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具N之诺兰的阶段模型

诺兰的阶段模型的含义

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Richard〃L〃Nolan)通过对200多个公司、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

诺兰认为,任何组织由手工信息系统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存在着一条客观的发展道路和规律。数据处理的发展涉及到技术的进步、应用的拓展、计划和控制策略的变化以及用户的状况四个方面。1979年,诺兰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六个阶段。诺兰强调,任何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

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六阶段模型反映了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的规律性,前三个阶段具有计算机时代的特征,后三个阶段具有信息时代的特征,其转折点处是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的时机。"诺兰模型"的预见性,被其后国际上许多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发展情况所证实。

下图中,横坐标表示信息系统的各个阶段,纵坐标表示增长要素 。

该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般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它可用于指导MIS的建设。

诺兰的阶段模型的主要内容

初始阶段

计算机刚进入企业,只作为办公设备使用,应用非常少,通常用来完成一些报表统计工作,甚至大多数时候被当做打字机使用。 在这一阶段,企业对计算机基本不了解,更不清楚IT技术可以为企业带来哪些好处,解决哪些问题。

在这一阶段,IT的需求只被作为简单的办公设施改善的需求来对待,采购量少,只有少数人使用,在企业内没有普及。 初始阶段特点:

1、组织中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该阶段一般发生在一个组织的财务部门。

扩展阶段

企业对计算机有了一定了解,想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比如进行更多的数据处理,给管理工作和业务带来便利。

于是,应用需求开始增加,企业对IT应用开始产生兴趣,并对开发软件热情高涨,投入开始大幅度增加。

但此时很容易出现盲目购机、盲目定制开发软件的现象,缺少计划和规划,因而应用水平不高,IT的整体效用无法突显。 扩展阶段特点:

1、 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2、 出现许多新问题(如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

3、计算机使用效率不高等。

控制阶段

在前一阶段盲目购机、盲目定制开发软件之后,企业管理者意识到计算机的使用超出控制,IT投资增长快,但效益不理想,于是开始从整体上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组织协调,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此时,企业IT建设更加务实,对IT的利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目标。

在这一阶段,一些职能部门内部实现了网络化,如财务系统、人事系统、库存系统等,但各软件系统之间还存在“部门壁垒”、“信息孤岛”。信息系统呈现单点、分散的特点,系统和资源利用率不高。 控制阶段特点

1、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2、采用了数据库(DB)技术;

3、这一阶段是计算机管理变为数据管理的关键。

统一阶段

在控制的基础上,企业开始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建立基础数据库,并建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的IT建设开始由分散和单点发展到成体系。

此时,企业IT主管开始把企业内部不同的IT机构和系统统一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使人、财、物等资源信息能够在企业集成共享,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IT系统和资源。

不过,这样的集成所花费的成本会更高、时间更长,而且系统更不稳定。

统一阶段特点:

1、建立集中式的DB及相应的IS;

2、增加大量硬件,预算费用迅速增长。

数据管理阶段

企业高层意识到信息战略的重要,信息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真正进入到数据处理阶段。

这一阶段中,企业开始选定统一的数据库平台、数据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统一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各部门、各系统基本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IT系统的规划及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成熟阶段

到了这一阶段,信息系统已经可以满足企业各个层次的需求,从简单的事务处理到支持高效管理的决策。企业真正把IT同管理过程结合起来,将组织内部、外部的资源充分整合和利用,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诺兰阶段模型的作用

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其基本思想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

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组织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诺兰的阶段模型的含义

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Richard〃L〃Nolan)通过对200多个公司、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

诺兰认为,任何组织由手工信息系统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存在着一条客观的发展道路和规律。数据处理的发展涉及到技术的进步、应用的拓展、计划和控制策略的变化以及用户的状况四个方面。1979年,诺兰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六个阶段。诺兰强调,任何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

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六阶段模型反映了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的规律性,前三个阶段具有计算机时代的特征,后三个阶段具有信息时代的特征,其转折点处是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的时机。"诺兰模型"的预见性,被其后国际上许多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发展情况所证实。

下图中,横坐标表示信息系统的各个阶段,纵坐标表示增长要素 。

该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般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它可用于指导MIS的建设。

诺兰的阶段模型的主要内容

初始阶段

计算机刚进入企业,只作为办公设备使用,应用非常少,通常用来完成一些报表统计工作,甚至大多数时候被当做打字机使用。 在这一阶段,企业对计算机基本不了解,更不清楚IT技术可以为企业带来哪些好处,解决哪些问题。

