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情况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情况

从历史数据分析,我国煤炭需求与国民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基本随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同向波动,对宏观经济变化较敏感。

1、国内原煤生产及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煤炭生产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20%15%

增长率(%)

10%5%0%-10%

19

-5%

年份

我国煤炭产量1990至2000年平均增长2.51%,2000至2011年平均增长上升至8.86%1,特别是2003年、2004年、2005年增长率分别高达18.39%、15.69%、10.69%,随后增长速度相对减缓。

截至2013年3月,全国煤矿总产能已达到40.58亿吨2,2012年全国原煤产量36.5亿吨,同比增长3.7%。2013 年在各地区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的同时,因国内煤矿事故时有发生3,政府加大煤矿安全监察,当年全国产煤37亿吨,同比增长1.4%。

(1)区域情况

1

2003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基础能源的煤炭市场需求大增,我国煤价持

续上涨,秦皇岛山西优混5500大卡煤价,从2003年底的275元/吨上涨到2011年6月底的840元/吨以上,煤炭行业也经历了高增长、高盈利的“黄金十年”。 2

截至2010年,全国煤矿总产能已经达到38.5亿吨(包括无采矿权产能6.3亿吨)。2008-2011年原煤开采新增产能分别为23059万吨/年、32006万吨/年、38706万吨/年、41281万吨/年。2010-2012年分别淘汰落后产能2亿吨、4272万吨、9780万吨。 3

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煤矿共发生17起较大以上事故,共造成173人死亡(其中:发生瓦斯事故6起致94人死亡)。其中,发生重大事故5起,特别重大事故1起。同比上年增加较多。

从各地区原煤产量看,华北最高,2012年前8月达到13.50亿吨,其次是西北地区为4.44亿吨,东北地区原煤产量最少,为1.30亿吨。

2005年至2012年前8月全国分省原煤产量统计表

2013年前11月,我国前十大产煤省中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贵州、新疆分别增产10.78%、6.91%、4.66%、2.92%、2.80%、1.42%,同期安徽、云南、河北、内蒙古分别减产1.42%、1.10%、0.80%、0.22%。内蒙古从2010年开始超过山西,一直保持煤炭产量第一大省的地位。

2012年前8月全国26个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增产,共计增产16340万吨,其中:内蒙古、山西、新疆、贵州增产较多,分别同比增产5609万吨、4308万吨、1577万吨、1200万吨。

2011年前三季度晋陕蒙甘宁净调出11亿吨,同比增长1.9亿吨。区内平衡难度越来越大。河南、安徽都已经成为煤炭调入大省。中部地区煤炭需求已经形成“过海进江”的形势,进入湖南、江西等地。西南地区产量增速下降,其中贵州增产幅度大幅降低至3%,煤炭调出大幅减少,前三季度调出量2500万吨,同比减少1000万吨; 云南产量同比下降4%,四川产量同比下降7.7%,重庆产量同比下降0.6%,西南地区供应偏紧突出。

(2)分所有制类别

2013年1-11月,我国煤炭产量34.16亿吨,增长-6.4%,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15.39亿吨,国有地方及乡镇煤矿原煤产量15.39亿吨。随着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省兼并重组工作的推进,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占比上升明显,由2006年的48.06%上升至2013年1-11月的54.95%。

2003-2012年8月中国不同类别所有制煤矿产量

(3)由于前几年煤炭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使得煤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推动电力、钢铁等下游企业向上游煤炭行业介入进程。

前几年不断通过控股、收购等方式逐步向煤炭产业进军,截止到2012年底五大电力集团控股的煤矿企业合计煤炭产量2.36亿吨,其中国电集团已经掌控了150亿吨的煤炭资源量,而华能、中电投、华电、大唐集团的煤炭产能也均在千万吨以上4。

同时,煤炭企业也向下游火力发电领域挺进。目前,神华通过收购国网能源成第五大火电企业。2012年8月16日,神华集团成功受让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网能源的100%股权,其有火电装机1500万千瓦左右,煤矿产能约2000万吨,并有一个1100万吨/年在建煤矿。收购完成后,神华集团总装机容量达5920万千瓦,刨除200

