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更新时间: 2012-9-28 10:44:13 浏览次数: 5892 文章来源: 赣州晚报
分享到: 网易微博 搜狐微博 豆瓣网 百度收藏 QQ空间 QQ微博 人人网 新浪微博
赣州在讲述,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夸张的描绘,却有着专注的表情,传递着令人信服的力量。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的强大动力。赣州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行。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的赣州,其城市化率上升1个百分点,对全省的贡献率远大于1个百分点。
2009年以来,受经济危机的挑战,更借对接融合的大势,这座城市开始释放对时间和空间的丰富创造,“小城故事”唱出“大城胸怀”。大项目建设,组团式推进,赣州中心城区建设完成投资、道路建设、绿化面积、桥梁面积、民生保障项目投入、房屋竣工面积等实现“六个翻番”,大气魄写就了“赣州速度”和“赣州规模”。
2010年,赣州提出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理念,打造三大城市板块,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一小时经济圈在内的新赣州板块,以瑞金为中心的东部板块,以龙南为中心的南部板块,全力构建江西南部城市群。
2011年,赣州市政府提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
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赣州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一座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的活力之城、魅力之城正呈现在人们面前。
1
章江新区——未来城市“新中心”
十几年前,赣州的章江新区还是一个半农半城的城郊结合部。如今,章江新区已经基本看不到农舍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高品质生活居住区。而随着各项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章江新区正成为赣州的“新中心”。
目前,赣州中学、章贡中学、厚德外国语学校、豪德小学等一批师资优良的中小学均落户章江新区,同时还有赣三中等部分老牌名校也在章江新区建设分校。章江新区规划建设幼托28所,小学11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6所,高中3所。小学服务半径以500米计,中学服务半径以1000米计,基本覆盖整个新区规划范围。
在医疗方面,目前已有正在建设中的人民医院新院。同时,全区规划有市级综合性医院2处,居住区级医院3处,疾病控制中心1处,卫生站8处,基本规划共设置病床数约2600张。
商业方面,大型购物中心纷纷在章江新区聚集,全新、现代、时尚的商圈正在呈现。先是万盛购物中心名店纷纷开业。再是以春天百货为龙头的财富港已全面开业。而集酒店、百货商场等大型商业于一体的中航城九方购物中心及天虹百货也已经开业。
同时,社区商业遍地开花。以水岸新天、银庭花园、宝申花园、丽水华庭、章江豪园等小区为代表的滨水休闲商业已热浪滚滚;以天际华庭、江南明珠、金鹏·雅典园、黄金时代、公务员小区、京华苑等为代表的社区商业如火如荼。
旺盛的人气,科学的商业规划,完善的配套实施,良好的商业环境,大型商家的进驻,章江新区正日益成为赣州商业主战场。
2
老城区——旧城改造换新颜
“大润发开业了!”、“文清路更有文化底蕴了!”、“红旗大道往东能去赣县了!”……进入2012年,伴随着老城区改造工程以及各类新商业巨头的进入,市民不时发出以上感慨。
曾经繁华的千年宋城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后,有限的城市容量似乎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
然而,这一情况伴随着近年来老城区各项改造工程的实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干净整洁的道路、环境优美的公园又逐渐出现在人们面前。
为了进一步改善老城区的交通、居住、商业环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老城区主要以打通断头路、小游园建设、棚户区改造、市场及厂区搬迁等项目对老城区实施有机更新。
规划显示,赣州市将对河套老城区81处小游园进行改造建设。 同时,建设完成“打通断头路”工程12项,交叉口改造工程2个,新建公共停车场21处。迁建赣州汽车客运总站,建设赣州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完成“十二五”期间棚户区改造及公租房建设任务。建设完成老城区80余处小游园改造工程项目。完成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工业企业 “退城进园”,完成工业用地置换。完成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州市规划院等办公、医疗及院校的搬迁工作。外迁赣南贸易广场和改造、扩建桃子园农贸市场与东阳山大市场。
另外,适时改造医疗卫生、体育、教育、文化等各类公共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扩建章贡区社会福利中心。
3
创新区——下一个“硅谷”?
