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水均益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解读:水均益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2011/07/01

作者:明夷济

6月2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反对中国政府在南海动武”的决议,然后中央4的今日关注就表现出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这个节骨眼上,中国邀请基辛格访华就有着不同寻常的异议。

一、对邀请基辛格博士访华的解读

1、中美之间继2010年东海军事形势对峙之后,再度在南海出现交锋。中国政府邀请基辛格博士访华,要表露这样的一个信息:美国不要忘记中美友好的过去。中美友好来之不易,请美国要珍惜。这同时也暗示了现在中美关系,不那么友好,甚至是准敌对状态。

2、还表露这样一个信息:过去中美关系之所以恢复,是美国主动提出请求的。你现在美国来破坏中美关系,是否意味着否定过去?是否是一种打自己大嘴巴的一种行为?

3、尽管今年是基辛格秘密访华40周年,但是距离40周年还有一段时间,提早来了,应该不是单纯为了纪念40周年,而是为了缓和中美两国的关系。

二、对中美冲突的解读

1、基辛格提出,要避免中美之间的冲突。

这里面的深层含义是:冲突是现实存在的,美国反对中国的立场是坚定地,鉴于过去中美两国军队的交锋,中美之间的全面冲突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因此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竭尽全力避免这种冲突。

所以,按照这种逻辑顺延下去,结论是:中美两国的冲突与摩擦是不可消除的,美国会以最大程度上威慑中国,让中国不要产生与美国战争的幻想。所以,未来中美关系将继续好了坏,坏了好,这样重复下去。

2、基辛格提出,从历史上看,崛起国家和既得利益国家存在着冲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他老人家是研究均势战略的,所以对欧洲历史比任何人都熟悉,因此,他说中美两国的领导人足够明智,也就是说明智的领导人还可以,要是万一上台的一个领导人不足够明智,出现了像布什这样的家伙,中美之间是否会走向战场?在他眼里战争的危险比两国共同合作的可能要大得多,因此他需要费劲唇舌来劝说美国政府,不要做出错误的行动。

3、水均益:基辛格博士,中国正在面临不断的挑战,我们会面临很多事情,比方说中国的主权问题,比如说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等,中国表示这关切到我们的核心利益,我们必须维护我们的权利,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呢?

基辛格:中国如此强大,它有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方法,比如说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所以我认为中国没有必要使用军事力量,看一看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中国同很多国家不同,它不是一个经常依靠军事力量,来干预别国事务的国家。 解读:

在这里,他提出了中国在过去不经常使用武力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可是稍微懂得历史得人就会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便发生了与美国的朝鲜战争,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越自卫反击战,还和苏联有过几次大的流血冲突,美国人没有理由会相信中国不好战。再把时间推到更远的过去,联想到匈奴民族的灭亡,联想到鲜卑民族的融合,联想到突厥民族的归附,再想想岳飞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想想卫青霍去病的丰功伟业,想想班超在新征服地区西域的威武,谁相信汉族是一个挨打了不还手的民族?

他既然如此熟悉世界历史,如此熟悉中国历史,他这句话是否同时也告诫中国政府,不要在争端问题上采取武力,如果中国可以不采取武力,他作为中国的老朋友,是可以和美国政府打交道,为中国说好话的。

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时代与如今的时代已经大不相同了,不同在于苏联帝国的衰亡和中国的日益强盛。过去美国需要联手中国对付苏联的基础已经不存在,所以中美的冲突与合作是两个并不和谐的主旋律。

很多时候在获取势力范围上,中美之间的关系是退三步,再进两步。就好比打你一巴掌,再给你一块糖吃。什么意思呢?比如说现在,美国说反对中国在南海动用武力,反对中国政府在南海采取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做法,这无疑和过去美国说采取中立是大大倒退了。美国以牺牲中美关系为代价,获取某些小国的支持,事实上经过美国这么一折腾,某些国家和中国的距离远了,和美国的距离近了。然后,美国在来缓和中美关系,让中国政府消消气,说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大家都还是朋友。但形势是有所不同了:即中国和南海相关国家的距离远了,这些国家更需要美国了。

