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驻村工作组如何开展工作的思考

关于驻村工作组如何开展工作的思考

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组

全省“十百千万”工作组已经全部到位并开展工作后,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可以说,群众对省委的这项活动是“看在眼里,喜在眉间”,但如何扎实地把活动向前推进,让群众“甜在心里”,直接关系着活动的最终成效。为此,驻村工作组必须明确工作思路,切实做到“摆正位臵、树立形象、吃透情况、选准目标”。从而为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尽一份力?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组以务

实的作风、实际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摆正位置——就是要明确自身的工作定位,认真做好 “帮助”、“鼓劲”、“引导”这篇文章。这是

做好工作的前提。

“帮助”,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依靠地方干部群众,谁也包办代替不了,这是毋容臵疑的。特别是作为驻村工作组,是来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的,不是来下指示发号施令的;是来摸查情况找路子的,不是盲目判断瞎指挥的;是来团结发动干部群众形成齐心实干好局面的,不是胡乱指责甚至添加矛盾的。我

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围绕“五个帮助”这一基本任务,按照主题,帮助当地干部群众选出一个干净干事的好班子,带出一支发挥作用的好队伍,找出一条切合实际的好路子,形成一个齐心实干的好局面。因此,必须紧紧依靠当地干部群众开展工作、做好工作。 “鼓劲”,就是要增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首先,要明确告诉干部群众,党和政府对群众怀有最深厚的感情,从来没有忘记群众,从来没有忘记“农民、农村、农业”工作。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团结进取、扎实工作,争取早日脱贫奔康。其次,要让干部群众明白,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脱贫致富的信心。现在许多落后的农村,由于千百年来发展不起来,干部群众对甘于落后有着可怕的认同感和容忍态度,存在怨天尤人甚至“等、靠、要”的思想。要让干部群众认识到,要想脱贫奔康、发财致富,一切在于自己的努力,别人帮

不了太多忙,也帮不上太多忙。

“引导”,就是要转变干部群众的观念。“安人先安心,富人先富脑”。要引导干部群众破除甘于落后、贫穷的思想,树立盼富、求富、谋富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破除各自为政、“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树立齐心合

力干工作、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破除耽于陈旧的耕种方法的不思进取的思想,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的思想。三年的时间很短,我们能够帮群众办一些实事,也应该帮群众做一些实事,但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最值得留下来的东西,应该是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树立形象——就是要树立“亲民爱民、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这是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这其实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做好本质工作的要求。我们的工作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必须亲民、爱民、为民,必须与群众同甘共苦,工作中多为干部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干部群众的认同和信任。二是党的工作的需要。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形象,对农村干部群众有着“指路明灯”作用。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以优秀的品质和可贵的言行,让这粒品质优良的种子在当地的土壤中孕育发芽,在当地的阳光中茁壮成长,在当地的环境中开花结果。毛泽东同志地回顾红军长征历程时曾深情地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新的时期,省委开展“十百千万”活动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宣言书,是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特别是“三农”政策的宣传队,是扎实推进农村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播种机。

吃透情况——就是要摸准驻点村的基本情况。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吃透驻点村的基本情况,我们对工作才会有真正的发言权,我们的思路才不会脱离实际,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干部群众的热情支持和诚恳帮助。如何摸准驻点村的基本情况?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蹲点打围、解剖麻雀,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做法是一种好方法。

蹲点打围、解剖麻雀,就是在一个具有共性的面上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点,用解剖麻雀的办法进行分析,看看它的五脏六腑,知道它的内部结构,从而取得由点及面的共性认识。比如,在一个以种养业为代表的村,群众的生产方式不外乎有养猪、养鱼、养鸡(或鹅、鸭)、种蔬菜、种水稻等几类,我们可以在每类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一户,就一年来他们投入与产出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那么该村群众的生产情况就清晰了。又比如,要问群众的生活情况到底如何,我们可以按照生活“较好、中等、一般”标准,分别选取三户有代表性的人家进行调研,就他们一家一年的主要收入和生活支出进行分析,就可以详细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通过上述调研分析,那么整个村

