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最得意的唐朝诗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不是诗,是唐朝天宝年间西北地区边民所唱的民歌——《哥舒歌》,所以也不知道作者。不过,歌的意思倒是浅显,就是夸耀一位复姓“哥舒”的将领的赫赫战功,说他打得吐蕃族不敢越过临洮(甘肃岷县)来牧马。

这位夜带刀的“哥舒”,就是唐朝名将哥舒翰,时任陇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是唐朝最早设置的十大节度使之一,负有防范吐蕃的边防任务,治所在鄯州(青海乐都),领有鄯、秦、河、渭、兰、临、武、洮、岷、廓、叠、宕等12个州。

正是这位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成就了一位官场最得意的唐朝诗人——高适。

没错,就是那位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名句的诗人高适,后来官至淮南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的高适。

唐朝诗人,仅就官职而言,只有韩愈曾经的最高官职吏部侍郎,可与高适一比。但与高适曾经几度出任封疆大吏,还作为主帅命将统兵,最后封侯,韩愈还是不能比。

所以《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己。”

高适,是官场最得意的唐朝诗人,没有之一。

但是,说高适官场得意,那是指他51岁遇到哥舒翰之后。而在那以前,高适和大多数唐朝诗人一样,过着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生活。说起来,也是一肚子苦水。

高适出身官宦世家。曾祖高祐,隋时官左散骑常侍,唐时官宕州别驾,官位从五品;祖父高偘,高宗时名将,曾生擒突厥车鼻可汗,攻高丽,官至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安东都护,封平原郡开国公,食邑两千户;父亲高从文,“位终韶州长史”,官位正六品。

公元701年,唐武后长安元年,高适出生于渤海郡(河北景县)。长到20岁,他去了长安,目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在当时的情况下,高适要“屈指取公卿”,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是门荫。高适的祖父高偘是正三品的大官,是可以有一个孙子经门荫入仕的。只是可惜,这唯一的一个名额被他伯父的儿子高琛捷足先登了。

第二条路是科举。这是正途。当时由科举入仕主要有明经、进士两种方式,明经以背诵为主,即使考上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人会说你就是记性好,会背呗,总感觉低人一等。而且明经及第大多是被授子县尉、参军、主簿等基层官职,所以,很多心高气傲的文人不愿走这条路。与明经相比,进士就要受士人们欢迎得多,但进士及第较为困难。同时,明经、进士及第后,不能马上授予官职,还要通过吏部组织的关试,合格之后才能被授予官职,才算正式踏入仕途,程序、步骤纷繁复杂。高适左想右想,耐不得这个烦。那咋办?

走第三条路,选择“制举”,“屈指取公卿”。制举是以天子的名义,征召各地有才之士来京,由君王亲自策问。回答如能符合君王心意,则可以直接授官。这相对于进士、明经来说,步骤要少得多,也符合高适希望直接同皇帝畅谈经世安邦之策,从此平步青云的心态。

问题是,他想得美。有那么容易的话,“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这次制举,自然是没有成功。好在高适还年轻,于是决定定居宋城(河南商丘),隐居读书,偶尔也种种地。

这一隐,就是十二年。

公元732年(唐开元二十年),高适32岁时,又来了一次机会。

当时,东北边境上的契丹叛乱扰边,朝廷派礼部尚书、信安王李祎率领军队讨伐。高适闻讯,北游燕赵,希望通过信安王李祎的幕府,谋一出身。

这是高适“屈指取公卿”的第四条路。

在唐朝,朝廷要委任一个将领出兵打仗时,一般是由这个将领自行去“开府”,即组织幕僚班子,参谋征战事宜。这个幕僚班子,就称为“幕府”。在“幕府”里,一般有行军司马、掌书记、判官、行军参谋等职。这些职位上的人员由该将领自行拜署,可由现职官员中选拔,也可由将领的亲属或朋友充任。这样的“幕府”,在唐初时一般会在战争结束后解散,但事实上,有些战争不可能很快结束,所以“幕府”就不可能解散,慢慢地也就成为长期固定的职务了。

这样一来,“幕府”中的这些个行军司马、掌书记、判官、行军参谋等职,就又为怀才不遇的文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进身之阶。

事实上,在高适之前,就有苏味道、娄师德、郭元振等人,先在“幕府”任职,后回到朝中官至宰相的先例。比高适晚的韩愈,也是因为出任宰相裴度讨伐吴元济叛乱大军幕府的行军司马,才得以在官场上高升的。

这的确是个路子,把握得好,“屈指取公卿”不是难事。问题是,高适这次进入“幕府”,并未得到李祎的赏识,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僚之一。

公元735年(唐开元二十三年),朝廷下诏,让五品以上官员举荐有才之士。高适因此再赴长安,并再次落第。

人生,总是充满了很多的不如意。高适又得回到商丘,隐居、读书、种地。

大约在公元744年(天宝四载)八月,还在读书种地的高适,因为两个朋友的到来,亲历了一件文学史盛事。

想象一下,李白、杜甫、高适他们三个,在开封、商丘一带相聚,然后去同一个景点游玩,“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摆出各种POSE让粉丝们照相;去同一家餐厅大吃大喝,“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喝高了就拍着桌子吹牛;扶醉而出后,再去同一个洗脚城或KTV,开始夜生活……此处省略5000字。

