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的阅读

作者:曹文轩

课外语文 2007年04期

  世间有许多读书种子,但他们的读书似乎与他们的精神无补,反而读成呆子,读成迂腐可笑之人。曹聚仁先生说他曾听说过浙江金华有个姓郭的,书读到能将《资治通鉴》背诵一番的程度,但写一个借伞的便条,却写得让人不堪卒读(那便条写了5000余字)。读书多,莫过于清朝的朴学家,然而,像章太炎那样令人钦佩的朴学大师又有几个?我认得一位教授先生,只要提起他来,人们第一句话便是:此人读书很多。然而,他的文章我才不要看。那文章只是别人言论的联缀与拼接,读来实在觉得没有意思。读书不是装书。读书用脑子,装书用箱子。脑子给了读书人,是让读书人读书时能举一反三,能很强健地去扩大知识的。箱子便只能如数装书。有些人读一辈子书,读到终了,不过是只书箱子而已。

  从前有不少人琢磨过如何读书。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有段文字:“袁文清公桷,为湘江世族,受业王深宁之门,尝云:‘予少年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其失儒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屡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袁氏之言,我虽不敢全部苟同,但大都说在了读书失当的要害之处。而其中“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我以为是读书的大忌。

  更有甚者,还有读书把人读糟了读坏了的。周作人当年讲:“中国的事情有许多却就坏在这班读书人手里。”抽去这句话当时的具体所指,抽象一点说,这句话倒也说得通:中国的事坏在一些读书人手里的还少吗?

  我是一个经常编书的人,是一个要经常向别人开写书单也要经常向别人索取书单的人。读了几十年的书,做了几十年的书的筛选,我对我阅读视野之开阔,对书之好赖的判断、选择,都已经比较自信。那年,我给一家出版社编一套北大清华的高考状元丛书,看了那些状元的一份份阅读书目之后,我就更看清了读书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我不得不佩服他们在这个年纪上就能开出这样的书单。这是一份份高质量的富有见地的书单。能开出这样的书单,绝非易事。不将书读到一定的份上,没有一定的鉴赏力,是断然开不出这样的书单来的。一个好的中医,其水平的高低,最后就全显示在他所开的一纸药方上。一些知名的药方,会令业内行家惊诧,但随即它的绝妙就会使人叹为观止。而一个好的读书人,其水平最终是显示在他的一纸书单上。他们在这样一个年纪上就能淘出这样的书来,真是很不简单。这来自于他们阅读范围的广大和阅读的细心与深入,也来自于他们对书的一种体悟能力、直觉能力和对书的一份不可言说的默契。

  书海无涯,他们是淘书人。而在淘书过程中,他们显示出了十足的个性,或者说,他们在阅读方面一直在顽强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我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个性在阅读中的意义。

  个性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是否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根本。以前,我们只谈阅读,不谈如何阅读——即使谈如何阅读,也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个性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举足轻重的意义。

  很多人都在读书,但未必谁都能将书读好。而书读不好的原因之一,是这个人的书读得全然没有个性。许多年前,我曾在北大的课堂上说,读书也有一个拒绝媚俗的问题。除了一些大家都应该读的基本书之外,一个人读书应有自己的选择。做人忌讳雷同——一个人若无个性,一定是一个索然无味的家伙,作文忌讳雷同——文章写得似曾相识,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读书也忌讳雷同——读书一雷同,也就什么都雷同了。因此,聪明人读书,会独辟蹊径、另谋生路。一个人说,我不读别人读的书,只读别人不读的书。此说也许是狂言,也许是极端,但这份决断也有可取之处,这就是那一份在读书方面顽强地展示个性的意识。到别人不常进入的领域去淘别人不淘的书,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知识,就会发出另样的声音。这个道理简单得如同走别人不曾走的路,就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风景一般。

