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用瓶贴的检验
本标准参考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制定,适用于化验室检验包装用瓶贴。
1 检验方法
以相同的原料,辅料及工艺条件下所生产的相同规格的产品批组,对进厂的瓶贴实施全数检验。针对瓶贴检验项目的特性,包装用瓶贴的检验以感官检验为主。 2检验项目
2.1 尺寸、规格、色彩及外观的检验
由采购提供不同规格瓶贴的标准样板,用标准样板与进厂的样品进行对比,如果所有样品的尺寸、格式与色彩均与标准样板符合,则判定为合格,接收;否则,判定为不合格,拒收。
2.2 胶贴面
用肉眼观察,所有样品均符合标准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2.3 粘着力
先用手试其粘力,初步判断是否合格。同时在使用时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开胶或起皱较多,则为不合格,所剩货物要求退货或更换。
包装用油桶的检验
本标准参考GB/T 17374-2008《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制定,适用于化验室检验包装用油桶。
1 抽样方法
从进厂货车上随机抽取不低于总量的1‰的油桶(含提手),并随机抽取同等数量的瓶塞,作为检验用样品。
2检验项目
2.1 外观及标签检验
主要进行感官检验,检查外观是否清洁、无瑕疵、无划痕及标签是否符合采购要求。
2.2 油桶总重检验
称量油桶总重量(包括有油桶、提手及盖的重量之和)。
2.3 容量的检验
从待检样品中任意抽取两只空油桶装满水,然后测量此油桶中盛装的水的体积。
2.4 预留容量的检验
从待检样品中任意抽取两只空油桶装满水,然后测量此油桶中盛装的水的体积与标准容量体积之差占标称容量体积的百分比。
2.5 密封性检验
从待检样品中任意抽取两只油桶,装满水后水平倒置5分钟,检验瓶口出有无渗漏,再次水平倒置5分钟,检验是否有水渗漏。
2.6 抗摔试验
从进厂货车上随机抽取不低于总量1‰的油桶(最少不得少于5只),装满水后提升至相应的要求高度,让其自由落体运动,如果无一破裂则判定为此批合格。 如果有一只破裂,则进行第二次检验。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如果无一破裂则判定为合格,如果仍有一只以上(含一只)破裂则判定为此批不合格。
如果第一次随机抽取的样品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破裂,则判定为此批不合格。
包装用纸箱的检验
本标准参考GB/T 16717-1996《包装容器 重型瓦楞纸箱》和GB/T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制定,适用于化验室检验包装用纸箱。
1 检验方法
1.1 抽样
以每年为一个检验批次,随机抽取不低于重量1‰的纸箱(最少不得少于5只),作为检验用样品。
1.2 规格及重量的检验
用实物(各种规格的油桶)配合直观感觉检验规格,以刚好能放进去无过多盈余或过分紧凑为宜,判断是否合格。
1.3 尺寸的检验
将折好的纸箱,用精度1mm的卷尺分别测量其内侧的长、宽、高的尺寸,如果全部相符,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4 纸板厚度的检验
以精确1mm的卷尺为工具,测量纸箱纸板的厚度。
1.5 印刷及纸色的检验
与标准印刷及纸色相对比,无明显的差异或瑕疵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6 抗弯折试验
箱盖先向内折90度,然后往复开合180度5次,内面层不应有裂缝。
1.7 抗压试验
以抗压称为工具,纸箱不变形时的最大压力为抗压力结果,随机抽取的样品能够全部达到规定的压力时判定为合格,结果为各只试验纸箱抗压力值的平均值。
如果有一只不能达到规定的压力,则进行第二次检验: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样品检验,如果全部达到规定的压力值则判断为此批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如果第一次随机抽取的样品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达不到规定的压力值时,则判定为此批不合格。
如果有一只不能达到规定的压力,则进行第二次检验: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样品检验,如果全部达到规定的压力值则判断为此批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如果第一次随机抽取的样品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达不到规定的压力值时,则判定为此批不合格。
成品油定量包装过程检验
本标准参考GB/T 17374-2008《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制定,适用于化验室成品油定量包装生产过程的检验。。
