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谢帖中的称谓

舊時喪葬柬帖分六大類

(1)報喪條  (人死後喪家立即通知親友所用者)

(2)訃聞

(3)送禮帖

(4)公祭通知

(5)告窆(ㄅㄧㄢˇ) (安葬死者時,通知親友之訃告)

(6)謝帖喪葬柬帖

現今喪葬柬帖分為四類:簡介

(1) 訃(ㄈㄨˋ)聞

1.死者之姓名字號          4.開弔日期及地點

2.死者生卒之年月日時      5.安葬地點

3.死者享年○○歲或享壽○○歲   6.主喪者具名

(2)送禮帖

致送喪家禮品如:

花圈、輓聯、輓幛所用之柬帖,其格式與喜慶柬帖

相同,但纸需用素色,計物不拘成雙字樣。

(3)公祭通知

凡機關、學校,社團向死者致祭,謂之公祭。

由主辦單位將公祭時間、地點通知各與祭人以便準時參加,謂之公祭通知或公祭啟示。

但為簡便起見,有張貼於公告欄者,亦有刊登於報紙者。

(4)謝帖分兩種:

一、領受禮物:如花圈禮金之屬所用之謝帖,

上書『領 謝』(謝字須抬頭),切不可用

『璧謝』,禮物應全部收下。

旗下具名悉與訃聞同,為『孤子』或

『孤哀子』須改為『棘人』。

二、向親友道謝之謝啟,可分別郵寄給親友,

亦可刊登報紙。

喪 葬 用 語 解 釋

1.先祖考(妣):

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祖父母,

如同顯祖考(妣)。

2.先考(妣)、先嚴(慈)、先父(母)、顯考(妣):

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父母。

3.先夫: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丈夫。

4.先荊(室)、德配: 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

妻子。

5.亡兒(女)、故寵兒(愛女):

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兒女。

6.故媳 :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媳婦。

7.享壽:卒年六十歲以上。

8.享年:卒年三十歲以上。

9.得年:亦用存年,卒年三十歲以下。

10.小斂:以衣衿加於死者之戶。

11.大斂:死者入棺。

12.孤子:父死,母親健在。

13.哀子:母死,父親健在。

14.孤哀子:父母皆亡,父先母而逝者稱之。

15.成服:大殮次日,在服之人各依服制,分別成服,亦有在殮前成服者。

16.反服:兒死,無孫,父在堂,父反為兒喪持服。

17.稽(ㄑㄧˇ)顙(ㄙㄤˇ):遭三年之喪者,居喪拜賓客時,雙膝跪下,頭額觸地。

18.稽首:叩頭之敬禮。

19.護喪:治喪之家,以知禮能幹之家長或兄弟一人,主持喪事·

20.權厝(措):暫時停放靈柩以待葬。

21. 諱(ㄏㄨㄟˋ):稱已死尊長之名。

22.棘人:父母亡,新喪其(百日)內,孝子自稱

(父或母喪時,子自稱「棘人」)

23.杖期生(夫):妻入門後,曾服翁姑或太翁姑之喪,現妻亡夫稱。

24.期年:對兄弟及伯叔等之喪。

25.不杖期生(夫):妻未入門前,夫之父母已亡,妻入門後,自未及成服,現妻死夫自稱,又夫之父母健在,妻亡夫亦自稱之。

26.承重孫:本身及父親均屬 嫡長子,父先死,承擔服祖父母之喪及主持宗廟祭祀之重任者稱之。

27.告窆(ㄅㄧㄢˇ):喪家先覓吉地,旋營壙穴,擇

期移柩下葬,並定期告知親友曰告。

28.發引:出殯時靈柩出發。引為引布,亦稱紼(福)

29.合窆(ㄅㄧㄢˇ):將已死父母同葬一墓穴之中。

30.用代楮(ㄔㄨˇ)敬:以金錢代冥紙。

31.壽終正(內)寢:男喪用「正」寢,女喪用「內」

寢。如死於非常,只能用「終」或「卒」。

32.含殮(ㄌㄧㄢˋ):含為含玉於口。殮,入殮,納死者於棺。

33.敬使:付送禮人之小費。

【五服】:

