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臭污处厂的用
赵忠富张学兵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
5l8003)
摘要关键词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臭气测定方法、气味物质浓度设计值及除臭需满足的标准,并重点说污水处理厂
厌氧池
除臭
经验总结
为止,把此时的稀释比作为表示被测气体气味强度的量度,所需的稀释倍数越大,说明气体气味越大。这个稀释比被表示成“气味值”。其测量的具体方法为:从臭气源取来待测气体样品,在稀释仪中同人造空气混合,让最少四个嗅觉健康并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来闻,并说出是否能闻到气味,一直重复到其中一半的人刚刚能闻到,而另一半的人已不能闻到为止,从仪表上就可读出稀释倍数,即气味单位。我国与上述气味测定方法原理相同的是GB/
此种方Tl4675—93标准采用的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法测定误差比ASTM法及欧洲标准法大一些。而
我国臭气中臭味物质浓度测定NH3采用次氯酸钠
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2S,硫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3.l
臭味物质浓度设计值及排放标准主要臭味物质浓度设计值
臭气浓H2S0.0075mg/m3,NH30.5mg/m3,度(气味值)l00。3.2
除臭排放标准
罗芳污水处理厂位于罗芳村居民、办公混合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属二类区,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厌氧池臭气处理后厂界排放须满足《城镇污水、《恶臭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l8—2002)污染物排放标准》(GBl4554—93)的要求,对敏感区罗芳村及污水处理厂厂前区影响还需满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及恶臭物质最小感知
浓度(臭阈值)的要求,甲硫醇的最小感知H2S,NH3,浓度(臭阈值)分别为0.00047mg/m3,0.lmg/m3
,
明了厌氧池除臭工艺选择及生物除臭系统工程设计,最后根据除臭系统运行情况总结了设计经验。
目前污水处理厂除臭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厌氧池是污水处理厂产生恶臭的主要场所之一。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厌氧池距离罗芳村仅50m,为了消除其产生的恶臭对周边居民的
影响,厌氧池增设了生物除臭系统。此系统于200l年设计,经测试臭气2002年8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处理效率>90%。
此系统处理设计气量2万m3/h,主要包括臭气收集及臭气处理系统。臭气收集系统采用厌氧池加轻钢结构网罩,臭气处理系统主体采用生物滤池,生物滤池由设备厂家成套提供。臭气收集网罩造价臭气处理系统(包括风管、风机、生物滤l20万元,池、填料)造价240万元,工程总造价360万元。!
厌氧池臭味的产生
厌氧池中的污水在厌氧条件下会有一些臭味物质散发出来,这些臭味物质主要为H2S,NH3,PH3,甲硫醇,甲硫醚,胺类,粪臭素等,其中H2S,NH3含量较多。H2S为臭鸡蛋味,NH3为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甲硫醇为卷心菜腐烂味,其他含硫有机化合物为腐烂味或令人不快恶臭味,臭气中的H2S,NH3及含硫有机化合物是产生恶臭的主要物质。"
臭味物质浓度的测定
污水处理厂臭气的成分相当复杂,其气味是一个不可客观确定的量,它与接受对象的敏感性、心理和生理作用有关。国际上正规的气味测定为嗅觉测定法,最常使用的是美国的ASTM法和欧洲标准法。不久前欧共体颁布了新的气味测定欧洲标准法,这个标准也正在被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逐步接受。嗅觉测定法的原理是:将待测气体用无味的人造合成空气逐步进行稀释,直到刚好可以闻出气味
44
给水排水
Vol.31
No.1
2005
按照从严的原则0.002lmg/m3。综合上述的要求,
确定罗芳污水处理厂厌氧池除臭标准如下:H2S!甲硫醇!0.00047mg/m3,NH3!0.lmg/m3,
