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默写高考全国卷练习

考前第10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⑴⑵⑶⑷⑸⑹

⑴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__ ”两句写出自己面对伸手可及的星辰,只能抚胸空叹息。

⑵《观沧海》中,曹操用:“ , __ ”两句表达出自己在用歌声诵咏心志。

⑶荀子在《劝学》中表达出“吾日三省吾身”意思的两句话是:

“ , __ 。”

2.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⑴钱大昕著有《十驾斋养新录》,其书题目出自《荀子·劝学》

“ , __ ”两句。

⑵《氓》中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真正用意是“ , __ 。” ⑶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告后主亲信“贞良死节之臣”会达到

“_ ,”的效果。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__ 。”

⑵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__ 。

⑶《使至塞上》中,王维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的两句是: , __ 。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 , _ 。”

⑵《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_ 。

⑶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_ , __ 。

5.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

⑴《氓》一诗中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的解释的诗句“ , ”表现女子的善良、天真。

⑵《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 , 。” ⑶杜牧《阿房官赋》“ , __ ”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的情形,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6.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⑴《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 “_ , __ ”。

⑵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 , __ ”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⑶《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 , __ 。”

考前第9天: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7.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⑴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 , _ ”。

⑵李煜的《虞美人》中,有两句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 , __ 。”

⑶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 , __ ”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8.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_ , __ 。”

⑵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名句是 “_ , __ 。

⑶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 , __ 。”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屈原《离骚》中“_ , __ ”两句写裁剪荷叶做上衣,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暗喻自己品行高洁。

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_ , __ ”是西汉兴隆的原因。 ⑶李白《蜀道难》中“_ , ”两句写山崩地陷后,在绝壁上凿孔架木筑成的通道像登天的梯子,极富浪漫色彩。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_ , 。”

⑵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 __ 。”

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 , _ ”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文中用“_ , __ ”写出了生活其中的老人和孩子的快乐。 ⑵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

⑶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__ ”写出了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气概。

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_ , __ ”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⑵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 , _ ”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⑶《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中则用“ , __ ”来烘托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

考前第8天: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表现是:“_ , __ 。”

⑵王湾的《次北固山下》“_ , __ ”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喜悦,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 , __ ” 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有力地收束了上阕。

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在《三峡》中,郦道元用“_ , _ ”来概括峡江两岸峰峦紧密相接的特点。

⑵杜牧《阿房宫赋》中“_ , _ ”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⑶李煜《虞美人》中“ , __ ”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怅恨和叹惋。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琵琶行》中的一句“ , __ ”,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⑵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__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⑶《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 , __ ”两句意思一致。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白居易《琵琶行》“_ , __ ”既交代了秋天的背景,又蕴含了离别的伤感。

⑵韩愈《师说》中认为老师的职能的一句是:“ , __ ”。 ⑶“文章憎命达。”杜甫《登高》中“_ , __ ”形象地反映了他生前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阿房宫赋》中,警示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亡教训,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 , __ 。”

⑵晏殊的《浣溪沙》中“_ , __ 。”两句,表达了惋惜与欣慰交织的情感。

⑶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裕英雄气概的句子为:“_ , __ 。”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秋景常是古代文人笔下烘托送别气氛的典型环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 , __ 。”

⑵屈原在《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来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 , __ 。”

⑶《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_ , __ 。”

考前第7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 , __ ”两句借用设问句式和借景抒情手法,自现境况,达了“迁谪意”。

⑵荀子《劝学》中“_ , __ ”两句拿“思”与“学”进行对比,强调了“学”的重要意义。

⑶世间如无“伯乐”,那么“千里马”也很可能难以摆脱“ , __ ”(韩愈《杂说》其一)的悲惨境遇。

20. 补写山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门京》中以春花喻飞雪的名句是

“ , __ 。”

⑵李白《蜀道难》中借鸟兽难以逾越衬托太白山高峻的两句是

“_ , __ 。”

(3 苏轼《赤壁赋》中“_ , _ ”二句,运用想象从侧面表现了洞箫声的悲切动人。

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 , __ 。”

⑵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 , _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⑶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景象的诗是“_ , __ 。”

22.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⑴《离骚》中用“_ , __ ”两句来直接表白自己宁死也不与小人们同流合污的心志。

