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必考诗词

一、《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

(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北)

(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

(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

二、《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

(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

(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

(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采莲人)

(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三、《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

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

色彩:白毛、绿水、红掌

动作:向、歌、浮、拨。

四、《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

(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

(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

(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解落____秋叶,能开_____月花。过江_____尺浪,入竹_____竿斜。

五、《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经典的少儿启蒙诗,但在给四年级孩子授课的过程当中仍然有学生不知道这首诗,尤其是对于作者的一些情况的不了解,下面整理一些供大家参考。

1、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

2、与邵雍相关

(1)

(2)邵雍一声淡泊名利,以教书为生。当时的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都非常敬重他。还凑钱给邵雍买了一套房子。取名为“安乐窝”这也是他号安乐先生的由来。

(3)邵雍精通易学。说白了就是很会算命。

(4)邵雍最适合读的一首作品就是这首《山村》

一、《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三、《锄禾》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四、《悯农》其二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五、《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字季凌。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尽:消失穷:达到极点更:再。

3、相关考题。

(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___(见),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文字:大 小】

咏①鹅

(唐骆宾王)

【译文】

鹅,鹅,鹅,鹅柯,鹅啊,鹅,你弯着脖子,朝天

曲项向天歌。高歌.白色的羽毛,浮在绿水中,红色

白毛浮绿水,的脚掌,拨动清水波。

红掌拨清波

【注释】

①咏:歌咏,指用诗来歌咏景物,抒发感情。②曲项:弯曲着脖子的后部,就是昂着头。项,脖子后部。

【相关链接】

骆宾王,字观光,唐代著名诗人,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七岁能作诗,因作“咏鹅”诗而被称为神童。

【赏析】

这首诗相传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中把鹅的形象描写得很逼真,而且色彩鲜明。写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写动作:岛、歌、浮、拨,真是活灵活现。用拟人的手法,把岛写得具有感情,也符合儿童的情趣。

【考点针对训练】

一、我知道。(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曲顼向天歌”中的“曲”是弯弯的意思,读qǔ。()

2.“向天歌”是指鹅的叫声,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项”是脖子后部的意思。()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项()拨()

向()拔()

三、我会填。

1.《咏鹅》是唐代诗人()在()岁时写的,他与杨炯、卢照邻、()一起并称为“初唐四杰”。

2.骆宾王笔下的鹅色彩十分美丽,有()色、()色;又十分形象,运用了()描写和()描写。

一、《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

(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北)

(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

(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

二、《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

(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

(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

(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采莲人)

(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三、《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

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

色彩:白毛、绿水、红掌

动作:向、歌、浮、拨。

四、《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

(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

(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

(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解落____秋叶,能开_____月花。过江_____尺浪,入竹_____竿斜。

五、《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经典的少儿启蒙诗,但在给四年级孩子授课的过程当中仍然有学生不知道这首诗,尤其是对于作者的一些情况的不了解,下面整理一些供大家参考。

1、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

2、与邵雍相关

(1)

(2)邵雍一声淡泊名利,以教书为生。当时的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都非常敬重他。还凑钱给邵雍买了一套房子。取名为“安乐窝”这也是他号安乐先生的由来。

(3)邵雍精通易学。说白了就是很会算命。

(4)邵雍最适合读的一首作品就是这首《山村》

一、《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三、《锄禾》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四、《悯农》其二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五、《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字季凌。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尽:消失穷:达到极点更:再。

3、相关考题。

(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___(见),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文字:大 小】

咏①鹅

(唐骆宾王)

【译文】

鹅,鹅,鹅,鹅柯,鹅啊,鹅,你弯着脖子,朝天

曲项向天歌。高歌.白色的羽毛,浮在绿水中,红色

白毛浮绿水,的脚掌,拨动清水波。

红掌拨清波

【注释】

①咏:歌咏,指用诗来歌咏景物,抒发感情。②曲项:弯曲着脖子的后部,就是昂着头。项,脖子后部。

【相关链接】

骆宾王,字观光,唐代著名诗人,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七岁能作诗,因作“咏鹅”诗而被称为神童。

【赏析】

这首诗相传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中把鹅的形象描写得很逼真,而且色彩鲜明。写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写动作:岛、歌、浮、拨,真是活灵活现。用拟人的手法,把岛写得具有感情,也符合儿童的情趣。

【考点针对训练】

一、我知道。(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曲顼向天歌”中的“曲”是弯弯的意思,读qǔ。()

2.“向天歌”是指鹅的叫声,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项”是脖子后部的意思。()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项()拨()

向()拔()

三、我会填。

1.《咏鹅》是唐代诗人()在()岁时写的,他与杨炯、卢照邻、()一起并称为“初唐四杰”。

2.骆宾王笔下的鹅色彩十分美丽,有()色、()色;又十分形象,运用了()描写和()描写。


相关文章

  • 2012小升初语文考试内容及答题技巧
  • 小升初语文考查的内容与小学课内所学习知识完全不同,主要分为四大块:基础知识10%.文学常识35%.阅读理解35%.作文表达20%. 基础知识与小学语文课内所学知识基本一致,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文学常识以诗词和名著为主,也涉及一些成语 ...查看


  • 名校小升初必考古诗词详解及练习题
  • 名校小升初必考古诗词详解及练习题 一.<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 (1 ...查看


  • 毕业班数学老师精心整理:这几道小升初数学题,年年必考!必做!
  • 今天是星期天,不少上小学的孩子睡着懒觉,现在还没有起床.相比于此,六年级毕业班的孩子就要辛苦许多了.很多孩子为了争取下午出去玩乐的时间,早上起了大早.拼命的完成学校里布置的作业.还要准备备战小升初考试. 虽然小升初考试有多种途径,不少的家长 ...查看


  • 2016小升初数学必考点复习:简便运算之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 计算一直贯穿于整个数学的学习当中,在小升初中,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简便运算是十分重要的必考点,尤其是乘法分配率的应用,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占比较大的分值,所以,我们要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技巧. 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 ...查看


  • 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题型,句式转化之转述句精讲(附典型例题)
  • 小升初毕业考试即将来临,面临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语文是很多同学最头疼的一科了,因为他是一个积累学科,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好.今天张老师就语文必考题型--句式变换中的转述句给大家做以详解,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 ...查看


  • 小升初必考的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 古代文学大全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 ...查看


  • 2014西安526小升初必考文学常识
  • 2014西安526小升初必考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是小升初考察的一个重点,将2014小升初考试中易考的文学常识总结下来,希望为2014小升初的孩子提供帮助. 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查看


  • 小学六年级"重点课文"详细解析!全是必考点,错过真的很可惜!
  • 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知道小学六年级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对孩子的升学考试可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在语文学习中是抓不住重点的!这也就是很多同学在单元测试或者期中.期末测试中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小升初的步伐已渐 ...查看


  • 小升初必考的文言文常见虚词整理25个
  • 小升初必考的文言文常见虚词整理25个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