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救亡运动中最杰出的音乐代表作品,结合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说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通过《九一八小调》和《义勇军进行曲》,了解东北三省沦亡的原因和抗日救亡的呼声。
围绕“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问题展开讨论,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了解日军对东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践踏行径,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 结合历史背景,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通过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等史实,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点:了解30年代日军对华侵略的过程和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激化。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峙的单一格局被打破,中国近代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局部抗战时期。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日军不断发动新的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事,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最终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课文“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讲述了三个子目: “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出现危险的开端;“不朽的民族战歌”充分表现了中国各界民众的强烈责任感;“西安事变”国共两党由对抗到合作,揭开了抗日救亡的新篇章。
2、学情: “九一八”刚刚过去,利用这节课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日本侵华事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让学生记住历史,借鉴历史。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
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教师引导: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离开家乡”“流浪”?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27分钟)
一、九一八事变:
1、教师简单补充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及带来的严重后果。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从美国开始,随即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世界经济大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贸易总额减少。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同时经济危机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市场狭小,这次经济危机的打击,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困难,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转移国内人民视线,日本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引导学生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者。
材料:《柳条湖炸轨真相》“十八日夜,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下数名向柳条湖方向走去。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个离北大营约八百米往南去的地方,和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这里路轨下,并点了火。时间是十点多钟。爆炸时轰的一声,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在炸毁路轨的同时,河本用随身携带的电话机向大队本部和奉天特务机关报告。这时,等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袭击北大营。在现场附近监督爆炸作业的今田大尉亲自挥舞着日本军刀,杀进了北大营。
这时,板垣代理军司令官下令第二十九联队和岛本大队,亲自集合部队参加战斗。”
——日本住奉天特务机关花谷正
教师提问:到底是谁炸了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
学生揭示事实真相:是日本关东军炸毁了铁路。
教师提问: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是不是偶然的?
学生归纳: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的有蓄谋的侵华战争。
学生简要回答九一八事变经过。
教师:而蒋介石,遇到“邻居”如此野蛮的对待时,事实上他是怎样做的?
材料:‚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后中央处理。‛-----引自‘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讨论:①通过这段材料可以知道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什么政策?
(蒋介石政权采取了不抵抗的方针)
②为什么会采取不抵抗政策?(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的围剿。)
③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什么后果?(东北三省沦亡,将东北三千万同胞置于日本的铁蹄之下,受尽了凌辱、欺压、被残忍杀戮!)
3、掌握“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扩张。
出示:《东北三省沦亡形势图》,让学生认识: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4、教师: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儿女能坐以待毙吗?
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起来说一说:“面对日本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东北人民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二、不朽的民族战歌:
教师: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从九一八事变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是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它的野心不仅是东三省,而是要独占中国。日军占领东北后还步步进逼,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哪里?
提问: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爱国的民众会怎样做?
学生:全国各界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由此导出“不朽的民族战歌”。
教师:这么优秀的作品在当时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学生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产生过程和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义勇军进行曲》
创作背景:日军侵犯了中国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处在最危急的关头。
创作过程:聂耳在投身抗日救国运动的实践中创作的。
历史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师:“你唱《义勇军进行曲》时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激人奋进的歌词和旋律,感受这首歌是当时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最强音。
过渡:就在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果断的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中共的号召下,中华大地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在全国抗日高潮的影响下,西安事变爆发了。
三、西安事变:
本目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以下三个问题,并学会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1、能够对“西安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有一个正确认识,进而掌握事件的整个发展脉络。
学生阅读课本88页小字部分,引导学生认识西安事变发生的必然原因,回答以下问题: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在做什么?这是谁的命令?
②在‚西安事变‛发生前,蒋介石到西安的目的是什么?
③为什么张学良和杨虎城要发动‚兵谏‛?(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以民族大义为先发动了西安事变。)
2、学生阅读课文,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一下西安事变?
学生: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3、教师指出,西安事变发生后,震惊全国,不同个人、不同国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宋美龄与宋子文、国民党内亲日派何应钦三方力量,要求学生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分析、讨论三方力量在西安事变发生后所能产生的反应、表现。
(国民党内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而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则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的转变。)
4、能够理解西安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说一说: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学会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历史假设:‚假设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没有发动西安事变,而是按照蒋介石的要求对红军进行围剿,那么历史会发生什么转变?‛
结合假设的结果来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组织学生讨论:根据我们的结论,你认为应当如何正确的评价张学良和杨虎城?