  选书选得很有个性,而读法与理解也极有个性。同样的一篇文章,在他们眼里,却有另一番天地,另一番气象,另一番精神。不在乎别人对那篇文章的唠叨,甚至不在乎专家权威对那篇文章的断评,而是按自己的心思去读,按自己的直觉去读,甚至按自己的奇思怪想去读,读得津津有味,读得出神入化。

  书海浩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人面对那么多的书,他要有充分的自主意识、驾驭意识。知识欺人,比世上任何恶人欺人还甚,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人,知识早晚会将他沦为它的奴隶。而无驾驭意识,知识只是一堆一无用处的石头,它既不能助你前进,也不能使你增加财富。知识只有在那些有自主意识、驾驭意识的读书人那里,才可亲可爱,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使人升华的力量。只有那样的读书人,也才会有畅游知识海洋的莫大快感。

  我在想,一个好的读书人,读到最后会有那样一个境界:知识犹如漫山遍野的石头,他来了,只轻轻一挥鞭子,那些石头便忽然地受到了点化,变成了充满活力的雪白的羊群,在天空下欢快地奔腾起来。

作者介绍:曹文轩,北京大学中文系。

作者:曹文轩

课外语文 2007年04期

  世间有许多读书种子,但他们的读书似乎与他们的精神无补,反而读成呆子,读成迂腐可笑之人。曹聚仁先生说他曾听说过浙江金华有个姓郭的,书读到能将《资治通鉴》背诵一番的程度,但写一个借伞的便条,却写得让人不堪卒读(那便条写了5000余字)。读书多,莫过于清朝的朴学家,然而,像章太炎那样令人钦佩的朴学大师又有几个?我认得一位教授先生,只要提起他来,人们第一句话便是:此人读书很多。然而,他的文章我才不要看。那文章只是别人言论的联缀与拼接,读来实在觉得没有意思。读书不是装书。读书用脑子,装书用箱子。脑子给了读书人,是让读书人读书时能举一反三,能很强健地去扩大知识的。箱子便只能如数装书。有些人读一辈子书,读到终了,不过是只书箱子而已。

  从前有不少人琢磨过如何读书。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有段文字:“袁文清公桷,为湘江世族,受业王深宁之门,尝云:‘予少年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其失儒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屡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袁氏之言,我虽不敢全部苟同,但大都说在了读书失当的要害之处。而其中“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我以为是读书的大忌。

  更有甚者,还有读书把人读糟了读坏了的。周作人当年讲:“中国的事情有许多却就坏在这班读书人手里。”抽去这句话当时的具体所指,抽象一点说,这句话倒也说得通:中国的事坏在一些读书人手里的还少吗?

  我是一个经常编书的人,是一个要经常向别人开写书单也要经常向别人索取书单的人。读了几十年的书,做了几十年的书的筛选,我对我阅读视野之开阔,对书之好赖的判断、选择,都已经比较自信。那年,我给一家出版社编一套北大清华的高考状元丛书,看了那些状元的一份份阅读书目之后,我就更看清了读书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我不得不佩服他们在这个年纪上就能开出这样的书单。这是一份份高质量的富有见地的书单。能开出这样的书单,绝非易事。不将书读到一定的份上,没有一定的鉴赏力,是断然开不出这样的书单来的。一个好的中医,其水平的高低,最后就全显示在他所开的一纸药方上。一些知名的药方,会令业内行家惊诧,但随即它的绝妙就会使人叹为观止。而一个好的读书人,其水平最终是显示在他的一纸书单上。他们在这样一个年纪上就能淘出这样的书来,真是很不简单。这来自于他们阅读范围的广大和阅读的细心与深入,也来自于他们对书的一种体悟能力、直觉能力和对书的一份不可言说的默契。

  书海无涯,他们是淘书人。而在淘书过程中,他们显示出了十足的个性,或者说,他们在阅读方面一直在顽强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我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个性在阅读中的意义。

  个性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是否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根本。以前,我们只谈阅读,不谈如何阅读——即使谈如何阅读,也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个性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举足轻重的意义。

