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海南大学 n89125

摘要: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总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是对《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思想的发展和补充。它们之间相互密切联系、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一

关键词:

“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密切联系、客观产物、辩证统一

“两个必然”指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他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最伟大贡献。它揭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此前,社会主义作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并处在空想社会主义阶段。19世纪30—40年代,由于机器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提供了客观条件和历史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社会主义不是什么幻想家的主观臆造,而是资本主义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两个决不会”则是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两个必然”在

理论上的深化。它既是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科学结论,又是当时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如果说“两个必然”通过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分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那么“两个决不会”则为这种趋势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它们的密切关系第一表现在,“两个必然”是社会运动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两个绝不会”的逻辑结论。它们之间并不矛盾。

社会运动的规律表明更先进的社会制度会取代落后的社会制度,对于马克思自己的“两个必然”的说明他基本观点是“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 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对此,恩格斯在1880年所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阐述得非常清楚。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是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而是全世界同时发生,所以他们认 为,“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去占有生产资料 ,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完全被社会主义取代,甚至现在它依然在较快速的发展着,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 ,资本主义越发达,为共产主义准备的条件就越充分。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的 增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因素也随之增多,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自我否定的力量也逐渐增强。只不过就世界范围而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可能比马克思预期的时间要长得多,过渡的形式可能更复杂多样,前进的道路可能更加曲折艰难。同时,科技的进步 ,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也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把剥削的对象由某个国家国内的劳动人民扩大到世界劳动人民,资产阶级在扩大剥削对象的同时亦是扩大了无产阶级队伍,也就是壮大了其掘墓人的力量。所以“两个必然”是完全符合事实的,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是马克思正面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组成部分,是“两个必然”在理论上的深化;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就已经提出了“两个决不会”,不存在对《共产党宣言》中的任何原理进行“修正”的问题,“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如果硬套“两个决不会”,就会导致这样的理论观点:在我国生产力落后的

条件下,私有制社会形态因其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因而是“决不会灭亡的”。但正确的理解是它应该是指首先作为其基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应当过早地发展。所以“两个绝不会”使“两个必然”得到了更加完善更加确切的补充和描述。

第二点也是更为直接重要的一点,“两个必然”的实现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前后相继关系的简单直接对应,而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的客观产物。

我们不能一厢情愿的认为“两个必然”的实现就是“姓资”和“姓社”前后相继关系的简单直接的对应,这是在开始认识和理解它们之间关系时就犯了最容易也是最更本的错误。就像在苏东剧变、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急剧减少之后,许多人包括相当一部分干部都认为这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是对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否定,从而对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抱有怀疑态度,甚至出现“信仰危机”。(但事实是那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其中一种实现模式失败。)一样的,我们要知道“两个必然”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客观产物。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些经济落后国家可以不走发达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可以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有用的成就,就直接步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俄国是存在公社土地公有制下,我国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后来发生了苏联剧变,社会主义国家急剧减少。这不是对两者理论和它们关系的推翻,反而如果我们从更深层次看这更从反面论证了它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客观产物。在苏联经济基础薄弱、自然资源丰富、国际国内军事压力较大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斯大林的苏联模式是发挥了重大作用,使苏联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帮助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抵御了帝国主义、阶级敌人的侵略和疯狂反抗,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之后,这一体制逐步过时,他们仍然坚持苏联模式而没有及时对这次新技术革命作出反应,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从而暴露出许多深层次危机,为苏联的解体埋下的伏笔。同时戈尔巴乔夫所奉行的否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新思维”则给了它致命的一击,终于酿成了国际共运史上最大的历史悲剧。所以,苏东剧变败于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背弃,是其自动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它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其经济体系不符合

当时社会经济的现实条件。而“两个必然”指出了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会造就特定的社会体制,并且使之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相符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社会体制和现行经济体系正是遵循马克思主义,遵循“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基础上实施的。由此,我们更应该深刻理解“两个必然”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前后相继关系的简单直接对应···,而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的客观产物。,但要把这两个必然性变成现实,最终还是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在当今世界发展生产力的两种制度模式中,社会主义更有发展效率,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在确信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必须全面辩证地认识资本主义,正确对待当代资本主义新的文明成果。面对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我们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进一步缩小差距,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第三,经过历史和事实的证明我们可以准确得出“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必然性与长期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思想,不仅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曲折性,而且揭示了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单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看,实践的结果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有很大的不同,从发达国家同时胜利到落后国家一国胜利,从中心城市暴动到农村包围城市,从消灭商品货币到利用商品货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模式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等,都是从不同方面证明了社会主义将是一个漫长并且曲折的过程。我们不要看到当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差距依然较大,而由此产生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动摇。这是毫无理由毫无根据的。我们必须认识所谓不发达国家并不是单指社会主义国家,并且现在全世界最不发达的48个国家,绝大多数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进而我们更要了解,从近五十多年来的情况看,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资本主义国家。例如我国:1949年到2001年,GDP增长了56倍,年均8.3%,尤其1978年到2000年间,年均增长9.5%,而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3.8%和3%。再次,我们应该看到发达国家财富的高度集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期的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在原苏联和东欧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都有不少有识之士都看到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美