甲硫醚!0.07mg/m3,二甲二硫!0.002lmg/m3,
臭气浓度(气味值)0.06mg/m3,!20。4
除臭工艺方案选择
等作为生物滤池填料。
三级化学处理装置和生物滤池(填料主要为树皮、木渣)的技术经济对比见表l。
从表l可知两种除臭设备工程费用相差不大,但生物滤池运行费用较省,且除臭过程中不会有二次污染,故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厌氧池除臭设除臭工艺方法可分为吸收吸附法和燃烧法两种,吸收吸附法又分为吸收法和吸附法两种,吸收法主要为化学法和生物法,吸附法主要为活性炭过滤法。燃烧法及活性炭过滤法运行成本太高,在污水处理厂除臭领域很少采用,目前采用较普遍的方法为化学法和生物法,生物法多采用生物滤池法。
化学除臭法是用化学介质(如NaOH,NaCIO或
H2O2)
与H2S等物质进行三级反应,从而达到除臭目的,工艺流程为:臭气收集"风管输送"抽风机"三级化学处理装置"排气。
生物滤池法是把收集的臭气先经过加湿处理,再通过长满微生物的、湿润多孔的生物滤层,臭气物质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其他无机物,从而达到除臭目的。生物滤池法工艺流程为:臭气收集"风管输送"抽风机"预洗池加湿"生物滤池"排气。
生物滤池填料可采用纤维性泥炭、多孔的陶粒、聚乙烯醇纤维、海绵、干树皮、干草、木渣、贝壳等,在欧洲污水处理厂除臭常采用干树皮、干木渣或贝壳
表1
除臭设备技术经济对比(气量2万m3/h)
项
目
三级化学处理装置
生物滤池
只能针对性去除臭H2S,甲硫醇去除率可达
除臭效果味中的某些物95%以上,其他恶臭物质去
H2S去除率较高,其除率65%~85%,综合除
他物质较难去除
臭效率大于90%设备费/万元230240
装机容量/kW23l5电费#/元/c552360耗水量/m3/c7.694.8水费/元/cll.57.2
药(填料)费/元/cl30l05##运行费/元/c693.5472.2占地少多
二次污染
有
无
注:#每天工作241,电费l元(/kW・1);##4年换一次填料,每次更换填料费用l5.36万元。
备采用生物滤池,滤池填料采用有机生物填料,填料主要成分为木渣、树皮,在生物滤池启动前此填料需经含有微生物菌种的溶液处理。5除臭系统工程设计5.l
除臭风量
厌氧池平面尺寸58.9mX3l.3m,网罩净高约
4.7m,
整个网罩空间为9500m3,换气次数2次/1,系统设计风量2万m3/1。5.2
臭气收集系统
由于土建先建,故在厌氧池池顶加设轻钢结构臭气收集罩,同时由于厌氧池池内设有潜水搅拌器,为便于潜水搅拌器起吊,收集网罩净高取4.7m。为了避免空气短流,将网罩进风口设在网罩一侧离池顶约3m处,进风口采用百页进风口,臭气收集口设在收集罩另一侧离池顶约0.5m处。5.3
臭气处理系统
(l)臭气输送管道。臭气经收集口收集后再用矩形风管(0.63mXlm)集中送至抽风机,风管控制流速为8~l0m/S,管材采用浅黄色有机玻璃钢。
(2)抽风机。抽风机采用瑞士产的高性能玻璃钢风机,型号CHVN500,O=l万m3/1,
静压P=2kpa,转速I=l899I/min,N=6.6kW,白天噪声!60cB,夜间噪声!50cB,共2台。(3)预洗池及生物滤池。预洗池及生物滤池组成一体,其外形尺寸为l3.lmX9mXl.8m,共2套,单套处理风量O=l万m3/1。
预洗池主要功能是对臭气进行加湿,维持合适的湿度。预洗池位于生物滤池前端,其内配有水喷淋系统、塑料填料、水循环管道、循环水泵。单台循环水泵O=l4.4m3/1,H=28m,N=0.7kW,
共2台。生物滤池为模块拼装式,外壳采用有机玻璃钢制作。滤池结构由下往上依次为配气空间、填料支撑板、填料,填料为有机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木渣、树皮),填料支撑板采用具有良好通透性的塑料网格板。
给水排水
Vol.31
No.1
2005
45
单套生物滤池过滤面积为70m2,过滤流速143m/1,填料高度1.4m,滤池压力损失
生物滤池(包括预洗池)露天安装,直接放在300mm厚钢筋混凝土浇注的基础上。!设计经验总结
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厌氧池除臭系统已运行1年半的时间,经过测试除臭效果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除臭效率>90%,现场测试数据见表2。
表"
项
目
了除臭气量,同时为操作人员创造了良好的操作环境,而且延长了设备及加罩材料的使用寿命,国外用玻璃钢加矮盖的工程实例见图1。
运行效果测试数据
NH3/mg/m3
0.50.0590
气味值100991
图1
新加坡某污水处理厂除臭加矮盖的工程实例
H2S/mg/m30.00750.
