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辅导(3)

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开放本科各专业通识课程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教学辅导(3)

近代社会的创建与光荣革命专题、启蒙与革命专题、第一次

世界大战专题(教材第十一讲—第十五讲)

近代社会的创建与光荣革命专题(第十一讲 近代社会的创建) 教学要求:

1.专制主义时代

专制主义是中世纪后期以来加强王权和消除封建割据的必然结果,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前夕的一个重要阶段。

从概念上讲,专制主义是君主政体的一种类型,君主拥有很大的权力,君主是最高立法者、最高法官、军队总司令和所有行政部门的首领。在专制制度下,宗教失去了独立于国家的地位。

典型的绝对专制君主,往往实行重商主义。两者的关系。

专制主义下的阶级等级分明。

近代早期,法国是专制主义的典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高潮。

法国之外,当时的主要国家基本上都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君主专制是近代早期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需要,除了反映在政治层面外,也表现在文化和思想方面。艺术、文学及理论界。

2.英国“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是欧美主要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标志着经历了王权与议会权力、天主教与新教力量的长期较量,最终后者取得了胜利,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的道路。英国的政体的重大转变,两种重要敌对力量的交锋最终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

革命前的斯图亚特王朝。国王与国会的矛盾焦点。1649年,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专权。军事独裁的护国政体。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詹姆斯二世的上台及其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最终导致国会与国王的彻底决裂,开始了光荣革命的进程。

1688年革命是由宗教、政治和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促成的。1689年,颁布《权利宣言》和《权利法案》,重新界定了君主和臣民的关系,并禁止任何天主教徒将来继承王位。 英国的光荣革命,其性质是政治性的,是一个历史的界碑,资产阶级第一次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开始实践一种新型的政治模式——君主立宪制度。

3.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不但促成了在各个科学门类出现了许多发明和创造,而且确立了不同以往的科学思维方法。大量的发明为科学革命提供了量的基础,而新的科学认识观则代表了科学革命的灵魂。

科学认识观的确立是同一系列伟大人物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培根、伽利略、笛卡儿,代表着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

培根倡导的观察、试验和归纳的方法。科学分类和研究分工。笛卡儿的科学方法。数学的证明具有确定性。强调要发现最简单和最可靠的观念或原理作为推理和认识的基础。伽利略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倡导数学和试验的结合。

牛顿的成就。牛顿的综合,确立了宇宙的物理统一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牛顿,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

4.启蒙的先驱:

洛克的启蒙思想。洛克的启蒙思想中,真正昭示近代并影响到现代的是他的政治思想,通过《政府论》这部著作,君权神授论被彻底抛弃,分权与制衡说、主权在民说成为公认的原则。

洛克的政治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君权神授的根基。洛克思想是后来许多思想流派的出发点。他的政治思想直接哺育了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自然状态说和社会契约论为卢梭全面接受,他的分权学说在孟德斯鸠那里发扬光大;同时,他的政治思想为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他的民权思想、自由、平等思想广泛传播,为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政府机制运转的依据。

教学重点:

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顶峰。

1688年光荣革命的独特之处及其意义。

洛克的启蒙思想及其政治思想。

考核知识点:培根与科学革命;光荣革命;《权利宣言》和《权利法案》;洛克的启蒙思想; 专制主义的涵义。

启蒙与革命专题(教材第十二讲 启蒙与革命)

教学要求:

1. 启蒙时代

历史进入18世纪,欧洲迎来了一场启蒙运动,在不同领域出现了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高举理性主义大旗,提出了一系列新颖主张,这场运动主要流行于法国大革命前夕。

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念。

孟德斯鸠的主要贡献。

伏尔泰的主要思想。

卢梭的主要思想。

启蒙运动在其他国家。百科全书派。

2.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后的革命首先在北美大地爆发,英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用武力获得独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第二次大陆会议。托马斯·潘恩与《常识》。

《独立宣言》。第一次把启蒙思想家“主权在民”的思想写进了法律,它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法国大革命。法国君主专制制度与代表下层的第三等级长期矛盾的结果。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这场革命一波三折,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层面的代表力量轮番登场。主张君主立宪的斐扬派、主张共和的吉伦特派、主张民主的雅各宾派。1794年7月27日,热月党人的政变,结束雅各宾专政。法国大革命结束。