那画面太美,不忍直视吧?但这次聚会、游玩、喝酒,都是史实。至于照相、洗脚啥的,是我根据有限的夜生活经验,自行脑补的。

转眼间到了公元749年(天宝八载),高适49岁了。他在这一年得到了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宋州刺史张九皋的举荐,终于考试中第,得授封丘尉。

“封丘尉”是个什么东东?简单说,就是河南封丘县的公安局长兼武装部长。

唐时县令下面有三个主要属官,分别是县丞、主簿和县尉。这三个官职是唐县最低层的品官,也是士人中第后最常出任的第一种官职,再往下就是不入流的吏了。诗人中当过县尉的人不少,比如杜甫当过河西县尉,李商隐当过弘农县尉。

高适49岁了,才出任最低层的官员。至少到目前为止,他在官场,不算顺利。

而且高适也不喜欢这个工作,他说,“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可见其工作内容有两个,一是伺候长官,二是为征税、纳粮等事欺压百姓。这哪是文化人干的活计?

所以高适干了不到一年,辞职不干了。

可能有人要为高适抱不平了:这唐朝也忒埋没人才,居然给如此高才的诗人这样一个不重要的岗位?

还真不是。唐朝士人中第,不像后来宋明清各朝,多在首都担任京官,反而是多在基层历练。唐时的县尉,一般都是士人中第之后的基层官职。后来均官至节度使和宰相等高官的王涯、牛僧孺,其第一个官职,一个是蓝田县尉,一人是伊阙县尉。

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就出在唐朝时,县跟县,不一样,县尉跟县尉,也不一样。

简单说,唐朝不像我们现在,县的行政级别全部是县处级,大家级别一样。唐朝的县,至少分为七等:赤县、畿县、望县、紧县、上县、中县、下县。

唐朝都城长安城,以中轴线朱雀大街为界,西边叫长安县,东边叫万年县,这叫赤县,是天子脚下的县,是天下最好的县。换作今天,得叫长安区、万年区。

其余的县就不一一说了。总之,地理位置距离首都长安、东都洛阳越近,县的等级也越高,相应的县尉也更有前途,虽然职责还是一样的。

王涯的蓝田县尉、牛僧孺的伊阙县尉,一个靠近长安,一个靠近洛阳,都是次一等的畿县,是第二等县。而高适所在的封丘县,只是紧县,是第四等县。在唐朝史料中,赤县县尉、畿县县尉被称为美官,是士人竞相以求的对象。而且,这样的县尉,还不是士人的第一个官职,而是要再任或累迁才能得到的职位,或者需要更高的资历,比如进士及第后又再中制科或博学宏词者,方可得到赤县或畿县的县尉之职。其次则是望县、紧县和上县的县尉,也还不算太坏,一般为士人进士、明经及第后的第一个官职。至于中县和下县的县尉那就不入流了,还有非科第功名者来担任此职的。

可见,朝廷让中第之后初入仕的高适担任紧县县尉,完全符合当时的官员任职规则,并无明显埋没人才的嫌疑。

从基层一步步干起,自然是可以。但高适等不得了,他50岁了。

所以,他在50岁时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辞职了。

即使在今天来看,要作出这个决定,也非常需要勇气。

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在51岁时,高适决定从头再走第四条路,再找一个“幕府”职务干干。经过时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判官田梁丘的引荐,他远走今天的青海省,去当时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出任左骁卫兵曹,兼掌书记。

这一次,高适的运气来了。

“掌书记”,是节度使身边专掌书奏表启的职务,相当于办公室主任的角色。这一职位的仕宦条件极佳,担任此职的多为唐朝士人的精英,由此职擢升高官的不计其数。比如,后来当过宰相的杨炎、白敏中、李逢吉、裴度等人。而高适,即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当然,担任掌书记,这才是起步,并不意味着高适将来一定会位至公卿。还早着呢。

但这一次不同。这一次很要命的是,哥舒翰喜欢他。注意,此处无基情。

“哥舒翰见而异之”。一见倾心之后,还带着他入朝见唐玄宗李隆基,“盛称于上前”。高适的名字,终于在他52岁时,上达天听。

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啊。

52岁,已是很多唐朝诗人归隐田园的年纪。但高适的好运气,才刚刚开始。

说到这里,可能要问一问今天的年轻人,如果命中注定要到你50岁时,才会有真正的人生际遇。那么,你等不等?或者说,你有没有高适这样的耐心,去等?

高适真正的转机,来自于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在国家是危机,在个人也是劫难。多少老百姓,包括唐朝的诗人们,在这场动乱中受尽磨难,甚至丢了性命。

但高适不同,他硬是化危为机了。

安史之乱初起,高适已是监察御史,正八品下的官职,还是级别不高。主要的工作任务,仍然是协助被临时抽调到潼关方向担任防守任务的哥舒翰,坚守潼关,拱卫长安。

可是这一次,哥舒翰战败被俘了。高适因为并未亲临前线,侥幸从后方逃脱了。

此时,唐玄宗李隆基也从长安向西逃了。高适直追到河池郡(陕西凤县),才追到这位逃跑的皇帝。

在当时朝野对哥舒翰一片指责的声浪之中,高适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为哥舒翰辩护。这既是高适对知遇之恩的报答,也是他人品的体现。

其实,他只是说出了实际情况而已。

哥舒翰一代名将,为什么打吐蕃威风八面,外战内行,面对安禄山却在潼关内战外行、一战而败?