000593.3
除臭设备进气除臭设备排气除臭效率/%
(2)运行中发现除臭生物滤池中的填料出现了压实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生物滤池顶没有加盖,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导致了填料的腐烂,在填料自重的作用下出现了填料压实现象,建议除臭生物滤池顶加一个防雨防晒的盖,并在池顶设填料加水保湿措施。
518003深圳市黄贝路32幢201室!通讯处:
电话:(0755)2554319收稿日期:20040519修回日期:20040618
但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1)厌氧池臭气收集罩里的一些栏杆、电缆托盘以及收集罩本身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出现了一些小的锈迹,经分析这主要是臭气收集后浓度提高,臭气中的酸性物质对钢制件的腐蚀造成的。建议在进行臭气加罩时尽量加矮盖,将设备、操作走道露在外面,加盖材料尽可能使用不锈钢、塑料、玻璃钢、钢筋混凝土等耐腐蚀材质,这样既缩小了除臭空间、减小"""""""""""""""""""""""""#
《高浊度给水理论与技术》
本书全面介绍了高浊度给水处理的理论及技术,涉及高浊度河流中的泥沙及浑水一般特性、高浊度水取水技术、高浊度水的管道输送、高浊度水的自然沉淀、高浊度水的混凝以及受污染黄河高浊度水处理技术。
方晞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ISBN7502555986,
版,2004年7月出版,25.00元《水处理设施设计计算丛书
———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本书介绍城市污水处理厂常规处理工艺中,主要处理设施的设计计算内容、方法和要求。例题内容包括调节池、配水池、格栅、沉砂池、初沉池、强化一级处理设施、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设施等共计95个例题。
崔玉川、刘振江等编,化学ISBN7502555854,
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出版,38.00元《给水排水工程实践教学指南丛书
———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经济实例分析与应用》
本书阐述了给水排水专业应用技术经济理论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方法,叙述了给水排水技术经济分析的基
""""""""""""""""""""""""""""""""""""""""""""""#
"""""""""""""""""""""""""#
$新书架$
本古念、项目的财务评价、设计方案选优、不确定性分析、
工程造价构成分析与费用模型等内容。
刘俊良、石心刚主编,化学ISBN7502554424,
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6月出版,45.00元《给水排水工程实践教学指南丛书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本书介绍了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目的与基本要求,设计题目的选题原则与题目类型,课程设计的组织方法与成绩评定的原则和方法,课程设计深度要求及其与工程设计的主要区别,给水排水工程制图的要求与制图
的方法等内容。
张志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ISBN7502554939,
社出版,2004年7月出版,40.00元以上图书全国各大书店均有售,如需获取更多信息请登录www.cip.com.cn查询,邮购加收10%邮资。
地址:100029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收款人:化学工业出版社发行部邮购电话:(010)[**************]3
""""""""""""""""""""""""""""""""""""""""""""""#
46
给水排水
Vol.31
No.1
2005
生物除臭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赵忠富, 张学兵, Zhao Zhong-fu, Zhang Xue-bing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518003给水排水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2005,31(1)8次
1. 李志强.刘绪宗.王建利 生物除臭技术[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1999,15(9)
2. 王声东.秦锋.余毅.张倚马.Wang Sheng-dong.Qin Feng.Yu Yi.Zhang Yi-ma 污水处理厂除臭工程设计[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05,31(9)
3. 王学英.WANG Xue-ying 生物过滤除臭工艺简介[期刊论文]-中国环保产业2010(1)
4. 李钢.蒋克君.仝恩丛.方静.李亚青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生物除臭[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01,27(2)5. 吴波.刘智晓.田青 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技术概述[会议论文]-20076. 惠杨杨 生物法去除污水处理厂恶臭的研究[学位论文]2005
7. 杨自伟.李顺义.王岩.YANG Zi-wei.LI Shun-yi.WANG Yan 生物膨胀床技术处理含氨臭气研究[期刊论文]-四川环境2007,26(3)
