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幼师数学课程内容的设置
作者:马惠艳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较完善地讨论了幼师数学课程需要开设什么样的内容,以便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幼师;数学课程;基本技能
众所周知,近几年幼师专业招生已经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了,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来,能来的学生大多数成绩又不好,尤其是数学成绩。在这种状况下,能完成最低层次的数学教学目标已属不易,再谈拓展延伸简直就是奢望。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学生的数学成绩必然直线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毕业生数学素养低下,这将直接导致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执教能力的薄弱,从而严重影响了幼儿数学能力的培养。
幼师学生普遍认为,现在幼儿家长比较重视舞蹈、琴法、音乐等艺体科,平时多对这几门专业多下点功夫就可以了,数学课不一定要开设,有初中那点数学知识,在幼儿园已经足够用了。这一点不仅是学生,部分教师也有此认识。那么幼儿师范要不要学数学?如果要学,应该给他们安排哪些相应的数学知识呢?
我国著名婴幼儿教育专家殷红博曾说,幼儿期是人类数学能力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关键期得到科学系统并且具有个性化的训练,幼儿相应的数学能力会得到理想的发展,而一旦错过关键期则会造成发展不足,可能会给后续的学习带来影响。幼师学校的毕业生承担着开发幼儿数学能力的重任,因此幼师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学习数学,但是学习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现在的幼师专业用的是人教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数学》(提高版),这本教材的内容基本和高中的内容相同,难度比高中的小得多,但是有很多新知识都是建立在初中的基础上,那些初中没打好基础的学生学起来还是比较困难。针对幼师学生的现状,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笔者认为幼师专业的数学可以学习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一、数学理论基础知识
初中和高中相结合。对于初来乍到的新生,可以先安排他们学习初中的知识,当作新课来学,对于没学好的学生,可以重新学一遍。对于已经学会的学生,权当复习回顾。对于学得好的学生,还可以适当加大难度,再学习高中的知识,分层教学,这样多方面相结合,每一个学生都能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扩展课堂教学,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向必修课、选修课、教学实践、教学咨询等多途径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使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数学教材教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幼师数学课程内容的设置
作者:马惠艳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较完善地讨论了幼师数学课程需要开设什么样的内容,以便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幼师;数学课程;基本技能
众所周知,近几年幼师专业招生已经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了,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来,能来的学生大多数成绩又不好,尤其是数学成绩。在这种状况下,能完成最低层次的数学教学目标已属不易,再谈拓展延伸简直就是奢望。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学生的数学成绩必然直线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毕业生数学素养低下,这将直接导致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执教能力的薄弱,从而严重影响了幼儿数学能力的培养。
幼师学生普遍认为,现在幼儿家长比较重视舞蹈、琴法、音乐等艺体科,平时多对这几门专业多下点功夫就可以了,数学课不一定要开设,有初中那点数学知识,在幼儿园已经足够用了。这一点不仅是学生,部分教师也有此认识。那么幼儿师范要不要学数学?如果要学,应该给他们安排哪些相应的数学知识呢?
我国著名婴幼儿教育专家殷红博曾说,幼儿期是人类数学能力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关键期得到科学系统并且具有个性化的训练,幼儿相应的数学能力会得到理想的发展,而一旦错过关键期则会造成发展不足,可能会给后续的学习带来影响。幼师学校的毕业生承担着开发幼儿数学能力的重任,因此幼师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学习数学,但是学习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现在的幼师专业用的是人教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数学》(提高版),这本教材的内容基本和高中的内容相同,难度比高中的小得多,但是有很多新知识都是建立在初中的基础上,那些初中没打好基础的学生学起来还是比较困难。针对幼师学生的现状,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笔者认为幼师专业的数学可以学习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一、数学理论基础知识
初中和高中相结合。对于初来乍到的新生,可以先安排他们学习初中的知识,当作新课来学,对于没学好的学生,可以重新学一遍。对于已经学会的学生,权当复习回顾。对于学得好的学生,还可以适当加大难度,再学习高中的知识,分层教学,这样多方面相结合,每一个学生都能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扩展课堂教学,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向必修课、选修课、教学实践、教学咨询等多途径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使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数学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