1789年《人权宣言》,集中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3.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重要的里程碑。成为当时亚洲惟一跨入资本主义国家行列的国家。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长期处在幕府的统治之下。美国首先叩开日本的大门。

“尊王攘夷”。

1868年《五条誓约》。新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一系列法令。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4.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全方位地改变了社会的面貌,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走向了以科技、工业和市场为主导的近代社会。工业革命源于英国,基本的表现是出现了一系列的科技发明,促使了社会革新。

最初的发明,主要是在棉纺织业内部。真正对18世纪工业革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是动力领域的发明。1769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并取得了专利。1782年,又试制成功双向蒸汽机。

蒸汽机大大促进了机器的运用和工厂的生产,广泛用于棉纺厂、织布厂、麻毛纺工业、煤炭、冶金、交通运输等工业部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

钢铁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蒸汽机等发明的广泛使用,把工业革命的成果推向高潮。

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意义。

英国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向机器的过渡,促成了从家庭手工业向大工厂的过渡,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加速。生产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交通运输的便利缩短了距

离,以生产、原料和市场为主体的经济方式,必然将世界连成一体,每个地区都成为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

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念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美国《独立宣言》。

1789年《人权宣言》体现的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及其意义。

工业革命源于英国的原因。

英国工业革命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念、百科全书派、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观点、《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中的地位、工业革命源于英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意义。

第十三讲 思想的潮流

教学要求:

1.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思想潮流,在1770年代开始于德国和英国,到1820年代席卷整个欧洲。改造了诗歌、小说、戏剧、绘画、雕塑等,并与当时的政治密切相关。

浪漫主义的最初表现。浪漫主义的重要发展。

2. 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19世纪后期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带有哲学性、宗教性和社会学性质的观念。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两个代表人物:达尔文、斯宾塞。生物学理论的滥用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影响。

3. 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是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建立者。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及其传播。

1. 19世纪的哲学转向

19世纪出现的实证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源头。实证主义的开创者,孔德。非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叔本华、尼采。

教学重点: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生物学理论的滥用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专题(教材第十四讲、第十五讲)

教学要求:

1. 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学说是在一系列理论和实践过程中逐步成熟的。从巴贝夫主义到乌托邦社会主义者。

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团体的影响下,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1842—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分别或者合作了一系列文章,包括《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直接参加了当时的“正义者同盟”活动,1847年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之撰写了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共产党的性质和基本任务,提出了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主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及时总结1848年—1849年的革命经验,发表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马克思为协会起草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从而阐明了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

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恩格斯领导下,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列宁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科技的发展:

近代早期,培根、伽里略、笛卡儿奠定了近代科学思维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观察和剖析世界的武器。

近代科技所涉及的层面是纷繁复杂的。近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特点。

首先,对宇宙和自然界生成的关注。第二,在动植物和生命科学方面,人们通过进化和演化的理论找到了认识的线索。拉马克、达尔文、林耐。第三,物质的构成及其原理方面,近代科学深入到更加微观的领域,在深层结构上确立了物质的统一性及其规律。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英国科学家焦耳;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及其一系列科学成果。新的技术和发明创造,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3. 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放任思想的奠基者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理论。

从19世纪末开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被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工业的不同部门被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所垄断。主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在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者手里积累了过剩的资金,必须寻找新的可获利的投资领域,因此,从工业化的国家向外输出资本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最本质的特征。

4. 殖民与反殖民:

在近代历史上,殖民与反殖民也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旋律。殖民的最初阶段主要对应着

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探险历程。

西方殖民的主力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6世纪末开始,荷兰、英国和法国崛起而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角。这一时期的殖民特点,往往是采用贸易公司的形式,通过垄断贸易获取殖民利益。

美国及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亚洲国家的反殖民斗争。中国辛亥革命(1911~1912)、印度民族大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青年土耳其党的政变。

非洲国家反殖民斗争。埃及士兵起义、苏丹的马赫迪反英起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

教学重点: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上的殖民与反殖民。

考核知识点:近代科技发展及其表现、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思想、西方殖民活动的特点。 第十五讲 近代的终点

教学要求:

1. 通向“一战”之路:

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是当时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斯尼亚首府。巴尔干战争以后,塞尔维亚反奥情绪高涨。奥匈帝国皇太子、军国主义分子斐迪南大公,早就主张吞并塞尔维亚。1914年6月,波斯尼亚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进行挑衅。6月28日,斐迪南大公检阅演习后,偕同夫人乘车前往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波刺死。奥匈决定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大战前几个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按照各自的利益要求,结成了两个军事集团。即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

大战前的危机。在20世纪初,发生了一系列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如三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等,从而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库。这一系列的争端,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所引发的矛盾长期积聚的结果。

2. 大战的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大战初期的战场可以分为西线、东线和巴尔干战场、土耳其战场、意大利战场和殖民地战场。

一战的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战争的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这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在人力、物力、资源方面的损失也是历史上历次战争所无法相比的。这场战争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也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3. 军事变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了冷兵器和火药枪的阶段,开启了现代立体战争的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术的主体是堑壕战。围绕这个中心,德国又发明了闪电战和渗透战术,应该说,这几种战术主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而围绕这些战术的成功实施,出现了武器配备的改良和更新。

现代战争最主要的武器如飞机、坦克、大炮、潜艇等,都已经开始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毒气战和信息战也已经初露端倪,预示着今后战争的立体化、机械化和信息化。

教学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分析。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及后果。

考核知识点: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科技发明成果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及其后果。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万建伟

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开放本科各专业通识课程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教学辅导(3)

近代社会的创建与光荣革命专题、启蒙与革命专题、第一次

世界大战专题(教材第十一讲—第十五讲)

近代社会的创建与光荣革命专题(第十一讲 近代社会的创建) 教学要求:

1.专制主义时代

专制主义是中世纪后期以来加强王权和消除封建割据的必然结果,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前夕的一个重要阶段。

从概念上讲,专制主义是君主政体的一种类型,君主拥有很大的权力,君主是最高立法者、最高法官、军队总司令和所有行政部门的首领。在专制制度下,宗教失去了独立于国家的地位。

典型的绝对专制君主,往往实行重商主义。两者的关系。

专制主义下的阶级等级分明。

近代早期,法国是专制主义的典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高潮。

法国之外,当时的主要国家基本上都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君主专制是近代早期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需要,除了反映在政治层面外,也表现在文化和思想方面。艺术、文学及理论界。

2.英国“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是欧美主要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标志着经历了王权与议会权力、天主教与新教力量的长期较量,最终后者取得了胜利,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的道路。英国的政体的重大转变,两种重要敌对力量的交锋最终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

革命前的斯图亚特王朝。国王与国会的矛盾焦点。1649年,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专权。军事独裁的护国政体。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詹姆斯二世的上台及其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最终导致国会与国王的彻底决裂,开始了光荣革命的进程。

1688年革命是由宗教、政治和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促成的。1689年,颁布《权利宣言》和《权利法案》,重新界定了君主和臣民的关系,并禁止任何天主教徒将来继承王位。 英国的光荣革命,其性质是政治性的,是一个历史的界碑,资产阶级第一次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开始实践一种新型的政治模式——君主立宪制度。

3.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不但促成了在各个科学门类出现了许多发明和创造,而且确立了不同以往的科学思维方法。大量的发明为科学革命提供了量的基础,而新的科学认识观则代表了科学革命的灵魂。

科学认识观的确立是同一系列伟大人物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培根、伽利略、笛卡儿,代表着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

培根倡导的观察、试验和归纳的方法。科学分类和研究分工。笛卡儿的科学方法。数学的证明具有确定性。强调要发现最简单和最可靠的观念或原理作为推理和认识的基础。伽利略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倡导数学和试验的结合。

牛顿的成就。牛顿的综合,确立了宇宙的物理统一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牛顿,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

4.启蒙的先驱:

洛克的启蒙思想。洛克的启蒙思想中,真正昭示近代并影响到现代的是他的政治思想,通过《政府论》这部著作,君权神授论被彻底抛弃,分权与制衡说、主权在民说成为公认的原则。

洛克的政治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君权神授的根基。洛克思想是后来许多思想流派的出发点。他的政治思想直接哺育了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自然状态说和社会契约论为卢梭全面接受,他的分权学说在孟德斯鸠那里发扬光大;同时,他的政治思想为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他的民权思想、自由、平等思想广泛传播,为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政府机制运转的依据。

