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与苏东坡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文/ 董敬民

公元1079年,北宋王朝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久负盛名的文坛巨子苏东坡被捕入狱103天后被贬黄州,受其牵连,29位大臣名士遭到惩处:驸马王诜因事先泄密被削除一切官爵;王巩被发配西北;苏辙上本求情而被降职,张方平被罚红铜30斤,司马光、范镇及苏轼的十八个别的朋友,都被各罚红铜20斤。

这就是震惊当时并著称后世的“乌台诗案”。

事情还得由苏东坡调任湖州后的谢上表说起。

这年四月,苏东坡调任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在例行公事的《湖州谢上表》中,苏东坡发了几句牢骚:“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由于“新进”暗指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结果惹怒了一些尚在当政的新进们。他们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诽谤朝廷,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

当时,王安石已经第二次罢相,一直在幕后支持改革的宋神宗走上前台。由于变法以来,朝野一直异议不断,这不免让宋神宗想杀鸡骇猴,以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苏东坡的这篇文章,刚好赶上了风口浪尖。

但单凭《湖州谢上表》里一两句话是不行的。偏偏凑巧,当时出版了《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御史台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迎合神宗想“枪打出头鸟”的心理,弹劾苏东坡“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还专门举出了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为了罗织更大的罪名,这些人还处心积虑地从其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地给予定罪。尤其是李定,当年苏东坡一篇《讨不孝子檄》曾让他颜面丢尽,不敢出大门半步,此刻他作为主审官,自然会咬牙切齿地报仇雪恨。苏东坡从湖州被押解到京都之后,李定公报私仇,立刻将他投到了死牢之中,并采取了刑讯逼供的手段。这和宋神宗当初差人讯问苏东坡的初衷大相径庭,宋神宗虽然恼火东坡,但他还是不愿意对这个文坛巨子痛下杀手,只同意逮捕,并不同意刑讯。

批判的武器,在武器的批判面前总是很苍白无力。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的刑讯折磨,终于迫使苏东坡违心地承认了自己的罪状: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是指责“青苗法”的有名无实;“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是反对“农田水利法”,讥刺兴修水利;“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是讥刺“盐法”行之太急……总之,自己的诗作都是些“讽刺新法”、“攻击朝廷”、“怨谤君父”的大毒草。

自承罪状如此,苏东坡可谓命悬一线。但是,小人的窃笑尚未闭口,朝廷中就有人挺身而出,为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求情。赋闲在家的王安石紧急上书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重病在床的曹太后也抱病责备宋神宗。这些台前幕后的好人,对挽救苏东坡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宋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这种待遇,其实也就是监视居住。

东坡年纪轻轻就已经名满天下:刚满十岁,他就写出了传世名篇《黠鼠赋》,21岁时参加殿试,文坛盟主欧阳修看了东坡的考卷,“竟喜极汗下”,说“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欧阳修是何等人物,此话一出,满京都立即家喻户晓。

天子赏识,时人追捧,使得东坡对自己的仕途充满信心:他渴望“致君尧舜”,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尤其在密州徐州时,他曾多次在文章中阐发《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其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入世精神十分强劲。捧读东坡当年的策论,其巧于引喻取譬的文风,精于预事料人的思辨,颇似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士,大有孟轲文章的雄风。然而少年得志,缺少生活历练的他,多少也透出一些轻狂:“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但是,政治毕竟不是做文章,文章中的豪言壮语,往往经不起现实生活的轻轻一击。乌台诗案使苏东坡开始认识到,自己过于天真,过于单纯,根本对付不了官场上极其复杂的人事斗争。由此,苏东坡开始对仕途心灰意冷,并自然而然地倾向于了佛道思想。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东坡的作品表现内容由政治转向了人生体悟,笔调也由粗犷豪放转向了亲切宽和。至此,苏东坡完成了一个由政治文人向真正关注人生体悟的作家之变,官场上虽然少了一名不成熟的文人,但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却多了一脉巍巍昆仑。

作家的心态如禅眼,一经转变,其关注点和着力点必然发生变化。仔细研读东坡后来的诗词文章,我们就会发现,作品少了一些火气,多了一些恬淡;少了一些豪迈,多了一些空灵。而这种恬淡和空灵,恰恰是日常生活中人的思想常态。从张狂回到常态,标志着作家感性的成熟和理性的回归。