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就清楚了,也就是把该村的情况

吃透摸准了。

选准目标——就是要找到一条适合驻点村发展经济的路子。这是工作的最终目的。由于地理、环境、资源、人员素质方面的差异,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发展经济的模式和道路不尽相同,速度和进程也各有差异,必须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循序渐进。适合发展工业的就尽量发展工业,该搞种养的就尽量发展种养,不能盲目决断,更不能囫囵吞枣,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一锹挖不出一口井”。那种偏离当地实际、不顾群众利益、损害群众感情的做法万万要不得。我们不能一头热,所理的思路、所选定的目标,一定要看干部群众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答应,千万不能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还要指出的是,一定要让驻点村的群众先富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那种为了应付上级验收而搞一些只富村委会不富

老百姓的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万万要不得。

关于驻村工作组如何开展工作的思考

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组

全省“十百千万”工作组已经全部到位并开展工作后,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可以说,群众对省委的这项活动是“看在眼里,喜在眉间”,但如何扎实地把活动向前推进,让群众“甜在心里”,直接关系着活动的最终成效。为此,驻村工作组必须明确工作思路,切实做到“摆正位臵、树立形象、吃透情况、选准目标”。从而为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尽一份力?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组以务

实的作风、实际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摆正位置——就是要明确自身的工作定位,认真做好 “帮助”、“鼓劲”、“引导”这篇文章。这是

做好工作的前提。

“帮助”,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依靠地方干部群众,谁也包办代替不了,这是毋容臵疑的。特别是作为驻村工作组,是来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的,不是来下指示发号施令的;是来摸查情况找路子的,不是盲目判断瞎指挥的;是来团结发动干部群众形成齐心实干好局面的,不是胡乱指责甚至添加矛盾的。我

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围绕“五个帮助”这一基本任务,按照主题,帮助当地干部群众选出一个干净干事的好班子,带出一支发挥作用的好队伍,找出一条切合实际的好路子,形成一个齐心实干的好局面。因此,必须紧紧依靠当地干部群众开展工作、做好工作。 “鼓劲”,就是要增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首先,要明确告诉干部群众,党和政府对群众怀有最深厚的感情,从来没有忘记群众,从来没有忘记“农民、农村、农业”工作。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团结进取、扎实工作,争取早日脱贫奔康。其次,要让干部群众明白,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脱贫致富的信心。现在许多落后的农村,由于千百年来发展不起来,干部群众对甘于落后有着可怕的认同感和容忍态度,存在怨天尤人甚至“等、靠、要”的思想。要让干部群众认识到,要想脱贫奔康、发财致富,一切在于自己的努力,别人帮

不了太多忙,也帮不上太多忙。

“引导”,就是要转变干部群众的观念。“安人先安心,富人先富脑”。要引导干部群众破除甘于落后、贫穷的思想,树立盼富、求富、谋富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破除各自为政、“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树立齐心合

力干工作、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破除耽于陈旧的耕种方法的不思进取的思想,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的思想。三年的时间很短,我们能够帮群众办一些实事,也应该帮群众做一些实事,但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最值得留下来的东西,应该是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树立形象——就是要树立“亲民爱民、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这是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这其实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做好本质工作的要求。我们的工作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必须亲民、爱民、为民,必须与群众同甘共苦,工作中多为干部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干部群众的认同和信任。二是党的工作的需要。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形象,对农村干部群众有着“指路明灯”作用。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以优秀的品质和可贵的言行,让这粒品质优良的种子在当地的土壤中孕育发芽,在当地的阳光中茁壮成长,在当地的环境中开花结果。毛泽东同志地回顾红军长征历程时曾深情地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新的时期,省委开展“十百千万”活动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宣言书,是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特别是“三农”政策的宣传队,是扎实推进农村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播种机。