⑵《赤壁赋》中描写诗人泛舟江上随意飘荡自由来去的情景的两句是:“_ , __ 。”

⑶《渔家傲•秋思》中用“_ , __ ”两句,点出了“塞下”的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

2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如果“_ , __ ”,那么就能达到“圣心一备焉”的境界。

⑵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_ , __ ”两句,描绘出琵琶演奏“声暂歇”时余音袅袅、余韵无穷的艺术境界。

⑶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先写士兵们饱餐烤肉、奏起军乐、点兵出征,后用“_ , __ 。”

2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庄子•逍遥游》中用“_ , __ ”两句写出了鲲鹏徙南冥的壮观场面。

⑵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月出之后江面景色的句子是“_ , _ 。” ⑶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 , __ ”,既描写实景,也形容由困境步入佳境的转变。

考前第6天: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的命运时,希望与神仙和明月同在的两句是“_ , __ 。”

⑵李商隐在《锦瑟》中以“沧海”“蓝田”表现人生的恍惚、迷惘的名句是“_ , __ 。”

⑶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小雨”和“草色”的名句是“_ , __ 。”

2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桃花源记》中“_ , __ ”两句,通过对老人和小孩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⑵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总体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的句子是“_ , __ 。”

⑶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 , __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志趣的句子是“ , __ 。” ⑵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 , __ 。”

⑶《登高》中,道出郁积杜甫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 , __ 。”

2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文中用“_ , __ ”写出了生活其中的老人和孩子的快乐。 ⑵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__ 。”

⑶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__ ”写出了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气概。

2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内走廊蜿蜒曲折,屋檐凸起犹如牙齿的句子是“ , __ 。”

⑵“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 __ 。”

⑶《蒹葭》中,面对“在水之湄”的伊人,虽然“ , __ ”但诗人依然执着追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3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接受邹忌的讽谏,于是下令,凡是能批评他的过错的人都能受奖赏,其中“ , _ ”能受到下等奖赏。

⑵《诗经•氓》中“ , __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女子的不幸遭遇应有尽头、不会永远在风浪中颠簸、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的愿望。 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的原因是,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__ 。”

参考答案:

1. ⑴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⑵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⑴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⑵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⑶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 ⑴(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⑵(且)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 ⑴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⑵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⑶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5. ⑴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⑵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⑶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 ⑴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⑵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⑶(且)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 ⑴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

⑵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⑶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8. ⑴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⑵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⑶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9. ⑴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⑵亲贤臣,远小人。

⑶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 ⑴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⑵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⑶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1. ⑴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2. 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⑵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⑶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13. ⑴

(且)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⑵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⑶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4. ⑴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⑶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5. ⑴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6. ⑴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7. ⑴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⑵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8. ⑴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⑵既替余以蕙纕(注:左边是绞丝旁)兮,又申之以揽茝 ⑶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9. ⑴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⑵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⑶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20. ⑴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⑶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1. ⑴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⑵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⑶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22. 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⑵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⑶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3. ⑴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⑵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4. ⑴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⑵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⑶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5. ⑴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⑵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⑶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26. ⑴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⑶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7. ⑴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⑵地崩山摧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⑶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8. ⑴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9. ⑴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⑶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30. 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⑵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⑶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考前第10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⑴⑵⑶⑷⑸⑹

⑴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__ ”两句写出自己面对伸手可及的星辰,只能抚胸空叹息。

⑵《观沧海》中,曹操用:“ , __ ”两句表达出自己在用歌声诵咏心志。

⑶荀子在《劝学》中表达出“吾日三省吾身”意思的两句话是:

“ , __ 。”

2.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⑴钱大昕著有《十驾斋养新录》,其书题目出自《荀子·劝学》

“ , __ ”两句。

⑵《氓》中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真正用意是“ , __ 。” ⑶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告后主亲信“贞良死节之臣”会达到

“_ ,”的效果。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__ 。”

⑵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__ 。

⑶《使至塞上》中,王维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的两句是: , __ 。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 , _ 。”

⑵《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_ 。

⑶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_ , __ 。

5.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

⑴《氓》一诗中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的解释的诗句“ , ”表现女子的善良、天真。

⑵《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 , 。” ⑶杜牧《阿房官赋》“ , __ ”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的情形,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6.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⑴《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 “_ , __ ”。

