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中考语文答案
一、
1、(1)切问而近思
(2)万里赴戎机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健忘)()2)拮据3)忍俊不禁4)鳞次栉比
3、C
4、B
5、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眼界,陶冶你的性情,净化你的灵魂。 二、
(一)
6.异:感到诧异;2)属:类 3)计划
7、(1)(祖先)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起来。
8.D
(二)
9.C
10、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11、(1)勤奋好学;(2)注重实地考察;(3)治学严谨;(4)学习专注(答对3点即可)
(三)
12、D
13、A
14、(1)人生是有缺憾的,生活中逆耳的话、拂心的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坦然接受;
(2)逆耳的话、拂心的事往往能助人成长。我们要乐观面对,把它看成正数。
(四)
15、(1)窝火;(2)紧张(怀疑、不安);(3)惊讶(高兴、惊喜);
(4)平衡
16、(1)内容上:交代邻里关系比较冷淡
(2)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换锁的情节做铺垫。
17、(1)对小王一家的猜疑和不放心;对白白花钱换锁不甘心
(2)心思被小王猜透点明而恼火;对小王直言的行为感到不快。
18、示例一:认同“平衡”为标题。(1)揭示矛盾的根源,所有的矛盾都源于人物的心理失衡;(2)以小见大,表明写反映邻里关系的生活琐事,实则揭示社会信任危机,深化主题。
示例二:认同“锁”为标题。(1)锁是小说的线索。所有故事情节都
围绕锁展开;(2)含义深刻。锁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和信任,含蓄地表现了主题。
附加题
1、 同乡会争执(东京初识)、故乡重逢(叙旧);学校共事(辅助鲁迅教学)
2、 先抑后扬;作用:为下文写两人冰释前嫌埋下伏笔;为刻画范爱农的形象和突出他的悲剧命运起了重要的作用。
3、 示例一: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如“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2分)突出范爱农冷峻、孤傲、怪癖的性格特征。(2分)
示例二:语言描写。如“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哪——”(2分),突出范爱农孤傲、倔强的特征。
2016广东中考语文答案
一、
1、(1)切问而近思
(2)万里赴戎机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健忘)()2)拮据3)忍俊不禁4)鳞次栉比
3、C
4、B
5、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眼界,陶冶你的性情,净化你的灵魂。 二、
(一)
6.异:感到诧异;2)属:类 3)计划
7、(1)(祖先)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起来。
8.D
(二)
9.C
10、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11、(1)勤奋好学;(2)注重实地考察;(3)治学严谨;(4)学习专注(答对3点即可)
(三)
12、D
13、A
14、(1)人生是有缺憾的,生活中逆耳的话、拂心的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坦然接受;
(2)逆耳的话、拂心的事往往能助人成长。我们要乐观面对,把它看成正数。
(四)
15、(1)窝火;(2)紧张(怀疑、不安);(3)惊讶(高兴、惊喜);
(4)平衡
16、(1)内容上:交代邻里关系比较冷淡
(2)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换锁的情节做铺垫。
17、(1)对小王一家的猜疑和不放心;对白白花钱换锁不甘心
(2)心思被小王猜透点明而恼火;对小王直言的行为感到不快。
18、示例一:认同“平衡”为标题。(1)揭示矛盾的根源,所有的矛盾都源于人物的心理失衡;(2)以小见大,表明写反映邻里关系的生活琐事,实则揭示社会信任危机,深化主题。
示例二:认同“锁”为标题。(1)锁是小说的线索。所有故事情节都
围绕锁展开;(2)含义深刻。锁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和信任,含蓄地表现了主题。
附加题
1、 同乡会争执(东京初识)、故乡重逢(叙旧);学校共事(辅助鲁迅教学)
2、 先抑后扬;作用:为下文写两人冰释前嫌埋下伏笔;为刻画范爱农的形象和突出他的悲剧命运起了重要的作用。
3、 示例一: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如“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2分)突出范爱农冷峻、孤傲、怪癖的性格特征。(2分)
示例二:语言描写。如“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哪——”(2分),突出范爱农孤傲、倔强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