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期末总复习-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 杠杆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撬棒) 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0标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1标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2标出。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标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 标出。

注意:画力臂时,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用大括号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2。力臂常用虚线画出。

3.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作:F1·L1=F2·L2或F2/F1=L1/L2

上式的意义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辨析: 杠杆上最小的力

怎样将省力杠杆用得最“省力”,也就是说用最小的力,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那么我们就要研究杠杆上在哪一处施加什么样的力是最小的力了。如图所示,杠杆撬石块时,力施加在杠杆0B 段上任一点均可。我们不难看出:当力的方向相同时或平行时,施加在杠杆最末端B 点上的力的力臂将大于施加在M 、N 点的力的力臂,而当杠杆平衡时,力和力臂成反比,所以,B 点应是施最小的力的作用点。

找到最小的力的作用点,我们再来看力的方向,如图5 —15—2所示,

作用在B 点的三个动力F 11、F 12、F 13,方向各不相同,其中F 12:的方向

与杠杆垂直。我们分别画出它们三者的力臂是:L 12、L 13,可以看出, L11、

L 12就是杠杆OB 段的长度,而OB 段与L 11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

直角边,OB 段与L 13是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因此OB

的长度一定大于L 11和L 13的长度,那么L 12应是三个力中力臂最长的F 12

应是大小最小的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省力杠杆中最小的力应是 作用在杠杆端点的垂直于杠杆的力。我们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在

使用省力杠杆时,找对位置和施力的方向,用最小的力,达到最终目的.

辨析:为什么要使用“

费力杠杆”

(1)如图所示,撬棒是一省力杠杆。用较小的动力可以

撬起较重的石块,这是省力杠杆的优点,但要使石块

上升较小的高度h ,手施力时要下降较大距离s ,即费

距离,这是省力杠杆的缺点。

(2)理发用的剪刀是费力杠杆,头发对剪刀的力不

大,但施加的动力要比它大,如图所示,这种杠杆

的优点在于:剪刀尖移动较大的距离时,手带动剪刀移动的距离并不大,换句话说,这种费

力杠杆省距离。理发用剪刀、裁衣剪刀都是利用了费力杠杆的这一优点而制作的。

(二) 滑轮

1.定滑轮: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如图所示, 不省力也不费力,

但可改变施力方向,如旗杆顶端的定滑轮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2.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如图所示,

费了两倍距离。

3.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用n 表示) 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

(用F 表示) 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不计摩擦和动滑

轮重) 。绳子的自由端绕过动滑轮的算一段,而绕过定

滑轮的就不算了。使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

动力移动的距离(用s 表示) 大于重物移动的距离(用h 表示) 。

用公式表示:F=(G物+G动)/n,s=nh

辨析:滑轮组绕线的方法和规律

对同一滑轮组,若绳子起点在动滑轮上,则有奇数段绳子

承担物重;若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则有偶数段绳子承担物重。 即滑轮组绕线规律是“奇动,偶定

”。 在绕线时,每个轮槽只能

绕过一根绳子,并且由内到外依次绕线,画图时线要用刻度尺画直线,因为滑轮组下面的动滑轮和货物受重力,将线拉直了,所以画出的线是直线。

请同学们完成图所示的几个滑轮组绕线,加深记忆。

(三) 斜面:斜面长是斜面高几倍,推力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摩擦不计) ,

如汽车沿“s”形路线爬山时就利用斜面省力的道理

(五)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人们使用机械完成某一项任务所需做的功。如用动 滑轮将某一重物G 提升高度h ,滑轮对重物所做的功W=Gh就是有

用功,用W 有用表示。

2.额外功:人们使用机械完成有用功时,不得不克服机械的某

些阻力所做的功。常见的额外功有两种: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

自重、容器重等所做的功,如用滑轮组提一筐砂石时,克服动滑轮

重和筐重所做的功都是额外功。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也是 额外功,如使用滑轮组时,克服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所做的功是额

外功。

3.总功:是动力对机械做的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即W 总功=W有用+W额外

(六) 机械效率

在实际做功的过程中,虽然不得不做一些额外功,但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能小一些,可以减小不必要的能量的损耗。这样一来,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就会大些。为了表示这个比例,物理学中引入了机械效率这个物理量。