创新区位于赣州中心城区南面,与章江新区隔江相望。西面、北面到章江,东面到京九铁路,南面到潭东镇,总面积为32.72平方公里。偏远、面积小、常住人口少,似乎是人们对这个区域的第一印象。
在最新的规划中,创新区的设立,旨在为赣州市中心城区打造以高教研发、文化创意为特色的创新组团和以出口加工、商贸物流为特色的产业组团。未来全区的总人口将控制在21万人以内,其中9万人为高教园区学生及教职工。
创新区将以高教园区为中心,打造赣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出口加工区和综合物流园之间打造生产性服务基地。
在该片区的建设规划中,“教育科研”得到了政策的全面倾斜,居住环境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也能够令人满意。
首先,在该片区沿章江一带,将保留500米至2000米不等的生态用地,形成滨水生态带,保证生态环境的完整。同时,将设立区级综合性医院1所,在北部居住区及东部居住区各设立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1所,潭东居住社区中心将设立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2所。还将在各个居住组团中心设置300床至500床规模的养老院共4处。并且会在居住区中心和主要公交站点安排便于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商业服务,并结合商业设置服务各居住区级的市场用地。
另外,该片区在未来还将建设小学7所,在保留目前潭东中学(初中)的基础上,新增初中3所,新建高中1所。
4
水东区——生态文化“织”底蕴
1965年,横跨贡江两岸的东河大桥落成,河套内外的联系变得更加便利。近年来,随着虔东大道及其附属街道的整顿、贡江大桥的全线贯通、《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出台,“水东”这一赣州人概念中的城郊地段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据了解,未来的“水东”将结合目前的生态和已有建设条件,形成“一核两带三片”的布局结构。“一核”即马祖岩生态人文景观;“两轴”即依托赣江、贡江形成的滨江文化旅游休闲带和通过虔东大道、赣储公路形成的城市发展轴;“三片”即以佛教文化、生态为主题的马祖岩片区,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七里片区,以社会和谐、人文关怀为主题的虎岗片区。
在新的规划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马祖岩生态公园及其附属片区的建设、中华儿童新村旧址修复,还是七里古镇的恢复性整治,亦或是依托七里古村及马祖岩生态公园打造的特色商业文化街,所有的规划设计均围绕着“文化”、“生态”这两个词在进行,一个如后花园般美丽,同时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多元文化展示区正在悄然形成。
另悉,未来的“水东”将在虎岗居住区、马祖岩居住区、水东居住区、七里居住区各设立2处社区服务中心。在规划末期,片区内中学总量将达到3所,小学将达到12所。 在医疗方面,将保留并改造赣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六二医院,同时将新建三所社区级医院,并在各居住小区设置医疗卫生站。
5
开发区——“刚需”楼盘集中地
随着赣州城市规模的扩大,人们似乎很难在生活领域上将章贡区与赣州开发区严格地界定开来。完善的交通配套设施将开发区与章贡区紧密相连。超市、幼儿园、学校、服务性商业等日益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的不断建设,也使得开发区的居住价值日益提升。
围绕赣州开发区行走一圈,虽然这里没有老城区的喧闹和章江新区的繁华,但在结束一天的忙碌后,这里却有一种别样的宁静。这里没有高污染的各种重工业,只有一些高附加值的加工及生产研发企业。“十一五”期间,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努力控制下,各项工业污染指标均达标,使得这里的生活环境与其他地方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附属医院新院的落成,各居住组团社区医疗机构的设立,使得“看病难”这个话题在开发区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十一五”期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也让开发区的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到了令人满意的水准。
因有以上种种优势,加之开发区的锦绣·新天地、圣地亚哥等楼盘相对较低的价格,吸引了不少首次置业的年轻人在这里置业。
发布更新时间: 2012-9-28 10:44:13 浏览次数: 5892 文章来源: 赣州晚报
分享到: 网易微博 搜狐微博 豆瓣网 百度收藏 QQ空间 QQ微博 人人网 新浪微博