1.斬衰(ㄘㄨㄟ):為父母服三年之喪。(以最粗之生麻布製成,不逢邊者為斬衰)。

2.齊(ㄗ) 衰(ㄘㄨㄟ)期(ㄐㄧ)年:對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

在室姑姊妹,夫為妻,已嫁女為父母之喪,服一年。

*齊衰五月:為曾祖父母服用。

*齊衰三月:為高祖父母服用。

3.大功:對出嫁姊妹及堂兄弟之喪,服九月。

4.小功︰ 對堂伯叔父母之喪,服五月.大功、

小功合稱功服。*大功、小功,合稱功服。

5.緦(ㄙ)麻:用細麻布製成的喪服。用在已出嫁的姑母、堂姊妹及族兄弟,以及表兄弟、岳父母、婿、外孫等之喪時所穿,為期三個月,為五服中最輕的一種。

*喪亡借代用語:

1.失怙(ㄏㄨˋ)→父亡      2.失恃→母亡

3.風木之思(悲)、風樹之思(悲)→父母亡

4.琴斷朱絃→夫亡

5.斷弦之悲、鼓盆之戚→妻亡

6.喪明之痛、西河之痛→子亡

7.雁行折翼、雁行失序、折翼之痛→兄弟亡。

舊時喪葬柬帖分六大類

(1)報喪條  (人死後喪家立即通知親友所用者)

(2)訃聞

(3)送禮帖

(4)公祭通知

(5)告窆(ㄅㄧㄢˇ) (安葬死者時,通知親友之訃告)

(6)謝帖喪葬柬帖

現今喪葬柬帖分為四類:簡介

(1) 訃(ㄈㄨˋ)聞

1.死者之姓名字號          4.開弔日期及地點

2.死者生卒之年月日時      5.安葬地點

3.死者享年○○歲或享壽○○歲   6.主喪者具名

(2)送禮帖

致送喪家禮品如:

花圈、輓聯、輓幛所用之柬帖,其格式與喜慶柬帖

相同,但纸需用素色,計物不拘成雙字樣。

(3)公祭通知

凡機關、學校,社團向死者致祭,謂之公祭。

由主辦單位將公祭時間、地點通知各與祭人以便準時參加,謂之公祭通知或公祭啟示。

但為簡便起見,有張貼於公告欄者,亦有刊登於報紙者。

(4)謝帖分兩種:

一、領受禮物:如花圈禮金之屬所用之謝帖,

上書『領 謝』(謝字須抬頭),切不可用

『璧謝』,禮物應全部收下。

旗下具名悉與訃聞同,為『孤子』或

『孤哀子』須改為『棘人』。

二、向親友道謝之謝啟,可分別郵寄給親友,

亦可刊登報紙。

喪 葬 用 語 解 釋

1.先祖考(妣):

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祖父母,

如同顯祖考(妣)。

2.先考(妣)、先嚴(慈)、先父(母)、顯考(妣):

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父母。

3.先夫: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丈夫。

4.先荊(室)、德配: 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

妻子。

5.亡兒(女)、故寵兒(愛女):

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兒女。

6.故媳 :對他人自稱自己已去世的媳婦。

7.享壽:卒年六十歲以上。

8.享年:卒年三十歲以上。

9.得年:亦用存年,卒年三十歲以下。

10.小斂:以衣衿加於死者之戶。

11.大斂:死者入棺。

12.孤子:父死,母親健在。

13.哀子:母死,父親健在。

14.孤哀子:父母皆亡,父先母而逝者稱之。

15.成服:大殮次日,在服之人各依服制,分別成服,亦有在殮前成服者。

16.反服:兒死,無孫,父在堂,父反為兒喪持服。

17.稽(ㄑㄧˇ)顙(ㄙㄤˇ):遭三年之喪者,居喪拜賓客時,雙膝跪下,頭額觸地。

18.稽首:叩頭之敬禮。

19.護喪:治喪之家,以知禮能幹之家長或兄弟一人,主持喪事·

20.權厝(措):暫時停放靈柩以待葬。

21. 諱(ㄏㄨㄟˋ):稱已死尊長之名。

22.棘人:父母亡,新喪其(百日)內,孝子自稱

(父或母喪時,子自稱「棘人」)

23.杖期生(夫):妻入門後,曾服翁姑或太翁姑之喪,現妻亡夫稱。

24.期年:對兄弟及伯叔等之喪。

25.不杖期生(夫):妻未入門前,夫之父母已亡,妻入門後,自未及成服,現妻死夫自稱,又夫之父母健在,妻亡夫亦自稱之。

26.承重孫:本身及父親均屬 嫡長子,父先死,承擔服祖父母之喪及主持宗廟祭祀之重任者稱之。

27.告窆(ㄅㄧㄢˇ):喪家先覓吉地,旋營壙穴,擇

期移柩下葬,並定期告知親友曰告。

28.發引:出殯時靈柩出發。引為引布,亦稱紼(福)