1.机械效率被定义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用希腊字母“η”表示。η= W有 / W总 ×l00%

注意:在实际计算中,机械效率通常被表示为一个百分数,没有单

位;由于W 总〉W 有所以W 有和W 总因此机械效率必然小于l00%。

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机器:大于l 或大于l00%,那肯定是错误的。

注意:机械效率与功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两个物理量是从不同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功率大表示机械做功快;机械效率高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高。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机械效率高,例如内燃机车功率可以达到几千千瓦,但效率只有30%~40%,反之,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不一定大。例如,安装在儿童玩具汽车里的电动机效率可达80%,但功率却只有几瓦特。

2.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W有 =Gh , W总= Fs s=nh η= Gh/ Fs×l00%=G/nF×l00%

其中G 为提升的物重, h 为物体升高的高度,F 为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s 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n 为吊起动滑轮绳子的段数。若不考虑摩擦和绳重,滑轮组机械效率可变为η=G物/(G 物+G动)×l00%

注意:如果滑轮组不是用来提升物体,而是拉着物体水平运动,则不能用上式计算机械效率,

应该用η= F1h/ Fs×l00%= F1/nF×l00% F 1为物体受到的阻力。

辨析: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匀速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1)如果不是匀速地拉,弹簧秤示数忽大忽小,则W 总偏大偏小,且滑轮组对钩码的拉力不等于钩码的重力,则W 有偏大偏小,由η= W有 / W总 ×l00%算出的机械效率偏大偏小。

(2)如果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由于弹簧的自重而导致示数F 偏小η= W有 / W总 ×l00% η偏大

(3)如果在弹簧秤静止时读数,由于滑轮和轴之间没有摩擦,则读数F 偏小,η= W有 / W总 ×l00% η偏大

(七)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同一滑轮组,载重越大,机械效率越大,所以滑轮组在满载情况下工作,以增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提高机械效率。

2.相同载重的情况下,动滑轮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减小滑轮组中动滑轮的自重,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提高机械效率。

3.改进机械结构,在滑轮的转轴上加润滑油,以减小摩擦阻力,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提高机械效率。 挑战百分

1. 下列事例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用镊子换药 B .用筷子夹菜 C .用大扫帚扫地 D .用钳子截断铁丝

2. 如图所示,用工具撬钉子时,向哪一个方向施力最省力 ( )

A .沿F1的方向 B .沿F2的方向

C .沿F3的方向 D .沿F4的方向

3. 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

对于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4. 如图所示质量可忽略的杠杆上所标的每一格长度都是相等的,0为支点,

杠杆两边所挂的每一个钩码均相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下列情况

下,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 .两边都减少一个钩码

B .两边的钩码下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C .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右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D .右边钩码下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5. 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 为支点的杠杆,如图所示。

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L 表示

绳对桥板的拉力F 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 的变化以及乘积FL 的变化情

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L 始终在增加,FL 始终在增加

B .L 始终在增加,FL 始终在减小

C .L 先增加后减小,FL 始终在减小

D .L 先减小后增加,FL 先减小后增加

6.某同学分别用如图5—15—18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

行走。甲图中肩受到的压力____________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

施加的动力_______乙图中手施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 .做功越多的机械,

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的功一定越多

D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8. 在建筑工地上,经常可以看到用来吊运货物的吊车。

若吊车的机械效率为80%,将重为

7000 N的货物匀速提升4 m,所用的时间是10 s,则吊车的功率是多少?

9. 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A .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 .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 .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D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10. 用同一个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同一高度。在以下几种方案中,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 .减轻物重 B .增加物重 C .换用更粗的绳子 D .以上方案都能

11.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B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越省力

C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

D .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12.用如图所示的机械拉着重500 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

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0 N,绳子末端的水平拉力为50 N,则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2 m/s,

则l0s 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____J。

13. 如图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

力大小为___________ 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 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

移动_______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14. 在一些建筑工地、港口常见到各种大型起重机。如图所示是一种起

重机的简图,为了保证起重机起重时不会翻倒,在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

重物m 。,已知0A=10 m,OB=5 m,起重机功率为30 kW,起重机本身

重力不计。求:

(1)要使起重机吊起6×103kg 的货物时不会绕支点O 翻倒,右边配重m 。至少

为多少千克?