去年,美国在东海那么闹腾,就是退三步,进两步的做法,结果美日韩同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和韩国的关系退步了;还通过军演,进一步向中国的沿海扩大势力范围。

4、基辛格告诉水均益说,美国无意伤害中美之间的友谊,包围中国会是一个错误,会让局势更加的复杂。

解读:

其实,这儿所有的话,都可以反过来理解,即美国政府明知道会伤害中美之间的友谊,但是还会做一些伤害中美友谊的举动。比如最近美国在南海的行为,比如美国一直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问题搞两面手法。

尽管包围中国会是一个错误,但美国绝不放弃包围中国,就像美国绝不会放弃包围与遏制俄罗斯一样。

美国就是要让中国周边的局势复杂,从而在东海一直延伸到南海地区形成一道防线,在东海防线,中国和美国集团处于一种像一战期间战壕之间的对垒,双方都不会主动采取攻势;但是在南海的防线内,美国可能会采取一些主动,让中国从某种立场做出让步。可以说是守势中的尝试进攻,如果不成功的话,美国会很快退出进攻,进行防守,但是不能让中国前进。

5、水均益:目前美国和西方的一些国家都有这样的一种趋势,认为像中国这样崛起的国家会对别国特别是对其邻国造成不可避免的威胁,是这样吗?

基辛格: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中国很少会用军事手段来影响周边国家,中国会通过传播其文化,以自身的能力来接纳周边国家。而当一个大国插手一个小国事务的时候,这样的关系向来就不会特别完美。所以我的观点是,如果中国释放压力这就会让周边国家感到紧张,如果我们用这些国家来抑制中国,这将会分化这些国家,所以美中两国关系应该建立在紧密合作的基础之上,而且美中两国都应该同中国的邻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不是处于利用这些国家的目的。

解读:

在这里基辛格博士很谨慎的说,如果中国释放压力会让周边国家感到紧张。这说明他虽然不同意美国利用周边国家遏制中国,但是却持这样的观点:即中国崛起之后,必然会释放压力,必然会改变当前的局势。所以,他才主张中美两国都要同中国的邻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但事实上美国政府,正鼓动这些国家反对中国。

6、水均益: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建设更多的具备综合实力的军事力量,比如说海军,现在中国正在发展具备综合实力的军事力量,中国的海军也进入了西太平洋进行例行训练,但我们却听到了一些声音,甚至是警告,称中国正在发展具有威胁性的海军力量,这可以威胁到周边的邻国,甚至会加剧最近在南海出现的紧张局势?

基辛格: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实力也会随之增强,这是自然的事情。而面临的挑战是中国如何构建自己的军事力量?当中国处于加强国防力量的目的时,美国应该完全理解,这是一个国家所做的正当的事情,而敏感的美国人应该理解中国国防力量的壮大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如果不够理解,就有可能会引发军备竞赛,我希望双方都能够足够明智,要认识到一旦发生军备竞赛,就有可能走到战争边缘,而双方都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中美两国应该采取相互支持的态度,就共同目标展开合作,强化双方的合作关系,所以你刚才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尽管有可能出现冲突的迹象,我们的工作就是要避免那种局面的出现。

解读:在这里,基辛格虽然赞同中国加强国防力量的行为,但是也暗示了自己对中国日益增加的军事力量担忧,仍然是引发军备竞赛的主要原因,而且认为这种军备竞赛可能会让中美两国走向战争。基辛格的这种认识,应该受到一战的军事同盟以及军备竞赛的影响。

结论:

