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字中的平假名与片假名
摘 要:总结了我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以及平假名和片假名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关键字:日本文化;平假名;片假名
通过老师这十次课的精心讲解,让我对日本社会及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我也纠正了以前对日本的一些错误认识,就比如在这之前我想象中的日本人要么是很极端、的有军国主义的人,要么就是很狡猾、很残暴的人。可能我形容的不是很恰当,不过总是消极方面的多于积极方面的。他们对于以犯的那些罄竹难书的罪恶,竟然如此轻描淡写,甚至做出篡改教科书这样的事情,怎么不让人气愤。上完这些课程之后,我发现这是有原因的,在他们的潜意识深处存在者这样的一种想法那就是:集体犯错的误就不是错误。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消除那些不可磨灭的罪恶!当然日本人是复杂的,我不得不承认他们工作时的精益求精,以及对待外来文化极强的吸收转化能力,却又是让人叹为观止是,这又是他们的另一面吧。也许在对待日本文化方面我应该从不同角度出发加以区别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对日本文化中的文字的产生及起发展比较感兴趣,但限于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的、系统的去研究日本文字的起源、发展以及演变所以我只专注于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这篇文章中我从老师的讲解中吸收了很多相关的信息,并从网络以及相关的书籍中参考了有关资
料来写这篇论文。再次感谢老师的精彩授课。
万叶假名的产生
万叶假名又叫做真假名 ,产生于奈良初期(8 世纪初) ,因其用法主要集中在日本古典名著 《万叶集》中而得名。
所谓真假名的 “真” 指的是汉字 ,而假名则是对汉字的一种假借和假用。他们从汉字中找出一些与日语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这时的汉字已不是表意的记号 ,而是拼音的记号。万叶假名可以看作是日本文字的开始。万叶假名的出现 ,使汉字的日语文字化功能进一步加强。日本重要文学作品 《古事记》 、 《万叶集》 等都是以万叶假名的形式记录的。
平假名与片假名的形成
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从万叶假名发展而来的。万叶假名大量使用时 ,为书写方便 ,出现了略草体和省略体,后来逐渐演变成假名文字。日语中“ 假名” 一词的起源, 最初是缘“ 真名” 而来。“ 真名” 指名副其实的形、声、义兼有的汉字“ 假名” 则顾名思义, 指假借汉字作日语音符。万叶假名在意思上是假汉字,但是在字形上是真汉字, 因此它又曾被称为“ 真假名” 。平假名与片假名都是大致于日本平安时代在万叶假名即表音汉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它们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中介过程。如前所说, 万叶假名在标注同一个日语音时, 可以有几个乃至几十个音近的汉字, 并且同一个汉字在不同作者笔下, 会表示不同的日语音。这种纷繁交杂的现象使读者难以辨别读识文义, 因而势必被进一步改进。不难推想, 在这个改进
过程中, 经过反复实践运用, 标音的汉字逐渐趋于一致, 亦即一个日语音渐由一、二个比较固定的汉字标写。简而言之, 平假名与片假名便是在这些已经基本固定了的表音汉字的基础上形成。今天的日语为什么会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形式通常的解释是, 因汉字书写有正楷与草体之分, 平安时代的男子和僧侣们在学习汉文时多用毕恭毕敬的正楷体书写在阅读汉文时, 日本人通常又要将之转换成日语来理解, 为此就必须把文章中的汉字作为日语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词干, 而再添加一些古汉语通常省略或没有的语法助词如万忆套立之类、或者是日语特有的活用词尾、以及必要的训读标记等, 这种解读方式需安经常在汉文的相关部分附加一些记号或简明夹注之类。为求迅捷简便, 已经相对固定化了的万叶假名的汉字便被以偏旁或简略的笔画取代标写, 由此而形成了片假名。与此同时, 宫廷中女子在写作和歌、随笔、情书之类时则一般喜欢用曲线条的柔和草体抒写表达。草体本身具有省略简写性质, 因而不必再将字分割省略, 由此形成片假名。
