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道德意义

  摘 要:本文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这一习惯说法开始,追述其内在的知识论根源,针对其将知识与道德意义分离的观念,澄清了整合的、层次化的、主体指向的知识观,并详细分析了在这一知识观的理念下,体验与个人生活及经验相关联的教学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知识的规范性;学科教学;道德知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10—0013—05  教育实践中,知行分离的问题由来已久,并成为了德育的一大难题。理论界也曾试图以情感教育、实践锻炼等思路来应对,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这一问题本身就印证了人们的一个基本观念:知识与行为是可以分离的,知识并不必然带来相应的行为。本文试图通过追溯其内在的知识论根源,针对其将知识与道德意义分离的观念,澄清整合的、层次化的、主体指向的知识观,并通过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挖掘知识的内在意义,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精神世界产生真正的影响,进而影响其行为。本文也试图从知识观的角度,探讨体验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一种什么样的知识观指导下的教育问题,是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层结构,是说明与解释性意义的获得,还是深入到学生的人格与精神世界及生活世界的改造的问题。  道德知识与知识的规范性  有一种耳熟能详的说法,就是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其初衷是让各学科教学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以凸显对道德教育的重视。  细细想来,这种说法,其实是建立在一种分化的、狭窄的、扁平化的知识观基础上的。这种知识观将道德与知识分离,从而将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隔离开来。它潜在地认为:  (1)各学科教学中所传递的知识,不是道德知识,或者说不是包含有道德意义的知识,因而,各学科教学要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就需要额外渗透一些道德教育的因素。  (2)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是科学认识的结果,是客观的、价值中立的。知识就是对客观世界的现象及因果联系的一种客观描述,因而只具有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性与解释性。  (3)客观知识针对的是客观世界,用以指导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而不直接指向人的世界和生活世界,不具有对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规范性。人的知识世界与人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是分离的。  在以上知识观的基础上,人们会认为各学科教学应该并能够承担的功能是促进人智力的增长,是学科知识的积累,更乐观点说,人所学的知识可能用于改进劳作方式,而不是德性的生成。因而,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会把学科教学承担德育的任务,看成是一种额外负担。与这种观点一致的,人们会探讨道德知识的特点,如认为道德知识是一种不同于客观知识的特殊知识,是一种体认之知[1],是需要个体情感、兴趣等主观因素的加入,并与之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知识。  然而,我们知道,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曾讨论过知识与美德的关系,并论证知善必行善,人不会故意做恶。现在,我们反对苏格拉底“知善必行善”的说法,是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验中,存在着明知故犯,故意为恶的现象。其实,导致苏格拉底论断失去合理性的原因,在于苏格拉底的知识观与我们是不同的,其获得知识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本身是具有规范性的,即对人的精神世界与行为具有约束性与指导性,因而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就获得了自己意义世界、价值观念的改造和行动动力,因而,这种知识具有很强的导向实践的特征,所以知与行是统一的,不会相脱离。关于理性的实践特征,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专门做了严密的论证。这种知识观,不同于上述的知识观,是对知识的一种层次化、整合化和主体指向性的理解。它倾向于认为:  (1)真正的知识(不管是否与道德主题相关)是理性对普遍性的一种反应,因而具有对人的行为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它能直接导致人对行为的选择。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理性对一种普遍自然现象的反应;马克思的商品与剩余价值理论,是对市场经济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的反应。当人了解了生物进化论,理解了生物的进化过程,上帝或者女娲造人的说法在他的心中就成为缺乏证据的传说和神话,这种观念的变化一定会影响他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女娲的膜拜。马克思的商品及剩余价值理论,会让广大无产阶级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生活现实,理解社会不公平产生的根源,从而会采取革命的手段,通过社会制度的改变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有的知识,不管是自然科学的,还是社会科学的,都是包含有道德意义的知识,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道德是蕴含在知识中的一种价值倾向,是知识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与知识相伴随的内在特征;这是道德教育所以存在的知识论原因。  (2)知识的价值性或者道德意义,是蕴含在对世界因果关系的解释与描述中的,深藏于表层的解释性和描述性之下的,是知识的一种深层结构。比如,我们上面讲到的进化论的例子,表面上是在讲自然界的生物进化过程与规律,但它会直接影响到人对自己的看法,对人与生物界的关系的看法,这些都是生命观、价值观的因素。再比如,小学数学中讲时间,讲时、分、秒。我们通常会觉得时间是最无情、最客观的。但数学中讲的时间,不是时间本身,而是计时的单位和方式,是人类发明的一种计量方式。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只讲1小时等于60分钟,1钟分等于60秒,要求孩子识记这样的换算公式,认识钟表上的时间,那么,这只是在时间概念的表层上开展的教学。如果进一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感觉:1分钟有多长,60秒可以做哪些事,如可以写几个字,可以读几行书;我们唱一首歌要用几分钟,上一层楼的台阶要几分钟,从家到学校要几分钟,那么,学生所学的时间概念,就会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尺度,可以用来计量他的生活,帮助他安排生活中的事件,如写一页字需要多少分钟,从家到学校要多少时间。如此,这个数学知识就成了他生活的一个管理性要素,他不仅有了时间的数学知识,也有了时间的生活感甚至生命感,这会影响到他行动的迟缓与紧迫,生活的从容与匆忙。这样的数学教学,就起到了规范生活甚至生命意义的作用,因而具有了价值的意义。但这些知识的价值意义,不是浮现在表面上,而是隐藏在知识之下的,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挖掘的属性。

