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标语及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

主题:诵国学经典,创书香校园,展文明礼仪,晓为人之本。

《论语篇》(5号楼)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惜时篇 4号楼)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新大楼)(明理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旧唐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家学派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

《中庸》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到南宋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

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周易》

《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部,每部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

《尚书》

《尚书》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诗经》

《诗经》,今存305篇,各篇时代早晚不一,早至周初,晚至春秋中期。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会风貌的珍贵材料。

《礼记》

《礼记》,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各种礼仪,分为《小戴礼》和《大戴礼》两种,还有一部《周官》记录周朝制度也包括在“三礼”的范畴。“三礼”之中,后世以《礼记》流传最广,故一般以之作为《五经》的代表。

《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现存《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记242年间史事。流传下来的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合成“春秋三传”,其中以《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流传最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

校园文化建设

主题:诵国学经典,创书香校园,展文明礼仪,晓为人之本。

《论语篇》(5号楼)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惜时篇 4号楼)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新大楼)(明理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旧唐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家学派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

《中庸》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到南宋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

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周易》

《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部,每部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

《尚书》

《尚书》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诗经》

《诗经》,今存305篇,各篇时代早晚不一,早至周初,晚至春秋中期。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会风貌的珍贵材料。

《礼记》

《礼记》,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各种礼仪,分为《小戴礼》和《大戴礼》两种,还有一部《周官》记录周朝制度也包括在“三礼”的范畴。“三礼”之中,后世以《礼记》流传最广,故一般以之作为《五经》的代表。

《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现存《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记242年间史事。流传下来的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合成“春秋三传”,其中以《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流传最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


相关文章

  • 关于"文明校园,从我做起"文明标语与设计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
  • 关于"文明校园,从我做起"文明标语与设计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 全体学生: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分展示我校学生的文明风采,促 ...查看


  • 班级教室布置标语
  • 创建宣传标语 创建教育现代化宣传标语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均衡发展) 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 科研兴校 努力办好现代教育 以学论教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为开发区教育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引领学校和谐发展 追求 ...查看


  • 语言文字实施方案
  • 2014年语言文字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核心,以提高我校全体师 生普通话和汉字规范化的意识和水平为目的,扎实做好我校语言文字 规范化的工作,努力提高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水平,规范化水平, ...查看


  • 读者协会活动策划
  • 包头师范学院 大学生图书爱好者协会 活 动 策 划 书 绿色生活,和谐校园 一.主办单位 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 二.协办单位 大学生图书爱好者协会 三.活动主题 绿色生活,和谐校园 四.活动背景: 泱泱中华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 ...查看


  • 小学校园文化
  • 小学校园文化 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认真贯彻落实,特制定<大孙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查看


  • 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 临港二中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创办"沂蒙文化名校"为目标,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注重创新,通过学校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校园文化要素的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营造良好 ...查看


  • 传承祖国传统文化营造和谐书香校园
  • 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营造和谐书香校园 --我校开展"口诵经典诗文 手写漂亮汉字"活动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我们对全校老师和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我校教师和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1.学生阅读意识不强 ...查看


  • 文明礼仪价值观
  • 让文明之花开遍双湾中学 七年级一班 李巧巧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七年级一班的李巧巧.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之花开遍双 湾中学.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 ...查看


  • 班级文化建设标语
  • 班级文化建设标语 班级文化建设标语2010-01-04 10:39班级文化建设标语1.信心决心恒心专心2.态度决定一切/静竞进精3.与文明同行从诚信做起4.学真知做新人/争真修臻5.我要学我能学/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6.文明守纪团结奋进7.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