8. 郝晨光.HAO Chen-guang 城镇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10,36(36)
9. 张剑.曾凡勇.谢水波.刘文碧.王志勇.沃留杰.Zhang Jian.Zeng Fanyong.Xie Shuibo.Liu Wenbi.Wang Zhiyong.Wo Liujie 南方某污水处理厂的除臭技术探讨[期刊论文]-市政技术2009,27(1)
10. 鞠庆玲.陈超.张艰.赵庆祥.JU Qing-ling.CHEN Chao.ZHANG Jian.ZHAO Qingx-iang 炭质生物媒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上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环保产业2007(12)
1.韩力超.刘建广.罗培 生物滤池去除污水处理厂臭气的应用及展望[期刊论文]-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4)2.宋婷婷.何萍 城市污水处理中各除臭工艺的特征与选择[期刊论文]-才智 2011(3)3.蒋少明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脱除与环境影响评价[期刊论文]-污染防治技术 2010(4)
4.陶君.冯炘 加盖封闭及除臭技术在氧化沟工艺中的应用分析[期刊论文]-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0(4)5.刘京伟 浅谈污水处理厂的除臭技术[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 2009(20)
6.盛金聪 除臭技术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能源与环境 2007(6)
7.司马勤.曹晶.姚行平.余建恒 大坦沙污水厂二期生物反应池加盖除臭工程设计[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7(14)8.蒋岚岚.梁汀.沈晓铃 无锡市城北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7(4)9.蒋岚岚.沈晓铃 污水处理厂除臭工艺选择及工程设计[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7(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ps200501011.aspx
生物臭污处厂的用
赵忠富张学兵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
5l8003)
摘要关键词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臭气测定方法、气味物质浓度设计值及除臭需满足的标准,并重点说污水处理厂
厌氧池
除臭
经验总结
为止,把此时的稀释比作为表示被测气体气味强度的量度,所需的稀释倍数越大,说明气体气味越大。这个稀释比被表示成“气味值”。其测量的具体方法为:从臭气源取来待测气体样品,在稀释仪中同人造空气混合,让最少四个嗅觉健康并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来闻,并说出是否能闻到气味,一直重复到其中一半的人刚刚能闻到,而另一半的人已不能闻到为止,从仪表上就可读出稀释倍数,即气味单位。我国与上述气味测定方法原理相同的是GB/
此种方Tl4675—93标准采用的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法测定误差比ASTM法及欧洲标准法大一些。而
我国臭气中臭味物质浓度测定NH3采用次氯酸钠
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2S,硫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3.l
臭味物质浓度设计值及排放标准主要臭味物质浓度设计值
臭气浓H2S0.0075mg/m3,NH30.5mg/m3,度(气味值)l00。3.2
除臭排放标准
罗芳污水处理厂位于罗芳村居民、办公混合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属二类区,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厌氧池臭气处理后厂界排放须满足《城镇污水、《恶臭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l8—2002)污染物排放标准》(GBl4554—93)的要求,对敏感区罗芳村及污水处理厂厂前区影响还需满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及恶臭物质最小感知
浓度(臭阈值)的要求,甲硫醇的最小感知H2S,NH3,浓度(臭阈值)分别为0.00047mg/m3,0.lmg/m3
,
明了厌氧池除臭工艺选择及生物除臭系统工程设计,最后根据除臭系统运行情况总结了设计经验。
目前污水处理厂除臭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厌氧池是污水处理厂产生恶臭的主要场所之一。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厌氧池距离罗芳村仅50m,为了消除其产生的恶臭对周边居民的
影响,厌氧池增设了生物除臭系统。此系统于200l年设计,经测试臭气2002年8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处理效率>90%。
此系统处理设计气量2万m3/h,主要包括臭气收集及臭气处理系统。臭气收集系统采用厌氧池加轻钢结构网罩,臭气处理系统主体采用生物滤池,生物滤池由设备厂家成套提供。臭气收集网罩造价臭气处理系统(包括风管、风机、生物滤l20万元,池、填料)造价240万元,工程总造价360万元。!