两个原因:一个客观原因,一个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哥舒翰当时已是中风偏瘫很久的病人,他已经没有能力掌握部队了;而且,他在潼关的兵并不是他在陇右节度使时的百战精兵,而是临时召募的市井“老爷兵”。

主观原因是,唐玄宗李隆基急于平叛的心态。他急啊。他急什么急?

一急,他一贯以明君自许,以为治国平天下功盖前人,现在突然出了这么大的叛乱,没面子啊,不能让安禄山给自己的政绩抹黑!二急,他和杨贵妃夫妻俩,平时对小安子多好啊,杨贵妃的“软温新剥鸡头肉”露出来,都不避开安禄山,小安子还接了一句“滑腻初凝塞上酥”。信任如家人的这样一个人,居然反叛,当众打自己的脸,损伤他一直自诩的知人名声。这样的想法,群臣中敢于宣之于口的虽然不多,但肯定这样想的人非常多。

这样一个给自己伟大光荣正确形象抹黑的人,必须迅速地被打倒、被消灭,这样才能显示自己“一时走眼,但能补救”的控制能力,才能挽救自己的伟光正形象。

所以,安禄山必须得迅速地被消灭,多拖一天,自己的颜面就得多丢一天,自己的脸就得多红一天。

在李隆基看来,要急于消灭安禄山,最直接的就是,潼关的哥舒翰出战,一战而胜。这样,叛军可灭,颜面可存。

正是在这种急躁的心态下,李隆基催促哥舒翰放弃潼关天险的地利,以未经训练的市井“老爷兵”,迎战安禄山手下的边防百战精兵。这才一战而败,并丢了潼关。

其实,如果李隆基不急的话,当时唐廷的平叛形势,是非常好的。

在哥舒翰出战前,李光弼、郭子仪、颜杲卿、颜真卿等人分别从山西和河北方向出击,安禄山叛军的前线与后方范阳的联系已经被切断;河南方面,济南太守李随、饶阳太守卢全城、南阳节度使鲁炅、睢阳太守许远、真原(安徽鹿县)令张巡等率河南各地军民纷纷起兵抗击安禄山叛军,阻止了叛军向东南发展的战略计划,保证了江淮的稳定和江淮粮食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关中。

这样一来,西面潼关有哥舒翰统率的十几万大军,北面的山西与河北有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等十几万唐军,东面、南面有李随、许远和张巡等人所率部队,唐朝大军实际上已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洛阳的安禄山叛军主力构成了战略包围态势,初步扭转了战略被动局面,取得了战略主动权。

安禄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将当初主张起兵反唐的谋主高尚和严庄臭骂一通,准备放弃洛阳,退回范阳。

这样的局面,只要哥舒翰坚持不出战,叛军久屯坚城之下,外援粮草断绝,军心必乱。果真如此的话,安史之乱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但李隆基急,一急就下了一招儿臭棋,葬送了哥舒翰,也葬送了平叛的大好局面。

所以,当高适向李隆基为哥舒翰鸣冤时,李隆基并未深责哥舒翰,更没有迁怒于高适,因为他知道,最应该责备的,是他自己。

反而,高适的眼光及义气,让他觉得很欣赏。于是他升了高适的官:谏议大夫,赐绯鱼袋。

谏议大夫,四品官。这是实职。高适这是坐直升飞机,直接从八品升四品,终于有点官场得意的意思了。

那“赐绯鱼袋”是个什么东东?是一种荣誉。是一种什么荣誉?

先弄清楚“鱼”。

古代调兵用虎符。“信陵君窃符救赵”,窃的就是虎符。

但是,虎符到了唐朝不好使了。因为,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叫李虎,要避讳。没办法,我们的古人,当年就是这么较真儿。那么,不能用虎符了,用什么呢?

唐朝皇帝姓李,以“鲤”喻“李”,改用“鲤鱼”,即鱼符。

要知道,在唐朝,“鲤鱼”的尊崇地位,是以立法的形式写入唐律的:“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鲤公,卖着决六十。”

也就是说,唐朝法律规定,“鲤鱼”不能吃,只能马上放生,谁要敢卖,打六十下屁股。

于是就有了“鲤鱼”形状的鱼符。鱼符的主要功能,是调发军队、任免官员、出入凭证。鱼符的制作材料,太子用玉,亲王用金,百官用铜。所以高适的随身鱼符是铜的,上面刻有他的官职、姓名,而且是右半部分的鱼符。

在他应召出入皇宫或遇有升迁、贬谪时,还要与使者拿来的左半部分鱼符进行勘合。勘合无误,方可执行各项政务工作。

左右部分的鱼符,一般都骑缝刻着“合同”二字,用于勘合时字体笔划的对应,以防有人作弊。

调兵、任官的鱼符,需要用时,才拿出来。但官员用以表明身份、方便出入的鱼符,则需要随身携带。小小一个鱼符,重不过几两,长不过约6厘米,怎么个携带法?

