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节奏与人物情绪的变化

作文的节奏与人物情绪的变化

作者:何平

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3年第01期

节奏感在写作中犹如生活中人走路快慢的节拍,又如音乐的音符。节奏在写作中可以激发抒情主人公或人物在作品中的情绪,促使人物情绪形成运动的曲线。这样既有利于凸显人物的性格,也有利于为作品奠定一定的情感基调。

一、时空的转换

时空转换对于文章节奏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从众多文学作品中可以了解到,时空的转换往往会给人一种跳跃感,一种迷离、错失感,可以很好地调动作者或人物情绪的运动。如曹禺的《雷雨》中将人物几十年的恩怨纠葛都集中在一天展开,巨大的时间空间距离,强烈的感情冲突,撕心裂肺的人伦矛盾和内心压抑,在一个漆黑的雨夜完全爆发了出来,让人们看到了剧中人物情绪的巨大波动,也让故事发展达到了高潮。

时空转换可以将人物的身份表现出来,有利于表明作品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对于理解人物的行为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如凸凹的《故乡诠》中有这样的描写:“父亲当村党支部书记那年”,这样时间自然转移到了那一年,尽管时间没有具体到哪一年,但是交代了父亲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时,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也为他的行为做了很好的伏笔。这样的描写加快了文章的节奏,让读者对于人物的行为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另外还有一些特定的时空转换用语,这样的词语,只要我们读到就会进入特定的时空领域。如凸凹《故乡诠》中对故乡的描写提及:“故乡的夏日,有瓜棚豆架,它搭在每家的庭院里,或叫天井。”这样的描写让人很快就联想到所捕写的是作者已经离开了多年的故乡,而夏日则是作者在故乡生活过的夏日的普遍场景,天井这个地方是作者印象最深的地方,加快了作品的节奏,也有助于激发作者的思乡情绪的表达。

时空的变化有时也可以帮助作品中的人物情绪定格在某一瞬间或一段时间内,让节奏变得更为紧张。如梁灵霞的《一个人,两段情》中描写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爱情,当时梅兰芳的母亲离世,孟小冬过去拜祭却遭到了梅兰芳二姨太太的阻拦,梅兰芳也表现得十分懦弱,孟小冬一气之下决定结束这段痛苦的感情。文章中这样捕写到:“那夜,暴雨如注,他在她窗外立了一夜,她在窗内哭了一夜。门,却始终未开。”将时间定格在那暴雨如注的一夜,空间是窗里窗外,门这个媒介却始终没有开,一种既紧张而又安静的节奏,让故事充满了悬念,最后的始终未开,也表明窗中人物的情绪是绝望的。

二、情节发展的疾徐

除了时空转换会对作品中节奏的变化有影响外,情节发展的疾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记叙性的文体,情节的设计对于记叙的展开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情节发展的疾徐往往涉及

作品中人物的矛盾冲突的程度,矛盾冲突更容易加速作品的节奏感,引发作品中人物的情绪的变化。

情节应该是指一个故事或事件相应阶段人物及与人物相关事件或行为的变化,往往注重细节描写。如李愚的《生命的礼物》一文中描写一对夫妇约翰和海伦驾驶飞机从纽约同家过复活节,约翰在离机场还有7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因心脏病离世,而没有飞机驾驶执照的海伦自信地接过了飞机操纵杆,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顺利地完成降落,作品中的人物的情绪也随着加速了感情的变化。文章最后用了一个巧妙的设计缓和了这紧张的情绪,因为海伦曾经和丈夫学习过飞机驾驶,只是没有拿到驾照。这样的描写也让我们看到了海伦在死神而前回来的幸福之感,以及她对丈夫生前给自己留下的礼物所感到的爱。

情节的发展有时可能很慢,但却更耐人寻味,久留余香。如毕淑敏的《购买一个希望》中讲述了一个穷苦的老人年复一年地购买一组数字的彩票,而且始终不改变这个习惯。这个老人为了买彩票也花了不少钱,自己却衣衫褴褛,而容憔悴,这也许会让人产生一种悬念,老人一定有什么秘密,最后老人终于揭开了谜底:这组数字是他初恋女友的生日数字。每周他下注的时候,都会想起她,心中就暖和起来。这个情节的发展让节奏似音乐一般,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情节的发展还可以伴随着人物的意识流活动,这样情绪就会有一种波澜起伏之感,而且让读者对于作者在不同时间阶段的情感变化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对于下一步情节的发展也有着一种助推作用。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只有第一句叙述了事件的缘由,其他七句则围绕这一事件,将自己准备回京的过程用抒情性的语言表达出来,突出了诗人“闻”后的主体感受,以“初闻”“却看”“即从”“便下”等快速推进的语句,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却意外地听到喜讯而急欲回京的情绪流程。全诗感情激越,节奏明快,作者的惊喜之情跃然纸上,也计读者的情绪受到了感染。

