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友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年07期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70(2005)02-0083-03
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以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美学为前驱的现代西方美学,比之于西方传统美学,至少实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转变:一是方法从自上而下的理性思辩的方法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经验实证的心理学方法;二是研究的重点从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从美的本质的寻觅转向主体的宙美经验的研究。三是从理性主义转变为非理性主义。这转变后的三方面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三大特征。
那么,作为西方传统美学历史发展的一重要环节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是否具备了现代西方美学的三大特征呢?是否从它那里就开始了转向现代美学的历史进程呢?如果我们作一历史的回顾与考察,我们就不难得出合理的结论。
一
在西方美学史上,首倡“自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实验美学的创始人费希纳。他认为。在历史上有两种研究美学的方法: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哲学的和经验的研究方法。哲学的研究方法是“从最一般的观念和概念出发下降到个别”,其缺点是容易流于一般,而忽视个别;经验的研究方法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其缺点是容易停留于个别,难以上升到一般。两相比较,哲学美学的格调要高些,但经验美学是哲学美学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因此,他选择并倡导“自下而上”的方法即经验美学的研究方法。在他看来,在美学史上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哲学美学极为缺乏经验的根据,“好像是泥足巨人”。这种批评的确击中了德国古典美学脱离实际经验的要害,而他倡导的“自下而上的美学”,则开创了自觉运用心理学方法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美学的新方向,极大地推动了以后各派经验美学和科学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正因为如此,他提出的自下而上和自上面下两种美学研究方法的区分,往往被视为美学史上的重大转折。费希纳在美学史上的地位当然不容否定,但费氏在对美学研究方法作历史的回顾时,他考察的范围似乎只限于欧洲大陆的传统美学,却忽视了海峡另一边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于是就得出了在美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哲学美学的片面结论。实际上,建立在培根的经验主义哲学和霍布斯经验派心理学基础上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就是“自下而上”地研究美学的,费希纳所着手的工作,早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那里就开始了。因此,在这个时期,是自下而上的经验美学占据着主导地位。
培根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开创者,他对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正如朱光潜先生所指出的:“培根对于美学的贡献首先就应该从他的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去认识。由于他奠定了科学实践观点和归纳法的基础,美学才有可能由玄学思辨的领域转到科学的领域。而实际上由培根思想发展出来的英国经验派的美学也正是朝着科学的道路前进的,特别是对审美现象进行心理学的分析方面。”[1]霍布斯正是沿着这条道路往下走的,他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人类的心理活动,“他可以说是英国经验派心理学的始祖。他奠定了经验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一切人类思想都起源于感觉。”[2]
纵观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对美学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无不是从经验出发,把人的审美意识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的。他们提出了想象、美感、审美趣味等问题,从主体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来揭示审美意识的结构和特征,把握审美活动的规律,开创了美学研究的新局面。培根提出的“诗涉及想象”的命题,霍布斯和洛克等建立的观念联想律,休漠的美在主观论,博克对崇高感和美感的生理心理根源的揭示,都是这一时期经验主义美学对审美心理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即使是深受新柏拉图主义与大陆理性主义影响的夏夫兹博里,也仍是经验派哲学的后继者,他在审美鉴赏力研究方面提出的“内在感官说”,同样有着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著名的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荷伽兹,在《美的分析》中,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经验主义方法,对形式美的研究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他提出了美的六条原则,认为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恰当地混合起来,就能产生美,并且还提出了“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的著名观点。可以说,比之于费希纳的实验美学,荷迦兹对经验与实例的重视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断定,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在研究方法上已经实现了从“自上而下”至“自下而上”的现代性转向,是现代科学主义美学的先声。
