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时间与颅内压的关系

  【摘 要】目的:研究三种不同吸痰时间与颅内压的相关性。方法:将在ICU和神经外科住院期间使用颅内压监测(ICP)的病人作为实验对象,取60例病人为样本随机分成三组,保证吸痰压力、吸痰深度等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每组分别按5秒,10秒,15秒的吸痰时间操作,得出颅内压值。结果:随着吸痰时间的增加,颅内压也随着升高,升高呈递增性特点,在8秒时颅内压变化值最小。结论:在恒定吸痰压力、吸痰深度的情况下,8秒吸痰时间对颅内压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吸痰操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93―01   吸痰作为临床常用的操作手段在临床上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作为一个已经成熟的临床操作,其权威性毋庸置疑,但是任何一项针对病人的操作特别是侵入性的,对病人都会有损伤,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呼吸道黏膜损伤、低氧血症、出血、刺激下呛咳、心律失常、感染、颅内压变化等。颅内压(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正常颅内压,在侧卧位时,成人为0.7~2.0kPa(5~15mmHg),儿童为0.5~1.0kPa(3.5~7.5mmHg),此压力比平卧位时侧脑室的最高点要高,颅内压升高会引起各种颅脑疾病,吸痰会使颅内压增高加重脑水肿【1】,颅内压增高,频繁的呕吐易导致窒息的发生【2】,,但是临床上一些气管插管的病人,其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如果不及时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会引起病人呼吸不畅,甚至威胁到病人的生命,所以在必须进行操作的前提下,研究吸痰时各种因素对颅内压的关系,有利于寻找最小影响因素,其中吸痰时间是影响颅内压变化指标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目前针对吸痰时间对颅内压影响的相关研究有很多,其中有重点研究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影响的研究进展,而我们这次为了研究吸痰时间和颅内压的关系,将范围扩大,不仅局限于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同时涵盖了其他病种。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样本入选标准:住院期间有使用颅内压监测仪并且都需要执行吸痰操作的患者,主要包括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水肿、脑手术后等需要监测颅内压变化来提供治疗及护理依据的患者。我们选取了ICU和神经外科的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作为样本总量,将样本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20例,选取病例的要求是术后安装颅内压监测仪,并且都有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的患者,平均年龄在36.5~40.5岁之间,男性为45例,女性为15例,其中A组男性有14例,女性有6例。B组男性为16例,女性有4例。C组男性有15例,女性有5例。患者所患疾病不作为影响因素故没有做详细统计。收集资料时所使用的吸痰装置均为医院统一的装置,排除了因为不同吸痰装置对结果的影响,同时采用相同的秒表来进行计时,保证时间的准确性。   1.2实验方法   将样本总量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吸痰时间分别在5秒、10秒、15秒,同时记录吸痰前后的颅内压值,吸痰时所使用的吸痰管相同且操作时的吸痰压力值为40kpa-53.2kpa【3】,吸痰深度也保证相同。实验过程有两人进行,其中一名控制时间同时记录规定吸痰时间前后的颅内压数值;另一名保证在相同吸痰压力及深度的条件下进行吸痰操作。最后收集的数据做统计学分析。吸痰操作均按照目前临床所要求的规范来进行,操作始终由同一人来进行,排除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2结果   2.1统计结果表格   2.2统计结果曲线图   表2   3讨论   临床的各种介入性操作均对颅内压有影响,但是这些操作对有些病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如一些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咳嗽和吞咽反射的消失,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较多,如果不及时的清除易导致误吸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2】,所以吸痰对一些呼吸道功能异常的病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吸痰为临床常见操作对颅内压的影响尤为明显,而吸痰时间这个因素又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颅内压升高会并发脑水肿、脑缺氧等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所以减小吸痰对颅内压的影响有利于减少病人的并发症,本文探讨的是吸痰时间与颅内压的关系,并且从吸痰时间和颅内压的对应关系中找出影响最小的值,有利于作为临床吸痰操作的参考,从1.1的统计学表格中可以看出颅内压是随着吸痰时间的增大而升高,其中吸痰前颅内压值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吸痰前颅内压值在各组中无差异性。   从各组吸痰前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吸痰后颅内压均有升高,这可能是吸痰对病人呼吸道的刺激,间接引起颅内压的升高,其中又以C组升高的值最大,这说明在本实验中,吸痰时间越长,对病人刺激越强烈,导致颅内压的值升高越大。   但是从表1.1中并不能看出在5~15之间颅内压差值的具体变化,所以从表2的颅内压差值变化曲线图分析,表2中,随着时间的增大,其颅内压变化值也随着升高,这可以再次证明表1.1的分析,做表2的数学分析,我们发现在8秒的时候是变化是最小的,在其他影响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因此得出在8秒的吸痰时间下,其吸痰前后的颅内压值变化是最小的。   综合上述分析,颅内压和吸痰时间的关系是随着吸痰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8秒时吸痰对颅内压的影响最小,考虑到若时间过于短,无法进行有效的吸痰操作,所以通过此实验得出颅内压与吸痰时间的关系,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在8秒吸痰时间对颅内压值影响最小并且是有效吸痰。   参考文献:   [1] 张帆,管海玉,张庆,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12):2106-2107.   [2] 陈香凤,颅内压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5(25):1323-1324。   [3] 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三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69.

