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北美洲巴黎”的加拿大魁北克城市蒙特利尔位于加拿大东部,是圣劳伦斯河水道(连接五大湖和大西洋)上的主要港口。它座落在圣劳伦斯与渥太华河交汇处的三大群岛之一 ── 霍舍拉加群岛的最大的岛屿蒙特利尔岛上。城市环海拔233米的蒙特利尔依山而建,市区面积158平方公里,占全岛面积的1/3,大市区面积2670平方公里,其范围包括其他岛屿和圣劳伦斯河两岸的部分地区的70多个大小城镇。 16世纪30年代,法国航海家、加拿大的发现者卡蒂埃第2次探险时来到这里,受到上千印第安人的欢迎。他将该山命名为蒙特利尔,即法语中“皇家山”的发音。这里原是印第安人的小村落,1642年法国人在此开始建城,1832年蒙特利尔正式建市,此后,城市发展迅速,1763年成为英属北美的一部分,1775年被美国革命军占领,1825─1849年该城曾为加拿大的首都。1959年获准建立都市自治。因该城市的300万人口中60%是法裔,城市建筑保持百年前巴黎的风格,是世界上除巴黎之外最大的法语城市,故有“北美洲的巴黎”之称。
蒙特利尔市白求恩广场的白求恩雕像。白求恩曾在
该市的医院里工作过8年。
蒙特利尔市大致成东北—西南走向,市区主要分布在罗亚尔山与圣劳伦斯河之间。圣劳伦斯大街将其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旧市区是该城的发祥地,街道以法文命名,建筑风格妩媚和谐,保留着堡垒古城的遗风。窄窄的鹅卵石路逶迤于古老的教堂和广场、小巧的古玩店、庄重朴实的石砌大楼、喷泉、剧院之间。旧城的夜市十分出名。西部新市区多豪华的现代化建筑。以多米尔广场为中心,集中了全市商业、金融行政、文教和娱乐场所。圣凯瑟琳大道一带是商业中心,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商场。在市政府命名的“白求恩广场”上,矗立着中国政府赠送的白求恩雕像;市内规模宏大的圣约瑟大教堂在北美洲亦居首位,此外,197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场建筑风格独特,名闻遐迩。它的工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也很发达。 最令蒙特利尔骄傲的是她独具一格的地下城。在市中心区的地面上,是以一座十字形的45层大楼为中心的数座高大建筑,在地下,是地下商店、饭店、剧院等商业设施,它们相互连接,地上、地下形成一个整体。地下城长约17公里,总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分上、下多层,6大中心,有1000多家商店、100多家饭馆、8家大旅社、20多家银行、20多家电影院和4个大剧院,此外,还有展览厅、画廊、室内广场、车站和可停放1万多辆汽车的停车场。地下城内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各种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地下商城使蒙特利尔在每年积雪达152—305厘米的冬季仍能正常进行。地下城还建有花草树木的植物园,这里常年花盛叶茂,生机盎然。 蒙特利尔的地下城是60年代初与地下铁路一起建设和发展起来的,目前,该市地铁全长70多公里,设有80多个车站,四通八达,其设施亦属世界一流。 蒙特利尔是大公司总部汇集地,设有银行、铁路、保险公司和国际民航组织等机构的总部。它是加拿大的金融中心,全国8家大银行有5家的总部都设在这里。作为航运和工业中心,有肥皂、酒和木革制品等传统产品,还有各种新兴制造业和石油加工业。它的高等教育很发达,设有麦基尔(1821年建立)、乔治威廉斯(1929年)和蒙特利尔 (1876年)大学及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院。作为主要文化中心,它设有艺术馆、博物馆、交响乐团、剧团;书店出售欧洲各大语种书籍;大学举办公共讲座;英语、法语出版业兴盛。1967年该市被选作“人与世界”国际博览会会址(每年夏季举办),使蒙特利尔日益成为国际性城市,吸引着八方来客。
蒙特利尔市的唐人街。
蒙特利尔市居民60%以上为法裔,其余大部分为英裔。宗教信仰因民族传统而异,以天主教为主。城市经济主要由少数英裔控制,两大种族集团之间的语言隔阂和经济地位悬殊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 1999年9月19日,蒙特利尔市在唐人街举行了中国“牌楼”的竣工典礼。矗立于圣罗伦大街南北路口的两座牌楼相距近200米,牌楼的高和宽均分别为12.8米和14米,木雕镏金,楼顶铺盖金黄色琉璃瓦。两牌楼中央外侧均嵌有宽1.5米、长3米的蓝底金边正匾,上面分别写着“唐人街”三个金色大字。南牌楼内侧的大匾上写着“钟灵毓秀”四个大字,意为美好的环境必然产生杰出人物;北牌楼内侧的大匾上写着“踵事增华”,意指继承和发展以前的事业。这两座牌楼于1998年6月动工,是由蒙特利尔 市和中国上海这两个姐妹城市共同修建的。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赠送给蒙特利尔市的两对石狮分别摆放在南北牌楼的两边。左边的是雄狮,用右爪戏弄绣球;右边的是雌狮,用左爪抚弄幼狮。两对狮子神态浑厚庄重,给两座牌楼增添了迷人的风采。 1985年5月14日与中国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