二
朱狄先生曾指出:“美学研究的对象从以美的本质问题为重心转变到以审美经验的探讨为中心是当代西方美学的一大特点。它抛弃了传统美学一心想寻找美之所以为美的原因,从罗列和寻找一系列美的特质转变到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的描述。”[3]其实,这种概括也适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们看来,作为一种普遍性能力的理性既然在所有人身上是一致的,而人们在欣赏同一审美对象时,却产生了不同的美感反应,那么理性就是不可靠的,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对美的把握也就不一定是由理性来完成的,而可能是由人们的感情来完成的。那么,美学就必须以人的主观心理能力的研究为中心。随着这种中心的转移,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让位于对人的审美能力的探讨,对美的对象的描述让位于对人的内在感受能力的分析。自此之后,美学研究的范围急剧扩大,人的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与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共同进入了人们的美学视野,美学的范围也从美扩大到崇高、丑、悲等。这种美学心理探讨的开始,实际上就标志着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4]因此,毫不奇怪,我们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那里很少见到热衷于探讨美的本质的美学家。即使是探寻美的本质,也总是把它和主体的主观能力联系起来。经验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休谟就是如此。他在给“美”定义时就这样说:“美是各部分之间这样的一种秩序和结构,由于人性的本来的构造,由于习俗,或是由于偶然的心情,这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5]并且他认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美。”[6]看得出来休谟在美的本质问题上持的是主观论的观点,他强调的“美”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是“由于人性的本来的构造”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重心不在客体而在主体。夏夫兹博里也认为,“就连外在形状里我们所欣赏的还是性情中某种内在东西的一种奇怪的表现,一种阴影”[7],他同样把美归结于主体的心灵。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对主体审美经验的探讨几乎涉及了审美心理要素的各个方面。培根,霍布斯,洛克,爱迪生和休谟等人对想象作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夏夫兹博里和哈奇生在审美鉴赏力方面提出了“内在感官”说;休谟与博克重点讨论了审美趣味的标准问题;在审美情感方面,霍布斯把想象系于欲念,休谟视美丑的本质为快感与痛感,博克则是把崇高感与美感的来源直接归因于人的两类基本情欲。可以说,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们在审美心理研究上的全面深入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勃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对主体审美心理能力的研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夏夫兹博里在论述审美鉴赏力时,提出了与现代美学息息相关的“审美元利害关系”说,发展了审美态度的理论。夏夫兹博里认为,具有审美鉴赏力的“内在感官”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审美态度。所谓无利害关系,是指主体在观看一个对象时,只是集中注意于对其外观的观照和沉思,而不去考虑其实际的用途或去占有它,使用它。在夏夫兹博里看来,人们审辨善恶的道德感和审辨美丑的美感在根本上是相通的,一个有美德的人几乎就是一个爱好艺术的人。那种对事物外观形式的知觉能力以及赞赏或非难的情感也就是美感。他放弃了认为美德就是实践,包含着某种目的,有选择的活动的看法,认为美德就在于它本身,美感就是对秩序和美的喜爱,这种看法里面就包含着明显的“审美无利害关系”的思想。在驳斥那些反对“审美无利害关系”说的论调时,夏夫兹博里就指出:“虽然从知觉中认识到的这种愉快或快乐可以解释为是一种自我情欲对利益的关心,然而这种满足最本源的是来自于对事物事实、和谐、秩序和匀称的爱所产生出来的一种结果。”[8]一句话,要想从对象获得美感。就必须持有一种无利害关系的审美态度。
夏夫兹博里的“审美无利害关系”说的提出,其影响是重大、深远的。在康德那里,“审美无利关系”成了他的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在叔本华的“审美直观”说中,“审美无利害关系”又处于这种理论的核心地位;后来布洛的“心理距离”说,闵斯特堡的“孤立”说等实质上都是一种变相的“审美无利害关系”说。实际上,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审美无利害关系”已成为许多美学理论的中心概念。因此,有的论者把夏夫兹博里对“审美无利害关系”的揭示视为走向现代美学发展的关键一步,这是很有道理的。