⑵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 , __ ”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⑶《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 , __ 。”

考前第9天: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7.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⑴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 , _ ”。

⑵李煜的《虞美人》中,有两句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 , __ 。”

⑶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 , __ ”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8.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_ , __ 。”

⑵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名句是 “_ , __ 。

⑶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 , __ 。”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屈原《离骚》中“_ , __ ”两句写裁剪荷叶做上衣,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暗喻自己品行高洁。

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_ , __ ”是西汉兴隆的原因。 ⑶李白《蜀道难》中“_ , ”两句写山崩地陷后,在绝壁上凿孔架木筑成的通道像登天的梯子,极富浪漫色彩。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_ , 。”

⑵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 __ 。”

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 , _ ”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文中用“_ , __ ”写出了生活其中的老人和孩子的快乐。 ⑵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

⑶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__ ”写出了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气概。

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_ , __ ”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⑵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 , _ ”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⑶《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中则用“ , __ ”来烘托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

考前第8天: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表现是:“_ , __ 。”

⑵王湾的《次北固山下》“_ , __ ”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喜悦,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 , __ ” 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有力地收束了上阕。

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在《三峡》中,郦道元用“_ , _ ”来概括峡江两岸峰峦紧密相接的特点。

⑵杜牧《阿房宫赋》中“_ , _ ”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⑶李煜《虞美人》中“ , __ ”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怅恨和叹惋。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琵琶行》中的一句“ , __ ”,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⑵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__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⑶《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 , __ ”两句意思一致。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白居易《琵琶行》“_ , __ ”既交代了秋天的背景,又蕴含了离别的伤感。

⑵韩愈《师说》中认为老师的职能的一句是:“ , __ ”。 ⑶“文章憎命达。”杜甫《登高》中“_ , __ ”形象地反映了他生前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阿房宫赋》中,警示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亡教训,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 , __ 。”

⑵晏殊的《浣溪沙》中“_ , __ 。”两句,表达了惋惜与欣慰交织的情感。

⑶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裕英雄气概的句子为:“_ , __ 。”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秋景常是古代文人笔下烘托送别气氛的典型环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 , __ 。”

⑵屈原在《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来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 , __ 。”

⑶《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_ , __ 。”

考前第7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 , __ ”两句借用设问句式和借景抒情手法,自现境况,达了“迁谪意”。

⑵荀子《劝学》中“_ , __ ”两句拿“思”与“学”进行对比,强调了“学”的重要意义。

⑶世间如无“伯乐”,那么“千里马”也很可能难以摆脱“ , __ ”(韩愈《杂说》其一)的悲惨境遇。

20. 补写山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门京》中以春花喻飞雪的名句是

“ , __ 。”

⑵李白《蜀道难》中借鸟兽难以逾越衬托太白山高峻的两句是

“_ , __ 。”

(3 苏轼《赤壁赋》中“_ , _ ”二句,运用想象从侧面表现了洞箫声的悲切动人。

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 , __ 。”

⑵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 , _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⑶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景象的诗是“_ , __ 。”

22.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⑴《离骚》中用“_ , __ ”两句来直接表白自己宁死也不与小人们同流合污的心志。

⑵《赤壁赋》中描写诗人泛舟江上随意飘荡自由来去的情景的两句是:“_ , __ 。”

⑶《渔家傲•秋思》中用“_ , __ ”两句,点出了“塞下”的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

2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如果“_ , __ ”,那么就能达到“圣心一备焉”的境界。

⑵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_ , __ ”两句,描绘出琵琶演奏“声暂歇”时余音袅袅、余韵无穷的艺术境界。

⑶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先写士兵们饱餐烤肉、奏起军乐、点兵出征,后用“_ , __ 。”

2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庄子•逍遥游》中用“_ , __ ”两句写出了鲲鹏徙南冥的壮观场面。

⑵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月出之后江面景色的句子是“_ , _ 。” ⑶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 , __ ”,既描写实景,也形容由困境步入佳境的转变。

考前第6天: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的命运时,希望与神仙和明月同在的两句是“_ , __ 。”

⑵李商隐在《锦瑟》中以“沧海”“蓝田”表现人生的恍惚、迷惘的名句是“_ , __ 。”

⑶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小雨”和“草色”的名句是“_ , __ 。”