4

* 2011年开始将乡镇矿煤产量统计入地方国有矿

不过,2012年下半年随着煤价的下跌,五大电力集团火电业务开始盈利,国电集团等又开始出让部分煤矿股权。

万千瓦风电装机后,火电机组容量有5720万千瓦,超过中电投火电装机144万千瓦,成为国内第五大火电企业。神华集团通过兼并收购电力企业完善自身产业链条,形成产煤、运煤、销煤、发电、售电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实现内部资源优化配臵,降低煤炭交易成本,还对企业抢占火电领域市场份额有重要作用。

根据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未来我国大型的煤炭类企业,将更多的是以“煤电联营”、“煤化结合”、“煤运一体化”等方式出现;煤炭企业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将是大势所趋,煤炭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方式将是未来大型能源公司的重要特征。

(4)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

中国煤炭开采及洗选行业投资继2003年至2005年大幅增长后,2006年以来保持在20%-30%速率增长。到2009年,煤炭行业投资随着国家进一步整合小煤矿的力度增强,以及2010年国家对新开矿的审批更加严格,中国煤炭开采及洗选行业投资有所放缓,但由于2011年煤价上涨幅度较大,煤矿投资增长率又出现反弹,不过,随着2012年出现的煤价大幅下跌,2012年增长率下降至13.56%。

1990-2013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由于受高库存、进口冲击、水电挤出效应、国内产能集中释放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得煤炭行业不再占据优势地位,2013年一季度,煤炭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7.6 亿元,同比下降12.6%,煤炭行业投资首次出现负增长。二、三季度虽有所恢复,但增幅也仅为0.96%、2.49%,第四季度再次负增长0.66%,全年增幅为-0.44%。

(5)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山西经验”得到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等主管部门的肯定,河南、山东、黑龙江、河北、新疆等煤炭生产

主要省份也分别派员赴山西详细考察调研,开启全国性煤炭企业重组浪潮。截至2011年9月,山西、河南和山东已经基本完成兼并重组工作,陕西、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福建、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省区也已陆续拉开了煤炭资源整合的大幕。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煤炭行业市场占有率比较合理的比例应该是,前4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前8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但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生产集中度仍然较低,2012年,全国前8家煤炭企业产量占总产量仅为30.2%,同比增加3.2个百分点。

2、煤炭进出口

中国2005年至2013年煤炭进出口统计表

由于国内煤炭需求旺盛导致进口力度加大,2009年我国煤炭进口13255万吨,增长2.1倍;而出口2240万吨,同比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1015万吨,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中国煤炭进口分月统计图

[1**********]0

进口量(万吨)

[***********]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时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煤炭需求的持续增加,对煤的进口连续五年净增长,我国从2011年起已超越日本成为最大的煤炭进口国。相比于进口量的大增,我国煤炭出口量却一直呈下降趋势。我国2012年出口煤炭926万吨,同比下降36.84%,2013年进一步下降至747万吨。分煤种来看,除了无烟煤进口占比下降外,炼焦烟煤、动力烟煤、褐煤以及其他煤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我国煤炭进口量增长较大的原因:从国内来看,一是我国沿海地区对进口煤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依赖,部分进口煤已经成为刚性需求;二是我国煤炭进出口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只要国内外存在价差,我国煤炭进口量就会增加;三是更多国内用煤大户也逐步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5,做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机会合适的情况下,增加煤炭进口。

5

从2013年分省进口情况看,广东、广西、河北、山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进口量排前七名,分别进口3512万吨、3199万吨、3121万吨、2975万吨、2610万吨、2383万吨、2253万吨。

2008年11月以来国际煤炭与国内周价对比分析图

[***********][***********]350

煤价(元/吨)

