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留守学生工作计划

2016年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一) 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

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

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和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8.开展亲情见面活动。除了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在节假日与父

母见面外,尽可能地利用电话、网络视频等媒介,开展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见面活动,让留守儿童找到回家的感觉,体验亲情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9.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游戏。各班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游戏,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10.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以此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交流,了解父母贡献,感受父母艰辛,让学生懂得父母给予自己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亲情,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11.进行一次演讲。围绕“健康向上、充满朝气、全面发展”的主题,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一次演讲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从而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

(二) 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与管理;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三、主要工作:

1.开学初,各班收集“留守儿童”名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

2.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落实“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责任。

3.学校通过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留守儿

童对生活充满信心。

4. 设置“亲情电话”,利用学校设置的“亲情电话”,安排孩子和家长定期交流、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理解父母,刻苦学习。

5. 强化规范教育,开展“五个一”活动: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好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个好学生。

6.班级每月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会,关心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7.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开展献爱心和为留守儿童联系爱心协会等活动,为贫困的留守儿童解决生活费。

8.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经常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待“留守儿童”要有爱心。不能讽刺、挖苦和歧视表现不好、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建立谈心制,做好谈心记录。

9.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本着“关爱班级留守儿童”原则,将留守儿童分解给相应任课教师,要求各任课教师每月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并做好记录,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着重进行矫正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0.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各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尊重,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

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0一六年三月

2016年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一) 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

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

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和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8.开展亲情见面活动。除了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在节假日与父

母见面外,尽可能地利用电话、网络视频等媒介,开展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见面活动,让留守儿童找到回家的感觉,体验亲情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9.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游戏。各班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游戏,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10.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以此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交流,了解父母贡献,感受父母艰辛,让学生懂得父母给予自己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亲情,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11.进行一次演讲。围绕“健康向上、充满朝气、全面发展”的主题,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一次演讲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从而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

(二) 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与管理;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三、主要工作:

1.开学初,各班收集“留守儿童”名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

2.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落实“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责任。

3.学校通过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留守儿

童对生活充满信心。

4. 设置“亲情电话”,利用学校设置的“亲情电话”,安排孩子和家长定期交流、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理解父母,刻苦学习。

5. 强化规范教育,开展“五个一”活动: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好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个好学生。

6.班级每月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会,关心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7.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开展献爱心和为留守儿童联系爱心协会等活动,为贫困的留守儿童解决生活费。

8.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经常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待“留守儿童”要有爱心。不能讽刺、挖苦和歧视表现不好、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建立谈心制,做好谈心记录。

9.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本着“关爱班级留守儿童”原则,将留守儿童分解给相应任课教师,要求各任课教师每月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并做好记录,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着重进行矫正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0.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各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尊重,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

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0一六年三月


相关文章

  • 2015-2016年城关三中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计划
  • 2015-2016年城关三中关爱留守儿童活 动计划 依据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我校根据我校实际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开展亲情关爱志愿服务. 组织志愿者通过"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方式,对留守儿童和 ...查看


  • 浅论留守儿童的未来何去何从
  • 摘 要: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实现财富的积累,在他们给城市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对农村产生了一些影响.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共同生活,大量的儿童被滞留农村,和爷爷奶奶等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自理能 ...查看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与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与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巨野县田庄镇中心小学 申景银 一. 研究的背景 1. 时代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限制打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 ...查看


  • 县图书馆春节开展送温暖活动方案
  • ***图书馆 "情系留守儿童·爱心温暖寒冬"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根据<县妇联关于在"两节"期间开展向困境妇女儿童送温暖活动的通知>,为使广大留守儿童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县图书馆 ...查看


  • 留守儿童之家三年规划2016-2018
  • 陕桥街道新河小学留守儿童"爱心阳光之家"三年规划(2016-2018) 为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加强留守儿童管理,推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及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根据<中共威宁县教育局委员会关于进一 ...查看


  • 2016年度学雷锋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志愿者发言稿
  • 2016年度学雷锋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志愿者发言稿 2016年度学雷锋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志愿者发言稿 我叫胡xx,是理学院工程力学1303班学生,也是学校"向日葵计划"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很荣幸成为学校"学雷锋& ...查看


  • 溺水安全教育
  • "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专题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四川省安监局<关于切实做好‚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专题活动的通知>(川教函"2016"155 号)要求,决定开展全 ...查看


  • [2016.6.1]留守儿童
  • "十问留守儿童"之十:我们的思考与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到社会多个领域的发展进程.涉及私领域与公权力的对接.法律的修订与执行.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乡村自治能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甚至涉及产业结 ...查看


  • 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
  • 关爱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校园 --岑巩县第二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会议精神及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切实关爱留守儿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给这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