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M•马布格尔就指出,社会主义的选择仍然既具有重大的意义又有政治必然性。„„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清“两个必然”;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解“两个绝不会”;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清“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经过历史、事实证明的必然性与长期性的辩证统一。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两个必然”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所必需的条件。二者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并且正确认识和理解它们的关系对于我们大学生坚持并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更清楚的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更加客观和正确的认识我国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着极其深远的作用及意义;使我们更为深刻的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我国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条件下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以及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事实是无论社会怎样曲折的发展,必定终会受它们的作用的影响,而朝着更先进,更正确的社会和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9[[-1]],278[[-2]],155[[-3]],401[[-4]]m470-471[[-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4[[-1]],678[[-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93-4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2[[-1]],513[[-2]].

7、列宁全集:第3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7.

8、邓小平文选: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3.382-383.

9、深刻认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肖志恒,《光明日报》2002

年12月03日

10、也谈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人民网,(责任编辑)李静(原出处:北京日

报)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海南大学 n89125

摘要: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总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是对《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思想的发展和补充。它们之间相互密切联系、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一

关键词:

“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密切联系、客观产物、辩证统一

“两个必然”指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他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最伟大贡献。它揭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此前,社会主义作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并处在空想社会主义阶段。19世纪30—40年代,由于机器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提供了客观条件和历史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社会主义不是什么幻想家的主观臆造,而是资本主义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两个决不会”则是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两个必然”在

理论上的深化。它既是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科学结论,又是当时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如果说“两个必然”通过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分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那么“两个决不会”则为这种趋势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它们的密切关系第一表现在,“两个必然”是社会运动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两个绝不会”的逻辑结论。它们之间并不矛盾。

社会运动的规律表明更先进的社会制度会取代落后的社会制度,对于马克思自己的“两个必然”的说明他基本观点是“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 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对此,恩格斯在1880年所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阐述得非常清楚。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是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而是全世界同时发生,所以他们认 为,“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去占有生产资料 ,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完全被社会主义取代,甚至现在它依然在较快速的发展着,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 ,资本主义越发达,为共产主义准备的条件就越充分。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的 增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因素也随之增多,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自我否定的力量也逐渐增强。只不过就世界范围而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可能比马克思预期的时间要长得多,过渡的形式可能更复杂多样,前进的道路可能更加曲折艰难。同时,科技的进步 ,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也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把剥削的对象由某个国家国内的劳动人民扩大到世界劳动人民,资产阶级在扩大剥削对象的同时亦是扩大了无产阶级队伍,也就是壮大了其掘墓人的力量。所以“两个必然”是完全符合事实的,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是马克思正面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组成部分,是“两个必然”在理论上的深化;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就已经提出了“两个决不会”,不存在对《共产党宣言》中的任何原理进行“修正”的问题,“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如果硬套“两个决不会”,就会导致这样的理论观点:在我国生产力落后的

条件下,私有制社会形态因其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因而是“决不会灭亡的”。但正确的理解是它应该是指首先作为其基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应当过早地发展。所以“两个绝不会”使“两个必然”得到了更加完善更加确切的补充和描述。

第二点也是更为直接重要的一点,“两个必然”的实现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前后相继关系的简单直接对应,而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的客观产物。

我们不能一厢情愿的认为“两个必然”的实现就是“姓资”和“姓社”前后相继关系的简单直接的对应,这是在开始认识和理解它们之间关系时就犯了最容易也是最更本的错误。就像在苏东剧变、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急剧减少之后,许多人包括相当一部分干部都认为这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是对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否定,从而对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抱有怀疑态度,甚至出现“信仰危机”。(但事实是那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其中一种实现模式失败。)一样的,我们要知道“两个必然”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客观产物。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些经济落后国家可以不走发达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可以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有用的成就,就直接步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俄国是存在公社土地公有制下,我国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后来发生了苏联剧变,社会主义国家急剧减少。这不是对两者理论和它们关系的推翻,反而如果我们从更深层次看这更从反面论证了它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客观产物。在苏联经济基础薄弱、自然资源丰富、国际国内军事压力较大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斯大林的苏联模式是发挥了重大作用,使苏联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帮助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抵御了帝国主义、阶级敌人的侵略和疯狂反抗,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之后,这一体制逐步过时,他们仍然坚持苏联模式而没有及时对这次新技术革命作出反应,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从而暴露出许多深层次危机,为苏联的解体埋下的伏笔。同时戈尔巴乔夫所奉行的否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新思维”则给了它致命的一击,终于酿成了国际共运史上最大的历史悲剧。所以,苏东剧变败于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背弃,是其自动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它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其经济体系不符合

