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红细胞与白细胞数量测定实验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

学 院: 专 业 年级: 学 号: 姓 名: 实验日期:

2015

一. 实验原理

1. 红细胞计数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2. 白细胞计数

血液经白细胞稀释液稀释,成熟红细胞全被溶解,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白细胞数,换算出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数量。

二.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实验器材

改良Neubauer 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微量吸管、移液管、洗耳球、生理盐水、RBC 稀释液、WBC 稀释液(冰乙酸3ml 、蒸馏97ml 、10g/L亚甲蓝溶液3滴 混合过滤后备用)

2. 实验步骤

(1)红细胞计数

1、取红细胞稀释液2.0ml 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微量吸管吸至l0ul 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 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待3~5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 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 。 计数原则: 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 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

计算方式:

RBC/L=5个中方格内RBC 数×5×10×200×106 =5个中方格内RBC 数/100×1012 参考值:

男 性:(4.0~5.5) ×1012/L 女 性:(3.5~5.0) ×1012/L 新生儿:(6.0~7.0) ×1012/L

(2)白细胞计数

1、 取小试管一支,加白细胞稀释液0.38ml 。

2、 用微量吸管准确吸收末梢血20ul , 擦去管外余血,将吸管插入试管中稀释液底部,轻轻将血液放出,并吸取上清液清洗吸管两次,混匀。

3、 待红细胞完全破坏,液体变为棕褐色后,再次混匀后充池,静置2~3min,待白细胞下沉。

4、 用低倍镜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对压线细胞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进行计数。

计算方式:

WBC/L=(4个大方格内WBC 数/4) ×10×20×106

=(4个大方格内WBC 数/20)×109

参考区间:

成年男性:(3.97~9.15)×109/L 成年女性:(3.69~9.16 )×109/L 儿童:(8~10)×109/L 婴儿:(11~12)×109/L 新生儿:20×109/L

三. 实验结果

红细胞计数实验结果如下图:

左上角方格

右下角方格

右上角方格 左下角方格

正中方格

表一红细胞分类计数表

左上角方格

42

RBC/L=5个中方格内RBC 数×5×10×200×106 =5个中方格内RBC 数/100×1012

=(42+130+224+84+80)/100×1012 =5.60×1012

本实验使用的血液标本来自于一52岁男性,成年男性红细胞量参考范围(4.0~5.5) ×1012/L。因此实验测得数据略大于正常范围。

右上角方格

130

右下角方格

224

左下角方格

84

正中方格

80

白细胞计数实验结果如下图:

右上角方格 左下角方格

右下角方格 左下角方格

表一红细胞分类计数表

左上角方格

51

右上角方格

80

右下角方格

81

左下角方格

103

WBC/L=(4个大方格内WBC 数/4) ×10×20×106

=(4个大方格内WBC 数/20)×109 =[(51+80+81+103) /20] ×109 =15.75×109

本实验使用的血液标本来自于一52岁男性,成年白性红细胞量参考范围(3.97~9.15)×109/L 。因此实验测得数据远大于正常范围。

四. 讨论 1. 红细胞计数:

本实验使用的血液标本来自于一52岁男性,测得红细胞量为 5.60×1012 。

成年男性红细胞量参考范围(4.0~5.5) ×1012/L。因此实验测得数据略大于正常范围。

就实验结果来说,只是略大于正常范围,应当可以接受。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或失误。比如:在使用移液管时双眼未平视液面最底部与刻度线相切;在使用微量吸管的时候,吸取血液的量有偏差,而且在吸取上清液清洗微量吸管时,有少量上清液被吸入胶头,造成结果偏差;观察右下角方格中的红细胞时,发现其中有聚集在一起的红细胞团,推测可能是血液在微量吸管中时间过长,发生凝固,亦或是加入红细胞稀释剂后未搅拌均匀。

2. 白细胞计数:

本实验使用的血液标本来自于一52岁男性,测得白细胞量为15.75×109。成年白性红细胞量参考范围(3.97~9.15)×109/L 。因此实验测得数据远大于正常范围。

此实验结果大大超出了预计范围,一般来说,此实验中,白细胞数量偏高可能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实验操作失误,另一方面是被采血者处于病理状态。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有:

(1)用微量吸管吸取血液后未将吸管外周的血液擦拭干净。

(2)将稀释后的血液滴至计数板上是,血液未充满玻片与计数板之间的空隙,所以实验时又多加了一滴,可能造成结果偏差。

(3)移液管吸取0.38mL 稀释液至试管中时,可能有少量残余在移液管中,导致血液稀释倍数不够。

如果患者是因为病理原因出现白细胞数量过高可能的原因有: (1)细菌感染, 炎症

(2)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

学 院: 专 业 年级: 学 号: 姓 名: 实验日期:

2015

一. 实验原理

1. 红细胞计数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2. 白细胞计数

血液经白细胞稀释液稀释,成熟红细胞全被溶解,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白细胞数,换算出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数量。

二.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实验器材

改良Neubauer 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微量吸管、移液管、洗耳球、生理盐水、RBC 稀释液、WBC 稀释液(冰乙酸3ml 、蒸馏97ml 、10g/L亚甲蓝溶液3滴 混合过滤后备用)

2. 实验步骤

(1)红细胞计数

1、取红细胞稀释液2.0ml 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微量吸管吸至l0ul 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 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待3~5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 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 。 计数原则: 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 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

计算方式:

RBC/L=5个中方格内RBC 数×5×10×200×106 =5个中方格内RBC 数/100×1012 参考值:

