有大量的水泥颗粒,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返浆层,硬化后强度很低,同时混凝土的耐磨性下降。这对路面等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是十分有害的。

对混凝土内部结构及性能的危害

在混凝土粗骨料、钢筋周围形成水囊,随着水分的逐渐挥发形成空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致密性、骨料的界面强度以及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 混凝土泌水造成塑性收缩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形。泌水引起混凝土地沉降导致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纹。塑性裂纹的存在会降低水泥石的强度。 由于泌水混凝土产生整体沉降,浇注深度大时靠近顶部的拌合物运动距离更长,沉降受到阻碍,如遇到钢筋等障碍时,则产生塑性沉降裂纹,从表面向下直至钢筋的上方。 分层浇注的混凝土受下层混凝土表面泌水的影响,造成混凝土层间结合强度降低并易形成裂缝。

泌水的防治

根据混凝土泌水的原理和各因素影响泌水的机理,解决混凝土泌水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混凝土配合比方面

适当增加胶凝材料用量,适当提高混凝土的砂率,在满足其他性能的前提下,使混凝土适量引气。在保证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

原材料方面

选用较细的胶凝材料和高品质的引气剂。

减水剂方面

选用混凝土泌水较小、流动度大的高效减水剂。如果配合比固定,在满足标准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选用减水率合适的减水剂掺量,避免减水率过高造成泌水。

施工方面

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避免过振。另外,对于现浇混凝土的性能控制,选取适当的控制点,使得控制有利于减小混凝土泌水。假如要控制最大含气量,控制点可选在入仓口,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含气量损失对泌水的影响降到最低。当仓面内已经出现了泌水,必须及时排除,其最有效的方法是真空吸水、人工在仓面掏水或用海绵等吸水性强的材料吸水,尤其在混凝土收面时更应该及时吸去泌水,便于混凝土收面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自流,造成胶凝材料流失,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尤其在混凝土收面时更应该及时吸去泌水,以便于混凝土收面。

通过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泌水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一般是有机高分子物质。有机高分子的分子量、或者分子链长度直接影响其性能。如果减水剂的分子量较大、分子链较长,会使混凝土的泌水减少,但是同时减水剂的减水率较低;如果分子量较小、分子链较短,则使减水率增加,同时使混凝土的泌水率增大。有些减水剂在主分子链上存在支链,无论主链支链,较长时会使混凝土泌水减水,但减水率也相应降低,如果主链短而支链长,则会使泌水减少的同时,对减水率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减水剂不是由单一分子量的分子组成,而是各种分子量的分子混合组成。在既要减少泌水又要保证减水率的情况下,需要优化减水剂的分子量级配,使得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达到最佳搭配关系。

混凝土在运输、振捣、泵送的过程中出现粗骨料下沉,水分上浮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泌水。 泌水是新拌混凝土工作性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描述混凝土泌水特性的指标有泌水量(即混凝土拌和物单位面积的平均泌水量)和泌水率(即泌水量对混凝土拌和物之比含水量之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混凝土泌水

指标

泌水量、泌水率

出现在

运输、振捣、泵送的过程中

现象

出现粗骨料下沉,水分上浮

混凝土泌水的原因

混凝土水灰比

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凝结硬化的时间越长,自由水越多,水与水泥分离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容易泌水;混凝土中外加剂掺量过多,或者缓凝组分掺量过多,会造成新拌混凝土的大量泌水和离析,大量的自由水泌出混凝土表面,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混凝土保水性能下降,导致严重泌水。

水泥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与混凝土的泌水性能密切相关。水泥的凝结时间、细度、比表面积与颗粒分布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能。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所配制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越长,且凝结时间的延长幅度比水泥净浆成倍地增长,在混凝土静置、凝结硬化之前,水泥颗粒沉降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易泌水;水泥的细度越粗、比表面积越小、颗粒分布中细颗粒(