三
朱光潜先生在综合评价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时指出:“由于过分重视生理和心理的基础,把人只看作动物的人而不看作社会的;由于过分重视审美的感性和直接性以及情欲和本能的作用,就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理性方面。”[9]这正好道出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另一重大的现代性转向:从理性主义转向非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它有着浓厚的非理性主义色彩,这就为后来非理性主义美学的泛滥开了先河。正因为如此,朱光潜先生又进一步指出:“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对近代西方美学反理性一面的发展也是‘始作俑者’”[10]。众所周知,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是作为当时欧洲大陆流行的理性主义美学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它强调的是感性经验,而非普遍理性;它立足于审美主体,而非立足于审美客体。在经验主义美学家看来,要弄清美是什么和美的法则,就必须首先分析主体的审美感觉与经验,就必须重视对主体的生理、心理的研究,但由于受当时生理、心理学科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把握复杂的审美心理机制,也不可能科学地揭示审美经验的实质。因此,尽管他们注重经验观察与分析,他们所寻找的美的原因及审美心理机制等不能不带有经验描述的性质,不能不带有主观猜测的成分,这就客观上促进了非理性因素的产生。夏夫兹博里和哈奇生提出的“内在感官说”,虽然说明了这种“内在感官”只属于人的心灵和理性部分,但毕竟它具备的只是一种感官的能力,而非理性思辨的能力。因此,审美活动在他们那里就不是一种思考和推理,而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近似感性的活动。这就明显带有非理性主义的神秘色彩。
霍布斯和博克等有唯物主义倾向的一批美学家也发展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非理性的一面。他们在研究美学时,侧重的是人的本能与情欲方面。朱光潜先生就直接指出:“霍布斯和博克都把美感溯源到满足人类情欲和本能的快感。”[11]并且他认为,这种片面的观点往下发展,就成为达尔文的美起源于“性的选择”说,再进一步又发展为弗洛伊德派的“欲望升华”说。霍布斯在人性说上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他的性恶说。在他看来,由于本能和欲望的驱使,人生来就是自私和残酷的,人性是恶的。同这种从本能出发确定人性的做法相适应,霍布斯在对想象进行分析时,也把想象与人类的欲念联系起来。根据想象是否联系到欲念,他把“思想的联系”分为不经控制无意图的和有控制有意图的两种,并把后者与创造发明的能力相等同。这种能力正是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想象必须是受欲念控制和与情感紧密联系的。
博克在强调人的本能与情欲方面比霍布斯走得更远,他在分析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时,首先从情感入手,然后由情感到情欲,再由情欲到对象的感性特点,深入细致地阐述了崇高感与美感的不同的生理心理基础。博克认为,人的各种情感,如恐怖、痛苦、悲伤、欢乐、爱等,关涉人的两种情欲本能:一种是“自我保全”本能,即要求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涉及这种本能的主要是注重痛苦与危险的情感;一种是涉及“社会生活”的本能,即维持种族繁衍的性欲的情感,“爱”是这一类美感的主要心理内容;一种是在社会中为避免“孤独寂寞”的社交情感,社交情感与上述的爱感类似,其对象也是美,它包括同情、摹仿、竞争心等三种心理内容。
我们看得出,博克把崇高感与美感的来源归结于人的基本情欲与本能,是一种很典型的非理性主义观点。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后来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美学,弗洛伊德的“性欲升华”说和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称博克是非理性主义美学的“始作俑者”,毫不为过。
四、结论
从上述三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确实实现了本文开始所提出的三大现代性转向,也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具备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基本特征。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在时间上要早于德国古典美学,但在“血缘关系”上它更近于现代西方美学。德国古典美学本质上是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美学发展的巅峰,而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很早就开始了对这种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的哲学美学的背离与反叛,这种背离与反叛又恰恰表现在它颇有声势地开始了上述三方面的现代性转向,以至现代西方美学界大都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为现代美学的诞生地,认定它为现代美学的真正起点。
收稿日期:2004-12-27
作者介绍:胡友峰(1977-),男,安徽金寨人,博士研究生,安徽教育学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解释学。浙江大学 中文系,浙江 杭州 310028