且看东坡的这首《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谪居黄州后与朋友夜饮雪堂,醉归临皋的感受。此时,经过乌台诗案的洗礼,东坡思想上已经和老庄相通,这首词作所表现出的超人旷达和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读来一点也不矫揉造作。这比那些故作恬淡的诗词相比,其感人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真。

再如这篇《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自我解脱的处世哲学,使他心静如水。后来,东坡被流放海南,没有药品没有医生,却也生活得有滋有味,是与他能到处得到快乐和满足的心态分不开的。

可以说,视角更为独特,文字更为超脱,意境更为空灵的文风,在东坡被贬黄州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固定。至此,不朽名篇前后《赤壁赋》也就在悄然孕育中了。

本站搜索

今日要闻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读者信箱】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京ICP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文/ 董敬民

公元1079年,北宋王朝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久负盛名的文坛巨子苏东坡被捕入狱103天后被贬黄州,受其牵连,29位大臣名士遭到惩处:驸马王诜因事先泄密被削除一切官爵;王巩被发配西北;苏辙上本求情而被降职,张方平被罚红铜30斤,司马光、范镇及苏轼的十八个别的朋友,都被各罚红铜20斤。

这就是震惊当时并著称后世的“乌台诗案”。

事情还得由苏东坡调任湖州后的谢上表说起。

这年四月,苏东坡调任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在例行公事的《湖州谢上表》中,苏东坡发了几句牢骚:“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由于“新进”暗指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结果惹怒了一些尚在当政的新进们。他们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诽谤朝廷,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

当时,王安石已经第二次罢相,一直在幕后支持改革的宋神宗走上前台。由于变法以来,朝野一直异议不断,这不免让宋神宗想杀鸡骇猴,以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苏东坡的这篇文章,刚好赶上了风口浪尖。

但单凭《湖州谢上表》里一两句话是不行的。偏偏凑巧,当时出版了《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御史台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迎合神宗想“枪打出头鸟”的心理,弹劾苏东坡“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还专门举出了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为了罗织更大的罪名,这些人还处心积虑地从其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地给予定罪。尤其是李定,当年苏东坡一篇《讨不孝子檄》曾让他颜面丢尽,不敢出大门半步,此刻他作为主审官,自然会咬牙切齿地报仇雪恨。苏东坡从湖州被押解到京都之后,李定公报私仇,立刻将他投到了死牢之中,并采取了刑讯逼供的手段。这和宋神宗当初差人讯问苏东坡的初衷大相径庭,宋神宗虽然恼火东坡,但他还是不愿意对这个文坛巨子痛下杀手,只同意逮捕,并不同意刑讯。

批判的武器,在武器的批判面前总是很苍白无力。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的刑讯折磨,终于迫使苏东坡违心地承认了自己的罪状: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是指责“青苗法”的有名无实;“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是反对“农田水利法”,讥刺兴修水利;“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是讥刺“盐法”行之太急……总之,自己的诗作都是些“讽刺新法”、“攻击朝廷”、“怨谤君父”的大毒草。

自承罪状如此,苏东坡可谓命悬一线。但是,小人的窃笑尚未闭口,朝廷中就有人挺身而出,为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求情。赋闲在家的王安石紧急上书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重病在床的曹太后也抱病责备宋神宗。这些台前幕后的好人,对挽救苏东坡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宋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这种待遇,其实也就是监视居住。

东坡年纪轻轻就已经名满天下:刚满十岁,他就写出了传世名篇《黠鼠赋》,21岁时参加殿试,文坛盟主欧阳修看了东坡的考卷,“竟喜极汗下”,说“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欧阳修是何等人物,此话一出,满京都立即家喻户晓。