骨料

细骨料偏粗,或者级配不合理,引起细颗粒空隙增大,自由水上升引起混凝土泌水,是混凝土产生泌水的主要原因。试验室对不同砂子细度下混凝土和易性做了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FM

坍落度(mm)

含气量(%)

泌水率(%)

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描述

2.40

185

5.0

0

粘聚性好、无析水、砂率偏大、可用于泵送施工。

2.60

190

4.2

2.9

粘聚性好、无析水、砂率适中、适于泵送施工。

2.80

195

3.9

6.7

粘聚性较好、稍有析水、砂率适中、短距离泵送施工尚可。

3.10

145

3.5

9.0

粘聚性差、析水多、浆石稍有离析,并伴有减水剂掺量大时白色絮凝物析出现象、不可用于混凝土泵输送。

3.28

160

1.9

17.1

虽然砂率增加了2%,但粘聚性仍差、析水多、浆石稍有离析,仍有白色絮凝物析出现象、不能泵送。

试验室对现场施工拌和混凝土用砂进行不间断检测,对连续30组进行检测结果如下:细度模数最大为3.02,最小为2.50,平均值为2.82。对右砂系统拌和的混凝土进行泌水率检测,检测结果如下:最大泌水率13.4%,最小4.5%,平均为7.0%,试验检测仍在不间断进行。通过人工配制成级配良好的砂子。测得泌水结果为最大泌水率1.91%,最小泌水率0.41%。砂子级配及颗粒下表。可见骨料对混凝土泌水起着主要因素。

室内试验所使用的砂的颗粒级配如下表示:

筛孔尺寸mm

5.0

2.5

1.25

0.63

0.315

0.16

0.08

筛底

备注

累计筛余%

4.7

24.2

37.1

57.3

74.7

86.3

95.2

100

FM=2.69

减水剂

现在使用的减水剂为缓凝高效萘系减水剂,这一系列减水剂存在如下特点:分子链短,减水剂减水率高,泌水率大,同时塌落度损失小;分子链长,减水剂减水率低,泌水率小,但是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大。《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混凝土减水剂泌水以泌水率比来评价。

含气量对泌水的影响

含气量对新拌混凝土泌水有显著影响。新拌混凝土中的气泡由水分包裹形成,如果气泡能稳定存在,则包裹该气泡的水分被固定在气泡周围。如果气泡很细小、数量足够多,则有相当多量的水分被固定,可泌的水分大大减少,使泌水率显著降低。同时,如果泌水通道中有气泡存在,气泡犹如一个塞子,可以阻断通道,使自由水分不能泌出。即使不能完全阻断通道,也使通道有效面积显著降低,导致泌水量减少。

施工影响

振捣过程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因素是振捣,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拌和物处于液化状态,此时其中的自由水在压力作用下,很容易在拌和物中形成通道泌出。另外,如果是泵送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压力作用会使混凝土中气泡受到破坏,导致泌水增大

泌水的危害

混凝土的泌水一般出现在混凝土浇注后2小时左右。

对混凝土表面的危害

有流砂水纹缺陷的混凝土,表面强度、抗风化和抗侵蚀的能力较差。同时,水分的上浮在混凝土内留下泌水通道,即产生大量自底部向顶层发展的毛细管通道网,这些通道增加了混凝土的渗透性,盐溶液和水分以及有害物质容易进入混凝土中,使混凝土表面损坏。 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并出现浮浆,即上浮的水中带有大量的水泥颗粒,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返浆层,硬化后强度很低,同时混凝土的耐磨性下降。这对路面等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是十分有害的。

对混凝土内部结构及性能的危害

在混凝土粗骨料、钢筋周围形成水囊,随着水分的逐渐挥发形成空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致密性、骨料的界面强度以及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 混凝土泌水造成塑性收缩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形。泌水引起混凝土地沉降导致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纹。塑性裂纹的存在会降低水泥石的强度。 由于泌水混凝土产生整体沉降,浇注深度大时靠近顶部的拌合物运动距离更长,沉降受到阻碍,如遇到钢筋等障碍时,则产生塑性沉降裂纹,从表面向下直至钢筋的上方。 分层浇注的混凝土受下层混凝土表面泌水的影响,造成混凝土层间结合强度降低并易形成裂缝。