三、氛围的烘托

作品中的氛围烘托也可以促进作品节奏的变化,并为人物的情绪变化起到触媒作用。如席慕容的《明月夜》中的环境描写:“车子开上乡间那条小路的时候,月亮正从木麻黄的树梢后升起来,路很暗,一辆车也没有,路两旁的木麻黄因而显得更加高大茂密。……母亲提及在四川乡下时的环境,是„家‟在一个山坡上,种着很多松树,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就像今天晚上这样……”作者通过月色的阴暗来表现环境的凄清,让抒情主人公十分顺利地忆起了往事,作者通过多次月夜的描写反映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并表现了母亲的乡愁。

环境氛围的描写可以让不同人物的性格形成一种对比,也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如翟振祥翻译的《素不相识的朋友》中提及一个富人的葬礼,在众多豪华轿车送葬富人时,一个素不相识的,衣衫褴褛的陌生老人,在车经过他时肃立直到车子过去,而我因为车内没有空调而下车来,看到了老人这一幕我十分震撼。作者这样描写到:“此时烈日炎炎……老人在酷夏的烈日下,足足站立了十分钟,直至车队全部驶过,他才重新戴上那顶肮脏

作文的节奏与人物情绪的变化

作者:何平

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3年第01期

节奏感在写作中犹如生活中人走路快慢的节拍,又如音乐的音符。节奏在写作中可以激发抒情主人公或人物在作品中的情绪,促使人物情绪形成运动的曲线。这样既有利于凸显人物的性格,也有利于为作品奠定一定的情感基调。

一、时空的转换

时空转换对于文章节奏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从众多文学作品中可以了解到,时空的转换往往会给人一种跳跃感,一种迷离、错失感,可以很好地调动作者或人物情绪的运动。如曹禺的《雷雨》中将人物几十年的恩怨纠葛都集中在一天展开,巨大的时间空间距离,强烈的感情冲突,撕心裂肺的人伦矛盾和内心压抑,在一个漆黑的雨夜完全爆发了出来,让人们看到了剧中人物情绪的巨大波动,也让故事发展达到了高潮。

时空转换可以将人物的身份表现出来,有利于表明作品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对于理解人物的行为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如凸凹的《故乡诠》中有这样的描写:“父亲当村党支部书记那年”,这样时间自然转移到了那一年,尽管时间没有具体到哪一年,但是交代了父亲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时,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也为他的行为做了很好的伏笔。这样的描写加快了文章的节奏,让读者对于人物的行为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另外还有一些特定的时空转换用语,这样的词语,只要我们读到就会进入特定的时空领域。如凸凹《故乡诠》中对故乡的描写提及:“故乡的夏日,有瓜棚豆架,它搭在每家的庭院里,或叫天井。”这样的描写让人很快就联想到所捕写的是作者已经离开了多年的故乡,而夏日则是作者在故乡生活过的夏日的普遍场景,天井这个地方是作者印象最深的地方,加快了作品的节奏,也有助于激发作者的思乡情绪的表达。

时空的变化有时也可以帮助作品中的人物情绪定格在某一瞬间或一段时间内,让节奏变得更为紧张。如梁灵霞的《一个人,两段情》中描写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爱情,当时梅兰芳的母亲离世,孟小冬过去拜祭却遭到了梅兰芳二姨太太的阻拦,梅兰芳也表现得十分懦弱,孟小冬一气之下决定结束这段痛苦的感情。文章中这样捕写到:“那夜,暴雨如注,他在她窗外立了一夜,她在窗内哭了一夜。门,却始终未开。”将时间定格在那暴雨如注的一夜,空间是窗里窗外,门这个媒介却始终没有开,一种既紧张而又安静的节奏,让故事充满了悬念,最后的始终未开,也表明窗中人物的情绪是绝望的。

二、情节发展的疾徐

除了时空转换会对作品中节奏的变化有影响外,情节发展的疾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记叙性的文体,情节的设计对于记叙的展开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情节发展的疾徐往往涉及

作品中人物的矛盾冲突的程度,矛盾冲突更容易加速作品的节奏感,引发作品中人物的情绪的变化。

情节应该是指一个故事或事件相应阶段人物及与人物相关事件或行为的变化,往往注重细节描写。如李愚的《生命的礼物》一文中描写一对夫妇约翰和海伦驾驶飞机从纽约同家过复活节,约翰在离机场还有7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因心脏病离世,而没有飞机驾驶执照的海伦自信地接过了飞机操纵杆,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顺利地完成降落,作品中的人物的情绪也随着加速了感情的变化。文章最后用了一个巧妙的设计缓和了这紧张的情绪,因为海伦曾经和丈夫学习过飞机驾驶,只是没有拿到驾照。这样的描写也让我们看到了海伦在死神而前回来的幸福之感,以及她对丈夫生前给自己留下的礼物所感到的爱。