(2)若机械效率为80%,则把5×103kg 的货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l5 m,需要多少时间?

15. 小明在学校参加植树活动时,使用如图所示的钢丝钳,

剪铁丝固定小树苗。

(1)他使用的钳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2)在图中画出动力Fl 的力臂L1和作用在这根杠杆上的阻力F2;

(3)剪铁丝时动力臂长为10 cm,阻力臂长为2 cm,若铁丝被剪断需要1000 N的力,小明至少用多大的力才能将铁丝剪断?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 杠杆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撬棒) 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0标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1标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2标出。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标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 标出。

注意:画力臂时,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用大括号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2。力臂常用虚线画出。

3.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作:F1·L1=F2·L2或F2/F1=L1/L2

上式的意义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辨析: 杠杆上最小的力

怎样将省力杠杆用得最“省力”,也就是说用最小的力,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那么我们就要研究杠杆上在哪一处施加什么样的力是最小的力了。如图所示,杠杆撬石块时,力施加在杠杆0B 段上任一点均可。我们不难看出:当力的方向相同时或平行时,施加在杠杆最末端B 点上的力的力臂将大于施加在M 、N 点的力的力臂,而当杠杆平衡时,力和力臂成反比,所以,B 点应是施最小的力的作用点。

找到最小的力的作用点,我们再来看力的方向,如图5 —15—2所示,

作用在B 点的三个动力F 11、F 12、F 13,方向各不相同,其中F 12:的方向

与杠杆垂直。我们分别画出它们三者的力臂是:L 12、L 13,可以看出, L11、

L 12就是杠杆OB 段的长度,而OB 段与L 11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

直角边,OB 段与L 13是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因此OB

的长度一定大于L 11和L 13的长度,那么L 12应是三个力中力臂最长的F 12

应是大小最小的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省力杠杆中最小的力应是 作用在杠杆端点的垂直于杠杆的力。我们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在

使用省力杠杆时,找对位置和施力的方向,用最小的力,达到最终目的.

辨析:为什么要使用“

费力杠杆”

(1)如图所示,撬棒是一省力杠杆。用较小的动力可以

撬起较重的石块,这是省力杠杆的优点,但要使石块

上升较小的高度h ,手施力时要下降较大距离s ,即费

距离,这是省力杠杆的缺点。

(2)理发用的剪刀是费力杠杆,头发对剪刀的力不

大,但施加的动力要比它大,如图所示,这种杠杆

的优点在于:剪刀尖移动较大的距离时,手带动剪刀移动的距离并不大,换句话说,这种费

力杠杆省距离。理发用剪刀、裁衣剪刀都是利用了费力杠杆的这一优点而制作的。

(二) 滑轮

1.定滑轮: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如图所示, 不省力也不费力,

但可改变施力方向,如旗杆顶端的定滑轮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2.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如图所示,

费了两倍距离。

3.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用n 表示) 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

(用F 表示) 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不计摩擦和动滑

轮重) 。绳子的自由端绕过动滑轮的算一段,而绕过定

滑轮的就不算了。使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

动力移动的距离(用s 表示) 大于重物移动的距离(用h 表示) 。

用公式表示:F=(G物+G动)/n,s=nh

辨析:滑轮组绕线的方法和规律

对同一滑轮组,若绳子起点在动滑轮上,则有奇数段绳子

承担物重;若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则有偶数段绳子承担物重。 即滑轮组绕线规律是“奇动,偶定

”。 在绕线时,每个轮槽只能

绕过一根绳子,并且由内到外依次绕线,画图时线要用刻度尺画直线,因为滑轮组下面的动滑轮和货物受重力,将线拉直了,所以画出的线是直线。

请同学们完成图所示的几个滑轮组绕线,加深记忆。

(三) 斜面:斜面长是斜面高几倍,推力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摩擦不计) ,

如汽车沿“s”形路线爬山时就利用斜面省力的道理

(五)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人们使用机械完成某一项任务所需做的功。如用动 滑轮将某一重物G 提升高度h ,滑轮对重物所做的功W=Gh就是有