  摘 要:本文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这一习惯说法开始,追述其内在的知识论根源,针对其将知识与道德意义分离的观念,澄清了整合的、层次化的、主体指向的知识观,并详细分析了在这一知识观的理念下,体验与个人生活及经验相关联的教学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知识的规范性;学科教学;道德知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10—0013—05  教育实践中,知行分离的问题由来已久,并成为了德育的一大难题。理论界也曾试图以情感教育、实践锻炼等思路来应对,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这一问题本身就印证了人们的一个基本观念:知识与行为是可以分离的,知识并不必然带来相应的行为。本文试图通过追溯其内在的知识论根源,针对其将知识与道德意义分离的观念,澄清整合的、层次化的、主体指向的知识观,并通过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挖掘知识的内在意义,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精神世界产生真正的影响,进而影响其行为。本文也试图从知识观的角度,探讨体验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一种什么样的知识观指导下的教育问题,是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层结构,是说明与解释性意义的获得,还是深入到学生的人格与精神世界及生活世界的改造的问题。  道德知识与知识的规范性  有一种耳熟能详的说法,就是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其初衷是让各学科教学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以凸显对道德教育的重视。  细细想来,这种说法,其实是建立在一种分化的、狭窄的、扁平化的知识观基础上的。这种知识观将道德与知识分离,从而将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隔离开来。它潜在地认为:  (1)各学科教学中所传递的知识,不是道德知识,或者说不是包含有道德意义的知识,因而,各学科教学要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就需要额外渗透一些道德教育的因素。  (2)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是科学认识的结果,是客观的、价值中立的。知识就是对客观世界的现象及因果联系的一种客观描述,因而只具有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性与解释性。  (3)客观知识针对的是客观世界,用以指导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而不直接指向人的世界和生活世界,不具有对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规范性。人的知识世界与人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是分离的。  在以上知识观的基础上,人们会认为各学科教学应该并能够承担的功能是促进人智力的增长,是学科知识的积累,更乐观点说,人所学的知识可能用于改进劳作方式,而不是德性的生成。因而,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会把学科教学承担德育的任务,看成是一种额外负担。与这种观点一致的,人们会探讨道德知识的特点,如认为道德知识是一种不同于客观知识的特殊知识,是一种体认之知[1],是需要个体情感、兴趣等主观因素的加入,并与之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知识。  然而,我们知道,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曾讨论过知识与美德的关系,并论证知善必行善,人不会故意做恶。现在,我们反对苏格拉底“知善必行善”的说法,是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验中,存在着明知故犯,故意为恶的现象。其实,导致苏格拉底论断失去合理性的原因,在于苏格拉底的知识观与我们是不同的,其获得知识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本身是具有规范性的,即对人的精神世界与行为具有约束性与指导性,因而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就获得了自己意义世界、价值观念的改造和行动动力,因而,这种知识具有很强的导向实践的特征,所以知与行是统一的,不会相脱离。关于理性的实践特征,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专门做了严密的论证。这种知识观,不同于上述的知识观,是对知识的一种层次化、整合化和主体指向性的理解。它倾向于认为:  (1)真正的知识(不管是否与道德主题相关)是理性对普遍性的一种反应,因而具有对人的行为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它能直接导致人对行为的选择。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理性对一种普遍自然现象的反应;马克思的商品与剩余价值理论,是对市场经济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的反应。当人了解了生物进化论,理解了生物的进化过程,上帝或者女娲造人的说法在他的心中就成为缺乏证据的传说和神话,这种观念的变化一定会影响他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女娲的膜拜。马克思的商品及剩余价值理论,会让广大无产阶级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生活现实,理解社会不公平产生的根源,从而会采取革命的手段,通过社会制度的改变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有的知识,不管是自然科学的,还是社会科学的,都是包含有道德意义的知识,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道德是蕴含在知识中的一种价值倾向,是知识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与知识相伴随的内在特征;这是道德教育所以存在的知识论原因。  (2)知识的价值性或者道德意义,是蕴含在对世界因果关系的解释与描述中的,深藏于表层的解释性和描述性之下的,是知识的一种深层结构。比如,我们上面讲到的进化论的例子,表面上是在讲自然界的生物进化过程与规律,但它会直接影响到人对自己的看法,对人与生物界的关系的看法,这些都是生命观、价值观的因素。再比如,小学数学中讲时间,讲时、分、秒。我们通常会觉得时间是最无情、最客观的。但数学中讲的时间,不是时间本身,而是计时的单位和方式,是人类发明的一种计量方式。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只讲1小时等于60分钟,1钟分等于60秒,要求孩子识记这样的换算公式,认识钟表上的时间,那么,这只是在时间概念的表层上开展的教学。如果进一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感觉:1分钟有多长,60秒可以做哪些事,如可以写几个字,可以读几行书;我们唱一首歌要用几分钟,上一层楼的台阶要几分钟,从家到学校要几分钟,那么,学生所学的时间概念,就会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尺度,可以用来计量他的生活,帮助他安排生活中的事件,如写一页字需要多少分钟,从家到学校要多少时间。如此,这个数学知识就成了他生活的一个管理性要素,他不仅有了时间的数学知识,也有了时间的生活感甚至生命感,这会影响到他行动的迟缓与紧迫,生活的从容与匆忙。这样的数学教学,就起到了规范生活甚至生命意义的作用,因而具有了价值的意义。但这些知识的价值意义,不是浮现在表面上,而是隐藏在知识之下的,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挖掘的属性。