事实上中国和美国集团在中国的邻近海域——从黄海一直延伸到南海的马六甲——形成一道防线,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是美国C型包围圈的一部分,我认为尽管中国处于这种包围之中,但看起来更像对峙,就像双方在这一条战线上挖了两道战壕。由于日韩和中国在黄海和东海已经有了大致的划分,所以在此区域,中国和美国集团都不会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然而在南海稍微有些不同,中国在试图夺回某些国家控制的岛屿,看起来更像中国发起了进攻的号角,而美国正在唆使这些国家进行保卫。

基本上,这条线上,会断断续续的出现紧张局势,但是双方都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结果。除了可能出现的军事紧张,石油开采上的竞争可能比军事上的形势更加激烈。

海上,中国很难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我仍然希望在陆地上,中国需要利用其地缘优势,尽可能的将中南半岛的国家用铁路或者公路等交通网连接起来,不仅包括中南半岛四国,连接马来半岛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解读:水均益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2011/07/01

作者:明夷济

6月2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反对中国政府在南海动武”的决议,然后中央4的今日关注就表现出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这个节骨眼上,中国邀请基辛格访华就有着不同寻常的异议。

一、对邀请基辛格博士访华的解读

1、中美之间继2010年东海军事形势对峙之后,再度在南海出现交锋。中国政府邀请基辛格博士访华,要表露这样的一个信息:美国不要忘记中美友好的过去。中美友好来之不易,请美国要珍惜。这同时也暗示了现在中美关系,不那么友好,甚至是准敌对状态。

2、还表露这样一个信息:过去中美关系之所以恢复,是美国主动提出请求的。你现在美国来破坏中美关系,是否意味着否定过去?是否是一种打自己大嘴巴的一种行为?

3、尽管今年是基辛格秘密访华40周年,但是距离40周年还有一段时间,提早来了,应该不是单纯为了纪念40周年,而是为了缓和中美两国的关系。

二、对中美冲突的解读

1、基辛格提出,要避免中美之间的冲突。

这里面的深层含义是:冲突是现实存在的,美国反对中国的立场是坚定地,鉴于过去中美两国军队的交锋,中美之间的全面冲突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因此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竭尽全力避免这种冲突。

所以,按照这种逻辑顺延下去,结论是:中美两国的冲突与摩擦是不可消除的,美国会以最大程度上威慑中国,让中国不要产生与美国战争的幻想。所以,未来中美关系将继续好了坏,坏了好,这样重复下去。

2、基辛格提出,从历史上看,崛起国家和既得利益国家存在着冲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他老人家是研究均势战略的,所以对欧洲历史比任何人都熟悉,因此,他说中美两国的领导人足够明智,也就是说明智的领导人还可以,要是万一上台的一个领导人不足够明智,出现了像布什这样的家伙,中美之间是否会走向战场?在他眼里战争的危险比两国共同合作的可能要大得多,因此他需要费劲唇舌来劝说美国政府,不要做出错误的行动。

3、水均益:基辛格博士,中国正在面临不断的挑战,我们会面临很多事情,比方说中国的主权问题,比如说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等,中国表示这关切到我们的核心利益,我们必须维护我们的权利,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呢?

基辛格:中国如此强大,它有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方法,比如说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所以我认为中国没有必要使用军事力量,看一看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中国同很多国家不同,它不是一个经常依靠军事力量,来干预别国事务的国家。 解读:

在这里,他提出了中国在过去不经常使用武力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可是稍微懂得历史得人就会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便发生了与美国的朝鲜战争,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越自卫反击战,还和苏联有过几次大的流血冲突,美国人没有理由会相信中国不好战。再把时间推到更远的过去,联想到匈奴民族的灭亡,联想到鲜卑民族的融合,联想到突厥民族的归附,再想想岳飞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想想卫青霍去病的丰功伟业,想想班超在新征服地区西域的威武,谁相信汉族是一个挨打了不还手的民族?

