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稿)
资阳市交通运输局
四川公路工程设计院
2016年1月 资阳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 录
前 言 . ............................................. 1
一、“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回顾 ........................ 2
(一)发展成就 .......................................... 2
(二)存在问题 .......................................... 5
二、“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形势与要求 .................. 8
(一)面临形势 .......................................... 8
(二)发展要求 .......................................... 8
三、“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 10
(一)指导思想 ......................................... 10
(二)规划原则 ......................................... 10
(三)发展定位 ......................................... 11
(四)发展目标 ......................................... 11
四、“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重点任务 ................... 16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 16
(二)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 ......................... 21
(三)全面提高科技信息化服务水平 ....................... 22
(四)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攻坚 ......................... 23
(五)继续加强交通安全生产管理 ......................... 25
(六)稳步提升交通应急保障能力 ......................... 26
(七)大力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 27
(八)资金需求 ......................................... 28
(九)实施效果 ......................................... 28
五、保障措施 . ....................................... 30
前 言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构想,四川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资阳作为成渝经济区重要城市,特别是天府新区加快建设的机遇和成都新机场选址简阳南部,发展机遇尤为突出。
四川省政府提出了依托成都新机场规划建设航空新都市,“着力构建国家级航空枢纽、国家级内陆航空港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西部现代空港新城”的战略定位,为此,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依托成都新机场规划建设航空都市和空港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资阳建设国际航空大枢纽的重要基础,是资阳努力打造航空大都市,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有效载体,成为全省新的增长极、成渝经济走廊的重要纽带,实现“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迫切需求。
按照四川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的构想,紧紧围绕资阳打造“三区一都市”,实现资阳市经济稳步发展的思路,积极做好资阳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顶层设计,科学谋划中远期的发展战略,制定未来发展目标和总体格局,明确近期发展重点,指导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整体优势,引领和支撑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1)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五年过百亿,位居全省前列。自2011年交通建设投资达到102亿元,年度完成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后,2012年-2015年、交通建设投资屡创新高,十二五”期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08.2亿元,位居全省前列,圆满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制定600亿元的目标任务。
(2)公路路网规模结构扩大优化
与2010年末相比,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4867公里,增加2901公里,增长24%,;路面油路水泥路达到9264公里,增加3000余公里,增长55%;二级以上公路达到732公里,增加182公里,增长33%。
(3)高速公路建设飞跃发展
“十二五”以来,内资遂、成安渝、遂资眉、成都二绕、成都经环线高速等五条392.6公里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 2012年5月9日内资遂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公里。2013年6月遂资眉高速公路资阳段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公里,实现了全市“县县通高速”。2015年9月成都二绕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45公里,以高速公路为骨架
的公路网初步形成。
(4)普通干线公路路网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成简快速通道的竣工通车,结束了全市没有一级公路历史。2009-2011年对境内363.9公里的国、省道进行了路面升级改造,2014-2015年又对全市 公里国省干线路面进行了大中修,国省干线公路养路面质量进入全省前列。
(5)农村公路覆盖水平显著提高
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改善工程、农村断头路建设工程、乡镇联网路、通村通畅建设工程,五年间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 公里,全市农村公路达到14130.83公里,县乡道水泥路油路率达到61.2%,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
(6)道路运输场站体系逐渐完善
以汽车客运站提升改善为重点,加快完善乡镇客运站点、公交场站、招呼站等道路运输场站体系,五年间全市新建县级客运站 个,乡镇站 个。招呼站 个,公交站场 个。以市级客运站为中心,县级车站为基础,农村客运站为补充的公路运输场站网络初步形成。
2、运输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1)公路水路运输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7332万人、客运周转量37.4亿人公里、货运量5933万吨、货运周转量57.5
亿吨公里,分别是“十一五”期的1.9倍、6.4倍、2.1倍、
3.2倍。完成水路运量7332万人、客运周转量37.4万人公里、货运量5933万吨、货运周转量57.5万吨公里,分别是“十一五”期的 倍、 倍、 倍、 倍
(2)客运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延伸
实现所有乡镇客车通达率100%,农村通达率达94%;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有效落实,实施了公交车辆更新升级计划,中心城区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56%,500米覆盖率91%,公交出行分担率由8%增加至10%,居民出行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3)运输装备专业化趋势明显
全市 辆营运性载客汽车中,中高级占 %;全市 辆运营性货车中重型车、厢式车、专业车占、比例为别为 %、 %、 %.危险品运输车辆达 辆,基本实现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专业化。全市 艘客渡船,标准化、机动化率 %。
(4)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有效落实
“十二五”期间,全市四个县(市、区)均已开通城市公交,公交站点覆盖率、空调车占比率、智能化率显著提高,有公交线路36条,公交车辆499辆,资阳市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 %,公交出行分担率 %。新增出租车357辆总数达878辆,其中雁江城区2015年新增203辆,一次性增长率达86%,弥补了城区运力的不足。
3、交通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全市投入交通信息化建设资金约2600万元,初步形成了覆盖公路管理、运输管理、路政管理、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5大中心业务的20个信息管理系统,路政管理效果显著,路政执法文书系统研发工作初见成效。智能化手段的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为交通运输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
4、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快速推进,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全市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隐患排查及时,国省道、农村公路通班车农村客运班线隐患排查力度100%;增设超限检测站7处,超限治理目标初步完成。