总之, 可以肯定的是, 现代日语中的平假名与片假名都是从万叶假名中那些经过长期使用而渐趋固定、最终约定成俗了的相关汉字 变异脱胎而来。现代日语所谓五十音图中实际有四十六个音项, 这里不妨列出它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之字源所出。
平假名的字源:
片假名的字源
将平假名与片假名两表相互对照可见, 两者的汉字字源并非完全相同。同音而字源不同者有十六对安一阿、以一伊、衣一江、计一介、左一散、寸一须、太一多、知一千、川一州、仁一二、波一八、美一
三、武一牟、留一流、远一乎、无一未详。其余三十对则相同, 相同者占大半。这一现象一方面表明, 当时万叶假名的汉字在过渡到平、片假名时, 其所用汉字已相当集中固定, 另一方面也表明, 平假名与片假名是各自相对独立地发展过来的, 因此相互之间才会有部分
字源的差异。
平假名与片假名的形成标志着日本文字的正式成立。这样说是因为, 一方面, 平假名与片假名是日本独创和特有之文字另一方面, 有平假名和片假名, 日本文字才既有汉字的表意符号, 又有假名这种名副其实的表音符号, 并因此才真正能够形成延续至今的那种将汉字与假名混合使用的所谓“ 和汉混合体” 的文字体系。
日本从最初没有文字到自己创造出独有的假名文字与“ 和汉混合” 的文字体系, 这个过程同时是全面引进汉字、熟悉使用汉字、并根据日本原有语言对它消化和再创造的过程。无疑, 这一历史过程首先显示出的是日本民族乐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独特而卓越之才能。
参考文献:[1]《日本语本科大事典》
[2]《汉字分支——日本文字的起源》
[3]《浅论日语学习中的汉字误区》
[4]《汉字演进轨迹——兼及中日现行简化字的比较》
学年
论
文
论文题目:日本文字中的平假名与片假名
学 院: 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木材科学与工程_2008级 学 号: 081057093 姓 名: 吴振增 指导教师: 张曙光
2010年 5 月 10 日
日本文字中的平假名与片假名
摘 要:总结了我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以及平假名和片假名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关键字:日本文化;平假名;片假名
通过老师这十次课的精心讲解,让我对日本社会及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我也纠正了以前对日本的一些错误认识,就比如在这之前我想象中的日本人要么是很极端、的有军国主义的人,要么就是很狡猾、很残暴的人。可能我形容的不是很恰当,不过总是消极方面的多于积极方面的。他们对于以犯的那些罄竹难书的罪恶,竟然如此轻描淡写,甚至做出篡改教科书这样的事情,怎么不让人气愤。上完这些课程之后,我发现这是有原因的,在他们的潜意识深处存在者这样的一种想法那就是:集体犯错的误就不是错误。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消除那些不可磨灭的罪恶!当然日本人是复杂的,我不得不承认他们工作时的精益求精,以及对待外来文化极强的吸收转化能力,却又是让人叹为观止是,这又是他们的另一面吧。也许在对待日本文化方面我应该从不同角度出发加以区别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对日本文化中的文字的产生及起发展比较感兴趣,但限于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的、系统的去研究日本文字的起源、发展以及演变所以我只专注于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这篇文章中我从老师的讲解中吸收了很多相关的信息,并从网络以及相关的书籍中参考了有关资
料来写这篇论文。再次感谢老师的精彩授课。
万叶假名的产生
万叶假名又叫做真假名 ,产生于奈良初期(8 世纪初) ,因其用法主要集中在日本古典名著 《万叶集》中而得名。
所谓真假名的 “真” 指的是汉字 ,而假名则是对汉字的一种假借和假用。他们从汉字中找出一些与日语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这时的汉字已不是表意的记号 ,而是拼音的记号。万叶假名可以看作是日本文字的开始。万叶假名的出现 ,使汉字的日语文字化功能进一步加强。日本重要文学作品 《古事记》 、 《万叶集》 等都是以万叶假名的形式记录的。