教学重点:

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顶峰。

1688年光荣革命的独特之处及其意义。

洛克的启蒙思想及其政治思想。

考核知识点:培根与科学革命;光荣革命;《权利宣言》和《权利法案》;洛克的启蒙思想; 专制主义的涵义。

启蒙与革命专题(教材第十二讲 启蒙与革命)

教学要求:

1. 启蒙时代

历史进入18世纪,欧洲迎来了一场启蒙运动,在不同领域出现了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高举理性主义大旗,提出了一系列新颖主张,这场运动主要流行于法国大革命前夕。

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念。

孟德斯鸠的主要贡献。

伏尔泰的主要思想。

卢梭的主要思想。

启蒙运动在其他国家。百科全书派。

2.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后的革命首先在北美大地爆发,英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用武力获得独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第二次大陆会议。托马斯·潘恩与《常识》。

《独立宣言》。第一次把启蒙思想家“主权在民”的思想写进了法律,它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法国大革命。法国君主专制制度与代表下层的第三等级长期矛盾的结果。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这场革命一波三折,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层面的代表力量轮番登场。主张君主立宪的斐扬派、主张共和的吉伦特派、主张民主的雅各宾派。1794年7月27日,热月党人的政变,结束雅各宾专政。法国大革命结束。

1789年《人权宣言》,集中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3.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重要的里程碑。成为当时亚洲惟一跨入资本主义国家行列的国家。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长期处在幕府的统治之下。美国首先叩开日本的大门。

“尊王攘夷”。

1868年《五条誓约》。新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一系列法令。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4.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全方位地改变了社会的面貌,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走向了以科技、工业和市场为主导的近代社会。工业革命源于英国,基本的表现是出现了一系列的科技发明,促使了社会革新。

最初的发明,主要是在棉纺织业内部。真正对18世纪工业革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是动力领域的发明。1769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并取得了专利。1782年,又试制成功双向蒸汽机。

蒸汽机大大促进了机器的运用和工厂的生产,广泛用于棉纺厂、织布厂、麻毛纺工业、煤炭、冶金、交通运输等工业部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

钢铁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蒸汽机等发明的广泛使用,把工业革命的成果推向高潮。

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意义。

英国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向机器的过渡,促成了从家庭手工业向大工厂的过渡,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加速。生产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交通运输的便利缩短了距

离,以生产、原料和市场为主体的经济方式,必然将世界连成一体,每个地区都成为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

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念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美国《独立宣言》。

1789年《人权宣言》体现的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及其意义。

工业革命源于英国的原因。

英国工业革命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念、百科全书派、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观点、《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中的地位、工业革命源于英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意义。

第十三讲 思想的潮流

教学要求:

1.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思想潮流,在1770年代开始于德国和英国,到1820年代席卷整个欧洲。改造了诗歌、小说、戏剧、绘画、雕塑等,并与当时的政治密切相关。

浪漫主义的最初表现。浪漫主义的重要发展。

2. 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19世纪后期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带有哲学性、宗教性和社会学性质的观念。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两个代表人物:达尔文、斯宾塞。生物学理论的滥用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影响。

3. 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是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建立者。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及其传播。

1. 19世纪的哲学转向

19世纪出现的实证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源头。实证主义的开创者,孔德。非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叔本华、尼采。

教学重点: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生物学理论的滥用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专题(教材第十四讲、第十五讲)

教学要求:

1. 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学说是在一系列理论和实践过程中逐步成熟的。从巴贝夫主义到乌托邦社会主义者。

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团体的影响下,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1842—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分别或者合作了一系列文章,包括《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直接参加了当时的“正义者同盟”活动,1847年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之撰写了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共产党的性质和基本任务,提出了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主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及时总结1848年—1849年的革命经验,发表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马克思为协会起草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从而阐明了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

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恩格斯领导下,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列宁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科技的发展:

近代早期,培根、伽里略、笛卡儿奠定了近代科学思维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观察和剖析世界的武器。