N o v -08

F e b -09

M a y -09

A u g -09

N o v -09

F e b -10

M a y -10

A u g -10

N o v -10

F e b -11

M a y -11

A u g -11

N o v -11

F e b -12

M a y -12

A u g -12

N o v -12

F e b -13

M a y -13

A u g -13

N o v -13

日期

近些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越南和蒙古一直是我国最大的几个进口煤炭来源国,上述五国进口煤炭占全部进口量的78.5%。从出口情况看,煤炭出口呈逐年递减、地区相对集中等特点,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台湾等地。

3、煤炭供应分析

(1)煤炭供应的主要因素分析

①资源因素: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未来整体上煤炭供应不会受到资源短缺约束。

②产能因素:由于煤价的上涨,煤炭企业投资热情高涨,其固定资产投资从2003年193亿元猛增到2012年5286亿元, 年均增长44.45%,截至2013年3月,全国煤矿总产能已达到40.58亿吨。目前,产能过剩的压力逐步显现。

③运输因素:我国排名一、二的产煤大省内蒙古、山西主要通过大秦铁路将所产煤炭运至秦皇岛等港口,进而运达华东、华中等地区。

F e b -14

由于受煤炭通道制约,内蒙古在2011年虽然煤炭产量达到9.9亿吨,但出省量仅仅6.05亿吨(其中铁路外运约4亿吨)。同期,山西省2011年产量8.7亿吨,外运5.83亿吨(其中铁路外运4.56亿吨), 2012年山西煤炭产量达到9.13亿吨,出省量仅仅5.82亿吨(其中铁路外运4.65 亿吨),其余的除了周边消化外,只能汽运出省,于是京藏高速经常出现大堵车。从铁路既有设计通过能力看,铁路运力将是2013年“北煤南运”增量的主要抑制因素。

如果集宁—张家口—唐山曹妃甸、包西铁路双线改造、蒙西至华中地区等铁路煤运通道6和配套的港口建设一切顺利,将有效解决目前内蒙古、山西有煤运不出去的现状。总体来看,至少要到2015年长期制约煤炭流通的运力瓶颈才将逐步得到改善7。

④需求因素:煤炭供应主要还是受需求拉动的影响,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等行业发展对于煤炭供应影响至关重要。与往年一样,工业部门投资增长和主要用户行业投资增长是影响煤炭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来看,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以及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行业结构调整在今后几年有望加速进行。

6

2012年8月16日,总投资达1539.7亿元的蒙西到华中铁路煤运通道投资方案敲定,由中国铁投

及其他15家发起人订立协议,共同成立蒙西华中铁路公司,初期注册资金10亿元。作为国家煤运通道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铁路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2亿吨/年,全长1873公里。该线北起内蒙古自治区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至江西省吉安。

7

目前,我国在建的铁路项目包括山西中南部铁路、神朔黄扩能、张唐、准朔、赤大白、兰新第二

双线、集包第二双线等煤运专线或以煤运为主的干线,部分煤运铁路有望在2014年和2015年建成通车。此外,解决蒙西、陕北煤运华中问题的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解决蒙东锡林郭勒盟煤下海南运问题的珠恩达噶布—锡林浩特—丰宁—曹妃甸煤运通道和解决新疆准东煤田外运问题的将军庙—哈密—策克煤运通道等也都陆续开建。届时,全国的铁路煤运能力可由现在的每年20亿吨提高到30亿吨以上。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情况

从历史数据分析,我国煤炭需求与国民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基本随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同向波动,对宏观经济变化较敏感。

1、国内原煤生产及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煤炭生产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20%15%

增长率(%)

10%5%0%-10%

19

-5%

年份

我国煤炭产量1990至2000年平均增长2.51%,2000至2011年平均增长上升至8.86%1,特别是2003年、2004年、2005年增长率分别高达18.39%、15.69%、10.69%,随后增长速度相对减缓。

截至2013年3月,全国煤矿总产能已达到40.58亿吨2,2012年全国原煤产量36.5亿吨,同比增长3.7%。2013 年在各地区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的同时,因国内煤矿事故时有发生3,政府加大煤矿安全监察,当年全国产煤37亿吨,同比增长1.4%。