厌氧池臭味的产生
厌氧池中的污水在厌氧条件下会有一些臭味物质散发出来,这些臭味物质主要为H2S,NH3,PH3,甲硫醇,甲硫醚,胺类,粪臭素等,其中H2S,NH3含量较多。H2S为臭鸡蛋味,NH3为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甲硫醇为卷心菜腐烂味,其他含硫有机化合物为腐烂味或令人不快恶臭味,臭气中的H2S,NH3及含硫有机化合物是产生恶臭的主要物质。"
臭味物质浓度的测定
污水处理厂臭气的成分相当复杂,其气味是一个不可客观确定的量,它与接受对象的敏感性、心理和生理作用有关。国际上正规的气味测定为嗅觉测定法,最常使用的是美国的ASTM法和欧洲标准法。不久前欧共体颁布了新的气味测定欧洲标准法,这个标准也正在被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逐步接受。嗅觉测定法的原理是:将待测气体用无味的人造合成空气逐步进行稀释,直到刚好可以闻出气味
44
给水排水
Vol.31
No.1
2005
按照从严的原则0.002lmg/m3。综合上述的要求,
确定罗芳污水处理厂厌氧池除臭标准如下:H2S!甲硫醇!0.00047mg/m3,NH3!0.lmg/m3,
甲硫醚!0.07mg/m3,二甲二硫!0.002lmg/m3,
臭气浓度(气味值)0.06mg/m3,!20。4
除臭工艺方案选择
等作为生物滤池填料。
三级化学处理装置和生物滤池(填料主要为树皮、木渣)的技术经济对比见表l。
从表l可知两种除臭设备工程费用相差不大,但生物滤池运行费用较省,且除臭过程中不会有二次污染,故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厌氧池除臭设除臭工艺方法可分为吸收吸附法和燃烧法两种,吸收吸附法又分为吸收法和吸附法两种,吸收法主要为化学法和生物法,吸附法主要为活性炭过滤法。燃烧法及活性炭过滤法运行成本太高,在污水处理厂除臭领域很少采用,目前采用较普遍的方法为化学法和生物法,生物法多采用生物滤池法。
化学除臭法是用化学介质(如NaOH,NaCIO或
H2O2)
与H2S等物质进行三级反应,从而达到除臭目的,工艺流程为:臭气收集"风管输送"抽风机"三级化学处理装置"排气。
生物滤池法是把收集的臭气先经过加湿处理,再通过长满微生物的、湿润多孔的生物滤层,臭气物质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其他无机物,从而达到除臭目的。生物滤池法工艺流程为:臭气收集"风管输送"抽风机"预洗池加湿"生物滤池"排气。
生物滤池填料可采用纤维性泥炭、多孔的陶粒、聚乙烯醇纤维、海绵、干树皮、干草、木渣、贝壳等,在欧洲污水处理厂除臭常采用干树皮、干木渣或贝壳
表1
除臭设备技术经济对比(气量2万m3/h)
项
目
三级化学处理装置
生物滤池
只能针对性去除臭H2S,甲硫醇去除率可达
除臭效果味中的某些物95%以上,其他恶臭物质去
H2S去除率较高,其除率65%~85%,综合除
他物质较难去除
臭效率大于90%设备费/万元230240
装机容量/kW23l5电费#/元/c552360耗水量/m3/c7.694.8水费/元/cll.57.2
药(填料)费/元/cl30l05##运行费/元/c693.5472.2占地少多
二次污染
有
无
注:#每天工作241,电费l元(/kW・1);##4年换一次填料,每次更换填料费用l5.36万元。
备采用生物滤池,滤池填料采用有机生物填料,填料主要成分为木渣、树皮,在生物滤池启动前此填料需经含有微生物菌种的溶液处理。5除臭系统工程设计5.l
除臭风量
厌氧池平面尺寸58.9mX3l.3m,网罩净高约
4.7m,
整个网罩空间为9500m3,换气次数2次/1,系统设计风量2万m3/1。5.2
臭气收集系统
由于土建先建,故在厌氧池池顶加设轻钢结构臭气收集罩,同时由于厌氧池池内设有潜水搅拌器,为便于潜水搅拌器起吊,收集网罩净高取4.7m。为了避免空气短流,将网罩进风口设在网罩一侧离池顶约3m处,进风口采用百页进风口,臭气收集口设在收集罩另一侧离池顶约0.5m处。5.3
臭气处理系统
(l)臭气输送管道。臭气经收集口收集后再用矩形风管(0.63mXlm)集中送至抽风机,风管控制流速为8~l0m/S,管材采用浅黄色有机玻璃钢。
(2)抽风机。抽风机采用瑞士产的高性能玻璃钢风机,型号CHVN500,O=l万m3/1,
静压P=2kpa,转速I=l899I/min,N=6.6kW,白天噪声!60cB,夜间噪声!50cB,共2台。(3)预洗池及生物滤池。预洗池及生物滤池组成一体,其外形尺寸为l3.lmX9mXl.8m,共2套,单套处理风量O=l万m3/1。
预洗池主要功能是对臭气进行加湿,维持合适的湿度。预洗池位于生物滤池前端,其内配有水喷淋系统、塑料填料、水循环管道、循环水泵。单台循环水泵O=l4.4m3/1,H=28m,N=0.7kW,
共2台。生物滤池为模块拼装式,外壳采用有机玻璃钢制作。滤池结构由下往上依次为配气空间、填料支撑板、填料,填料为有机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木渣、树皮),填料支撑板采用具有良好通透性的塑料网格板。