被誉为“北美洲巴黎”的加拿大魁北克城市蒙特利尔位于加拿大东部,是圣劳伦斯河水道(连接五大湖和大西洋)上的主要港口。它座落在圣劳伦斯与渥太华河交汇处的三大群岛之一 ── 霍舍拉加群岛的最大的岛屿蒙特利尔岛上。城市环海拔233米的蒙特利尔依山而建,市区面积158平方公里,占全岛面积的1/3,大市区面积2670平方公里,其范围包括其他岛屿和圣劳伦斯河两岸的部分地区的70多个大小城镇。 16世纪30年代,法国航海家、加拿大的发现者卡蒂埃第2次探险时来到这里,受到上千印第安人的欢迎。他将该山命名为蒙特利尔,即法语中“皇家山”的发音。这里原是印第安人的小村落,1642年法国人在此开始建城,1832年蒙特利尔正式建市,此后,城市发展迅速,1763年成为英属北美的一部分,1775年被美国革命军占领,1825─1849年该城曾为加拿大的首都。1959年获准建立都市自治。因该城市的300万人口中60%是法裔,城市建筑保持百年前巴黎的风格,是世界上除巴黎之外最大的法语城市,故有“北美洲的巴黎”之称。
蒙特利尔市白求恩广场的白求恩雕像。白求恩曾在
该市的医院里工作过8年。
蒙特利尔市大致成东北—西南走向,市区主要分布在罗亚尔山与圣劳伦斯河之间。圣劳伦斯大街将其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旧市区是该城的发祥地,街道以法文命名,建筑风格妩媚和谐,保留着堡垒古城的遗风。窄窄的鹅卵石路逶迤于古老的教堂和广场、小巧的古玩店、庄重朴实的石砌大楼、喷泉、剧院之间。旧城的夜市十分出名。西部新市区多豪华的现代化建筑。以多米尔广场为中心,集中了全市商业、金融行政、文教和娱乐场所。圣凯瑟琳大道一带是商业中心,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商场。在市政府命名的“白求恩广场”上,矗立着中国政府赠送的白求恩雕像;市内规模宏大的圣约瑟大教堂在北美洲亦居首位,此外,197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场建筑风格独特,名闻遐迩。它的工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也很发达。 最令蒙特利尔骄傲的是她独具一格的地下城。在市中心区的地面上,是以一座十字形的45层大楼为中心的数座高大建筑,在地下,是地下商店、饭店、剧院等商业设施,它们相互连接,地上、地下形成一个整体。地下城长约17公里,总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分上、下多层,6大中心,有1000多家商店、100多家饭馆、8家大旅社、20多家银行、20多家电影院和4个大剧院,此外,还有展览厅、画廊、室内广场、车站和可停放1万多辆汽车的停车场。地下城内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各种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地下商城使蒙特利尔在每年积雪达152—305厘米的冬季仍能正常进行。地下城还建有花草树木的植物园,这里常年花盛叶茂,生机盎然。 蒙特利尔的地下城是60年代初与地下铁路一起建设和发展起来的,目前,该市地铁全长70多公里,设有80多个车站,四通八达,其设施亦属世界一流。 蒙特利尔是大公司总部汇集地,设有银行、铁路、保险公司和国际民航组织等机构的总部。它是加拿大的金融中心,全国8家大银行有5家的总部都设在这里。作为航运和工业中心,有肥皂、酒和木革制品等传统产品,还有各种新兴制造业和石油加工业。它的高等教育很发达,设有麦基尔(1821年建立)、乔治威廉斯(1929年)和蒙特利尔 (1876年)大学及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院。作为主要文化中心,它设有艺术馆、博物馆、交响乐团、剧团;书店出售欧洲各大语种书籍;大学举办公共讲座;英语、法语出版业兴盛。1967年该市被选作“人与世界”国际博览会会址(每年夏季举办),使蒙特利尔日益成为国际性城市,吸引着八方来客。
蒙特利尔市的唐人街。
蒙特利尔市居民60%以上为法裔,其余大部分为英裔。宗教信仰因民族传统而异,以天主教为主。城市经济主要由少数英裔控制,两大种族集团之间的语言隔阂和经济地位悬殊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 1999年9月19日,蒙特利尔市在唐人街举行了中国“牌楼”的竣工典礼。矗立于圣罗伦大街南北路口的两座牌楼相距近200米,牌楼的高和宽均分别为12.8米和14米,木雕镏金,楼顶铺盖金黄色琉璃瓦。两牌楼中央外侧均嵌有宽1.5米、长3米的蓝底金边正匾,上面分别写着“唐人街”三个金色大字。南牌楼内侧的大匾上写着“钟灵毓秀”四个大字,意为美好的环境必然产生杰出人物;北牌楼内侧的大匾上写着“踵事增华”,意指继承和发展以前的事业。这两座牌楼于1998年6月动工,是由蒙特利尔 市和中国上海这两个姐妹城市共同修建的。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赠送给蒙特利尔市的两对石狮分别摆放在南北牌楼的两边。左边的是雄狮,用右爪戏弄绣球;右边的是雌狮,用左爪抚弄幼狮。两对狮子神态浑厚庄重,给两座牌楼增添了迷人的风采。 1985年5月14日与中国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