(1)区域情况

1

2003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基础能源的煤炭市场需求大增,我国煤价持

续上涨,秦皇岛山西优混5500大卡煤价,从2003年底的275元/吨上涨到2011年6月底的840元/吨以上,煤炭行业也经历了高增长、高盈利的“黄金十年”。 2

截至2010年,全国煤矿总产能已经达到38.5亿吨(包括无采矿权产能6.3亿吨)。2008-2011年原煤开采新增产能分别为23059万吨/年、32006万吨/年、38706万吨/年、41281万吨/年。2010-2012年分别淘汰落后产能2亿吨、4272万吨、9780万吨。 3

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煤矿共发生17起较大以上事故,共造成173人死亡(其中:发生瓦斯事故6起致94人死亡)。其中,发生重大事故5起,特别重大事故1起。同比上年增加较多。

从各地区原煤产量看,华北最高,2012年前8月达到13.50亿吨,其次是西北地区为4.44亿吨,东北地区原煤产量最少,为1.30亿吨。

2005年至2012年前8月全国分省原煤产量统计表

2013年前11月,我国前十大产煤省中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贵州、新疆分别增产10.78%、6.91%、4.66%、2.92%、2.80%、1.42%,同期安徽、云南、河北、内蒙古分别减产1.42%、1.10%、0.80%、0.22%。内蒙古从2010年开始超过山西,一直保持煤炭产量第一大省的地位。

2012年前8月全国26个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增产,共计增产16340万吨,其中:内蒙古、山西、新疆、贵州增产较多,分别同比增产5609万吨、4308万吨、1577万吨、1200万吨。

2011年前三季度晋陕蒙甘宁净调出11亿吨,同比增长1.9亿吨。区内平衡难度越来越大。河南、安徽都已经成为煤炭调入大省。中部地区煤炭需求已经形成“过海进江”的形势,进入湖南、江西等地。西南地区产量增速下降,其中贵州增产幅度大幅降低至3%,煤炭调出大幅减少,前三季度调出量2500万吨,同比减少1000万吨; 云南产量同比下降4%,四川产量同比下降7.7%,重庆产量同比下降0.6%,西南地区供应偏紧突出。

(2)分所有制类别

2013年1-11月,我国煤炭产量34.16亿吨,增长-6.4%,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15.39亿吨,国有地方及乡镇煤矿原煤产量15.39亿吨。随着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省兼并重组工作的推进,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占比上升明显,由2006年的48.06%上升至2013年1-11月的54.95%。

2003-2012年8月中国不同类别所有制煤矿产量

(3)由于前几年煤炭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使得煤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推动电力、钢铁等下游企业向上游煤炭行业介入进程。

前几年不断通过控股、收购等方式逐步向煤炭产业进军,截止到2012年底五大电力集团控股的煤矿企业合计煤炭产量2.36亿吨,其中国电集团已经掌控了150亿吨的煤炭资源量,而华能、中电投、华电、大唐集团的煤炭产能也均在千万吨以上4。

同时,煤炭企业也向下游火力发电领域挺进。目前,神华通过收购国网能源成第五大火电企业。2012年8月16日,神华集团成功受让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网能源的100%股权,其有火电装机1500万千瓦左右,煤矿产能约2000万吨,并有一个1100万吨/年在建煤矿。收购完成后,神华集团总装机容量达5920万千瓦,刨除200

4

* 2011年开始将乡镇矿煤产量统计入地方国有矿

不过,2012年下半年随着煤价的下跌,五大电力集团火电业务开始盈利,国电集团等又开始出让部分煤矿股权。

万千瓦风电装机后,火电机组容量有5720万千瓦,超过中电投火电装机144万千瓦,成为国内第五大火电企业。神华集团通过兼并收购电力企业完善自身产业链条,形成产煤、运煤、销煤、发电、售电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实现内部资源优化配臵,降低煤炭交易成本,还对企业抢占火电领域市场份额有重要作用。