  【摘 要】目的:研究三种不同吸痰时间与颅内压的相关性。方法:将在ICU和神经外科住院期间使用颅内压监测(ICP)的病人作为实验对象,取60例病人为样本随机分成三组,保证吸痰压力、吸痰深度等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每组分别按5秒,10秒,15秒的吸痰时间操作,得出颅内压值。结果:随着吸痰时间的增加,颅内压也随着升高,升高呈递增性特点,在8秒时颅内压变化值最小。结论:在恒定吸痰压力、吸痰深度的情况下,8秒吸痰时间对颅内压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吸痰操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93―01   吸痰作为临床常用的操作手段在临床上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作为一个已经成熟的临床操作,其权威性毋庸置疑,但是任何一项针对病人的操作特别是侵入性的,对病人都会有损伤,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呼吸道黏膜损伤、低氧血症、出血、刺激下呛咳、心律失常、感染、颅内压变化等。颅内压(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正常颅内压,在侧卧位时,成人为0.7~2.0kPa(5~15mmHg),儿童为0.5~1.0kPa(3.5~7.5mmHg),此压力比平卧位时侧脑室的最高点要高,颅内压升高会引起各种颅脑疾病,吸痰会使颅内压增高加重脑水肿【1】,颅内压增高,频繁的呕吐易导致窒息的发生【2】,,但是临床上一些气管插管的病人,其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如果不及时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会引起病人呼吸不畅,甚至威胁到病人的生命,所以在必须进行操作的前提下,研究吸痰时各种因素对颅内压的关系,有利于寻找最小影响因素,其中吸痰时间是影响颅内压变化指标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目前针对吸痰时间对颅内压影响的相关研究有很多,其中有重点研究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影响的研究进展,而我们这次为了研究吸痰时间和颅内压的关系,将范围扩大,不仅局限于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同时涵盖了其他病种。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样本入选标准:住院期间有使用颅内压监测仪并且都需要执行吸痰操作的患者,主要包括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水肿、脑手术后等需要监测颅内压变化来提供治疗及护理依据的患者。我们选取了ICU和神经外科的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作为样本总量,将样本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20例,选取病例的要求是术后安装颅内压监测仪,并且都有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的患者,平均年龄在36.5~40.5岁之间,男性为45例,女性为15例,其中A组男性有14例,女性有6例。B组男性为16例,女性有4例。C组男性有15例,女性有5例。患者所患疾病不作为影响因素故没有做详细统计。收集资料时所使用的吸痰装置均为医院统一的装置,排除了因为不同吸痰装置对结果的影响,同时采用相同的秒表来进行计时,保证时间的准确性。   1.2实验方法   将样本总量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吸痰时间分别在5秒、10秒、15秒,同时记录吸痰前后的颅内压值,吸痰时所使用的吸痰管相同且操作时的吸痰压力值为40kpa-53.2kpa【3】,吸痰深度也保证相同。实验过程有两人进行,其中一名控制时间同时记录规定吸痰时间前后的颅内压数值;另一名保证在相同吸痰压力及深度的条件下进行吸痰操作。最后收集的数据做统计学分析。吸痰操作均按照目前临床所要求的规范来进行,操作始终由同一人来进行,排除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2结果   2.1统计结果表格   2.2统计结果曲线图   表2   3讨论   临床的各种介入性操作均对颅内压有影响,但是这些操作对有些病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如一些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咳嗽和吞咽反射的消失,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较多,如果不及时的清除易导致误吸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2】,所以吸痰对一些呼吸道功能异常的病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吸痰为临床常见操作对颅内压的影响尤为明显,而吸痰时间这个因素又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颅内压升高会并发脑水肿、脑缺氧等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所以减小吸痰对颅内压的影响有利于减少病人的并发症,本文探讨的是吸痰时间与颅内压的关系,并且从吸痰时间和颅内压的对应关系中找出影响最小的值,有利于作为临床吸痰操作的参考,从1.1的统计学表格中可以看出颅内压是随着吸痰时间的增大而升高,其中吸痰前颅内压值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吸痰前颅内压值在各组中无差异性。   从各组吸痰前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吸痰后颅内压均有升高,这可能是吸痰对病人呼吸道的刺激,间接引起颅内压的升高,其中又以C组升高的值最大,这说明在本实验中,吸痰时间越长,对病人刺激越强烈,导致颅内压的值升高越大。   但是从表1.1中并不能看出在5~15之间颅内压差值的具体变化,所以从表2的颅内压差值变化曲线图分析,表2中,随着时间的增大,其颅内压变化值也随着升高,这可以再次证明表1.1的分析,做表2的数学分析,我们发现在8秒的时候是变化是最小的,在其他影响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因此得出在8秒的吸痰时间下,其吸痰前后的颅内压值变化是最小的。   综合上述分析,颅内压和吸痰时间的关系是随着吸痰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8秒时吸痰对颅内压的影响最小,考虑到若时间过于短,无法进行有效的吸痰操作,所以通过此实验得出颅内压与吸痰时间的关系,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在8秒吸痰时间对颅内压值影响最小并且是有效吸痰。   参考文献:   [1] 张帆,管海玉,张庆,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12):2106-2107.   [2] 陈香凤,颅内压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5(25):1323-1324。   [3] 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三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69.