这就用得着鱼袋了。鱼袋由皮革包裹木胎制作而成。用鱼袋装上随身鱼符,再佩戴在腰间,这是唐朝官员的服装标配之一。

高适获赐的是“绯鱼袋”,又叫“银绯鱼袋”,还有一种高级鱼袋,是比他官大的高官用的,叫“紫金鱼袋”。

说到这里,为方便理解鱼符、鱼袋,打个简单比方。比如今天的你,要到一家大公司工作,得办员工卡吧?这个员工卡,就是鱼符。不同的是,唐朝用玉、金、铜制作,现在用塑料制作;办了员工卡,你得将卡装入透明塑料袋,然后胸前一挂吧?这个透明塑料袋,就是鱼袋。不同的是,唐朝的鱼袋制作讲究,还分紫金、银绯的等级,现在呢,董事长总经理都跟普通员工一样,都是个透明塑料袋。当然,哪家公司要搞个高管用紫金色透明塑料袋装员工卡,中层干部用银绯色透明塑料袋装员工卡,普通员工用普通透明塑料袋装员工卡,也请自便。个人倒以为,颇有创意。

让高适有机会“赐绯鱼袋”,由八品官升四品官,是李隆基的第一次着急;不久,李隆基又出现了第二次着急。这一次着急,再次给了高适升官机会,使他从四品官的朝官,再次被破格提拔为正三品大员、封疆大吏——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

公元756年七月十六日,出于快速平叛的考虑,李隆基接受房琯的糊涂建议,决定采取“诸王分镇”的策略,以加强平叛的领导力量。他公开宣布,太子李亨充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负责攻取长安、洛阳;永王李璘充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都使;盛王李琦充广陵大都督,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路节度都使;丰王李琪充武威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都使,分路率军平叛。

在李隆基看来,只要能消灭安禄山,李亨、李璘、李琦、李琪四个儿子中,哪个儿子最后平叛成功甚至当上皇帝,都可以;可太子李亨不干了,老爹你这么个搞法,是想让李璘、李琦、李琪他们三个学太宗李世民是吧?万一这三个中任何一个比自己军功大、军队多,自己不就得让位?

太子李亨坚决反对。他没有想到,还有一个人也坚决反对,高适。

这里,就可以看出高适的战略眼光了。

如果按照房琯的糊涂建议,唐廷最后即使平叛成功,也必然出现李亨、李璘、李琦、李琪四个人各统军队、各霸一方的局面,唐朝天下必然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这样一来,平叛还有什么意义?高适的初衷,当然是不希望唐朝天下大乱,但却在客观上迎合了李亨独霸帝位的心理。

而且,高适的担心,在“诸王分镇”的一开始,就成为了现实。永王李璘果然在一到任之后,即公开举兵反叛,意图割据。

李亨急召自己的志同道合者高适,商量对策。高适在慎重分析了江东形势之后,得出永王必败的结论。李亨对高适的精辟分析很是赞赏,直接提拔他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让他领兵前去平定永王之乱。

高适的运气在这时,也是好得无以复加。他的兵还没到,永王李璘的军队就发生内乱,将领逃散,而李璘本人也在逃亡途中被杀。

这时,高适碰到了一件棘手的难事儿。啥难事儿?

好朋友李白,此时正在永王李璘的手下。换句话说,李白是叛军中的一员。此时正因此事被关在牢狱之中。

李白之所以接收永王李璘的征召,投入叛军,实在是因为其政治眼光的低下与幼稚。

昔年一起喝酒吹牛的朋友,现在一个是平叛主帅,意气风发;一个是阶下之囚,倒霉透顶。怎不令人唏嘘?

李白向高适发出了求救的信号,但是高适可能是因为身份所限,觉得爱莫能助吧,未予援手。此事最终导致李白被流放夜郎,还好,命保住了。

此后,高适历官太子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高适,终于实现了“屈指取公卿”的人生理想。公元765年(唐永泰元年),高适于65岁时去世。

在我们的印象中,“怀才不遇”是唐朝诗人们常态。这样的诗人,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等等,可以举出一大串来。但是,也有混得好的,比如高适。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不是诗,是唐朝天宝年间西北地区边民所唱的民歌——《哥舒歌》,所以也不知道作者。不过,歌的意思倒是浅显,就是夸耀一位复姓“哥舒”的将领的赫赫战功,说他打得吐蕃族不敢越过临洮(甘肃岷县)来牧马。

这位夜带刀的“哥舒”,就是唐朝名将哥舒翰,时任陇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是唐朝最早设置的十大节度使之一,负有防范吐蕃的边防任务,治所在鄯州(青海乐都),领有鄯、秦、河、渭、兰、临、武、洮、岷、廓、叠、宕等12个州。

正是这位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成就了一位官场最得意的唐朝诗人——高适。

没错,就是那位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名句的诗人高适,后来官至淮南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的高适。

唐朝诗人,仅就官职而言,只有韩愈曾经的最高官职吏部侍郎,可与高适一比。但与高适曾经几度出任封疆大吏,还作为主帅命将统兵,最后封侯,韩愈还是不能比。

所以《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己。”

高适,是官场最得意的唐朝诗人,没有之一。

但是,说高适官场得意,那是指他51岁遇到哥舒翰之后。而在那以前,高适和大多数唐朝诗人一样,过着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生活。说起来,也是一肚子苦水。