给水排水
Vol.31
No.1
2005
45
单套生物滤池过滤面积为70m2,过滤流速143m/1,填料高度1.4m,滤池压力损失
生物滤池(包括预洗池)露天安装,直接放在300mm厚钢筋混凝土浇注的基础上。!设计经验总结
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厌氧池除臭系统已运行1年半的时间,经过测试除臭效果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除臭效率>90%,现场测试数据见表2。
表"
项
目
了除臭气量,同时为操作人员创造了良好的操作环境,而且延长了设备及加罩材料的使用寿命,国外用玻璃钢加矮盖的工程实例见图1。
运行效果测试数据
NH3/mg/m3
0.50.0590
气味值100991
图1
新加坡某污水处理厂除臭加矮盖的工程实例
H2S/mg/m30.00750.
000593.3
除臭设备进气除臭设备排气除臭效率/%
(2)运行中发现除臭生物滤池中的填料出现了压实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生物滤池顶没有加盖,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导致了填料的腐烂,在填料自重的作用下出现了填料压实现象,建议除臭生物滤池顶加一个防雨防晒的盖,并在池顶设填料加水保湿措施。
518003深圳市黄贝路32幢201室!通讯处:
电话:(0755)2554319收稿日期:20040519修回日期:20040618
但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1)厌氧池臭气收集罩里的一些栏杆、电缆托盘以及收集罩本身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出现了一些小的锈迹,经分析这主要是臭气收集后浓度提高,臭气中的酸性物质对钢制件的腐蚀造成的。建议在进行臭气加罩时尽量加矮盖,将设备、操作走道露在外面,加盖材料尽可能使用不锈钢、塑料、玻璃钢、钢筋混凝土等耐腐蚀材质,这样既缩小了除臭空间、减小"""""""""""""""""""""""""#
《高浊度给水理论与技术》
本书全面介绍了高浊度给水处理的理论及技术,涉及高浊度河流中的泥沙及浑水一般特性、高浊度水取水技术、高浊度水的管道输送、高浊度水的自然沉淀、高浊度水的混凝以及受污染黄河高浊度水处理技术。
方晞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ISBN7502555986,
版,2004年7月出版,25.00元《水处理设施设计计算丛书
———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本书介绍城市污水处理厂常规处理工艺中,主要处理设施的设计计算内容、方法和要求。例题内容包括调节池、配水池、格栅、沉砂池、初沉池、强化一级处理设施、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设施等共计95个例题。
崔玉川、刘振江等编,化学ISBN7502555854,
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出版,38.00元《给水排水工程实践教学指南丛书
———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经济实例分析与应用》
本书阐述了给水排水专业应用技术经济理论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方法,叙述了给水排水技术经济分析的基
""""""""""""""""""""""""""""""""""""""""""""""#
"""""""""""""""""""""""""#
$新书架$
本古念、项目的财务评价、设计方案选优、不确定性分析、
工程造价构成分析与费用模型等内容。
刘俊良、石心刚主编,化学ISBN7502554424,
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6月出版,45.00元《给水排水工程实践教学指南丛书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本书介绍了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目的与基本要求,设计题目的选题原则与题目类型,课程设计的组织方法与成绩评定的原则和方法,课程设计深度要求及其与工程设计的主要区别,给水排水工程制图的要求与制图
的方法等内容。
张志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ISBN7502554939,
社出版,2004年7月出版,40.00元以上图书全国各大书店均有售,如需获取更多信息请登录www.cip.com.cn查询,邮购加收10%邮资。