天子赏识,时人追捧,使得东坡对自己的仕途充满信心:他渴望“致君尧舜”,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尤其在密州徐州时,他曾多次在文章中阐发《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其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入世精神十分强劲。捧读东坡当年的策论,其巧于引喻取譬的文风,精于预事料人的思辨,颇似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士,大有孟轲文章的雄风。然而少年得志,缺少生活历练的他,多少也透出一些轻狂:“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但是,政治毕竟不是做文章,文章中的豪言壮语,往往经不起现实生活的轻轻一击。乌台诗案使苏东坡开始认识到,自己过于天真,过于单纯,根本对付不了官场上极其复杂的人事斗争。由此,苏东坡开始对仕途心灰意冷,并自然而然地倾向于了佛道思想。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东坡的作品表现内容由政治转向了人生体悟,笔调也由粗犷豪放转向了亲切宽和。至此,苏东坡完成了一个由政治文人向真正关注人生体悟的作家之变,官场上虽然少了一名不成熟的文人,但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却多了一脉巍巍昆仑。

作家的心态如禅眼,一经转变,其关注点和着力点必然发生变化。仔细研读东坡后来的诗词文章,我们就会发现,作品少了一些火气,多了一些恬淡;少了一些豪迈,多了一些空灵。而这种恬淡和空灵,恰恰是日常生活中人的思想常态。从张狂回到常态,标志着作家感性的成熟和理性的回归。

且看东坡的这首《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谪居黄州后与朋友夜饮雪堂,醉归临皋的感受。此时,经过乌台诗案的洗礼,东坡思想上已经和老庄相通,这首词作所表现出的超人旷达和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读来一点也不矫揉造作。这比那些故作恬淡的诗词相比,其感人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真。

再如这篇《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自我解脱的处世哲学,使他心静如水。后来,东坡被流放海南,没有药品没有医生,却也生活得有滋有味,是与他能到处得到快乐和满足的心态分不开的。

可以说,视角更为独特,文字更为超脱,意境更为空灵的文风,在东坡被贬黄州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固定。至此,不朽名篇前后《赤壁赋》也就在悄然孕育中了。

本站搜索

今日要闻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读者信箱】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京ICP


相关文章

  • 苏东坡诗词造诣高 也是超级吃货
  • 为什么人人爱苏东坡?诗词造诣高 也是超级吃货 雕像话东坡:儋州的苏东坡雕像是最像苏东坡的雕像 苏东坡制墨:儋州所制之墨后来成为北宋名墨 东坡人生海南叙事:千年不衰"东坡画" 海南古人咋维权?海南籍高官被宰客 写诗撰文曝光 ...查看


  • 我心目中的苏东坡
  • 我心目中的苏东坡 苏晓华 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四川眉山的苏洵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离开故乡,不远万里赶赴卞京参加科考.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从众多的考卷中,看到一篇气势磅礴的文章后,"惊喜以为异人",曾疑心是他学 ...查看


  • 苏东坡在惠州
  • 苏东坡在惠州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方面,他一生写了2700多首诗,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在词方面,他是豪放派的鼻祖:在书法方面,他是我国四大著名 ...查看


  • 王朝云:"大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 王朝云 王朝云,字子霞,浙江钱塘人,大文豪苏东坡侍妾,1094年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第三年亡故并葬于惠州西湖. 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 ...查看


  • 东坡居士林语堂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东坡居士      林语堂 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责任,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赋予 ...查看


  • 读苏东坡传有感
  • 笑对人生的千古一才子 读<苏东坡传>有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位诗人,一千多年来受到历代人民的热爱,一提到他,就会引起人们亲切而敬佩的微笑,他就是宋代的千古才子苏东坡 ...查看


  • 苏东坡突围有感
  • 林语堂先生有一本<苏东坡传>我是早就知道的,一开始还觉得奇怪,在英语试卷上碰到一题,里面提到了有一本The Gay Genius,也是林语堂写的,查了一下才发现它们其实是同一本书,林先生是用英文写的The Gay Genius ...查看


  • 苏东坡[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帖
  • 苏东坡的<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帖原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纵30.7厘米,横45.3厘米,写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帖中提到的秦太虚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一生中最 ...查看


  • 黄冈:以苏东坡名字命名的美食
  • 苏东坡这一名字承载着湖北人一种特殊的历史记忆. 史载苏轼因"乌台诗案"于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贬至黄州(今黄冈市),至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离去,在黄州生活四年又四个月.期间,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年) ...查看


  • 苏东坡在徐州
  • 陈 树 德 著名学者林语堂给苏东坡奉赠了无数的头衔: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一个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一个佛教徒.一个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