高适出身官宦世家。曾祖高祐,隋时官左散骑常侍,唐时官宕州别驾,官位从五品;祖父高偘,高宗时名将,曾生擒突厥车鼻可汗,攻高丽,官至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安东都护,封平原郡开国公,食邑两千户;父亲高从文,“位终韶州长史”,官位正六品。

公元701年,唐武后长安元年,高适出生于渤海郡(河北景县)。长到20岁,他去了长安,目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在当时的情况下,高适要“屈指取公卿”,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是门荫。高适的祖父高偘是正三品的大官,是可以有一个孙子经门荫入仕的。只是可惜,这唯一的一个名额被他伯父的儿子高琛捷足先登了。

第二条路是科举。这是正途。当时由科举入仕主要有明经、进士两种方式,明经以背诵为主,即使考上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人会说你就是记性好,会背呗,总感觉低人一等。而且明经及第大多是被授子县尉、参军、主簿等基层官职,所以,很多心高气傲的文人不愿走这条路。与明经相比,进士就要受士人们欢迎得多,但进士及第较为困难。同时,明经、进士及第后,不能马上授予官职,还要通过吏部组织的关试,合格之后才能被授予官职,才算正式踏入仕途,程序、步骤纷繁复杂。高适左想右想,耐不得这个烦。那咋办?

走第三条路,选择“制举”,“屈指取公卿”。制举是以天子的名义,征召各地有才之士来京,由君王亲自策问。回答如能符合君王心意,则可以直接授官。这相对于进士、明经来说,步骤要少得多,也符合高适希望直接同皇帝畅谈经世安邦之策,从此平步青云的心态。

问题是,他想得美。有那么容易的话,“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这次制举,自然是没有成功。好在高适还年轻,于是决定定居宋城(河南商丘),隐居读书,偶尔也种种地。

这一隐,就是十二年。

公元732年(唐开元二十年),高适32岁时,又来了一次机会。

当时,东北边境上的契丹叛乱扰边,朝廷派礼部尚书、信安王李祎率领军队讨伐。高适闻讯,北游燕赵,希望通过信安王李祎的幕府,谋一出身。

这是高适“屈指取公卿”的第四条路。

在唐朝,朝廷要委任一个将领出兵打仗时,一般是由这个将领自行去“开府”,即组织幕僚班子,参谋征战事宜。这个幕僚班子,就称为“幕府”。在“幕府”里,一般有行军司马、掌书记、判官、行军参谋等职。这些职位上的人员由该将领自行拜署,可由现职官员中选拔,也可由将领的亲属或朋友充任。这样的“幕府”,在唐初时一般会在战争结束后解散,但事实上,有些战争不可能很快结束,所以“幕府”就不可能解散,慢慢地也就成为长期固定的职务了。

这样一来,“幕府”中的这些个行军司马、掌书记、判官、行军参谋等职,就又为怀才不遇的文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进身之阶。

事实上,在高适之前,就有苏味道、娄师德、郭元振等人,先在“幕府”任职,后回到朝中官至宰相的先例。比高适晚的韩愈,也是因为出任宰相裴度讨伐吴元济叛乱大军幕府的行军司马,才得以在官场上高升的。

这的确是个路子,把握得好,“屈指取公卿”不是难事。问题是,高适这次进入“幕府”,并未得到李祎的赏识,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僚之一。

公元735年(唐开元二十三年),朝廷下诏,让五品以上官员举荐有才之士。高适因此再赴长安,并再次落第。

人生,总是充满了很多的不如意。高适又得回到商丘,隐居、读书、种地。

大约在公元744年(天宝四载)八月,还在读书种地的高适,因为两个朋友的到来,亲历了一件文学史盛事。

想象一下,李白、杜甫、高适他们三个,在开封、商丘一带相聚,然后去同一个景点游玩,“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摆出各种POSE让粉丝们照相;去同一家餐厅大吃大喝,“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喝高了就拍着桌子吹牛;扶醉而出后,再去同一个洗脚城或KTV,开始夜生活……此处省略5000字。

那画面太美,不忍直视吧?但这次聚会、游玩、喝酒,都是史实。至于照相、洗脚啥的,是我根据有限的夜生活经验,自行脑补的。

转眼间到了公元749年(天宝八载),高适49岁了。他在这一年得到了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宋州刺史张九皋的举荐,终于考试中第,得授封丘尉。

“封丘尉”是个什么东东?简单说,就是河南封丘县的公安局长兼武装部长。

唐时县令下面有三个主要属官,分别是县丞、主簿和县尉。这三个官职是唐县最低层的品官,也是士人中第后最常出任的第一种官职,再往下就是不入流的吏了。诗人中当过县尉的人不少,比如杜甫当过河西县尉,李商隐当过弘农县尉。

高适49岁了,才出任最低层的官员。至少到目前为止,他在官场,不算顺利。

而且高适也不喜欢这个工作,他说,“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可见其工作内容有两个,一是伺候长官,二是为征税、纳粮等事欺压百姓。这哪是文化人干的活计?

所以高适干了不到一年,辞职不干了。

可能有人要为高适抱不平了:这唐朝也忒埋没人才,居然给如此高才的诗人这样一个不重要的岗位?

