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说课稿
一、说教材:
《钱学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人的爱国之情。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本文语言简洁朴素,叙事清楚,层次清晰,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课文重点词句,;
⑵了解钱学森放弃一切,冲破重围,历尽艰辛,毅然回国的感人事迹,感受人物内心的炽热情感。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紧抓“爱国”这一主线,通过联系背景、查找资料、角色体验这三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好人物语言,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2)理清文章层次,学习倒叙这一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其中通过联系背景、查找资料、角色体验这三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好人物的两处语言,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反复朗读法、批注法、抓关键语句品读法、补充资料等教法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流程
我将从:“激情导入、检查预习、细读品悟、拓展升华、布置作业”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㈠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有这样一个人,他把中国的航天事业至少向前推进20年,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他就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让我们一起一笔一画、认认真真的书写他的名字。教师饱含感情的导入能够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并且形成积极的阅读期待。
㈡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首先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其中“运载火箭”中的载
字,特别容易出错,我出示字典中的解释,(载 zǎi ① 年 。 ② 把事情记录下来。载 zài ① 用运输工具装。 ② 充满。)请学生选择字义,从而渗透学法:多音字可通过查字典明确字义的方法来确定读音。然后,小组交流预习卡,最后全班交流读了课文自己的感受。通过检查预习这一环节,学生初步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情,对课文有了整体把握,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㈢细读课文,感悟爱国情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静静地默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到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步,聚焦第一处语言,读出浓浓爱国情
首先进行学法指导:同学们,通过人物语言来展现人物内心情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要想读好人物语言,老师有一个小窍门,就是结合人物说话时的背景来读,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的内心。
接下来出示第一句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请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抓住“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这几个词语,补充科研人员国内外年薪差距(4000元左右——40万元左右),感受到钱学森在美国生活的优越;抓住“最得意、最得力”这两个最字,补充冯·卡门教授的相关资料,以及“钱学森36岁被聘为美国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参与美国绝密工程——导弹的研制,冯·卡门教授曾说过,钱学森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这些资料,体会到钱学森的才华、智慧、勤奋;此时,引导学生想象“拥有了这么有名的教授,自己拥有出众的才华,意味着钱学森在美国将拥有什么?”
是啊,金钱、荣誉、地位、前程,这些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而钱学森却说
——反复读钱学森说的话。钱学森在美国11年坚决不入美国国籍,为了祖国他甘愿抛弃一切,齐读这句话,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
最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结合人物说话时的背景,查找了相关资料,更好的读懂了人物语言。
第三步,聚焦第二处语言,读出拳拳报国心
首先,出示第二处语言,学生自读三四自然段,通过交流学生了解到这句话是在新中国刚成立,留学生劝钱学森时说的。接着问:留学生劝的有道理吗?为什么?这一问,让学生结合文本,更深入的了解到当时中国的困难,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然后,创设情境,角色问答。“如果你是钱学森,你要不要回国?”老师设计4个小问题:“钱学森啊,你在美国拥有优厚的待遇,回国后要啥没啥,你可要想好啊?钱学森啊,做这个决定你可能是一时冲动,回国后你会后悔的!钱学森啊,留学生有很多,不差你一个,你就不要回去了。钱学森啊,作为好朋友,我可要给你提个醒,以咱们国家的现状,可能会埋没你的才华,葬送了你的前程啊!”学生回答时老师适时点拨:“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祖国的需要永远放在第一位。”“这是多么真诚的赤子之心啊。” 这四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走进钱学森的内心,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学生触摸到他拳拳的报国心。紧接着问学生:“此时,你心中立起一个怎样的钱学森?”学生对钱学森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再反复朗读这句话,学生必然感情充沛,发自肺腑。
最后,总结学法:我们又学习了一种读好人物语言的方法——角色体验,感受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第四步,细读课文,读出漫漫回国路
钱学森的回国之路一走就是五年,这是为什么?读读5、6自然段找找答案。
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引导学生抓住:“五个师”体会钱学森的价值;抓住“绝不能”体会美国人的阻挠;补充美国人对他迫害和幽禁的资料体会钱学森回国的决心。
最后激情引读,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齐读
第一段。
㈣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首先,补充钱学森回国后的资料:回国后的钱学森一心扑在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上,1960年中国第一枚导弹研发成功, 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卫星,这些都离不开钱学森的卓越贡献,2007年,钱学森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教师配乐朗诵颁奖词。
接下来,配图片教师介绍: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永远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吊唁,望着钱学森慈祥的面庞,人们无法忘记他做出的巨大贡献,更无法忘记他说过的话,学生一起再读他曾说过的话。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学生在学完课文最后再读两段话,并呼唤他的名字,巧妙得回顾总结,再次形象渲染,让学生感受钱学森的浓浓爱国情怀,给学生的情感之火再添“干柴”。
㈤布置作业
推荐两本书《钱学森传》《钱学森故事》,进一步了解他。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这一板书简洁明了,既揭示课文的内容,又突出课文的重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钱学森》说课稿