男 性:(4.0~5.5) ×1012/L 女 性:(3.5~5.0) ×1012/L 新生儿:(6.0~7.0) ×1012/L

(2)白细胞计数

1、 取小试管一支,加白细胞稀释液0.38ml 。

2、 用微量吸管准确吸收末梢血20ul , 擦去管外余血,将吸管插入试管中稀释液底部,轻轻将血液放出,并吸取上清液清洗吸管两次,混匀。

3、 待红细胞完全破坏,液体变为棕褐色后,再次混匀后充池,静置2~3min,待白细胞下沉。

4、 用低倍镜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对压线细胞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进行计数。

计算方式:

WBC/L=(4个大方格内WBC 数/4) ×10×20×106

=(4个大方格内WBC 数/20)×109

参考区间:

成年男性:(3.97~9.15)×109/L 成年女性:(3.69~9.16 )×109/L 儿童:(8~10)×109/L 婴儿:(11~12)×109/L 新生儿:20×109/L

三. 实验结果

红细胞计数实验结果如下图:

左上角方格

右下角方格

右上角方格 左下角方格

正中方格

表一红细胞分类计数表

左上角方格

42

RBC/L=5个中方格内RBC 数×5×10×200×106 =5个中方格内RBC 数/100×1012

=(42+130+224+84+80)/100×1012 =5.60×1012

本实验使用的血液标本来自于一52岁男性,成年男性红细胞量参考范围(4.0~5.5) ×1012/L。因此实验测得数据略大于正常范围。

右上角方格

130

右下角方格

224

左下角方格

84

正中方格

80

白细胞计数实验结果如下图:

右上角方格 左下角方格

右下角方格 左下角方格

表一红细胞分类计数表

左上角方格

51

右上角方格

80

右下角方格

81

左下角方格

103

WBC/L=(4个大方格内WBC 数/4) ×10×20×106

=(4个大方格内WBC 数/20)×109 =[(51+80+81+103) /20] ×109 =15.75×109

本实验使用的血液标本来自于一52岁男性,成年白性红细胞量参考范围(3.97~9.15)×109/L 。因此实验测得数据远大于正常范围。

四. 讨论 1. 红细胞计数:

本实验使用的血液标本来自于一52岁男性,测得红细胞量为 5.60×1012 。

成年男性红细胞量参考范围(4.0~5.5) ×1012/L。因此实验测得数据略大于正常范围。

就实验结果来说,只是略大于正常范围,应当可以接受。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或失误。比如:在使用移液管时双眼未平视液面最底部与刻度线相切;在使用微量吸管的时候,吸取血液的量有偏差,而且在吸取上清液清洗微量吸管时,有少量上清液被吸入胶头,造成结果偏差;观察右下角方格中的红细胞时,发现其中有聚集在一起的红细胞团,推测可能是血液在微量吸管中时间过长,发生凝固,亦或是加入红细胞稀释剂后未搅拌均匀。

2. 白细胞计数:

本实验使用的血液标本来自于一52岁男性,测得白细胞量为15.75×109。成年白性红细胞量参考范围(3.97~9.15)×109/L 。因此实验测得数据远大于正常范围。

此实验结果大大超出了预计范围,一般来说,此实验中,白细胞数量偏高可能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实验操作失误,另一方面是被采血者处于病理状态。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有:

(1)用微量吸管吸取血液后未将吸管外周的血液擦拭干净。

(2)将稀释后的血液滴至计数板上是,血液未充满玻片与计数板之间的空隙,所以实验时又多加了一滴,可能造成结果偏差。

(3)移液管吸取0.38mL 稀释液至试管中时,可能有少量残余在移液管中,导致血液稀释倍数不够。

如果患者是因为病理原因出现白细胞数量过高可能的原因有: (1)细菌感染, 炎症

(2)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相关文章

  • 实验诊断学考试重点.txt
  • 第二章 血液检查Examination of Blood 红细胞计数 Erythrocyte Count 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 参 考 值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新 ...查看


  • 检验相关专业
  • 31.FITC 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所产生的荧光为 A. 灰蓝色 B. 黄绿色 C. 橙色 D. 橙红色 E. 黄色 答案:B 32. 检测T 细胞数量的试验是 A. 溶血空斑试验 B.SmIg 荧光抗体染色试验 C. 巨噬细胞或白细胞移动抑 ...查看


  • 血常规化验单 1
  • (3)红细胞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各种慢性疾病导致肌体长期消耗,如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风湿病.内分泌疾病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 ...查看


  • 反转录病毒
  • 反转录病毒(Retroviridae) 1. 核酸复制过程:+RNA→-DNA →±DNA → +RNA (含RT酶) 2. 分类:① 正反转录病毒亚科:慢病毒属:HIV :② 泡沫病毒亚科:泡沫病毒属:③ RNA肿瘤病毒亚科:人嗜淋巴细胞 ...查看


  • 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8年第20卷第1期ModeicalEquipmentandApplication Feb.2008.Vol20.No.1 49 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沈二霞 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是利 ...查看


  • 血液学资料
  • 第一篇 造血细胞及其检验 第一章 现代造血理论 1.造血器官和造血干/祖细胞的基础理论 造血: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称为造血. 造血器官:机体有完善的组织器官能够生成并支持血细胞分化,发育,增殖和成熟,这些器 官称之为造血器官. 造血 ...查看


  • 内毒素知识介绍[1].
  • 内毒素知识介绍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 内毒素不是蛋白质,因此非常耐热.在100℃的高温下加热1小时也不会被破 ...查看


  • 单克隆抗体应用
  • 作为检验医学实验室的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以其特异性强.纯度高.均一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鉴别淋巴细胞.鉴定病原体.肿瘤的诊断和分型和体内激素含量的测定等技术.并且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品化试剂盒的发展.但是单克隆抗体对抗原的识 ...查看


  • 传染病学_总结_重点_笔记_复习资料
  • 总论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