他既然如此熟悉世界历史,如此熟悉中国历史,他这句话是否同时也告诫中国政府,不要在争端问题上采取武力,如果中国可以不采取武力,他作为中国的老朋友,是可以和美国政府打交道,为中国说好话的。

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时代与如今的时代已经大不相同了,不同在于苏联帝国的衰亡和中国的日益强盛。过去美国需要联手中国对付苏联的基础已经不存在,所以中美的冲突与合作是两个并不和谐的主旋律。

很多时候在获取势力范围上,中美之间的关系是退三步,再进两步。就好比打你一巴掌,再给你一块糖吃。什么意思呢?比如说现在,美国说反对中国在南海动用武力,反对中国政府在南海采取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做法,这无疑和过去美国说采取中立是大大倒退了。美国以牺牲中美关系为代价,获取某些小国的支持,事实上经过美国这么一折腾,某些国家和中国的距离远了,和美国的距离近了。然后,美国在来缓和中美关系,让中国政府消消气,说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大家都还是朋友。但形势是有所不同了:即中国和南海相关国家的距离远了,这些国家更需要美国了。

去年,美国在东海那么闹腾,就是退三步,进两步的做法,结果美日韩同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和韩国的关系退步了;还通过军演,进一步向中国的沿海扩大势力范围。

4、基辛格告诉水均益说,美国无意伤害中美之间的友谊,包围中国会是一个错误,会让局势更加的复杂。

解读:

其实,这儿所有的话,都可以反过来理解,即美国政府明知道会伤害中美之间的友谊,但是还会做一些伤害中美友谊的举动。比如最近美国在南海的行为,比如美国一直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问题搞两面手法。

尽管包围中国会是一个错误,但美国绝不放弃包围中国,就像美国绝不会放弃包围与遏制俄罗斯一样。

美国就是要让中国周边的局势复杂,从而在东海一直延伸到南海地区形成一道防线,在东海防线,中国和美国集团处于一种像一战期间战壕之间的对垒,双方都不会主动采取攻势;但是在南海的防线内,美国可能会采取一些主动,让中国从某种立场做出让步。可以说是守势中的尝试进攻,如果不成功的话,美国会很快退出进攻,进行防守,但是不能让中国前进。

5、水均益:目前美国和西方的一些国家都有这样的一种趋势,认为像中国这样崛起的国家会对别国特别是对其邻国造成不可避免的威胁,是这样吗?

基辛格: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中国很少会用军事手段来影响周边国家,中国会通过传播其文化,以自身的能力来接纳周边国家。而当一个大国插手一个小国事务的时候,这样的关系向来就不会特别完美。所以我的观点是,如果中国释放压力这就会让周边国家感到紧张,如果我们用这些国家来抑制中国,这将会分化这些国家,所以美中两国关系应该建立在紧密合作的基础之上,而且美中两国都应该同中国的邻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不是处于利用这些国家的目的。

解读:

在这里基辛格博士很谨慎的说,如果中国释放压力会让周边国家感到紧张。这说明他虽然不同意美国利用周边国家遏制中国,但是却持这样的观点:即中国崛起之后,必然会释放压力,必然会改变当前的局势。所以,他才主张中美两国都要同中国的邻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但事实上美国政府,正鼓动这些国家反对中国。

6、水均益: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建设更多的具备综合实力的军事力量,比如说海军,现在中国正在发展具备综合实力的军事力量,中国的海军也进入了西太平洋进行例行训练,但我们却听到了一些声音,甚至是警告,称中国正在发展具有威胁性的海军力量,这可以威胁到周边的邻国,甚至会加剧最近在南海出现的紧张局势?