29.合窆(ㄅㄧㄢˇ):將已死父母同葬一墓穴之中。

30.用代楮(ㄔㄨˇ)敬:以金錢代冥紙。

31.壽終正(內)寢:男喪用「正」寢,女喪用「內」

寢。如死於非常,只能用「終」或「卒」。

32.含殮(ㄌㄧㄢˋ):含為含玉於口。殮,入殮,納死者於棺。

33.敬使:付送禮人之小費。

【五服】:

1.斬衰(ㄘㄨㄟ):為父母服三年之喪。(以最粗之生麻布製成,不逢邊者為斬衰)。

2.齊(ㄗ) 衰(ㄘㄨㄟ)期(ㄐㄧ)年:對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

在室姑姊妹,夫為妻,已嫁女為父母之喪,服一年。

*齊衰五月:為曾祖父母服用。

*齊衰三月:為高祖父母服用。

3.大功:對出嫁姊妹及堂兄弟之喪,服九月。

4.小功︰ 對堂伯叔父母之喪,服五月.大功、

小功合稱功服。*大功、小功,合稱功服。

5.緦(ㄙ)麻:用細麻布製成的喪服。用在已出嫁的姑母、堂姊妹及族兄弟,以及表兄弟、岳父母、婿、外孫等之喪時所穿,為期三個月,為五服中最輕的一種。

*喪亡借代用語:

1.失怙(ㄏㄨˋ)→父亡      2.失恃→母亡

3.風木之思(悲)、風樹之思(悲)→父母亡

4.琴斷朱絃→夫亡

5.斷弦之悲、鼓盆之戚→妻亡

6.喪明之痛、西河之痛→子亡

7.雁行折翼、雁行失序、折翼之痛→兄弟亡。


相关文章

  • 王羲之[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姨母帖][初月帖]高清
  •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图]王羲之<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高清放大_图1 [图]王羲之<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高清放大_图2 [图]王羲之<丧乱帖.二谢帖.得示 ...查看


  • 请柬--亲手送达最礼貌
  • 请柬--亲手送达最礼貌 专家提醒 请柬是用于邀请有关单位或个人参加某种活动而发出的礼仪文书.按篇幅大小.文字多少.内容简繁可分为两种形式.篇幅大.文字多.内容繁可称为邀请信.邀请书.文字较少,内容相对简单,印制较为精美的称为请柬.请柬也称为 ...查看


  • 追悼会感谢信
  • 感谢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 xxxx年x 月x 日晚x 时x 分,操劳一生的家母因病不幸与世长辞,享年xx 岁.亲人们 跪拜灵前悲痛哀泣,千呼万唤不闻应,捶胸顿足泪汪汪.正当我们叩天呼地,悲痛欲绝之时, xxx 工作单位和xx ...查看


  • 什么是祭奠祖先
  • 什么是头七: 人死后的第七日其魂魄会回来家中以作最后的怀念,家人会为逝者准备其生前最喜爱的食物及物件以作最后的致意,中国人称这天为头七. 头七,中国人的丧殡习俗,是根据死者去世的时间,再配合天干地支计算出来的日子及时辰,然习惯上大家都认为& ...查看


  • 古代君王为何自称"孤""寡"?
  • 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君王自称为"孤"."寡人"."寡人"更为常见. 孤人"是东周以前王的自称,孤,古代诸侯.君王的自称谦词.春秋时,诸侯平常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 ...查看


  • 常见谦辞敬辞讳称释义
  •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作敬辞. 金婚 ...查看


  • 文化常识题目
  •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 ...查看


  • 传统文化小常识内容
  • 1.1孝 "孝",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包括尊敬.顺从.送终.守灵等. 1.2悌 "悌"儒家伦理范畴,指敬爱.顺从兄长,常与"孝"并称为孝悌. 1.3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阴 ...查看


  • 维吾尔族的生活礼仪及禁忌
  • 维吾尔族的生活礼仪及禁忌 维吾尔族是一个非常注重日常生活礼仪的一个民族,在这方面民间也有许多讲究.亲友见面时一般都要必互致问候,即使是陌生人也要问候,男性之间,熟人相见时不分尊卑,必定轮流握完.如见到尊长或朋友时,把右手放在左胸前,把身体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