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瀑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瀑、喻、屏‛3个生字,积累‚瀑布、松林、景象、比喻、仰望、珍珠‛6个词语。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学生能照样子改写宾语前置的句子。
4、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瀑布壮观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假日外出旅游,走在重重叠叠的山峦间,我们常常会看到原本在平缓流淌的水流因为地势忽然变低,从高山陡壁处倾泻而下,这就是——瀑布。
委内瑞拉的天使瀑布从979米高的悬崖飞泻而下,激起无数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好似万马奔腾。
江西的庐山瀑布,倾泻而下的水流经风一吹,扬起无数水星,像轻烟缓缓上升,又像薄雾笼罩在空中。
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直泻而下——(看视频)它从高处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
2、 看到这些瀑布的景象,你想说什么?
3、师:是啊,瀑布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去尽情地欣赏瀑布的雄伟壮美,去共同阅读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瀑布吧!
4、出示课题,板书(提示:瀑的右下部分的写法)——齐读。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交流。
2、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自读课文,思考:
A、这首诗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B 、你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4、交流思考题A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三、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交流思考:最喜欢哪一节?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句话?哪个词?说说为什么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
第一小节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1、理解:叠叠(一层一层)。看,浪涌上了岸滩,‘又’一个浪涌上来,‘又’一个浪涌上来。你从‚叠叠‛这个词看出了什么?(浪很大,一个压过一个,声音也很大,一阵紧接一阵。)
2、那么‚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究竟是怎样的声音?请大家认真听(听声音)——师: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一浪接着一浪,一阵接着一阵。
3、指导感情朗读(个别读——连续三个指名读)
4、这声音可真是气势恢宏啊,作者是在什么地方听到这气势磅礴的声音的? 板书:(远听)声音美
5、我们连瀑布都没看见,就远远地听见瀑布的声音了,那要是我们再走近些? (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
6、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读出瀑布声音的气势磅礴。
第二小节
抓‚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一句。
1、为什么说瀑布像白银呢?(水流清澈,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四溅的水花洁白。
2、‚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这里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山高,瀑布的气势宏伟。
3、‚衬‛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衬‛是陪衬、衬托的意思。实物演示——绿纸衬着红花,显得更红,更鲜艳。 那诗中,什么衬着什么,显得怎么样?
(青翠的高山衬着银白的瀑布,显得更壮丽。)
4、指导朗读: 谁也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瀑布的全身?
他强调了千丈,真是气势恢宏的瀑布!
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也来读一读!
5、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到这美丽景色的呢?板书:(遥望)
第三小节
1、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字典告诉我们:屏就是屏风,是家居的一种摆设,它的作用是遮挡背后的物体,所以它非常的宽大。
作者说的这屏就是——瀑布。屏上缀满的珍珠就是——溅起的水珠。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
比较句子:一座珍珠的屏好伟大呀! 哪句好?为什么?
形容词(好伟大呀)提前,更让我们感受到瀑布的气势宏伟。
2、没有风时,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那有风时呢?
出示: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当有风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四溅,腾起水汽,缓缓飘落,像烟一眼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这样美丽的景象,如人间仙境。)
指导朗读:读这句话时,如烟,如雾,如尘之间停顿时间可略长些,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诗人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
3、作者是在哪里看到这番景象的?哪个词看出?
仰望——努力地仰起脖子才能看到瀑布的顶端,可见瀑布的雄伟壮观。 难怪作者站在瀑布脚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这篇课文作者就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瀑布的声音美、样子美,让我们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美。下面让我们把这美景再一次深深的印刻在脑中吧,和老师一起配合读一读。
我沿着山路爬上山,还没——,先——,这声音好像——,又像——。我迫不及待地往前走,山路忽然一转,啊!——,这般景象——,我仿佛看见——。我走上前,站在瀑布脚下仰望——时时来一阵风——
2、师: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创造出这么美妙的奇观呢?(大自然)是的,在大
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瀑布——(出示瀑布图片)这些瀑布,均以其独特、壮美的气势,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游客。看着这么壮美的瀑布,老师不禁想起李白笔下赞美瀑布的诗篇《望庐山瀑布》——出示古诗,读背。
板书: 11、瀑布 叠叠的浪
远 听 声音美阵阵的风
望 颜色美 一道白银
珍珠的屏
近 仰望 形态美如烟、如雾、如尘
邓:
盛老师以《瀑布》为主讲教材,结合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进行分析对比,学习诗文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和采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技能的渗透,使古诗与现代诗二者相融,情景相融,作者相融,师生相融。
谢:
《瀑布》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风景诗,通过对瀑布的生动描写,突出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之情。
盛老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懂得课文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瀑布和引发的感想,并且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袁:
聆听盛老师的课,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引入课题前,她能借助多媒体展示关于瀑布的图片,并以生动地讲解帮助学生积累描写瀑布的词句。作品是一篇描写景物的诗歌,盛老师能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顺序,并在分节讲解中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观察点所获得的不同感受,感受瀑布优美的意境。再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情感来。字词教学也颇为扎实,能根据生字的字音、字义、字形,各有侧重展开教学。如“瀑”字的讲解十分到位,不仅关注了构字特点,也强调了易写错部分的笔画,特别扎实。
盛老师对文本的分析把握得十分透彻, 有很强的语文功底,课堂上也充满着激情,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但学生这边的状态还有提升的空间,朗读能力要继续增强,参与表达训练的面还要更广一些。
11、瀑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瀑、喻、屏‛3个生字,积累‚瀑布、松林、景象、比喻、仰望、珍珠‛6个词语。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学生能照样子改写宾语前置的句子。
4、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瀑布壮观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假日外出旅游,走在重重叠叠的山峦间,我们常常会看到原本在平缓流淌的水流因为地势忽然变低,从高山陡壁处倾泻而下,这就是——瀑布。
委内瑞拉的天使瀑布从979米高的悬崖飞泻而下,激起无数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好似万马奔腾。
江西的庐山瀑布,倾泻而下的水流经风一吹,扬起无数水星,像轻烟缓缓上升,又像薄雾笼罩在空中。
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直泻而下——(看视频)它从高处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
2、 看到这些瀑布的景象,你想说什么?