吃透情况——就是要摸准驻点村的基本情况。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吃透驻点村的基本情况,我们对工作才会有真正的发言权,我们的思路才不会脱离实际,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干部群众的热情支持和诚恳帮助。如何摸准驻点村的基本情况?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蹲点打围、解剖麻雀,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做法是一种好方法。

蹲点打围、解剖麻雀,就是在一个具有共性的面上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点,用解剖麻雀的办法进行分析,看看它的五脏六腑,知道它的内部结构,从而取得由点及面的共性认识。比如,在一个以种养业为代表的村,群众的生产方式不外乎有养猪、养鱼、养鸡(或鹅、鸭)、种蔬菜、种水稻等几类,我们可以在每类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一户,就一年来他们投入与产出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那么该村群众的生产情况就清晰了。又比如,要问群众的生活情况到底如何,我们可以按照生活“较好、中等、一般”标准,分别选取三户有代表性的人家进行调研,就他们一家一年的主要收入和生活支出进行分析,就可以详细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通过上述调研分析,那么整个村

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就清楚了,也就是把该村的情况

吃透摸准了。

选准目标——就是要找到一条适合驻点村发展经济的路子。这是工作的最终目的。由于地理、环境、资源、人员素质方面的差异,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发展经济的模式和道路不尽相同,速度和进程也各有差异,必须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循序渐进。适合发展工业的就尽量发展工业,该搞种养的就尽量发展种养,不能盲目决断,更不能囫囵吞枣,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一锹挖不出一口井”。那种偏离当地实际、不顾群众利益、损害群众感情的做法万万要不得。我们不能一头热,所理的思路、所选定的目标,一定要看干部群众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答应,千万不能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还要指出的是,一定要让驻点村的群众先富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那种为了应付上级验收而搞一些只富村委会不富

老百姓的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万万要不得。


相关文章

  • 党建扶贫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党建扶贫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中共××县委课题调研组 从包村单位选派干部职工定期组建乡镇党建扶贫工作队,进乡驻村开展党建扶贫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和基层组织建设‚三创三强 ...查看


  • 在全市扶贫开发"双到"驻村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 [日期:12-09-11] 来源:肇庆市委组织部组织一科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在全市扶贫开发"双到"驻村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2年8月29日) 黄建勋 同志们: 为期两天的全市扶贫开发"双到& ...查看


  •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上半工作总结
  •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一篇:20xx年新农村指导员上半年 在市政府.自治区和是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牌派选赫管理工作区委.区政府对其高度重视,推行"五个一" ,突出"五个抓&qu ...查看


  • 驻村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 篇一:驻xx村工作组经验交流材料 问计问需于民 密切政群干群关系 帮扶济困群众 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驻xx村工作组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驻村工作组高度重视,紧密结合新形 ...查看


  • 驻村扶贫.脱贫知识问答
  • 驻村扶贫.脱贫知识问答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中"一个目标.两个确保.三个格外.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分别指的什么? 答:一个目标: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两个确保: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 ...查看


  • 驻村"第一书记"对扶贫重点村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研究
  • 摘要:本文选取多个河南省选派"第一书记"�v扶贫重点村帮扶精准扶贫的典型实例,尝试探讨"第一书记"作为外部嵌入型重要帮扶力量介入村庄精准扶贫实践的外部支持机制和工作方式,进而研究该制度对精准扶贫绩效提 ...查看


  • 精准扶贫5月
  • 音德尔镇解放村驻村工作队精准扶贫 五月份工作总结 自我行正式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并正式入驻解放村以来.为更好地开展好各项工作,促进全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现将2017年5月驻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 ...查看


  • 2016单位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总结2篇
  • 2016单位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总结2篇 xxxx 年,我县联社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实施意见>(西委办发[xxxx]28号) 要求,认真开展了"挂包帮&qu ...查看


  • 返乡走亲体会感悟
  • 不知不觉中,我在四都村驻村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坚持积极开展夜学.夜讲.夜谈.夜访.夜办等"五夜"行动,坚持深入了解四都村的原则,走出去.沉下去,到村民小组去,到农民朋友们那里去.通过走访.了解,使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