地址:100029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收款人:化学工业出版社发行部邮购电话:(010)[**************]3
""""""""""""""""""""""""""""""""""""""""""""""#
46
给水排水
Vol.31
No.1
2005
生物除臭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赵忠富, 张学兵, Zhao Zhong-fu, Zhang Xue-bing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518003给水排水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2005,31(1)8次
1. 李志强.刘绪宗.王建利 生物除臭技术[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1999,15(9)
2. 王声东.秦锋.余毅.张倚马.Wang Sheng-dong.Qin Feng.Yu Yi.Zhang Yi-ma 污水处理厂除臭工程设计[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05,31(9)
3. 王学英.WANG Xue-ying 生物过滤除臭工艺简介[期刊论文]-中国环保产业2010(1)
4. 李钢.蒋克君.仝恩丛.方静.李亚青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生物除臭[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01,27(2)5. 吴波.刘智晓.田青 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技术概述[会议论文]-20076. 惠杨杨 生物法去除污水处理厂恶臭的研究[学位论文]2005
7. 杨自伟.李顺义.王岩.YANG Zi-wei.LI Shun-yi.WANG Yan 生物膨胀床技术处理含氨臭气研究[期刊论文]-四川环境2007,26(3)
8. 郝晨光.HAO Chen-guang 城镇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10,36(36)
9. 张剑.曾凡勇.谢水波.刘文碧.王志勇.沃留杰.Zhang Jian.Zeng Fanyong.Xie Shuibo.Liu Wenbi.Wang Zhiyong.Wo Liujie 南方某污水处理厂的除臭技术探讨[期刊论文]-市政技术2009,27(1)
10. 鞠庆玲.陈超.张艰.赵庆祥.JU Qing-ling.CHEN Chao.ZHANG Jian.ZHAO Qingx-iang 炭质生物媒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上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环保产业2007(12)
1.韩力超.刘建广.罗培 生物滤池去除污水处理厂臭气的应用及展望[期刊论文]-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4)2.宋婷婷.何萍 城市污水处理中各除臭工艺的特征与选择[期刊论文]-才智 2011(3)3.蒋少明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脱除与环境影响评价[期刊论文]-污染防治技术 2010(4)
4.陶君.冯炘 加盖封闭及除臭技术在氧化沟工艺中的应用分析[期刊论文]-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0(4)5.刘京伟 浅谈污水处理厂的除臭技术[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 2009(20)
6.盛金聪 除臭技术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能源与环境 2007(6)
7.司马勤.曹晶.姚行平.余建恒 大坦沙污水厂二期生物反应池加盖除臭工程设计[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7(14)8.蒋岚岚.梁汀.沈晓铃 无锡市城北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7(4)9.蒋岚岚.沈晓铃 污水处理厂除臭工艺选择及工程设计[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7(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ps2005010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