基辛格: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实力也会随之增强,这是自然的事情。而面临的挑战是中国如何构建自己的军事力量?当中国处于加强国防力量的目的时,美国应该完全理解,这是一个国家所做的正当的事情,而敏感的美国人应该理解中国国防力量的壮大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如果不够理解,就有可能会引发军备竞赛,我希望双方都能够足够明智,要认识到一旦发生军备竞赛,就有可能走到战争边缘,而双方都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中美两国应该采取相互支持的态度,就共同目标展开合作,强化双方的合作关系,所以你刚才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尽管有可能出现冲突的迹象,我们的工作就是要避免那种局面的出现。

解读:在这里,基辛格虽然赞同中国加强国防力量的行为,但是也暗示了自己对中国日益增加的军事力量担忧,仍然是引发军备竞赛的主要原因,而且认为这种军备竞赛可能会让中美两国走向战争。基辛格的这种认识,应该受到一战的军事同盟以及军备竞赛的影响。

结论:

事实上中国和美国集团在中国的邻近海域——从黄海一直延伸到南海的马六甲——形成一道防线,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是美国C型包围圈的一部分,我认为尽管中国处于这种包围之中,但看起来更像对峙,就像双方在这一条战线上挖了两道战壕。由于日韩和中国在黄海和东海已经有了大致的划分,所以在此区域,中国和美国集团都不会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然而在南海稍微有些不同,中国在试图夺回某些国家控制的岛屿,看起来更像中国发起了进攻的号角,而美国正在唆使这些国家进行保卫。

基本上,这条线上,会断断续续的出现紧张局势,但是双方都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结果。除了可能出现的军事紧张,石油开采上的竞争可能比军事上的形势更加激烈。

海上,中国很难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我仍然希望在陆地上,中国需要利用其地缘优势,尽可能的将中南半岛的国家用铁路或者公路等交通网连接起来,不仅包括中南半岛四国,连接马来半岛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相关文章

  • 人物采访提纲(让你更好的采访!)
  • 人物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 ...查看


  • 日刊解读中美"乒乓外交"始末
  • 新动态参考消息(粉丝56.7万) 2014-01-13 10:53 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国家档案 核心提示: 人们还不明白中国为实现乒乓外交做了多么精心谨慎的准备. 1971年4月15日,中国运动员杨瑞华(左)和美国运动员迪克·迈尔斯在 ...查看


  •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技巧
  •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技巧 大约有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即向别人提出问题为基础写成的. --[美]杰克·海敦 <怎样当好新闻记者> 一.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 从采访对象最关心.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谈起. 美国记者 ...查看


  • 吴建民: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本质是反对改革与开放
  • 2016年06月12日 09:48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22人参与 0评论 [编者按:2016年6月6日,前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在"2016中美大学智库论坛"上做题为"中美关系与世界秩序" ...查看


  • 中国外交最猛的八句话 句句让国人热血沸腾
  • 2015-04-08 一.做一个'称职'的敌人 中国女军事专家姚云竹参加美国国际学术座谈会,在回答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提问时说: "如果有人一定要把中国当敌人,我们将接受挑战,做一个'称职'的敌人." 一.打起仗来是不 ...查看


  • 一个强大稳定的美国有利于中国发展
  • 温家宝:一个强大稳定的美国有利于中国发展 2010年09月23日 02:49新华网 当地时间9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与美国企业.金融和学术界人士座谈.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网纽约9月22日电(记者田帆 廖雷)中国国务院总理 ...查看


  • 1.尼克松访华日记:访问中国一周将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 尼克松访华日记:访问中国一周将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2012年02月07日 09:35 来源:凤凰网专稿 核心内容:尼克松访华应该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正是因为这次访华,让闭关锁国的中国打开了一道小小的缝隙.也正是这道缝隙,改变了中 ...查看


  • 非常新锐芮成钢
  • 我不是最伟大的交流者,但我交流伟大的内容 这个废话很少的年轻人每天中午12点在屏幕上的准时出现,某种程度上正在使我们不可思议地对电视产生了期待.他可以在我们想见到克林顿的时候就能坐在比尔的对面谈笑风生: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就能见到诸如索罗斯 ...查看


  • 百年潮中国梦一解说词
  • 百年追梦--<百年潮·中国梦> (第一集) [解说] 2012年11月29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北京风和日丽,长安街车水马龙,天安门广场游人如织„„ 上午10点,中巴车缓缓驶入巍峨矗立的国家博物馆,历史在这一刻将带给我们怎样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