还真不是。唐朝士人中第,不像后来宋明清各朝,多在首都担任京官,反而是多在基层历练。唐时的县尉,一般都是士人中第之后的基层官职。后来均官至节度使和宰相等高官的王涯、牛僧孺,其第一个官职,一个是蓝田县尉,一人是伊阙县尉。

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就出在唐朝时,县跟县,不一样,县尉跟县尉,也不一样。

简单说,唐朝不像我们现在,县的行政级别全部是县处级,大家级别一样。唐朝的县,至少分为七等:赤县、畿县、望县、紧县、上县、中县、下县。

唐朝都城长安城,以中轴线朱雀大街为界,西边叫长安县,东边叫万年县,这叫赤县,是天子脚下的县,是天下最好的县。换作今天,得叫长安区、万年区。

其余的县就不一一说了。总之,地理位置距离首都长安、东都洛阳越近,县的等级也越高,相应的县尉也更有前途,虽然职责还是一样的。

王涯的蓝田县尉、牛僧孺的伊阙县尉,一个靠近长安,一个靠近洛阳,都是次一等的畿县,是第二等县。而高适所在的封丘县,只是紧县,是第四等县。在唐朝史料中,赤县县尉、畿县县尉被称为美官,是士人竞相以求的对象。而且,这样的县尉,还不是士人的第一个官职,而是要再任或累迁才能得到的职位,或者需要更高的资历,比如进士及第后又再中制科或博学宏词者,方可得到赤县或畿县的县尉之职。其次则是望县、紧县和上县的县尉,也还不算太坏,一般为士人进士、明经及第后的第一个官职。至于中县和下县的县尉那就不入流了,还有非科第功名者来担任此职的。

可见,朝廷让中第之后初入仕的高适担任紧县县尉,完全符合当时的官员任职规则,并无明显埋没人才的嫌疑。

从基层一步步干起,自然是可以。但高适等不得了,他50岁了。

所以,他在50岁时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辞职了。

即使在今天来看,要作出这个决定,也非常需要勇气。

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在51岁时,高适决定从头再走第四条路,再找一个“幕府”职务干干。经过时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判官田梁丘的引荐,他远走今天的青海省,去当时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出任左骁卫兵曹,兼掌书记。

这一次,高适的运气来了。

“掌书记”,是节度使身边专掌书奏表启的职务,相当于办公室主任的角色。这一职位的仕宦条件极佳,担任此职的多为唐朝士人的精英,由此职擢升高官的不计其数。比如,后来当过宰相的杨炎、白敏中、李逢吉、裴度等人。而高适,即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当然,担任掌书记,这才是起步,并不意味着高适将来一定会位至公卿。还早着呢。

但这一次不同。这一次很要命的是,哥舒翰喜欢他。注意,此处无基情。

“哥舒翰见而异之”。一见倾心之后,还带着他入朝见唐玄宗李隆基,“盛称于上前”。高适的名字,终于在他52岁时,上达天听。

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啊。

52岁,已是很多唐朝诗人归隐田园的年纪。但高适的好运气,才刚刚开始。

说到这里,可能要问一问今天的年轻人,如果命中注定要到你50岁时,才会有真正的人生际遇。那么,你等不等?或者说,你有没有高适这样的耐心,去等?

高适真正的转机,来自于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在国家是危机,在个人也是劫难。多少老百姓,包括唐朝的诗人们,在这场动乱中受尽磨难,甚至丢了性命。

但高适不同,他硬是化危为机了。

安史之乱初起,高适已是监察御史,正八品下的官职,还是级别不高。主要的工作任务,仍然是协助被临时抽调到潼关方向担任防守任务的哥舒翰,坚守潼关,拱卫长安。

可是这一次,哥舒翰战败被俘了。高适因为并未亲临前线,侥幸从后方逃脱了。

此时,唐玄宗李隆基也从长安向西逃了。高适直追到河池郡(陕西凤县),才追到这位逃跑的皇帝。

在当时朝野对哥舒翰一片指责的声浪之中,高适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为哥舒翰辩护。这既是高适对知遇之恩的报答,也是他人品的体现。

其实,他只是说出了实际情况而已。

哥舒翰一代名将,为什么打吐蕃威风八面,外战内行,面对安禄山却在潼关内战外行、一战而败?

两个原因:一个客观原因,一个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哥舒翰当时已是中风偏瘫很久的病人,他已经没有能力掌握部队了;而且,他在潼关的兵并不是他在陇右节度使时的百战精兵,而是临时召募的市井“老爷兵”。

主观原因是,唐玄宗李隆基急于平叛的心态。他急啊。他急什么急?

一急,他一贯以明君自许,以为治国平天下功盖前人,现在突然出了这么大的叛乱,没面子啊,不能让安禄山给自己的政绩抹黑!二急,他和杨贵妃夫妻俩,平时对小安子多好啊,杨贵妃的“软温新剥鸡头肉”露出来,都不避开安禄山,小安子还接了一句“滑腻初凝塞上酥”。信任如家人的这样一个人,居然反叛,当众打自己的脸,损伤他一直自诩的知人名声。这样的想法,群臣中敢于宣之于口的虽然不多,但肯定这样想的人非常多。