1 检验方法
1.1 密封性
装入内容物后,倒置3min检验,不应有渗漏。
1.2标签
目测,要求内容完整,印刷清楚,粘贴结实、美观。
1.3外观
目测,要求无瑕疵,表面光洁,无破损,无明显划痕,无凸起、凹陷。。
1.4 内容物可见杂志
目测,在灌装线末端装箱前,与散射光线下肉眼观察。。
1.5 净含量测定
1.5.1 称重:取一个包装件称重后倒出全部内装物,用溶剂清洗残油两次,倒出吹干后,称得空瓶质量,得内装物质量=包装件质量-空瓶质量。
1.5.2 在室温条件下,测得油温在10~35℃范围内的实测密度,,按所得密度换算成20℃的密度,按式计算净含量。
体积(净含量)=质量/密度(20℃)
编织袋检验方法
本标准参考GB/T 8946-1998《塑料编织袋》制定,适用于编织袋的检验。
1 检测项目
外形尺寸 净重 经密度和纬密度
底边宽度 针距 断裂强度
留线头长 印刷质量及格式 盛装量
2 取样方法
进厂编织袋以车为单位,卸车时分别取上、下层给两包,每包抽取编织袋给两条,留作检验样品。
3 仪器用具
精度1mm的卷尺,剪刀,1.5、2.0、2.5公斤重锤,天平(感量0.1g)。 4 试验方法
4.1 长度和宽度
将编织袋摊平,用卷尺在中间和离边100mm处测量三处,直尺应与袋边平行,以最大偏差作为测试结果。
4.2 经密度和纬密度
将编织袋摊平,在编织袋的上、下两个对角处圈定100 mm×100mm两方块,方块外边线与袋边线相距100mm,目测方块内经、纬线根数,取其平均值,计算时当起点或最后不足一根时,按一根计。
4.3 重量
用天平先称量橡皮套质量m0,再用橡皮套将折叠好的编织袋套好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记为m1。
编织袋质量(kg)= m—m0
4.4 底边宽度
用卷尺测量底边距缝线的距离。
4.5 针距
用卷尺测量10cm内的针孔总数。
4.6 留线头长度
用卷尺测量留线头长度。
4.7 断裂强度
用剪刀把编织袋剪下一块20cm左右的方块,分别抽取横向(纬)、纵向(经)编丝各10根,分别系在1.5kg、2.0kg、2.5kg的重锤上,提起重锤编丝不断者为合格,合格率在90%以上(不含90%)视为经纬线断裂强度为合格。
4.8 印刷质量
格式、色彩符合印刷图案标准视为合格;印刷质量应颜色清晰、色彩亮丽,除印刷处其它不得有颜料痕迹,不渗透、不掉色,否则视为不合格。
4.9 材料及编织要求
目测有无折丝、并丝,是否有漏编等情况;编织是否平整、均匀、紧密等。
4.10 盛装量的检验
经打包机装料打包,观察盛装情况及封口情况,封口处顶部余量在5cm以上视为合格。
包装用瓶贴的检验
本标准参考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制定,适用于化验室检验包装用瓶贴。
1 检验方法
以相同的原料,辅料及工艺条件下所生产的相同规格的产品批组,对进厂的瓶贴实施全数检验。针对瓶贴检验项目的特性,包装用瓶贴的检验以感官检验为主。 2检验项目
2.1 尺寸、规格、色彩及外观的检验
由采购提供不同规格瓶贴的标准样板,用标准样板与进厂的样品进行对比,如果所有样品的尺寸、格式与色彩均与标准样板符合,则判定为合格,接收;否则,判定为不合格,拒收。
2.2 胶贴面
用肉眼观察,所有样品均符合标准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2.3 粘着力
先用手试其粘力,初步判断是否合格。同时在使用时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开胶或起皱较多,则为不合格,所剩货物要求退货或更换。
包装用油桶的检验
本标准参考GB/T 17374-2008《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制定,适用于化验室检验包装用油桶。
1 抽样方法
从进厂货车上随机抽取不低于总量的1‰的油桶(含提手),并随机抽取同等数量的瓶塞,作为检验用样品。
2检验项目
2.1 外观及标签检验
主要进行感官检验,检查外观是否清洁、无瑕疵、无划痕及标签是否符合采购要求。
2.2 油桶总重检验
称量油桶总重量(包括有油桶、提手及盖的重量之和)。
2.3 容量的检验
从待检样品中任意抽取两只空油桶装满水,然后测量此油桶中盛装的水的体积。
2.4 预留容量的检验
从待检样品中任意抽取两只空油桶装满水,然后测量此油桶中盛装的水的体积与标准容量体积之差占标称容量体积的百分比。
2.5 密封性检验
从待检样品中任意抽取两只油桶,装满水后水平倒置5分钟,检验瓶口出有无渗漏,再次水平倒置5分钟,检验是否有水渗漏。
2.6 抗摔试验
从进厂货车上随机抽取不低于总量1‰的油桶(最少不得少于5只),装满水后提升至相应的要求高度,让其自由落体运动,如果无一破裂则判定为此批合格。 如果有一只破裂,则进行第二次检验。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如果无一破裂则判定为合格,如果仍有一只以上(含一只)破裂则判定为此批不合格。
如果第一次随机抽取的样品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破裂,则判定为此批不合格。
包装用纸箱的检验