  很多人都在读书,但未必谁都能将书读好。而书读不好的原因之一,是这个人的书读得全然没有个性。许多年前,我曾在北大的课堂上说,读书也有一个拒绝媚俗的问题。除了一些大家都应该读的基本书之外,一个人读书应有自己的选择。做人忌讳雷同——一个人若无个性,一定是一个索然无味的家伙,作文忌讳雷同——文章写得似曾相识,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读书也忌讳雷同——读书一雷同,也就什么都雷同了。因此,聪明人读书,会独辟蹊径、另谋生路。一个人说,我不读别人读的书,只读别人不读的书。此说也许是狂言,也许是极端,但这份决断也有可取之处,这就是那一份在读书方面顽强地展示个性的意识。到别人不常进入的领域去淘别人不淘的书,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知识,就会发出另样的声音。这个道理简单得如同走别人不曾走的路,就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风景一般。

  选书选得很有个性,而读法与理解也极有个性。同样的一篇文章,在他们眼里,却有另一番天地,另一番气象,另一番精神。不在乎别人对那篇文章的唠叨,甚至不在乎专家权威对那篇文章的断评,而是按自己的心思去读,按自己的直觉去读,甚至按自己的奇思怪想去读,读得津津有味,读得出神入化。

  书海浩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人面对那么多的书,他要有充分的自主意识、驾驭意识。知识欺人,比世上任何恶人欺人还甚,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人,知识早晚会将他沦为它的奴隶。而无驾驭意识,知识只是一堆一无用处的石头,它既不能助你前进,也不能使你增加财富。知识只有在那些有自主意识、驾驭意识的读书人那里,才可亲可爱,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使人升华的力量。只有那样的读书人,也才会有畅游知识海洋的莫大快感。

  我在想,一个好的读书人,读到最后会有那样一个境界:知识犹如漫山遍野的石头,他来了,只轻轻一挥鞭子,那些石头便忽然地受到了点化,变成了充满活力的雪白的羊群,在天空下欢快地奔腾起来。

作者介绍:曹文轩,北京大学中文系。


相关文章

  • 试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基本步骤
  •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个性化阅读 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 ...查看


  • 如何提高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阅读应该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不能以自身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因此,"个性化阅读"已渐渐被语文老师重视起来.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查看


  • 追求阅读的心灵自由
  • 追求阅读的心灵自由 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查看


  •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总结
  •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总结 1.. 明确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本的关系 首先我们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以文本为基础.因为阅读获取的信息是由文本提供的,文本的客观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阅读再创造的巨大可能性也是文本给予的,阅读的目标和思路更是由文本限 ...查看


  • 如何进行文学作品个性化阅读教学
  • 教会学生对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 临泉实验中学 马洪飞 2012.3 教会学生对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 内容摘要:语文阅读课上教师为中心,先入为主,讲解分析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语文课程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 ...查看


  • 为个性化阅读提供路标
  • 为个性化阅读提供路标 作者:吴振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6年第08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但不可否认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存 ...查看


  • 论多媒体教学对个性化阅读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 论多媒体教学对个性化阅读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摘 要:本文就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个性化阅读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作出了分析,认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削弱了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有不良影响,并 ...查看


  • 「指阅」是你生活中需要的个性化阅读吗?
  • [关小羽的回答(10票)]: 「个性化阅读」这个口号本身就很傻,把这种口号当真的人更傻. 除去某些功利的目的,所有的阅读本身就是个性化的.除非一个人没有自由思想,否则他怎么可能不「个性化」阅读? [谷文栋的回答(5票)]: 我是指阅的CTO ...查看


  •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1000字)
  •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内容提要] 本课题是我组根据新课程教育理念:"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 ...查看


  •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我们对部分高中生阅读情况和教师在课堂上阅读教授的作用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文本的淡漠:教师的指导行为和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