这样一个给自己伟大光荣正确形象抹黑的人,必须迅速地被打倒、被消灭,这样才能显示自己“一时走眼,但能补救”的控制能力,才能挽救自己的伟光正形象。

所以,安禄山必须得迅速地被消灭,多拖一天,自己的颜面就得多丢一天,自己的脸就得多红一天。

在李隆基看来,要急于消灭安禄山,最直接的就是,潼关的哥舒翰出战,一战而胜。这样,叛军可灭,颜面可存。

正是在这种急躁的心态下,李隆基催促哥舒翰放弃潼关天险的地利,以未经训练的市井“老爷兵”,迎战安禄山手下的边防百战精兵。这才一战而败,并丢了潼关。

其实,如果李隆基不急的话,当时唐廷的平叛形势,是非常好的。

在哥舒翰出战前,李光弼、郭子仪、颜杲卿、颜真卿等人分别从山西和河北方向出击,安禄山叛军的前线与后方范阳的联系已经被切断;河南方面,济南太守李随、饶阳太守卢全城、南阳节度使鲁炅、睢阳太守许远、真原(安徽鹿县)令张巡等率河南各地军民纷纷起兵抗击安禄山叛军,阻止了叛军向东南发展的战略计划,保证了江淮的稳定和江淮粮食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关中。

这样一来,西面潼关有哥舒翰统率的十几万大军,北面的山西与河北有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等十几万唐军,东面、南面有李随、许远和张巡等人所率部队,唐朝大军实际上已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洛阳的安禄山叛军主力构成了战略包围态势,初步扭转了战略被动局面,取得了战略主动权。

安禄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将当初主张起兵反唐的谋主高尚和严庄臭骂一通,准备放弃洛阳,退回范阳。

这样的局面,只要哥舒翰坚持不出战,叛军久屯坚城之下,外援粮草断绝,军心必乱。果真如此的话,安史之乱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但李隆基急,一急就下了一招儿臭棋,葬送了哥舒翰,也葬送了平叛的大好局面。

所以,当高适向李隆基为哥舒翰鸣冤时,李隆基并未深责哥舒翰,更没有迁怒于高适,因为他知道,最应该责备的,是他自己。

反而,高适的眼光及义气,让他觉得很欣赏。于是他升了高适的官:谏议大夫,赐绯鱼袋。

谏议大夫,四品官。这是实职。高适这是坐直升飞机,直接从八品升四品,终于有点官场得意的意思了。

那“赐绯鱼袋”是个什么东东?是一种荣誉。是一种什么荣誉?

先弄清楚“鱼”。

古代调兵用虎符。“信陵君窃符救赵”,窃的就是虎符。

但是,虎符到了唐朝不好使了。因为,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叫李虎,要避讳。没办法,我们的古人,当年就是这么较真儿。那么,不能用虎符了,用什么呢?

唐朝皇帝姓李,以“鲤”喻“李”,改用“鲤鱼”,即鱼符。

要知道,在唐朝,“鲤鱼”的尊崇地位,是以立法的形式写入唐律的:“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鲤公,卖着决六十。”

也就是说,唐朝法律规定,“鲤鱼”不能吃,只能马上放生,谁要敢卖,打六十下屁股。

于是就有了“鲤鱼”形状的鱼符。鱼符的主要功能,是调发军队、任免官员、出入凭证。鱼符的制作材料,太子用玉,亲王用金,百官用铜。所以高适的随身鱼符是铜的,上面刻有他的官职、姓名,而且是右半部分的鱼符。

在他应召出入皇宫或遇有升迁、贬谪时,还要与使者拿来的左半部分鱼符进行勘合。勘合无误,方可执行各项政务工作。

左右部分的鱼符,一般都骑缝刻着“合同”二字,用于勘合时字体笔划的对应,以防有人作弊。

调兵、任官的鱼符,需要用时,才拿出来。但官员用以表明身份、方便出入的鱼符,则需要随身携带。小小一个鱼符,重不过几两,长不过约6厘米,怎么个携带法?

这就用得着鱼袋了。鱼袋由皮革包裹木胎制作而成。用鱼袋装上随身鱼符,再佩戴在腰间,这是唐朝官员的服装标配之一。

高适获赐的是“绯鱼袋”,又叫“银绯鱼袋”,还有一种高级鱼袋,是比他官大的高官用的,叫“紫金鱼袋”。

说到这里,为方便理解鱼符、鱼袋,打个简单比方。比如今天的你,要到一家大公司工作,得办员工卡吧?这个员工卡,就是鱼符。不同的是,唐朝用玉、金、铜制作,现在用塑料制作;办了员工卡,你得将卡装入透明塑料袋,然后胸前一挂吧?这个透明塑料袋,就是鱼袋。不同的是,唐朝的鱼袋制作讲究,还分紫金、银绯的等级,现在呢,董事长总经理都跟普通员工一样,都是个透明塑料袋。当然,哪家公司要搞个高管用紫金色透明塑料袋装员工卡,中层干部用银绯色透明塑料袋装员工卡,普通员工用普通透明塑料袋装员工卡,也请自便。个人倒以为,颇有创意。

让高适有机会“赐绯鱼袋”,由八品官升四品官,是李隆基的第一次着急;不久,李隆基又出现了第二次着急。这一次着急,再次给了高适升官机会,使他从四品官的朝官,再次被破格提拔为正三品大员、封疆大吏——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

公元756年七月十六日,出于快速平叛的考虑,李隆基接受房琯的糊涂建议,决定采取“诸王分镇”的策略,以加强平叛的领导力量。他公开宣布,太子李亨充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负责攻取长安、洛阳;永王李璘充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都使;盛王李琦充广陵大都督,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路节度都使;丰王李琪充武威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都使,分路率军平叛。

在李隆基看来,只要能消灭安禄山,李亨、李璘、李琦、李琪四个儿子中,哪个儿子最后平叛成功甚至当上皇帝,都可以;可太子李亨不干了,老爹你这么个搞法,是想让李璘、李琦、李琪他们三个学太宗李世民是吧?万一这三个中任何一个比自己军功大、军队多,自己不就得让位?