相关文章

  • 颅内压和脑血流动力学
  •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cerebral haemodynamics Ashwini Oswal Ahmed K Toma 颅内压和脑血流动力学 锈刀十一编译 Abstract 摘要 颅内压(ICP)是指颅骨内的 ...查看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例分析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 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时并发颅内再出血的概率及预后.方法 对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静脉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对颅内局部止血和冲洗,个别再出血者,可行紧急开颅手术或 ...查看


  • 颅内压增高与治疗
  • 颅内压增高与治疗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超过20mmHg,并持续超过5分钟以上.颅内压增高是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大脑中动脉和小脑的梗塞或出血.严重的致命性的颅内压增高占所有中风患者的10%左右.脑水肿引起脑组织肿胀,产生 ...查看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护理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护理 常鹏鹏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经动脉瘤夹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61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结果:根据GOS方法评定患者 ...查看


  • 外科学习心得
  • 外科护士心得体会 手术室一个让人听了感觉很恐怖又很神秘的名词,手术室的一道门将里外分割成两个世 界.让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所有科室中手术室是另我最向往的科室,因为手术室对我来 说很神秘,我带着好奇心来到手术室实习. 在手术室一个月的实习 ...查看


  • 甘露醇应用指南
  • 甘露醇应用指南 发表时间:2011-07-07 发表者:张士峰(访问人次:15) 甘露醇应用指南 甘露醇的药理机制和特点,及其副作用: 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163是尿素的三倍,PH 值为5-7.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 ...查看


  • 神经外科简介
  •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自治区中医院神经外科简介 科室信息 一.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述: 我院神经外科现有医师7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硕士两名,中华医学会理事一名,现有固定床位35张,年平均手术量200例左右.年收治病 ...查看


  • 鞍旁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 鞍旁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刘力.白旭 (天津环湖医院,天津300060) 摘要:目的分析鞍旁脊索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鞍旁脊索瘤的MPd及CT 资料,从肿瘤生长部位.形态.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与邻近结构间的关系进 ...查看


  • 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处理
  • 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处理 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处理 急性开放性颅脑开放性颅脑损伤是指颅骨和硬脑膜破损,脑组织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 相通.约占颅脑损伤的 17%.平时多因锐器.钝器打击和坠伤与跌伤所造成,战时则 多由火器致伤.临床表现因受伤原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