根据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未来我国大型的煤炭类企业,将更多的是以“煤电联营”、“煤化结合”、“煤运一体化”等方式出现;煤炭企业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将是大势所趋,煤炭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方式将是未来大型能源公司的重要特征。

(4)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

中国煤炭开采及洗选行业投资继2003年至2005年大幅增长后,2006年以来保持在20%-30%速率增长。到2009年,煤炭行业投资随着国家进一步整合小煤矿的力度增强,以及2010年国家对新开矿的审批更加严格,中国煤炭开采及洗选行业投资有所放缓,但由于2011年煤价上涨幅度较大,煤矿投资增长率又出现反弹,不过,随着2012年出现的煤价大幅下跌,2012年增长率下降至13.56%。

1990-2013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由于受高库存、进口冲击、水电挤出效应、国内产能集中释放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得煤炭行业不再占据优势地位,2013年一季度,煤炭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7.6 亿元,同比下降12.6%,煤炭行业投资首次出现负增长。二、三季度虽有所恢复,但增幅也仅为0.96%、2.49%,第四季度再次负增长0.66%,全年增幅为-0.44%。

(5)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山西经验”得到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等主管部门的肯定,河南、山东、黑龙江、河北、新疆等煤炭生产

主要省份也分别派员赴山西详细考察调研,开启全国性煤炭企业重组浪潮。截至2011年9月,山西、河南和山东已经基本完成兼并重组工作,陕西、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福建、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省区也已陆续拉开了煤炭资源整合的大幕。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煤炭行业市场占有率比较合理的比例应该是,前4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前8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但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生产集中度仍然较低,2012年,全国前8家煤炭企业产量占总产量仅为30.2%,同比增加3.2个百分点。

2、煤炭进出口

中国2005年至2013年煤炭进出口统计表

由于国内煤炭需求旺盛导致进口力度加大,2009年我国煤炭进口13255万吨,增长2.1倍;而出口2240万吨,同比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1015万吨,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中国煤炭进口分月统计图

[1**********]0

进口量(万吨)

[***********]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时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煤炭需求的持续增加,对煤的进口连续五年净增长,我国从2011年起已超越日本成为最大的煤炭进口国。相比于进口量的大增,我国煤炭出口量却一直呈下降趋势。我国2012年出口煤炭926万吨,同比下降36.84%,2013年进一步下降至747万吨。分煤种来看,除了无烟煤进口占比下降外,炼焦烟煤、动力烟煤、褐煤以及其他煤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我国煤炭进口量增长较大的原因:从国内来看,一是我国沿海地区对进口煤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依赖,部分进口煤已经成为刚性需求;二是我国煤炭进出口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只要国内外存在价差,我国煤炭进口量就会增加;三是更多国内用煤大户也逐步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5,做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机会合适的情况下,增加煤炭进口。

5

从2013年分省进口情况看,广东、广西、河北、山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进口量排前七名,分别进口3512万吨、3199万吨、3121万吨、2975万吨、2610万吨、2383万吨、2253万吨。

2008年11月以来国际煤炭与国内周价对比分析图

[***********][***********]350

煤价(元/吨)

N o v -08

F e b -09

M a y -09

A u g -09

N o v -09

F e b -10

M a y -10

A u g -10

N o v -10

F e b -11

M a y -11

A u g -11

N o v -11

F e b -12

M a y -12

A u g -12

N o v -12

F e b -13

M a y -13

A u g -13

N o v -13

日期

近些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越南和蒙古一直是我国最大的几个进口煤炭来源国,上述五国进口煤炭占全部进口量的78.5%。从出口情况看,煤炭出口呈逐年递减、地区相对集中等特点,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台湾等地。

3、煤炭供应分析

(1)煤炭供应的主要因素分析

①资源因素: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未来整体上煤炭供应不会受到资源短缺约束。

②产能因素:由于煤价的上涨,煤炭企业投资热情高涨,其固定资产投资从2003年193亿元猛增到2012年5286亿元, 年均增长44.45%,截至2013年3月,全国煤矿总产能已达到40.58亿吨。目前,产能过剩的压力逐步显现。