太子李亨坚决反对。他没有想到,还有一个人也坚决反对,高适。

这里,就可以看出高适的战略眼光了。

如果按照房琯的糊涂建议,唐廷最后即使平叛成功,也必然出现李亨、李璘、李琦、李琪四个人各统军队、各霸一方的局面,唐朝天下必然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这样一来,平叛还有什么意义?高适的初衷,当然是不希望唐朝天下大乱,但却在客观上迎合了李亨独霸帝位的心理。

而且,高适的担心,在“诸王分镇”的一开始,就成为了现实。永王李璘果然在一到任之后,即公开举兵反叛,意图割据。

李亨急召自己的志同道合者高适,商量对策。高适在慎重分析了江东形势之后,得出永王必败的结论。李亨对高适的精辟分析很是赞赏,直接提拔他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让他领兵前去平定永王之乱。

高适的运气在这时,也是好得无以复加。他的兵还没到,永王李璘的军队就发生内乱,将领逃散,而李璘本人也在逃亡途中被杀。

这时,高适碰到了一件棘手的难事儿。啥难事儿?

好朋友李白,此时正在永王李璘的手下。换句话说,李白是叛军中的一员。此时正因此事被关在牢狱之中。

李白之所以接收永王李璘的征召,投入叛军,实在是因为其政治眼光的低下与幼稚。

昔年一起喝酒吹牛的朋友,现在一个是平叛主帅,意气风发;一个是阶下之囚,倒霉透顶。怎不令人唏嘘?

李白向高适发出了求救的信号,但是高适可能是因为身份所限,觉得爱莫能助吧,未予援手。此事最终导致李白被流放夜郎,还好,命保住了。

此后,高适历官太子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高适,终于实现了“屈指取公卿”的人生理想。公元765年(唐永泰元年),高适于65岁时去世。

在我们的印象中,“怀才不遇”是唐朝诗人们常态。这样的诗人,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等等,可以举出一大串来。但是,也有混得好的,比如高适。


相关文章

  • 夜读诗话:当风流已成为往事(古代诗人写诗系列故事·连载)
  • 第2篇 上官婉儿:大唐最抢眼的"娱乐明星" 前不久,西安方面爆出了考古新热点,那就是唐朝著名女政治家和女诗人上官婉儿的墓地,一时引起不少的轰动,有人还说甚至能用现代的DNA还原技术还原她的真容,也一时令人非常的期待. 那 ...查看


  • 李白山水诗的生命底蕴
  • 李白山水诗的生命底蕴 摘要: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作品在诗坛上有很高的地位,为我国唐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研究了李白山水诗的创作动机,分析了李 ...查看


  • 李白是唐朝"三大男高音"之首
  • 李   白[1]■ 洪烛 [两千行的长诗] 1 李白属于最典型的美声唱法 所以他名列唐朝的"三大男高音"之首 另两位是杜甫与白居易 2 李白是"青春期写作" 杜甫是"中年写作" 陶 ...查看


  • 李白身世死亡之谜
  • 摘要: 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篇.然而,这位大诗人的身世到底怎样,至今还是一个尚未解开的谜. 李白出道之谜 唐朝长安元年,也就是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碎叶在当时的安西四镇最西端,是西 ...查看


  • 后人对王勃的评价如何
  • 后人对王勃的评价如何 对王勃的评价 在唐代大诗人中,人们对王勃的评价普遍较高,不仅因为其少年成名,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诗坛神童,更因为他早年创作的骈文名篇<滕王阁序>名垂千古,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王勃剧照 同为初唐四杰之一的 ...查看


  • 唐朝诗人李白及其诗歌欣赏(7--10)[图文]
  • 唐朝诗人李白及其诗歌欣赏(7) -- 月下独酌 选编:明月 (接前文<唐朝诗人李白及其诗歌欣赏(6)>) 5.中年作品<月下独酌>和中晚期作品<将进酒> 剑和酒都是古代道家修炼中常见的.除了爱剑之外,李白 ...查看


  • 孟郊[游子吟]与溧阳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五言诗作情深意切,一经面世,立刻广为传诵,引起古今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它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比兴,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永恒 ...查看


  • 关于李白的六大谜团铁杵磨成针是真的吗
  • 关于李白的六大谜团 铁杵磨成针是真的吗? 2016-05-10 08:09 来源:天天探索 我有话说 2016-05-10 08:09:02来源:天天探索作者:责任编辑:战钊 李白的六大谜团:李白的外貌是怎样的?李白为何不参加科举?李白小时 ...查看


  • 浅论佛学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
  • 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论佛学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 所在学院: 文 学 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秦 晓 清 学 号: 1220110014 指导教师: 顾 晔 峰 完成日期: 2014 年 5 月 15日 任何一种社会思想.宗教文化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