2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桃花源记》中“_ , __ ”两句,通过对老人和小孩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⑵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总体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的句子是“_ , __ 。”

⑶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 , __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志趣的句子是“ , __ 。” ⑵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 , __ 。”

⑶《登高》中,道出郁积杜甫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 , __ 。”

2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文中用“_ , __ ”写出了生活其中的老人和孩子的快乐。 ⑵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__ 。”

⑶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__ ”写出了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气概。

2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内走廊蜿蜒曲折,屋檐凸起犹如牙齿的句子是“ , __ 。”

⑵“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 __ 。”

⑶《蒹葭》中,面对“在水之湄”的伊人,虽然“ , __ ”但诗人依然执着追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3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接受邹忌的讽谏,于是下令,凡是能批评他的过错的人都能受奖赏,其中“ , _ ”能受到下等奖赏。

⑵《诗经•氓》中“ , __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女子的不幸遭遇应有尽头、不会永远在风浪中颠簸、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的愿望。 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的原因是,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__ 。”

参考答案:

1. ⑴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⑵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⑴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⑵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⑶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 ⑴(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⑵(且)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 ⑴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⑵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⑶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5. ⑴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⑵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⑶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 ⑴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⑵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⑶(且)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 ⑴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

⑵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⑶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8. ⑴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⑵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⑶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9. ⑴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⑵亲贤臣,远小人。

⑶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 ⑴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⑵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⑶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1. ⑴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2. 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⑵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⑶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13. ⑴

(且)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⑵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⑶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4. ⑴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⑶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5. ⑴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6. ⑴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7. ⑴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⑵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8. ⑴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⑵既替余以蕙纕(注:左边是绞丝旁)兮,又申之以揽茝 ⑶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9. ⑴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⑵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⑶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20. ⑴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⑶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1. ⑴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⑵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⑶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22. 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⑵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⑶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3. ⑴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⑵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4. ⑴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⑵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⑶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5. ⑴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⑵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⑶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26. ⑴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⑶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7. ⑴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⑵地崩山摧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⑶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8. ⑴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9. ⑴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⑶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30. 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⑵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⑶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一)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 绩,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很重要,高三有效的复习方法也非常重要.临 考阶段的复习,应分清轻重缓急,不断总结提高.轻重缓急,指属于 记忆方面的内容, 如名句名篇, 可 ...查看


  • 2015年高考内容分析
  • 安徽省高考慢慢"靠近"全国卷 今年<高考说明>发放,各科都大幅增加全国卷题例,但考点和题型变化不 大 本报讯 今年高考怎么考? 有哪些变化? 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 ...查看


  •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今年高考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和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不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以"平稳过渡"为准则,只有一些 ...查看


  • 高考名句默写练习
  • 高考必备(语文版)高中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题 高考必备(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题 苏轼<赤壁赋> 1.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


  • 高三语文备考经验总结
  • 抓基础厚积薄发 重细节有的放矢 --实验高中2017届高三语文备考工作总结 2017年的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支持下,高三师生戮力同心,圆满完成了市教育局给我校分配的高考任务,同时,语文学科也取得了不 ...查看


  •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 1
  •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 施信忠整理 一.对第一轮复习的总结回顾 第一轮复习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在认真研究近两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高考语文试题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对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我们发现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出现如下特点: ...查看


  • 2017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
  • 资阳中学高2014级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及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确定2017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复习备考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学生作为复习主体的思想,实施科学备考.夯实" ...查看


  • 高考语文默写练习
  •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浮光跃金, , 山水之乐, . 纵一苇之所如,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 1. ,到黄昏.点点滴滴. 2. ,千载谁堪伯仲间. 3. 红酥手,黄縢酒. 4. 千古江山, 5. 青山遮不住, 6. ,知 ...查看


  •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
  • 2013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一.对第一轮复习的总结回顾 第一轮复习重在全面复习, 夯实基础. 在认真研究近两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高考语文 试题的基础上, 结合多种对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 我们发现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出现如下特 点:1 ...查看


  • 2016届高三年级5月备考建议(供参考)
  • 孝感市教科院2016届高三年级各学科5月备考建议 [按语] 4月6日-7日,教育部组织召开了2016年高考命题工作会议,与会记者对会议从两个方面做了报道:一是2016年高考命题的总体变化:二是根据变化各学科在复习备考方面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