一、说教材:
《钱学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人的爱国之情。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本文语言简洁朴素,叙事清楚,层次清晰,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课文重点词句,;
⑵了解钱学森放弃一切,冲破重围,历尽艰辛,毅然回国的感人事迹,感受人物内心的炽热情感。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紧抓“爱国”这一主线,通过联系背景、查找资料、角色体验这三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好人物语言,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2)理清文章层次,学习倒叙这一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其中通过联系背景、查找资料、角色体验这三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好人物的两处语言,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反复朗读法、批注法、抓关键语句品读法、补充资料等教法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流程
我将从:“激情导入、检查预习、细读品悟、拓展升华、布置作业”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㈠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有这样一个人,他把中国的航天事业至少向前推进20年,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他就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让我们一起一笔一画、认认真真的书写他的名字。教师饱含感情的导入能够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并且形成积极的阅读期待。
㈡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首先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其中“运载火箭”中的载
字,特别容易出错,我出示字典中的解释,(载 zǎi ① 年 。 ② 把事情记录下来。载 zài ① 用运输工具装。 ② 充满。)请学生选择字义,从而渗透学法:多音字可通过查字典明确字义的方法来确定读音。然后,小组交流预习卡,最后全班交流读了课文自己的感受。通过检查预习这一环节,学生初步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情,对课文有了整体把握,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㈢细读课文,感悟爱国情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静静地默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到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步,聚焦第一处语言,读出浓浓爱国情
首先进行学法指导:同学们,通过人物语言来展现人物内心情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要想读好人物语言,老师有一个小窍门,就是结合人物说话时的背景来读,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的内心。
接下来出示第一句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请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抓住“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这几个词语,补充科研人员国内外年薪差距(4000元左右——40万元左右),感受到钱学森在美国生活的优越;抓住“最得意、最得力”这两个最字,补充冯·卡门教授的相关资料,以及“钱学森36岁被聘为美国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参与美国绝密工程——导弹的研制,冯·卡门教授曾说过,钱学森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这些资料,体会到钱学森的才华、智慧、勤奋;此时,引导学生想象“拥有了这么有名的教授,自己拥有出众的才华,意味着钱学森在美国将拥有什么?”
是啊,金钱、荣誉、地位、前程,这些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而钱学森却说
——反复读钱学森说的话。钱学森在美国11年坚决不入美国国籍,为了祖国他甘愿抛弃一切,齐读这句话,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
最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结合人物说话时的背景,查找了相关资料,更好的读懂了人物语言。
第三步,聚焦第二处语言,读出拳拳报国心
首先,出示第二处语言,学生自读三四自然段,通过交流学生了解到这句话是在新中国刚成立,留学生劝钱学森时说的。接着问:留学生劝的有道理吗?为什么?这一问,让学生结合文本,更深入的了解到当时中国的困难,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然后,创设情境,角色问答。“如果你是钱学森,你要不要回国?”老师设计4个小问题:“钱学森啊,你在美国拥有优厚的待遇,回国后要啥没啥,你可要想好啊?钱学森啊,做这个决定你可能是一时冲动,回国后你会后悔的!钱学森啊,留学生有很多,不差你一个,你就不要回去了。钱学森啊,作为好朋友,我可要给你提个醒,以咱们国家的现状,可能会埋没你的才华,葬送了你的前程啊!”学生回答时老师适时点拨:“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祖国的需要永远放在第一位。”“这是多么真诚的赤子之心啊。” 这四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走进钱学森的内心,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学生触摸到他拳拳的报国心。紧接着问学生:“此时,你心中立起一个怎样的钱学森?”学生对钱学森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再反复朗读这句话,学生必然感情充沛,发自肺腑。
最后,总结学法:我们又学习了一种读好人物语言的方法——角色体验,感受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第四步,细读课文,读出漫漫回国路
钱学森的回国之路一走就是五年,这是为什么?读读5、6自然段找找答案。
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引导学生抓住:“五个师”体会钱学森的价值;抓住“绝不能”体会美国人的阻挠;补充美国人对他迫害和幽禁的资料体会钱学森回国的决心。
最后激情引读,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齐读
第一段。
㈣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首先,补充钱学森回国后的资料:回国后的钱学森一心扑在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上,1960年中国第一枚导弹研发成功, 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卫星,这些都离不开钱学森的卓越贡献,2007年,钱学森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教师配乐朗诵颁奖词。
接下来,配图片教师介绍: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永远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吊唁,望着钱学森慈祥的面庞,人们无法忘记他做出的巨大贡献,更无法忘记他说过的话,学生一起再读他曾说过的话。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学生在学完课文最后再读两段话,并呼唤他的名字,巧妙得回顾总结,再次形象渲染,让学生感受钱学森的浓浓爱国情怀,给学生的情感之火再添“干柴”。
㈤布置作业
推荐两本书《钱学森传》《钱学森故事》,进一步了解他。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这一板书简洁明了,既揭示课文的内容,又突出课文的重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