用功,用W 有用表示。

2.额外功:人们使用机械完成有用功时,不得不克服机械的某

些阻力所做的功。常见的额外功有两种: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

自重、容器重等所做的功,如用滑轮组提一筐砂石时,克服动滑轮

重和筐重所做的功都是额外功。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也是 额外功,如使用滑轮组时,克服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所做的功是额

外功。

3.总功:是动力对机械做的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即W 总功=W有用+W额外

(六) 机械效率

在实际做功的过程中,虽然不得不做一些额外功,但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能小一些,可以减小不必要的能量的损耗。这样一来,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就会大些。为了表示这个比例,物理学中引入了机械效率这个物理量。

1.机械效率被定义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用希腊字母“η”表示。η= W有 / W总 ×l00%

注意:在实际计算中,机械效率通常被表示为一个百分数,没有单

位;由于W 总〉W 有所以W 有和W 总因此机械效率必然小于l00%。

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机器:大于l 或大于l00%,那肯定是错误的。

注意:机械效率与功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两个物理量是从不同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功率大表示机械做功快;机械效率高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高。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机械效率高,例如内燃机车功率可以达到几千千瓦,但效率只有30%~40%,反之,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不一定大。例如,安装在儿童玩具汽车里的电动机效率可达80%,但功率却只有几瓦特。

2.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W有 =Gh , W总= Fs s=nh η= Gh/ Fs×l00%=G/nF×l00%

其中G 为提升的物重, h 为物体升高的高度,F 为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s 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n 为吊起动滑轮绳子的段数。若不考虑摩擦和绳重,滑轮组机械效率可变为η=G物/(G 物+G动)×l00%

注意:如果滑轮组不是用来提升物体,而是拉着物体水平运动,则不能用上式计算机械效率,

应该用η= F1h/ Fs×l00%= F1/nF×l00% F 1为物体受到的阻力。

辨析: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匀速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1)如果不是匀速地拉,弹簧秤示数忽大忽小,则W 总偏大偏小,且滑轮组对钩码的拉力不等于钩码的重力,则W 有偏大偏小,由η= W有 / W总 ×l00%算出的机械效率偏大偏小。

(2)如果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由于弹簧的自重而导致示数F 偏小η= W有 / W总 ×l00% η偏大

(3)如果在弹簧秤静止时读数,由于滑轮和轴之间没有摩擦,则读数F 偏小,η= W有 / W总 ×l00% η偏大

(七)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同一滑轮组,载重越大,机械效率越大,所以滑轮组在满载情况下工作,以增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提高机械效率。

2.相同载重的情况下,动滑轮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减小滑轮组中动滑轮的自重,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提高机械效率。

3.改进机械结构,在滑轮的转轴上加润滑油,以减小摩擦阻力,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提高机械效率。 挑战百分

1. 下列事例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用镊子换药 B .用筷子夹菜 C .用大扫帚扫地 D .用钳子截断铁丝

2. 如图所示,用工具撬钉子时,向哪一个方向施力最省力 ( )

A .沿F1的方向 B .沿F2的方向

C .沿F3的方向 D .沿F4的方向

3. 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

对于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4. 如图所示质量可忽略的杠杆上所标的每一格长度都是相等的,0为支点,

杠杆两边所挂的每一个钩码均相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下列情况

下,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 .两边都减少一个钩码

B .两边的钩码下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C .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右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D .右边钩码下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5. 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 为支点的杠杆,如图所示。

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L 表示

绳对桥板的拉力F 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 的变化以及乘积FL 的变化情

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L 始终在增加,FL 始终在增加

B .L 始终在增加,FL 始终在减小

C .L 先增加后减小,FL 始终在减小

D .L 先减小后增加,FL 先减小后增加

6.某同学分别用如图5—15—18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

行走。甲图中肩受到的压力____________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

施加的动力_______乙图中手施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 .做功越多的机械,

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的功一定越多

D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8. 在建筑工地上,经常可以看到用来吊运货物的吊车。

若吊车的机械效率为80%,将重为

7000 N的货物匀速提升4 m,所用的时间是10 s,则吊车的功率是多少?

9. 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A .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 .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 .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D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10. 用同一个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同一高度。在以下几种方案中,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 .减轻物重 B .增加物重 C .换用更粗的绳子 D .以上方案都能