③运输因素:我国排名一、二的产煤大省内蒙古、山西主要通过大秦铁路将所产煤炭运至秦皇岛等港口,进而运达华东、华中等地区。

F e b -14

由于受煤炭通道制约,内蒙古在2011年虽然煤炭产量达到9.9亿吨,但出省量仅仅6.05亿吨(其中铁路外运约4亿吨)。同期,山西省2011年产量8.7亿吨,外运5.83亿吨(其中铁路外运4.56亿吨), 2012年山西煤炭产量达到9.13亿吨,出省量仅仅5.82亿吨(其中铁路外运4.65 亿吨),其余的除了周边消化外,只能汽运出省,于是京藏高速经常出现大堵车。从铁路既有设计通过能力看,铁路运力将是2013年“北煤南运”增量的主要抑制因素。

如果集宁—张家口—唐山曹妃甸、包西铁路双线改造、蒙西至华中地区等铁路煤运通道6和配套的港口建设一切顺利,将有效解决目前内蒙古、山西有煤运不出去的现状。总体来看,至少要到2015年长期制约煤炭流通的运力瓶颈才将逐步得到改善7。

④需求因素:煤炭供应主要还是受需求拉动的影响,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等行业发展对于煤炭供应影响至关重要。与往年一样,工业部门投资增长和主要用户行业投资增长是影响煤炭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来看,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以及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行业结构调整在今后几年有望加速进行。

6

2012年8月16日,总投资达1539.7亿元的蒙西到华中铁路煤运通道投资方案敲定,由中国铁投

及其他15家发起人订立协议,共同成立蒙西华中铁路公司,初期注册资金10亿元。作为国家煤运通道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铁路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2亿吨/年,全长1873公里。该线北起内蒙古自治区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至江西省吉安。

7

目前,我国在建的铁路项目包括山西中南部铁路、神朔黄扩能、张唐、准朔、赤大白、兰新第二

双线、集包第二双线等煤运专线或以煤运为主的干线,部分煤运铁路有望在2014年和2015年建成通车。此外,解决蒙西、陕北煤运华中问题的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解决蒙东锡林郭勒盟煤下海南运问题的珠恩达噶布—锡林浩特—丰宁—曹妃甸煤运通道和解决新疆准东煤田外运问题的将军庙—哈密—策克煤运通道等也都陆续开建。届时,全国的铁路煤运能力可由现在的每年20亿吨提高到30亿吨以上。


相关文章

  • 煤炭行业报告提纲
  • 报告摘要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行业界定和分类 1.煤炭行业定义 2.煤炭行业基本特点 3.煤炭行业分类 第一章 全球煤炭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 全球煤炭行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 全球煤炭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一.全球煤炭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二.全球 ...查看


  • 中国煤炭市场调研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2015-2020年中国煤炭并购行业市场调研投资分析预测报告
  •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2015-2020年中国煤炭并购行业 市场调研投资分析预测报告 报告简介: <2015-2020年中国煤炭并购行业市场调研投资分析预测报告 ...查看


  •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3-03-11 10:34 来源:钢联资讯 煤(煤炭)是指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公司所在的行业属于采矿 ...查看


  • 2016年煤炭物流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
  • 2016-2022年中国煤炭物流行业现状研究分 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82123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 ...查看


  • 2016年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市场 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93629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 ...查看


  • 浅谈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摘要: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与石油.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也是世界产煤大国.本文从中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应采取的必要对策. 关键词:煤炭资源:利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TK 文 ...查看


  • 我国煤炭行业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 我国煤炭行业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煤炭 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对我国能源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煤炭行业缺少科学.理性的规划,并且我国煤炭科学 技术水平落后.煤炭供需不平 ...查看


  • 2013年二季度煤炭行业风险预警分析报告
  • 二季度煤炭行业风险预警分析报告 -----煤炭行业持续低迷,近期趋势不容乐观 目录 一.景气指数与预警信号 .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