3、师:是啊,瀑布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去尽情地欣赏瀑布的雄伟壮美,去共同阅读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瀑布吧!
4、出示课题,板书(提示:瀑的右下部分的写法)——齐读。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交流。
2、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自读课文,思考:
A、这首诗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B 、你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4、交流思考题A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三、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交流思考:最喜欢哪一节?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句话?哪个词?说说为什么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
第一小节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1、理解:叠叠(一层一层)。看,浪涌上了岸滩,‘又’一个浪涌上来,‘又’一个浪涌上来。你从‚叠叠‛这个词看出了什么?(浪很大,一个压过一个,声音也很大,一阵紧接一阵。)
2、那么‚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究竟是怎样的声音?请大家认真听(听声音)——师: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一浪接着一浪,一阵接着一阵。
3、指导感情朗读(个别读——连续三个指名读)
4、这声音可真是气势恢宏啊,作者是在什么地方听到这气势磅礴的声音的? 板书:(远听)声音美
5、我们连瀑布都没看见,就远远地听见瀑布的声音了,那要是我们再走近些? (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
6、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读出瀑布声音的气势磅礴。
第二小节
抓‚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一句。
1、为什么说瀑布像白银呢?(水流清澈,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四溅的水花洁白。
2、‚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这里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山高,瀑布的气势宏伟。
3、‚衬‛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衬‛是陪衬、衬托的意思。实物演示——绿纸衬着红花,显得更红,更鲜艳。 那诗中,什么衬着什么,显得怎么样?
(青翠的高山衬着银白的瀑布,显得更壮丽。)
4、指导朗读: 谁也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瀑布的全身?
他强调了千丈,真是气势恢宏的瀑布!
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也来读一读!
5、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到这美丽景色的呢?板书:(遥望)
第三小节
1、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字典告诉我们:屏就是屏风,是家居的一种摆设,它的作用是遮挡背后的物体,所以它非常的宽大。
作者说的这屏就是——瀑布。屏上缀满的珍珠就是——溅起的水珠。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
比较句子:一座珍珠的屏好伟大呀! 哪句好?为什么?
形容词(好伟大呀)提前,更让我们感受到瀑布的气势宏伟。
2、没有风时,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那有风时呢?
出示: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当有风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四溅,腾起水汽,缓缓飘落,像烟一眼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这样美丽的景象,如人间仙境。)
指导朗读:读这句话时,如烟,如雾,如尘之间停顿时间可略长些,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诗人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
3、作者是在哪里看到这番景象的?哪个词看出?
仰望——努力地仰起脖子才能看到瀑布的顶端,可见瀑布的雄伟壮观。 难怪作者站在瀑布脚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这篇课文作者就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瀑布的声音美、样子美,让我们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美。下面让我们把这美景再一次深深的印刻在脑中吧,和老师一起配合读一读。
我沿着山路爬上山,还没——,先——,这声音好像——,又像——。我迫不及待地往前走,山路忽然一转,啊!——,这般景象——,我仿佛看见——。我走上前,站在瀑布脚下仰望——时时来一阵风——
2、师: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创造出这么美妙的奇观呢?(大自然)是的,在大
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瀑布——(出示瀑布图片)这些瀑布,均以其独特、壮美的气势,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游客。看着这么壮美的瀑布,老师不禁想起李白笔下赞美瀑布的诗篇《望庐山瀑布》——出示古诗,读背。
板书: 11、瀑布 叠叠的浪
远 听 声音美阵阵的风
望 颜色美 一道白银
珍珠的屏
近 仰望 形态美如烟、如雾、如尘
邓:
盛老师以《瀑布》为主讲教材,结合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进行分析对比,学习诗文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和采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技能的渗透,使古诗与现代诗二者相融,情景相融,作者相融,师生相融。
谢:
《瀑布》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风景诗,通过对瀑布的生动描写,突出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之情。
盛老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懂得课文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瀑布和引发的感想,并且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袁:
聆听盛老师的课,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引入课题前,她能借助多媒体展示关于瀑布的图片,并以生动地讲解帮助学生积累描写瀑布的词句。作品是一篇描写景物的诗歌,盛老师能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顺序,并在分节讲解中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观察点所获得的不同感受,感受瀑布优美的意境。再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情感来。字词教学也颇为扎实,能根据生字的字音、字义、字形,各有侧重展开教学。如“瀑”字的讲解十分到位,不仅关注了构字特点,也强调了易写错部分的笔画,特别扎实。
盛老师对文本的分析把握得十分透彻, 有很强的语文功底,课堂上也充满着激情,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但学生这边的状态还有提升的空间,朗读能力要继续增强,参与表达训练的面还要更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