11.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B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越省力

C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

D .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12.用如图所示的机械拉着重500 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

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0 N,绳子末端的水平拉力为50 N,则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2 m/s,

则l0s 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____J。

13. 如图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

力大小为___________ 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 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

移动_______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14. 在一些建筑工地、港口常见到各种大型起重机。如图所示是一种起

重机的简图,为了保证起重机起重时不会翻倒,在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

重物m 。,已知0A=10 m,OB=5 m,起重机功率为30 kW,起重机本身

重力不计。求:

(1)要使起重机吊起6×103kg 的货物时不会绕支点O 翻倒,右边配重m 。至少

为多少千克?

(2)若机械效率为80%,则把5×103kg 的货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l5 m,需要多少时间?

15. 小明在学校参加植树活动时,使用如图所示的钢丝钳,

剪铁丝固定小树苗。

(1)他使用的钳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2)在图中画出动力Fl 的力臂L1和作用在这根杠杆上的阻力F2;

(3)剪铁丝时动力臂长为10 cm,阻力臂长为2 cm,若铁丝被剪断需要1000 N的力,小明至少用多大的力才能将铁丝剪断?


相关文章

  • 初三物理期末复习计划
  • 2012-2013上学期初三物理期末复习计划 物理教研组:马金秀 进入了初三,同学们正式踏上了2013中考的征途,时间紧,任务重是初三上学期最大的特点,再过不久我们就会迎来一次大型考试----期末考试,本次期末考试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意义是非比 ...查看


  • 中学第18周教研活动安排
  • 中学第18周教研活动安排 (12月24日-12月29日) 政 治 12月25日(星期二)上午8:30在西城教育研修学院南址(原教研中心)四楼第三教室,初二政治期末复习工作.请初二政治教师参加. 12月25日(星期二)上午8:30在西城教育研 ...查看


  • 2015初三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 2015初三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第1篇:初三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把初三的复习计划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一阶段,是整个初三第一学期时间.这个阶段时间大约五个月,约占整个初三复习的一半时间左右.这初三文 ...查看


  • 高一期末考试后的反思
  • 高一期末考试后的反思 学习是一个不断总结的漫长过程,因此对于高中学习的每一次阶段性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这次考试有喜也有忧,喜在这里就不多说了,针对"忧",我对每门科做了一些简单的 总结. 语文,出人意料的课外文 ...查看


  • 初二2班期中反思201555
  • 期中反思 张星驰 很快期中考试都快过去一个星期了.但现在也是悔不过当初那次考试没有复习. 数学这次下滑的是最厉害的,从及格直接下滑到了及格的一半.足足下了二十多分,这二十分可以让我上升好几名呢! 在下半学期中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希望在期末 ...查看


  • 清华电子系博士生入学考试复习指南_2013
  • 笔者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博士,并已于2012年9月开始课程学习.整整三年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用到了一些很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但形势比人强啊,在中国文凭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我们单位这样一个封闭的地方. 将搜集的资料重新整理一下,方便有 ...查看


  • 物理期末考试总结
  • 物理期末考试总结 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我所教的班级成绩有所提高,最高分83,较之平时有所进步,但更多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本学期,我教授九年级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依靠提高课堂效率,幻想课下单独找学生,时间不允许,而且 ...查看


  • 初三期末学习总结
  • 一.暑假补课到开学第一个月,认真讲解"北师大版"语文中的每单元的前两课以及重点古诗文.讲课时注重文体知识并适当补充"中语人教版"里比较典型的文章.比如讲<最苦与最乐>时,除了补充议论文三要 ...查看


  • 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 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 内能及其利用 1.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而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查看


  • 固体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总结
  • <固体物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昆原著 韩汝琦改编 第一章 固体按结构分为晶体.非晶体.准晶体,它们各自的特点如下 晶体:长程有序(至少在微米量级范围内原子排列具有周期性) 而晶体又分为单晶体以及多晶体. 非晶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