当时社会经济的现实条件。而“两个必然”指出了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会造就特定的社会体制,并且使之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相符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社会体制和现行经济体系正是遵循马克思主义,遵循“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基础上实施的。由此,我们更应该深刻理解“两个必然”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前后相继关系的简单直接对应···,而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的客观产物。,但要把这两个必然性变成现实,最终还是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在当今世界发展生产力的两种制度模式中,社会主义更有发展效率,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在确信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必须全面辩证地认识资本主义,正确对待当代资本主义新的文明成果。面对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我们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进一步缩小差距,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第三,经过历史和事实的证明我们可以准确得出“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必然性与长期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思想,不仅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曲折性,而且揭示了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单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看,实践的结果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有很大的不同,从发达国家同时胜利到落后国家一国胜利,从中心城市暴动到农村包围城市,从消灭商品货币到利用商品货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模式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等,都是从不同方面证明了社会主义将是一个漫长并且曲折的过程。我们不要看到当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差距依然较大,而由此产生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动摇。这是毫无理由毫无根据的。我们必须认识所谓不发达国家并不是单指社会主义国家,并且现在全世界最不发达的48个国家,绝大多数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进而我们更要了解,从近五十多年来的情况看,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资本主义国家。例如我国:1949年到2001年,GDP增长了56倍,年均8.3%,尤其1978年到2000年间,年均增长9.5%,而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3.8%和3%。再次,我们应该看到发达国家财富的高度集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期的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在原苏联和东欧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都有不少有识之士都看到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美

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M•马布格尔就指出,社会主义的选择仍然既具有重大的意义又有政治必然性。„„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清“两个必然”;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解“两个绝不会”;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清“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经过历史、事实证明的必然性与长期性的辩证统一。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两个必然”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所必需的条件。二者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并且正确认识和理解它们的关系对于我们大学生坚持并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更清楚的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更加客观和正确的认识我国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着极其深远的作用及意义;使我们更为深刻的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我国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条件下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以及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事实是无论社会怎样曲折的发展,必定终会受它们的作用的影响,而朝着更先进,更正确的社会和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9[[-1]],278[[-2]],155[[-3]],401[[-4]]m470-471[[-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4[[-1]],678[[-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93-4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2[[-1]],513[[-2]].

7、列宁全集:第3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7.

8、邓小平文选: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3.382-383.

9、深刻认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肖志恒,《光明日报》2002

年12月03日

10、也谈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人民网,(责任编辑)李静(原出处:北京日

报)


相关文章

  • 第四题"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 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的实际,分析"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案: 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具体表现为:1.在社会生产力领域,国家干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形成和发展 ...查看


  • 2015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 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制作 2015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 基本特征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顺利通过笔试,一举成功!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注:大题会出在1-5章 已经根据老师划的重新整理了下,还有不完整的错误的,请同学们指出哈.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及其产生的条件.P2-P3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 ...查看


  • 共产主义是理想还是空想的论文
  • 共产主义是理想还是"空想" 内容摘要: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是 ...查看


  • 图形推理之拼图
  • 卡西总结之(教你攻克拼图)~绝对经典 此种题的解法,个人觉得主要是1 找特殊的部分 2 找特殊的角度 3 找特殊的边 4 不能旋转 何为特殊?其实自己要表达出来还真不容易 拿第一个题目说吧 1 观察第一个题的第三个图 右边是一条竖直的直线. ...查看


  •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逻辑判断解题有技巧
  • http://v.huatu.com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逻辑判断解题有技巧 国考更多试题资料:http://v.huatu.com/guojia/ 逻辑判断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必考题目,主要考查应试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这种题 ...查看


  • 对于休谟认识论哲学的思考探究
  • 对于休谟认识论哲学的思考探究 -- 读<人类理智研究>有感 牛牧晨 2013202867 大卫·休谟是18 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论哲学家, 怀疑论者, 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休谟不是那类在哲学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 ...查看


  • 第二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 第二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包含相互衔接的三个层面:第一,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资本主义文明的进步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充分 ...查看


  • 量变和质变(一)
  •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 (2)能力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善于联系和联想的思考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