近代科技所涉及的层面是纷繁复杂的。近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特点。

首先,对宇宙和自然界生成的关注。第二,在动植物和生命科学方面,人们通过进化和演化的理论找到了认识的线索。拉马克、达尔文、林耐。第三,物质的构成及其原理方面,近代科学深入到更加微观的领域,在深层结构上确立了物质的统一性及其规律。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英国科学家焦耳;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及其一系列科学成果。新的技术和发明创造,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3. 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放任思想的奠基者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理论。

从19世纪末开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被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工业的不同部门被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所垄断。主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在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者手里积累了过剩的资金,必须寻找新的可获利的投资领域,因此,从工业化的国家向外输出资本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最本质的特征。

4. 殖民与反殖民:

在近代历史上,殖民与反殖民也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旋律。殖民的最初阶段主要对应着

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探险历程。

西方殖民的主力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6世纪末开始,荷兰、英国和法国崛起而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角。这一时期的殖民特点,往往是采用贸易公司的形式,通过垄断贸易获取殖民利益。

美国及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亚洲国家的反殖民斗争。中国辛亥革命(1911~1912)、印度民族大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青年土耳其党的政变。

非洲国家反殖民斗争。埃及士兵起义、苏丹的马赫迪反英起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

教学重点: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上的殖民与反殖民。

考核知识点:近代科技发展及其表现、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思想、西方殖民活动的特点。 第十五讲 近代的终点

教学要求:

1. 通向“一战”之路:

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是当时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斯尼亚首府。巴尔干战争以后,塞尔维亚反奥情绪高涨。奥匈帝国皇太子、军国主义分子斐迪南大公,早就主张吞并塞尔维亚。1914年6月,波斯尼亚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进行挑衅。6月28日,斐迪南大公检阅演习后,偕同夫人乘车前往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波刺死。奥匈决定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大战前几个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按照各自的利益要求,结成了两个军事集团。即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

大战前的危机。在20世纪初,发生了一系列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如三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等,从而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库。这一系列的争端,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所引发的矛盾长期积聚的结果。

2. 大战的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大战初期的战场可以分为西线、东线和巴尔干战场、土耳其战场、意大利战场和殖民地战场。

一战的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战争的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这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在人力、物力、资源方面的损失也是历史上历次战争所无法相比的。这场战争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也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3. 军事变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了冷兵器和火药枪的阶段,开启了现代立体战争的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术的主体是堑壕战。围绕这个中心,德国又发明了闪电战和渗透战术,应该说,这几种战术主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而围绕这些战术的成功实施,出现了武器配备的改良和更新。

现代战争最主要的武器如飞机、坦克、大炮、潜艇等,都已经开始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毒气战和信息战也已经初露端倪,预示着今后战争的立体化、机械化和信息化。

教学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分析。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及后果。

考核知识点: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科技发明成果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及其后果。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万建伟


相关文章

  • 教学模式概念的系统分析
  • 作者:袁顶国刘永凤梁敬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年01期 明确提出教学模式概念并对教学模式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在寻求(课堂)教学优化.提升教学效率与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发现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 ...查看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1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查看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查看


  • 教学策略的概念与地位
  • <教学与管理> 2010年2月15日 教学策略的概念与地位 ■山东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山东滨州技术学院 常华锋朱莉 教学策略的概念首先出现于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宣布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实验失败后,美国的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 ...查看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 ...查看


  • 教学目标的含义与特点
  • 教学目标的含义及特点 [摘要]教学目标就是预期教学结束时所应达成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而制定的,是对学生学习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是教学过程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查看


  • 什么是片段教学
  • 近年来,片段教学几乎与"说课"形影不离,成为教学教研.评估教师基本素质和展示教师教学才华的重要途径之一.遗憾的是目前对片段教学的研究却"门前冷落鞍马稀",尤其是在理论研究上鲜有成果.因此,我们觉得有必 ...查看


  • 教学设计的概念_对象和理论基础_林宪生
  • 电化教育研究 2000年第4期(总第84期) 论文编号 1003-1553(2000)04-0003-04 电教理论探讨 教学设计的概念.对象和理论基础 林宪生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9 [摘要]教学设计是泊来之物,使之成为具有 ...查看


  • 课堂教学行为
  • 课堂教学行为 摘 要:教学行为是教学活动及教学实践的根本,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学行为成为体现教学理念.落实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实质性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对促进学生的有效的学习行为有积极作用.教学行为可分为教学准备行为.教学实施行为和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