作者:胡友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年07期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70(2005)02-0083-03
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以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美学为前驱的现代西方美学,比之于西方传统美学,至少实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转变:一是方法从自上而下的理性思辩的方法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经验实证的心理学方法;二是研究的重点从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从美的本质的寻觅转向主体的宙美经验的研究。三是从理性主义转变为非理性主义。这转变后的三方面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三大特征。
那么,作为西方传统美学历史发展的一重要环节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是否具备了现代西方美学的三大特征呢?是否从它那里就开始了转向现代美学的历史进程呢?如果我们作一历史的回顾与考察,我们就不难得出合理的结论。
一
在西方美学史上,首倡“自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实验美学的创始人费希纳。他认为。在历史上有两种研究美学的方法: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哲学的和经验的研究方法。哲学的研究方法是“从最一般的观念和概念出发下降到个别”,其缺点是容易流于一般,而忽视个别;经验的研究方法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其缺点是容易停留于个别,难以上升到一般。两相比较,哲学美学的格调要高些,但经验美学是哲学美学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因此,他选择并倡导“自下而上”的方法即经验美学的研究方法。在他看来,在美学史上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哲学美学极为缺乏经验的根据,“好像是泥足巨人”。这种批评的确击中了德国古典美学脱离实际经验的要害,而他倡导的“自下而上的美学”,则开创了自觉运用心理学方法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美学的新方向,极大地推动了以后各派经验美学和科学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正因为如此,他提出的自下而上和自上面下两种美学研究方法的区分,往往被视为美学史上的重大转折。费希纳在美学史上的地位当然不容否定,但费氏在对美学研究方法作历史的回顾时,他考察的范围似乎只限于欧洲大陆的传统美学,却忽视了海峡另一边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于是就得出了在美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哲学美学的片面结论。实际上,建立在培根的经验主义哲学和霍布斯经验派心理学基础上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就是“自下而上”地研究美学的,费希纳所着手的工作,早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那里就开始了。因此,在这个时期,是自下而上的经验美学占据着主导地位。
培根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开创者,他对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正如朱光潜先生所指出的:“培根对于美学的贡献首先就应该从他的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去认识。由于他奠定了科学实践观点和归纳法的基础,美学才有可能由玄学思辨的领域转到科学的领域。而实际上由培根思想发展出来的英国经验派的美学也正是朝着科学的道路前进的,特别是对审美现象进行心理学的分析方面。”[1]霍布斯正是沿着这条道路往下走的,他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人类的心理活动,“他可以说是英国经验派心理学的始祖。他奠定了经验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一切人类思想都起源于感觉。”[2]
纵观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对美学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无不是从经验出发,把人的审美意识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的。他们提出了想象、美感、审美趣味等问题,从主体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来揭示审美意识的结构和特征,把握审美活动的规律,开创了美学研究的新局面。培根提出的“诗涉及想象”的命题,霍布斯和洛克等建立的观念联想律,休漠的美在主观论,博克对崇高感和美感的生理心理根源的揭示,都是这一时期经验主义美学对审美心理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即使是深受新柏拉图主义与大陆理性主义影响的夏夫兹博里,也仍是经验派哲学的后继者,他在审美鉴赏力研究方面提出的“内在感官说”,同样有着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著名的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荷伽兹,在《美的分析》中,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经验主义方法,对形式美的研究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他提出了美的六条原则,认为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恰当地混合起来,就能产生美,并且还提出了“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的著名观点。可以说,比之于费希纳的实验美学,荷迦兹对经验与实例的重视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断定,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在研究方法上已经实现了从“自上而下”至“自下而上”的现代性转向,是现代科学主义美学的先声。