在这一阶段,IT的需求只被作为简单的办公设施改善的需求来对待,采购量少,只有少数人使用,在企业内没有普及。 初始阶段特点:

1、组织中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该阶段一般发生在一个组织的财务部门。

扩展阶段

企业对计算机有了一定了解,想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比如进行更多的数据处理,给管理工作和业务带来便利。

于是,应用需求开始增加,企业对IT应用开始产生兴趣,并对开发软件热情高涨,投入开始大幅度增加。

但此时很容易出现盲目购机、盲目定制开发软件的现象,缺少计划和规划,因而应用水平不高,IT的整体效用无法突显。 扩展阶段特点:

1、 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2、 出现许多新问题(如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

3、计算机使用效率不高等。

控制阶段

在前一阶段盲目购机、盲目定制开发软件之后,企业管理者意识到计算机的使用超出控制,IT投资增长快,但效益不理想,于是开始从整体上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组织协调,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此时,企业IT建设更加务实,对IT的利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目标。

在这一阶段,一些职能部门内部实现了网络化,如财务系统、人事系统、库存系统等,但各软件系统之间还存在“部门壁垒”、“信息孤岛”。信息系统呈现单点、分散的特点,系统和资源利用率不高。 控制阶段特点

1、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2、采用了数据库(DB)技术;

3、这一阶段是计算机管理变为数据管理的关键。

统一阶段

在控制的基础上,企业开始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建立基础数据库,并建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的IT建设开始由分散和单点发展到成体系。

此时,企业IT主管开始把企业内部不同的IT机构和系统统一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使人、财、物等资源信息能够在企业集成共享,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IT系统和资源。

不过,这样的集成所花费的成本会更高、时间更长,而且系统更不稳定。

统一阶段特点:

1、建立集中式的DB及相应的IS;

2、增加大量硬件,预算费用迅速增长。

数据管理阶段

企业高层意识到信息战略的重要,信息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真正进入到数据处理阶段。

这一阶段中,企业开始选定统一的数据库平台、数据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统一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各部门、各系统基本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IT系统的规划及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成熟阶段

到了这一阶段,信息系统已经可以满足企业各个层次的需求,从简单的事务处理到支持高效管理的决策。企业真正把IT同管理过程结合起来,将组织内部、外部的资源充分整合和利用,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诺兰阶段模型的作用

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其基本思想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

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组织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相关文章

  •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信息和信息化 信息化:源于60年代的日本. 内涵:一是指信息的利用非常广泛,信息观念深入人心:而高一层次则指信 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开发.利用.处理.管理.服务等方式 的完善 ...查看


  •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作业02
  •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主观部分) 一.简述题 1. MIS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 答:MIS 战略规划的作用在于: (1) 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以节省信息系统 的投资 ...查看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名词解释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名词解释 第一章 应用概论 1.信息: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 2.数据: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3.管理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4.信息间的递归定义:一个系统 ...查看


  • 第一章 现代酒店的含义与功能
  • 一.现代酒店的含义与功能 (一)现代酒店的含义 按照人们的传统理解,酒店就是向人们提供食宿服务的场所,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旅行生活需要的,即仅仅是提供食和住的服务. 例如,瑞士酒店管理协会曾将酒店概括为:"拥有完整的接待.住宿以及 ...查看


  • 从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理论看网络学习平台的进化 1
  • 摘要 文章从作为网络学习之核心和枢纽的网络学习平台入手,以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理论和新技术成熟度曲线为基础,揭示其既受信息技术的推动和牵引,更受信息系统发展阶段演化规律的制约.文章提出了网络学习平台发展将 经过单项技术应用期.综合技术整合期.使 ...查看


  • 信息系统案例分析期末考试总结
  • 第一章 1.数据(Data):就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对客观事物的基本表达 2.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3.知识(Knowledge):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 ...查看


  • 从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理论看网络学习平台的进化
  • 本文由<现代教育技术>杂志授权转载 作者:王涛(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 摘要 文章从作为网络学习之核心和枢纽的网络学习平台入手,以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理论和新技术成熟度曲线为基础,揭示其既受信息技术的推动和牵引,更受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制 ...查看


  •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又称波特竞争力模型 目录 [隐藏] 1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简介 ...查看


  •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
  •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 一. 名词解释 1.管理信息系统 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