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健康教育讲座第9期

xx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健 康 育 知 识 讲 座

第九期

2012年09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高庆杰 负责人(签字):高庆杰

填表时间:2012年9月15日

通知

xx村乡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基本掌握了个人预防措施,预防手足口病常用的消毒方法,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肠道传染病预防要点。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2年9月15日9:00-10:30

地点:黄集卫生院

讲座内容: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授课人:高庆杰

参加人员:你村0-6岁儿童家长,以及幼儿园老师。

xx卫生院

2012-9-10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材料

主讲人:xx卫生院 高庆杰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肠道病毒EV71防控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

答: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

问:哪些人容易患这种疾病?

答:该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5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不良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以及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容易引发此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及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问:这种病什么季节最容易发生,怎么传播的?

答: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问:这种病开始有哪些表现?

答: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问: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有皮疹等症状,家长该怎么办?

答: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置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问:家庭如何预防这种病?

答: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问:幼儿园、托儿所如何预防这种病?

答: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学。

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要立即对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发现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 问:小学如何预防这种病?

答:小学要做好每日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病学生不应继续上学,要在家中休息。 学校老师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学生后,要立即对被褥、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

预防手足口病常用的消毒方法

一、环境消毒要点

1.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

2.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

3.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

二、常用消毒方法

1.一般物体表面(生活用具、玩具、交通工具等):用含500-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溶液擦拭消毒,小件物品可浸泡消毒,作用时间均30分钟。

2.地面:用含500-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喷洒用量200ml/m2。

3.食具、饮具则用含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或用高温(蒸气或煮沸)消毒10分钟。

4.患者的衣物、毛巾、被单等可用煮沸消毒20分钟或用含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5.饮用水应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并定期做好水质监测。在无法提供达标自来水情况下,如使用井水应用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进行消毒,加氯量1-3mg/L有效氯,作用30分钟。不能喝生水。

6.书籍可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或太阳暴晒1小时。

7.室内空气(如: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消毒:在无人情况下进行,用二氧化氯消毒液500mg/L或0.5%过氧乙酸溶液,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消毒,1小时后通风换气。有安装紫外线灯的场所,作预防性消毒时,可于无人时开灯消毒30分钟。

8.垃圾:用含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作用60分钟,并即时清理。

9.生活污水:用漂白粉或优氯净按50mg/L加氯量投加,作用120分钟后排放。

10.人畜粪便:可按漂白粉∶粪便以1∶5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或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12小时。

11.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12.杀灭蚊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按50~100mg/m2量喷洒,或使用其他杀虫剂,则按说明书使用。

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肠道传染病预防要点

一、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及时送县医院就诊:

1、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之内;

2、发热伴精神差;

3、疱疹性咽峡炎。

二、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预防肠道传染病必须做到:

1、勤洗手

2、吃熟食

3、喝开水

4、多通风

5、晒衣被

三、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预防肠道传染病家庭及周边卫生环境必须做到:

1、清理粪便和垃圾

2、清除杂草和污泥

3、厕所消毒灭蚊蝇

4、家禽家畜要圈养

5、生活用水须干净

xx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健 康 育 知 识 讲 座

第九期

2012年09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高庆杰 负责人(签字):高庆杰

填表时间:2012年9月15日

通知

xx村乡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基本掌握了个人预防措施,预防手足口病常用的消毒方法,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肠道传染病预防要点。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2年9月15日9:00-10:30

地点:黄集卫生院

讲座内容: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授课人:高庆杰

参加人员:你村0-6岁儿童家长,以及幼儿园老师。

xx卫生院

2012-9-10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材料

主讲人:xx卫生院 高庆杰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肠道病毒EV71防控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

答: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

问:哪些人容易患这种疾病?

答:该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5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不良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以及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容易引发此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及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问:这种病什么季节最容易发生,怎么传播的?

答: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问:这种病开始有哪些表现?

答: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问: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有皮疹等症状,家长该怎么办?

答: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置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问:家庭如何预防这种病?

答: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问:幼儿园、托儿所如何预防这种病?

答: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学。

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要立即对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发现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 问:小学如何预防这种病?