泌水的防治

根据混凝土泌水的原理和各因素影响泌水的机理,解决混凝土泌水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混凝土配合比方面

适当增加胶凝材料用量,适当提高混凝土的砂率,在满足其他性能的前提下,使混凝土适量引气。在保证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

原材料方面

选用较细的胶凝材料和高品质的引气剂。

减水剂方面

选用混凝土泌水较小、流动度大的高效减水剂。如果配合比固定,在满足标准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选用减水率合适的减水剂掺量,避免减水率过高造成泌水。

施工方面

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避免过振。另外,对于现浇混凝土的性能控制,选取适当的控制点,使得控制有利于减小混凝土泌水。假如要控制最大含气量,控制点可选在入仓口,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含气量损失对泌水的影响降到最低。当仓面内已经出现了泌水,必须及时排除,其最有效的方法是真空吸水、人工在仓面掏水或用海绵等吸水性强的材料吸水,尤其在混凝土收面时更应该及时吸去泌水,便于混凝土收面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自流,造成胶凝材料流失,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尤其在混凝土收面时更应该及时吸去泌水,以便于混凝土收面。

通过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泌水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一般是有机高分子物质。有机高分子的分子量、或者分子链长度直接影响其性能。如果减水剂的分子量较大、分子链较长,会使混凝土的泌水减少,但是同时减水剂的减水率较低;如果分子量较小、分子链较短,则使减水率增加,同时使混凝土的泌水率增大。有些减水剂在主分子链上存在支链,无论主链支链,较长时会使混凝土泌水减水,但减水率也相应降低,如果主链短而支链长,则会使泌水减少的同时,对减水率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减水剂不是由单一分子量的分子组成,而是各种分子量的分子混合组成。在既要减少泌水又要保证减水率的情况下,需要优化减水剂的分子量级配,使得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达到最佳搭配关系。


相关文章

  • 混凝土配合比应用手册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00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 0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0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00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00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00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NO:007 普通混凝土配合 ...查看


  • 建筑混凝土分类
  • 建筑混凝土分类 2014-04-28 10:50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胶凝材料 1)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包括石灰硅质胶凝材料混醛土(如硅酸盐混凝土).硅酸盐水泥系混凝土(如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 ...查看


  • 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
  • 上海思伟砼钱 砼钱软件特点:简洁高效,操作简单. 上海思伟为您更好的把握公司财务状态而努力! 电话:400 680 0897 http://www.siweisoft.com/ <混凝土>2017年第九期 崔鑫1,5,于振水2, ...查看


  • 混凝土的基本知识与施工技术
  • 混凝土的基本知识与施工技术 院系: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系 学号:6130122009 姓名:谢里 指导老师:徐钟 [摘要] 谈到混凝土的基本知识,就必须了解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混凝土的季节施工.混凝土 ...查看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 [摘要]本文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从大体积混凝土供应.浇注.振捣.标高控制.表面抹平.测温和养护等方面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在满足合理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外,还要力争快捷.有序及经济性和时间性.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浇 ...查看


  • 河南农业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规模正日益增大,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使工程能长久的安全使用下去,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应用面之广,使用次数之多是很少见的.尤其中 ...查看


  • 土木工程系[毕业论文]--实例
  •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系 专 班 姓别业级名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土木工程系09级2班甘建平 李瑞学号1090424022指导老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系班级土木工程系专业土木工程年级09设计题目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及要求(包括设 ...查看


  • 2016年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2022年中国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调研 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9785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 ...查看


  • 混凝土方案 2
  • XXXX 文化广场工程 混凝土施工方案 1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 ...查看


  •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系别:建筑工程系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6月14日 摘要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混凝土因其高强耐久.可塑性好.价格较低的优点,已经成为用途最广.用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