平假名与片假名的形成
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从万叶假名发展而来的。万叶假名大量使用时 ,为书写方便 ,出现了略草体和省略体,后来逐渐演变成假名文字。日语中“ 假名” 一词的起源, 最初是缘“ 真名” 而来。“ 真名” 指名副其实的形、声、义兼有的汉字“ 假名” 则顾名思义, 指假借汉字作日语音符。万叶假名在意思上是假汉字,但是在字形上是真汉字, 因此它又曾被称为“ 真假名” 。平假名与片假名都是大致于日本平安时代在万叶假名即表音汉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它们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中介过程。如前所说, 万叶假名在标注同一个日语音时, 可以有几个乃至几十个音近的汉字, 并且同一个汉字在不同作者笔下, 会表示不同的日语音。这种纷繁交杂的现象使读者难以辨别读识文义, 因而势必被进一步改进。不难推想, 在这个改进
过程中, 经过反复实践运用, 标音的汉字逐渐趋于一致, 亦即一个日语音渐由一、二个比较固定的汉字标写。简而言之, 平假名与片假名便是在这些已经基本固定了的表音汉字的基础上形成。今天的日语为什么会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形式通常的解释是, 因汉字书写有正楷与草体之分, 平安时代的男子和僧侣们在学习汉文时多用毕恭毕敬的正楷体书写在阅读汉文时, 日本人通常又要将之转换成日语来理解, 为此就必须把文章中的汉字作为日语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词干, 而再添加一些古汉语通常省略或没有的语法助词如万忆套立之类、或者是日语特有的活用词尾、以及必要的训读标记等, 这种解读方式需安经常在汉文的相关部分附加一些记号或简明夹注之类。为求迅捷简便, 已经相对固定化了的万叶假名的汉字便被以偏旁或简略的笔画取代标写, 由此而形成了片假名。与此同时, 宫廷中女子在写作和歌、随笔、情书之类时则一般喜欢用曲线条的柔和草体抒写表达。草体本身具有省略简写性质, 因而不必再将字分割省略, 由此形成片假名。
总之, 可以肯定的是, 现代日语中的平假名与片假名都是从万叶假名中那些经过长期使用而渐趋固定、最终约定成俗了的相关汉字 变异脱胎而来。现代日语所谓五十音图中实际有四十六个音项, 这里不妨列出它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之字源所出。
平假名的字源:
片假名的字源
将平假名与片假名两表相互对照可见, 两者的汉字字源并非完全相同。同音而字源不同者有十六对安一阿、以一伊、衣一江、计一介、左一散、寸一须、太一多、知一千、川一州、仁一二、波一八、美一
三、武一牟、留一流、远一乎、无一未详。其余三十对则相同, 相同者占大半。这一现象一方面表明, 当时万叶假名的汉字在过渡到平、片假名时, 其所用汉字已相当集中固定, 另一方面也表明, 平假名与片假名是各自相对独立地发展过来的, 因此相互之间才会有部分
字源的差异。
平假名与片假名的形成标志着日本文字的正式成立。这样说是因为, 一方面, 平假名与片假名是日本独创和特有之文字另一方面, 有平假名和片假名, 日本文字才既有汉字的表意符号, 又有假名这种名副其实的表音符号, 并因此才真正能够形成延续至今的那种将汉字与假名混合使用的所谓“ 和汉混合体” 的文字体系。
日本从最初没有文字到自己创造出独有的假名文字与“ 和汉混合” 的文字体系, 这个过程同时是全面引进汉字、熟悉使用汉字、并根据日本原有语言对它消化和再创造的过程。无疑, 这一历史过程首先显示出的是日本民族乐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独特而卓越之才能。
参考文献:[1]《日本语本科大事典》
[2]《汉字分支——日本文字的起源》
[3]《浅论日语学习中的汉字误区》
[4]《汉字演进轨迹——兼及中日现行简化字的比较》
学年
论
文
论文题目:日本文字中的平假名与片假名
学 院: 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木材科学与工程_2008级 学 号: 081057093 姓 名: 吴振增 指导教师: 张曙光
2010年 5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