答:小学要做好每日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病学生不应继续上学,要在家中休息。 学校老师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学生后,要立即对被褥、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

预防手足口病常用的消毒方法

一、环境消毒要点

1.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

2.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

3.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

二、常用消毒方法

1.一般物体表面(生活用具、玩具、交通工具等):用含500-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溶液擦拭消毒,小件物品可浸泡消毒,作用时间均30分钟。

2.地面:用含500-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喷洒用量200ml/m2。

3.食具、饮具则用含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或用高温(蒸气或煮沸)消毒10分钟。

4.患者的衣物、毛巾、被单等可用煮沸消毒20分钟或用含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5.饮用水应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并定期做好水质监测。在无法提供达标自来水情况下,如使用井水应用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进行消毒,加氯量1-3mg/L有效氯,作用30分钟。不能喝生水。

6.书籍可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或太阳暴晒1小时。

7.室内空气(如: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消毒:在无人情况下进行,用二氧化氯消毒液500mg/L或0.5%过氧乙酸溶液,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消毒,1小时后通风换气。有安装紫外线灯的场所,作预防性消毒时,可于无人时开灯消毒30分钟。

8.垃圾:用含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作用60分钟,并即时清理。

9.生活污水:用漂白粉或优氯净按50mg/L加氯量投加,作用120分钟后排放。

10.人畜粪便:可按漂白粉∶粪便以1∶5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或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12小时。

11.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12.杀灭蚊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按50~100mg/m2量喷洒,或使用其他杀虫剂,则按说明书使用。

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肠道传染病预防要点

一、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及时送县医院就诊:

1、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之内;

2、发热伴精神差;

3、疱疹性咽峡炎。

二、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预防肠道传染病必须做到:

1、勤洗手

2、吃熟食

3、喝开水

4、多通风

5、晒衣被

三、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预防肠道传染病家庭及周边卫生环境必须做到:

1、清理粪便和垃圾

2、清除杂草和污泥

3、厕所消毒灭蚊蝇

4、家禽家畜要圈养

5、生活用水须干净


相关文章

  • 健康教育资料
  • 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整理(乡镇卫生院) (资料盒名称) 一.健康教育计划与总结 健康教育年初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及上级下发文件 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印刷资料:健康教育处方.宣传单.宣传折页等摆放在健康教育宣传架上,放臵在乡镇卫生院的门诊.输 ...查看


  •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张英红 负责人(签字):曹林 填表时间:2015年04月10日 计划 为了加快建设爱心健康社区,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真正把健康知识送到千家万户,特别是让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和提高 ...查看


  • 2014年4月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计划
  •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时间: 2014年4月11日 灵泉镇2014年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签到册 主办单位:灵泉镇卫生院 2014年 4月10日 活动地点:卫生院三楼会议室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方案 2014 年我院面向全乡镇举办中医药健康教育 ...查看


  • 村卫生室2011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 永昌镇______村卫生室 2011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市.区健康教育工作精神要点,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广泛普及重大传染病和常见.多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 ...查看


  • 2013年健康教育工作年度计划1
  • 2013年健康教育工作年度计划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健康文明素质.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须长期 ...查看


  • 2015年健康教育工作年度计划1
  • 2015年健康教育工作年度计划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健康文明素质.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须长期 ...查看


  • 农村寄宿学校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小结
  • 兴隆场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大部分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多(特别是留守女童),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留守寄宿女童的健康成长,2月26日下午,兴隆场小学五.六年级160余名寄宿女童聚集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听取了主管寄宿女生工作的李欢连老师主 ...查看


  • 世界精神病日走村讲座活动总结
  • 10月10日下午,白峰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来到盛岙村,100来名村民听取了此次讲座.这次讲座由白峰镇卫生院郑康军主管防疫师主讲,郑医师通过介绍援川抗震救灾的情况,以及在XX的所见所闻,描述XX人民在这次地震中所表现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的斗志. ...查看


  • 2014年3月慢性病健康教育活动讲座计划
  • 慢性病健康教育活动讲座 计划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慢 性病的调查研究,已查明一些引起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如遗传. 生活方式.环境.既往病史.职业等,为开展慢性病法治提供了 科学依据. 为提高人群慢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查看


  • 亿万农民健康促进
  • **区"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工作记录册 (2009 年度) 单位名称 所在街道(乡镇 **区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 制 健康促进工作及资料归档有关情况说明 一.各单位要有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成立文件.成员名单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