赣州在讲述,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夸张的描绘,却有着专注的表情,传递着令人信服的力量。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的强大动力。赣州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行。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的赣州,其城市化率上升1个百分点,对全省的贡献率远大于1个百分点。
2009年以来,受经济危机的挑战,更借对接融合的大势,这座城市开始释放对时间和空间的丰富创造,“小城故事”唱出“大城胸怀”。大项目建设,组团式推进,赣州中心城区建设完成投资、道路建设、绿化面积、桥梁面积、民生保障项目投入、房屋竣工面积等实现“六个翻番”,大气魄写就了“赣州速度”和“赣州规模”。
2010年,赣州提出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理念,打造三大城市板块,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一小时经济圈在内的新赣州板块,以瑞金为中心的东部板块,以龙南为中心的南部板块,全力构建江西南部城市群。
2011年,赣州市政府提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
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赣州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一座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的活力之城、魅力之城正呈现在人们面前。
1
章江新区——未来城市“新中心”
十几年前,赣州的章江新区还是一个半农半城的城郊结合部。如今,章江新区已经基本看不到农舍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高品质生活居住区。而随着各项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章江新区正成为赣州的“新中心”。
目前,赣州中学、章贡中学、厚德外国语学校、豪德小学等一批师资优良的中小学均落户章江新区,同时还有赣三中等部分老牌名校也在章江新区建设分校。章江新区规划建设幼托28所,小学11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6所,高中3所。小学服务半径以500米计,中学服务半径以1000米计,基本覆盖整个新区规划范围。
在医疗方面,目前已有正在建设中的人民医院新院。同时,全区规划有市级综合性医院2处,居住区级医院3处,疾病控制中心1处,卫生站8处,基本规划共设置病床数约2600张。
商业方面,大型购物中心纷纷在章江新区聚集,全新、现代、时尚的商圈正在呈现。先是万盛购物中心名店纷纷开业。再是以春天百货为龙头的财富港已全面开业。而集酒店、百货商场等大型商业于一体的中航城九方购物中心及天虹百货也已经开业。
同时,社区商业遍地开花。以水岸新天、银庭花园、宝申花园、丽水华庭、章江豪园等小区为代表的滨水休闲商业已热浪滚滚;以天际华庭、江南明珠、金鹏·雅典园、黄金时代、公务员小区、京华苑等为代表的社区商业如火如荼。
旺盛的人气,科学的商业规划,完善的配套实施,良好的商业环境,大型商家的进驻,章江新区正日益成为赣州商业主战场。
2
老城区——旧城改造换新颜
“大润发开业了!”、“文清路更有文化底蕴了!”、“红旗大道往东能去赣县了!”……进入2012年,伴随着老城区改造工程以及各类新商业巨头的进入,市民不时发出以上感慨。
曾经繁华的千年宋城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后,有限的城市容量似乎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
然而,这一情况伴随着近年来老城区各项改造工程的实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干净整洁的道路、环境优美的公园又逐渐出现在人们面前。
为了进一步改善老城区的交通、居住、商业环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老城区主要以打通断头路、小游园建设、棚户区改造、市场及厂区搬迁等项目对老城区实施有机更新。
规划显示,赣州市将对河套老城区81处小游园进行改造建设。 同时,建设完成“打通断头路”工程12项,交叉口改造工程2个,新建公共停车场21处。迁建赣州汽车客运总站,建设赣州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完成“十二五”期间棚户区改造及公租房建设任务。建设完成老城区80余处小游园改造工程项目。完成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工业企业 “退城进园”,完成工业用地置换。完成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州市规划院等办公、医疗及院校的搬迁工作。外迁赣南贸易广场和改造、扩建桃子园农贸市场与东阳山大市场。
另外,适时改造医疗卫生、体育、教育、文化等各类公共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扩建章贡区社会福利中心。
3
创新区——下一个“硅谷”?