本标准参考GB/T 16717-1996《包装容器 重型瓦楞纸箱》和GB/T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制定,适用于化验室检验包装用纸箱。
1 检验方法
1.1 抽样
以每年为一个检验批次,随机抽取不低于重量1‰的纸箱(最少不得少于5只),作为检验用样品。
1.2 规格及重量的检验
用实物(各种规格的油桶)配合直观感觉检验规格,以刚好能放进去无过多盈余或过分紧凑为宜,判断是否合格。
1.3 尺寸的检验
将折好的纸箱,用精度1mm的卷尺分别测量其内侧的长、宽、高的尺寸,如果全部相符,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4 纸板厚度的检验
以精确1mm的卷尺为工具,测量纸箱纸板的厚度。
1.5 印刷及纸色的检验
与标准印刷及纸色相对比,无明显的差异或瑕疵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6 抗弯折试验
箱盖先向内折90度,然后往复开合180度5次,内面层不应有裂缝。
1.7 抗压试验
以抗压称为工具,纸箱不变形时的最大压力为抗压力结果,随机抽取的样品能够全部达到规定的压力时判定为合格,结果为各只试验纸箱抗压力值的平均值。
如果有一只不能达到规定的压力,则进行第二次检验: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样品检验,如果全部达到规定的压力值则判断为此批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如果第一次随机抽取的样品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达不到规定的压力值时,则判定为此批不合格。
如果有一只不能达到规定的压力,则进行第二次检验: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样品检验,如果全部达到规定的压力值则判断为此批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如果第一次随机抽取的样品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达不到规定的压力值时,则判定为此批不合格。
成品油定量包装过程检验
本标准参考GB/T 17374-2008《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制定,适用于化验室成品油定量包装生产过程的检验。。
1 检验方法
1.1 密封性
装入内容物后,倒置3min检验,不应有渗漏。
1.2标签
目测,要求内容完整,印刷清楚,粘贴结实、美观。
1.3外观
目测,要求无瑕疵,表面光洁,无破损,无明显划痕,无凸起、凹陷。。
1.4 内容物可见杂志
目测,在灌装线末端装箱前,与散射光线下肉眼观察。。
1.5 净含量测定
1.5.1 称重:取一个包装件称重后倒出全部内装物,用溶剂清洗残油两次,倒出吹干后,称得空瓶质量,得内装物质量=包装件质量-空瓶质量。
1.5.2 在室温条件下,测得油温在10~35℃范围内的实测密度,,按所得密度换算成20℃的密度,按式计算净含量。
体积(净含量)=质量/密度(20℃)
编织袋检验方法
本标准参考GB/T 8946-1998《塑料编织袋》制定,适用于编织袋的检验。
1 检测项目
外形尺寸 净重 经密度和纬密度
底边宽度 针距 断裂强度
留线头长 印刷质量及格式 盛装量
2 取样方法
进厂编织袋以车为单位,卸车时分别取上、下层给两包,每包抽取编织袋给两条,留作检验样品。
3 仪器用具
精度1mm的卷尺,剪刀,1.5、2.0、2.5公斤重锤,天平(感量0.1g)。 4 试验方法
4.1 长度和宽度
将编织袋摊平,用卷尺在中间和离边100mm处测量三处,直尺应与袋边平行,以最大偏差作为测试结果。
4.2 经密度和纬密度
将编织袋摊平,在编织袋的上、下两个对角处圈定100 mm×100mm两方块,方块外边线与袋边线相距100mm,目测方块内经、纬线根数,取其平均值,计算时当起点或最后不足一根时,按一根计。
4.3 重量
用天平先称量橡皮套质量m0,再用橡皮套将折叠好的编织袋套好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记为m1。
编织袋质量(kg)= m—m0
4.4 底边宽度
用卷尺测量底边距缝线的距离。
4.5 针距
用卷尺测量10cm内的针孔总数。
4.6 留线头长度
用卷尺测量留线头长度。
4.7 断裂强度
用剪刀把编织袋剪下一块20cm左右的方块,分别抽取横向(纬)、纵向(经)编丝各10根,分别系在1.5kg、2.0kg、2.5kg的重锤上,提起重锤编丝不断者为合格,合格率在90%以上(不含90%)视为经纬线断裂强度为合格。
4.8 印刷质量
格式、色彩符合印刷图案标准视为合格;印刷质量应颜色清晰、色彩亮丽,除印刷处其它不得有颜料痕迹,不渗透、不掉色,否则视为不合格。
4.9 材料及编织要求
目测有无折丝、并丝,是否有漏编等情况;编织是否平整、均匀、紧密等。
4.10 盛装量的检验
经打包机装料打包,观察盛装情况及封口情况,封口处顶部余量在5cm以上视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