西安事变最后是和平解决了,但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有功之臣——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的结局却是不幸的。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表现了他的大义,而蒋介石却扣押了他,张学良将军从此遭终身监禁,留下了“千古功臣的千古奇冤”和世人深深的遗憾。杨虎城将军也遭国民党逮捕,于全国解放前夕在重庆惨遭杀害。张杨两位将军以个人之失,换来了民族之得,虽是个人的不幸,却是民族的大幸。
【小结】:
教师总结: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先烈用自己的鲜血、生命捍卫了自己爱国的信念,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置自身的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先,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他们都是爱国的。而在和平时代的今天,爱国可以包含哪些新的内容?我们又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
【练习】: 自我测评。
【教案点评】
该课在设计时,教师尝试营造一种教学互动的积极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历史人物的心理,了解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形成历史与现实的近距离接触。通过多种教学环节的设置,如音乐、情境的特定想像、历史滑稽剧的表演等,使学生透视历史,体验和感悟历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体味“国家的荣辱与个人的责任”,体现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教育思想,适应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救亡运动中最杰出的音乐代表作品,结合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说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通过《九一八小调》和《义勇军进行曲》,了解东北三省沦亡的原因和抗日救亡的呼声。
围绕“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问题展开讨论,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了解日军对东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践踏行径,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 结合历史背景,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通过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等史实,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点:了解30年代日军对华侵略的过程和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激化。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峙的单一格局被打破,中国近代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局部抗战时期。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日军不断发动新的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事,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最终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课文“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讲述了三个子目: “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出现危险的开端;“不朽的民族战歌”充分表现了中国各界民众的强烈责任感;“西安事变”国共两党由对抗到合作,揭开了抗日救亡的新篇章。
2、学情: “九一八”刚刚过去,利用这节课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日本侵华事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让学生记住历史,借鉴历史。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
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教师引导: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离开家乡”“流浪”?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27分钟)
一、九一八事变:
1、教师简单补充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及带来的严重后果。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从美国开始,随即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世界经济大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贸易总额减少。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同时经济危机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市场狭小,这次经济危机的打击,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困难,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转移国内人民视线,日本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引导学生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者。
材料:《柳条湖炸轨真相》“十八日夜,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下数名向柳条湖方向走去。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个离北大营约八百米往南去的地方,和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这里路轨下,并点了火。时间是十点多钟。爆炸时轰的一声,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在炸毁路轨的同时,河本用随身携带的电话机向大队本部和奉天特务机关报告。这时,等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袭击北大营。在现场附近监督爆炸作业的今田大尉亲自挥舞着日本军刀,杀进了北大营。
这时,板垣代理军司令官下令第二十九联队和岛本大队,亲自集合部队参加战斗。”
——日本住奉天特务机关花谷正
教师提问:到底是谁炸了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
学生揭示事实真相:是日本关东军炸毁了铁路。
教师提问: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是不是偶然的?
学生归纳: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的有蓄谋的侵华战争。
学生简要回答九一八事变经过。
教师:而蒋介石,遇到“邻居”如此野蛮的对待时,事实上他是怎样做的?
材料:‚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后中央处理。‛-----引自‘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讨论:①通过这段材料可以知道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什么政策?
(蒋介石政权采取了不抵抗的方针)
②为什么会采取不抵抗政策?(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的围剿。)
③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什么后果?(东北三省沦亡,将东北三千万同胞置于日本的铁蹄之下,受尽了凌辱、欺压、被残忍杀戮!)
3、掌握“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扩张。
出示:《东北三省沦亡形势图》,让学生认识: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4、教师: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儿女能坐以待毙吗?
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起来说一说:“面对日本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东北人民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二、不朽的民族战歌:
教师: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从九一八事变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是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它的野心不仅是东三省,而是要独占中国。日军占领东北后还步步进逼,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哪里?
提问: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爱国的民众会怎样做?
学生:全国各界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由此导出“不朽的民族战歌”。
教师:这么优秀的作品在当时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学生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产生过程和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义勇军进行曲》
创作背景:日军侵犯了中国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处在最危急的关头。
创作过程:聂耳在投身抗日救国运动的实践中创作的。
历史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师:“你唱《义勇军进行曲》时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激人奋进的歌词和旋律,感受这首歌是当时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最强音。
过渡:就在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果断的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中共的号召下,中华大地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在全国抗日高潮的影响下,西安事变爆发了。
三、西安事变:
本目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以下三个问题,并学会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1、能够对“西安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有一个正确认识,进而掌握事件的整个发展脉络。
学生阅读课本88页小字部分,引导学生认识西安事变发生的必然原因,回答以下问题: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在做什么?这是谁的命令?
②在‚西安事变‛发生前,蒋介石到西安的目的是什么?
③为什么张学良和杨虎城要发动‚兵谏‛?(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以民族大义为先发动了西安事变。)
2、学生阅读课文,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一下西安事变?
学生: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3、教师指出,西安事变发生后,震惊全国,不同个人、不同国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宋美龄与宋子文、国民党内亲日派何应钦三方力量,要求学生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分析、讨论三方力量在西安事变发生后所能产生的反应、表现。
(国民党内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而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则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的转变。)
4、能够理解西安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说一说: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学会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历史假设:‚假设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没有发动西安事变,而是按照蒋介石的要求对红军进行围剿,那么历史会发生什么转变?‛
结合假设的结果来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组织学生讨论:根据我们的结论,你认为应当如何正确的评价张学良和杨虎城?
西安事变最后是和平解决了,但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有功之臣——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的结局却是不幸的。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表现了他的大义,而蒋介石却扣押了他,张学良将军从此遭终身监禁,留下了“千古功臣的千古奇冤”和世人深深的遗憾。杨虎城将军也遭国民党逮捕,于全国解放前夕在重庆惨遭杀害。张杨两位将军以个人之失,换来了民族之得,虽是个人的不幸,却是民族的大幸。
【小结】:
教师总结: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先烈用自己的鲜血、生命捍卫了自己爱国的信念,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置自身的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先,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他们都是爱国的。而在和平时代的今天,爱国可以包含哪些新的内容?我们又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
【练习】: 自我测评。
【教案点评】
该课在设计时,教师尝试营造一种教学互动的积极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历史人物的心理,了解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形成历史与现实的近距离接触。通过多种教学环节的设置,如音乐、情境的特定想像、历史滑稽剧的表演等,使学生透视历史,体验和感悟历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体味“国家的荣辱与个人的责任”,体现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教育思想,适应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