创新区位于赣州中心城区南面,与章江新区隔江相望。西面、北面到章江,东面到京九铁路,南面到潭东镇,总面积为32.72平方公里。偏远、面积小、常住人口少,似乎是人们对这个区域的第一印象。
在最新的规划中,创新区的设立,旨在为赣州市中心城区打造以高教研发、文化创意为特色的创新组团和以出口加工、商贸物流为特色的产业组团。未来全区的总人口将控制在21万人以内,其中9万人为高教园区学生及教职工。
创新区将以高教园区为中心,打造赣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出口加工区和综合物流园之间打造生产性服务基地。
在该片区的建设规划中,“教育科研”得到了政策的全面倾斜,居住环境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也能够令人满意。
首先,在该片区沿章江一带,将保留500米至2000米不等的生态用地,形成滨水生态带,保证生态环境的完整。同时,将设立区级综合性医院1所,在北部居住区及东部居住区各设立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1所,潭东居住社区中心将设立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2所。还将在各个居住组团中心设置300床至500床规模的养老院共4处。并且会在居住区中心和主要公交站点安排便于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商业服务,并结合商业设置服务各居住区级的市场用地。
另外,该片区在未来还将建设小学7所,在保留目前潭东中学(初中)的基础上,新增初中3所,新建高中1所。
4
水东区——生态文化“织”底蕴
1965年,横跨贡江两岸的东河大桥落成,河套内外的联系变得更加便利。近年来,随着虔东大道及其附属街道的整顿、贡江大桥的全线贯通、《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出台,“水东”这一赣州人概念中的城郊地段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据了解,未来的“水东”将结合目前的生态和已有建设条件,形成“一核两带三片”的布局结构。“一核”即马祖岩生态人文景观;“两轴”即依托赣江、贡江形成的滨江文化旅游休闲带和通过虔东大道、赣储公路形成的城市发展轴;“三片”即以佛教文化、生态为主题的马祖岩片区,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七里片区,以社会和谐、人文关怀为主题的虎岗片区。
在新的规划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马祖岩生态公园及其附属片区的建设、中华儿童新村旧址修复,还是七里古镇的恢复性整治,亦或是依托七里古村及马祖岩生态公园打造的特色商业文化街,所有的规划设计均围绕着“文化”、“生态”这两个词在进行,一个如后花园般美丽,同时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多元文化展示区正在悄然形成。
另悉,未来的“水东”将在虎岗居住区、马祖岩居住区、水东居住区、七里居住区各设立2处社区服务中心。在规划末期,片区内中学总量将达到3所,小学将达到12所。 在医疗方面,将保留并改造赣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六二医院,同时将新建三所社区级医院,并在各居住小区设置医疗卫生站。
5
开发区——“刚需”楼盘集中地
随着赣州城市规模的扩大,人们似乎很难在生活领域上将章贡区与赣州开发区严格地界定开来。完善的交通配套设施将开发区与章贡区紧密相连。超市、幼儿园、学校、服务性商业等日益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的不断建设,也使得开发区的居住价值日益提升。
围绕赣州开发区行走一圈,虽然这里没有老城区的喧闹和章江新区的繁华,但在结束一天的忙碌后,这里却有一种别样的宁静。这里没有高污染的各种重工业,只有一些高附加值的加工及生产研发企业。“十一五”期间,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努力控制下,各项工业污染指标均达标,使得这里的生活环境与其他地方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附属医院新院的落成,各居住组团社区医疗机构的设立,使得“看病难”这个话题在开发区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十一五”期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也让开发区的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到了令人满意的水准。
因有以上种种优势,加之开发区的锦绣·新天地、圣地亚哥等楼盘相对较低的价格,吸引了不少首次置业的年轻人在这里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