二
朱狄先生曾指出:“美学研究的对象从以美的本质问题为重心转变到以审美经验的探讨为中心是当代西方美学的一大特点。它抛弃了传统美学一心想寻找美之所以为美的原因,从罗列和寻找一系列美的特质转变到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的描述。”[3]其实,这种概括也适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们看来,作为一种普遍性能力的理性既然在所有人身上是一致的,而人们在欣赏同一审美对象时,却产生了不同的美感反应,那么理性就是不可靠的,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对美的把握也就不一定是由理性来完成的,而可能是由人们的感情来完成的。那么,美学就必须以人的主观心理能力的研究为中心。随着这种中心的转移,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让位于对人的审美能力的探讨,对美的对象的描述让位于对人的内在感受能力的分析。自此之后,美学研究的范围急剧扩大,人的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与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共同进入了人们的美学视野,美学的范围也从美扩大到崇高、丑、悲等。这种美学心理探讨的开始,实际上就标志着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4]因此,毫不奇怪,我们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那里很少见到热衷于探讨美的本质的美学家。即使是探寻美的本质,也总是把它和主体的主观能力联系起来。经验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休谟就是如此。他在给“美”定义时就这样说:“美是各部分之间这样的一种秩序和结构,由于人性的本来的构造,由于习俗,或是由于偶然的心情,这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5]并且他认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美。”[6]看得出来休谟在美的本质问题上持的是主观论的观点,他强调的“美”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是“由于人性的本来的构造”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重心不在客体而在主体。夏夫兹博里也认为,“就连外在形状里我们所欣赏的还是性情中某种内在东西的一种奇怪的表现,一种阴影”[7],他同样把美归结于主体的心灵。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对主体审美经验的探讨几乎涉及了审美心理要素的各个方面。培根,霍布斯,洛克,爱迪生和休谟等人对想象作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夏夫兹博里和哈奇生在审美鉴赏力方面提出了“内在感官”说;休谟与博克重点讨论了审美趣味的标准问题;在审美情感方面,霍布斯把想象系于欲念,休谟视美丑的本质为快感与痛感,博克则是把崇高感与美感的来源直接归因于人的两类基本情欲。可以说,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们在审美心理研究上的全面深入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勃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对主体审美心理能力的研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夏夫兹博里在论述审美鉴赏力时,提出了与现代美学息息相关的“审美元利害关系”说,发展了审美态度的理论。夏夫兹博里认为,具有审美鉴赏力的“内在感官”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审美态度。所谓无利害关系,是指主体在观看一个对象时,只是集中注意于对其外观的观照和沉思,而不去考虑其实际的用途或去占有它,使用它。在夏夫兹博里看来,人们审辨善恶的道德感和审辨美丑的美感在根本上是相通的,一个有美德的人几乎就是一个爱好艺术的人。那种对事物外观形式的知觉能力以及赞赏或非难的情感也就是美感。他放弃了认为美德就是实践,包含着某种目的,有选择的活动的看法,认为美德就在于它本身,美感就是对秩序和美的喜爱,这种看法里面就包含着明显的“审美无利害关系”的思想。在驳斥那些反对“审美无利害关系”说的论调时,夏夫兹博里就指出:“虽然从知觉中认识到的这种愉快或快乐可以解释为是一种自我情欲对利益的关心,然而这种满足最本源的是来自于对事物事实、和谐、秩序和匀称的爱所产生出来的一种结果。”[8]一句话,要想从对象获得美感。就必须持有一种无利害关系的审美态度。
夏夫兹博里的“审美无利害关系”说的提出,其影响是重大、深远的。在康德那里,“审美无利关系”成了他的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在叔本华的“审美直观”说中,“审美无利害关系”又处于这种理论的核心地位;后来布洛的“心理距离”说,闵斯特堡的“孤立”说等实质上都是一种变相的“审美无利害关系”说。实际上,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审美无利害关系”已成为许多美学理论的中心概念。因此,有的论者把夏夫兹博里对“审美无利害关系”的揭示视为走向现代美学发展的关键一步,这是很有道理的。