情节的发展有时可能很慢,但却更耐人寻味,久留余香。如毕淑敏的《购买一个希望》中讲述了一个穷苦的老人年复一年地购买一组数字的彩票,而且始终不改变这个习惯。这个老人为了买彩票也花了不少钱,自己却衣衫褴褛,而容憔悴,这也许会让人产生一种悬念,老人一定有什么秘密,最后老人终于揭开了谜底:这组数字是他初恋女友的生日数字。每周他下注的时候,都会想起她,心中就暖和起来。这个情节的发展让节奏似音乐一般,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情节的发展还可以伴随着人物的意识流活动,这样情绪就会有一种波澜起伏之感,而且让读者对于作者在不同时间阶段的情感变化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对于下一步情节的发展也有着一种助推作用。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只有第一句叙述了事件的缘由,其他七句则围绕这一事件,将自己准备回京的过程用抒情性的语言表达出来,突出了诗人“闻”后的主体感受,以“初闻”“却看”“即从”“便下”等快速推进的语句,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却意外地听到喜讯而急欲回京的情绪流程。全诗感情激越,节奏明快,作者的惊喜之情跃然纸上,也计读者的情绪受到了感染。

三、氛围的烘托

作品中的氛围烘托也可以促进作品节奏的变化,并为人物的情绪变化起到触媒作用。如席慕容的《明月夜》中的环境描写:“车子开上乡间那条小路的时候,月亮正从木麻黄的树梢后升起来,路很暗,一辆车也没有,路两旁的木麻黄因而显得更加高大茂密。……母亲提及在四川乡下时的环境,是„家‟在一个山坡上,种着很多松树,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就像今天晚上这样……”作者通过月色的阴暗来表现环境的凄清,让抒情主人公十分顺利地忆起了往事,作者通过多次月夜的描写反映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并表现了母亲的乡愁。

环境氛围的描写可以让不同人物的性格形成一种对比,也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如翟振祥翻译的《素不相识的朋友》中提及一个富人的葬礼,在众多豪华轿车送葬富人时,一个素不相识的,衣衫褴褛的陌生老人,在车经过他时肃立直到车子过去,而我因为车内没有空调而下车来,看到了老人这一幕我十分震撼。作者这样描写到:“此时烈日炎炎……老人在酷夏的烈日下,足足站立了十分钟,直至车队全部驶过,他才重新戴上那顶肮脏


相关文章

  • 作文评语:小学作文的批改评语
  • 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那么小学作文的批改评语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小学作文的批改评语,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 自然承上启下,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品质,令人感动 2. 比喻形象,贴切,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 3. ...查看


  • 电影的表现手法
  • 电影的表现手法 景别运用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查看


  • 教你做专题片
  • 教你做专题片.txt跌倒了,爬起来再哭~~~低调!才是最牛B的炫耀!!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真不好意思,让您贱笑了.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老子不但有车,还是自行的„„教你做专题片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什么影视节目,都是由一系列的镜头按照一 ...查看


  • 多媒体视听语言艺术
  • 一. 视听艺术语言------------主讲:严晨 (1)数字互动媒体艺术: A.数字印刷出版设计艺术 B.多媒体艺术 C.网络设计艺术 (2)视听艺术语言: A:视觉 .[1]静态 [2]动态 B.听觉 人们在认识和观察周围事物时,可以 ...查看


  • 节奏在影像表现中的作用
  • QUN WEN TIAN DI 文学与艺术 节奏在影像表现中的作用 ■熊煜 摘要:影视作品中,视觉节奏与音乐韵律的巧妙融合构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而编剧.摄影.剪辑.声音.灯影等节奏的巧妙结合便构成了一部扣人心弦的影片.节奏决定了电影的生命 ...查看


  • [优秀作文]韩熙载
  •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人物画 一. 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 ...查看


  • 浅谈豫剧唱腔板式及其伴奏
  • 浅谈豫剧唱腔板式及其伴奏 做为一个地方剧种,豫剧的音乐唱腔得到中原大地丰富文化底蕴的广泛滋润.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漫长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相继出现了以王基笑为代表的一大批音乐唱腔创作者,以及数十部享誉国内外 ...查看


  • 例说话题作文的"出彩"
  • 行动与反思 例说话题作文的"出彩"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规定了四个方面",有文采"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苏轼也说过" ...查看


  • 常用的镜头语言分析
  • 镜头分析 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 客观性角度是指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是电视节目运用最为频繁.最为普遍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客观性角度拍摄的画面就仿佛观众在现场参与事件进程.观察人物活动.欣赏风光景物一般,画面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