相关文章

  • 1.人生的境界
  • 人生的境界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2.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深入探究. 3.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讨论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境界. 4.品味随笔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探究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四种境界的认识. ...查看


  • [人生的境界]精品教案设计2
  • 人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 1. 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2. 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深入探究. 3. 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讨论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境界. 4. 品味随笔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探究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 ...查看


  • 经验论与唯理论:生活德育的哲学之争
  • 作者:吕丽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12期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7-0042-04 从理论上看,鲁洁先生所建构的生活论的德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涉及道德的起源.道德的存在方式. ...查看


  • 自考大专试卷
  • <护理伦理学>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本考试为北医网络学院<护理伦理学>课程考试,考试目的在于检查和测试学生对护理伦理学相关概念和理论,权利和义务,特点和意义等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既有基本知识的考查,也有实践应用能力 ...查看


  •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
  • 1.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 教学目的 1.理解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 2.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教学方法 采取自读质疑.小组讨论和全班共同研究的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先生30年代曾感慨地 ...查看


  • 理智与行为
  • 理智和行为 如果道德归根结底是一种行为操作或实践,那么,学生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智能力是否有助于这种行为的操作?随着智慧和知识的增加,人们的行为是否更趋完善?什么样的知识以及在什么范围内.何种意义上讲这种知识有益于行 ...查看


  •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
  • 一.问题及其意义所谓"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是指市场经济本身的道德性及其理解.它至少涉及两个方面:其基本方面是,作为现代人类经济生活和行为的基本模式,市场经济是否有其内在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尺度?这一问题的前提预设是,作为人 ...查看


  •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 论述: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案要点] (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有利于强化教师的 ...查看


  • [职业素养]教学大纲
  • <职业素养>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为线索,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义教育.主要内容有:培养良好道德,提高综合素质,学法守法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