三
朱光潜先生在综合评价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时指出:“由于过分重视生理和心理的基础,把人只看作动物的人而不看作社会的;由于过分重视审美的感性和直接性以及情欲和本能的作用,就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理性方面。”[9]这正好道出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另一重大的现代性转向:从理性主义转向非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它有着浓厚的非理性主义色彩,这就为后来非理性主义美学的泛滥开了先河。正因为如此,朱光潜先生又进一步指出:“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对近代西方美学反理性一面的发展也是‘始作俑者’”[10]。众所周知,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是作为当时欧洲大陆流行的理性主义美学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它强调的是感性经验,而非普遍理性;它立足于审美主体,而非立足于审美客体。在经验主义美学家看来,要弄清美是什么和美的法则,就必须首先分析主体的审美感觉与经验,就必须重视对主体的生理、心理的研究,但由于受当时生理、心理学科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把握复杂的审美心理机制,也不可能科学地揭示审美经验的实质。因此,尽管他们注重经验观察与分析,他们所寻找的美的原因及审美心理机制等不能不带有经验描述的性质,不能不带有主观猜测的成分,这就客观上促进了非理性因素的产生。夏夫兹博里和哈奇生提出的“内在感官说”,虽然说明了这种“内在感官”只属于人的心灵和理性部分,但毕竟它具备的只是一种感官的能力,而非理性思辨的能力。因此,审美活动在他们那里就不是一种思考和推理,而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近似感性的活动。这就明显带有非理性主义的神秘色彩。
霍布斯和博克等有唯物主义倾向的一批美学家也发展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非理性的一面。他们在研究美学时,侧重的是人的本能与情欲方面。朱光潜先生就直接指出:“霍布斯和博克都把美感溯源到满足人类情欲和本能的快感。”[11]并且他认为,这种片面的观点往下发展,就成为达尔文的美起源于“性的选择”说,再进一步又发展为弗洛伊德派的“欲望升华”说。霍布斯在人性说上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他的性恶说。在他看来,由于本能和欲望的驱使,人生来就是自私和残酷的,人性是恶的。同这种从本能出发确定人性的做法相适应,霍布斯在对想象进行分析时,也把想象与人类的欲念联系起来。根据想象是否联系到欲念,他把“思想的联系”分为不经控制无意图的和有控制有意图的两种,并把后者与创造发明的能力相等同。这种能力正是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想象必须是受欲念控制和与情感紧密联系的。
博克在强调人的本能与情欲方面比霍布斯走得更远,他在分析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时,首先从情感入手,然后由情感到情欲,再由情欲到对象的感性特点,深入细致地阐述了崇高感与美感的不同的生理心理基础。博克认为,人的各种情感,如恐怖、痛苦、悲伤、欢乐、爱等,关涉人的两种情欲本能:一种是“自我保全”本能,即要求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涉及这种本能的主要是注重痛苦与危险的情感;一种是涉及“社会生活”的本能,即维持种族繁衍的性欲的情感,“爱”是这一类美感的主要心理内容;一种是在社会中为避免“孤独寂寞”的社交情感,社交情感与上述的爱感类似,其对象也是美,它包括同情、摹仿、竞争心等三种心理内容。
我们看得出,博克把崇高感与美感的来源归结于人的基本情欲与本能,是一种很典型的非理性主义观点。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后来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美学,弗洛伊德的“性欲升华”说和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称博克是非理性主义美学的“始作俑者”,毫不为过。
四、结论
从上述三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确实实现了本文开始所提出的三大现代性转向,也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具备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基本特征。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在时间上要早于德国古典美学,但在“血缘关系”上它更近于现代西方美学。德国古典美学本质上是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美学发展的巅峰,而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很早就开始了对这种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的哲学美学的背离与反叛,这种背离与反叛又恰恰表现在它颇有声势地开始了上述三方面的现代性转向,以至现代西方美学界大都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为现代美学的诞生地,认定它为现代美学的真正起点。
收稿日期:2004-12-27
作者介绍:胡友峰(1977-),男,安徽金寨人,博士研究生,安徽教育学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解释学。浙江大学 中文系,浙江 杭州 3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