(二)存在问题
1、与成渝连接的大通道建设仍显不足
资阳作为成都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与成都同城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尚未建立, 作为唯一与成渝两市直接接壤的市,成资渝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亟需加密加强。
2、普通国省道亟需提档升级,路网发展不平衡
随着国省道路网规划的调整,全市普通国省道由421.5公里增加至1045公里,其中二级公路以上里程488公里,仅占48%,国省道高等级公路占比不高,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体现。全市路网发展失衡,简阳乐至相连片区、安岳东南片区、雁江乐至安岳相连片区三地交通设施发展滞
后。
3. 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品质有待提高
受管理体制分割、用地和资金落实困难等因素影响,综合枢纽客运建设推进困难,物流园区、货运站点建设依然滞后,专业化程度低,运输组织化程度较低,引领行业发展龙头企业不足,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发展缓慢,零距离换乘和多试联运等运输组织模式发展缓慢。运输服务信息交流不畅,公共信息服务品质不高,缺乏整套客、货运输信息监控交流平台。
4、财政保障体制尚未建立,交通建设融资面临新的困难
交通运输发展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完善,交通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不确定的现状尚未得到有效改变,在高速公路骨架基本形成,公路建设重点逐渐转向快速通道和国省干线建设,国家规范地方债务管理,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PPP 建设模式尚在探索,交通建设资金筹集困难重重。
5、养护机制体制尚未健全,公路养护依然薄弱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严重缺失,县乡村三级养护主体职责尚未落实到位;二是公路养护资金保障不到位,全市“重建轻养”问题突出;三是养护体系不健全,养护管理机制低效、缺乏监管,养护效率低、养护成本高、养护人员编制控制难等问题凸显;四是养护机
械化程度较低,养护机械化设备缺乏、养护人员技术化水平低、专业化养护人才匮乏,无法适应新时期机械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养护发展的要求。
二、“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形势与要求
(一)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全市交通运输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要求面临深层次的调整和变化。从经济发展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时期,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宏观战略导向看,全域开放合作、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将会逐步形成。国家提出“三大战略”、省委省政府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大跨越”、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三区一都市”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国内外联动、东中西统筹、南方北方协调”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从发展理念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成为现阶段乃至更长期的发展指挥棒;从行业政策看,收费公路、投融资体制、市场信用体系、行业管理等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如火如荼;从发展要素看,受国家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和债务管理等影响,交通发展中的土地、环境、资源等要素的刚性制约明显增强, 交通运输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
(二)发展要求
1、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态势,
要求加快贯通南北、承东接西大交通格局的形成。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纵深推进,重点设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发展战略,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立体综合交通走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打造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促进区域协作、融入世界大格局形成。资阳借力天府国际机场落户简阳契机,加快建设现代航空都市,使之成为西部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迫切要求加快构建四通八达、通江达海的综合立体大交通网络,全面联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走廊,形成全市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2、融入成都都市圈、成渝经济区发展新格局,培育开放性经济新优势,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资阳作为四川唯一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中心城市,受成都经济区、成都天府新区、成渝经济区三区辐射。“十三五”期,是成渝经济区规划实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通航和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的关键期,随着成渝经济走廊、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和成资“同城化”的逐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将逐步凸显,资阳与川渝两大核心城市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迫切要求资阳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3、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全力提高交通运输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水平。
“十三五”期是对标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攻坚决定时期。截止目前,虽然全市经济仍保持较平稳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位居全省前列,扶贫移民工作持续有力推进,成效显著。但全市仍有379个贫困村、10.35万户、27.97万贫困人口未实现脱贫,扶贫攻坚任务仍然繁重艰巨,仍是制约全市全面小康进程的短板。迫切要求全市贯彻落实国省“精准扶贫”攻坚扶贫战略,加快落实推进省厅“八大专项工程”民生工程建设,提高交通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深度和广度,彻底改善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城乡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切实保障民生。
三、“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全力推进“综合交通、民生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为全面建设“三区一都市”、实现“两个跨越”、建设“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规划原则
——适度超前,坚持加快发展。
——深化改革,鼓励创新发展。
——统筹兼顾,实现协调发展。
——转型升级,坚持智慧发展。
——低碳集约,促进绿色发展。
——以人为本,确保安全发展。
(三)发展定位
——抓住成都新机场建设的机遇,打造集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多种运输通道的成都、天府新区、新机场、资阳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成为成都国际交通枢纽的核心组成部分;
——加密成渝之间高速公路、铁路大通道,构建成渝两大特大城市之间的最主要的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建成四川省最大的次级交通枢纽;
——着眼资阳全域融入机场、机场辐射资阳全域的发展要求,改善中心城市、县城、乡镇的交通条件建设通达周边、畅通市域的市域交通网络。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市交通运输发展实现新跨越,“打造一个枢纽,完成四项改革,实现“八化”发展”,基本建成畅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发展达到全省
先进水平,全面适应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
——打造一个枢纽:建成以天府国际机场为核心,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全省最大公铁水空区域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完成四项改革:完成养护管理体制、路政管理机制、投融资体制、法治交通改革攻坚;
——实现“八化”发展: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公共出行便捷化、货物运输物流化、公众服务均等化、系统运行智能化、应急保障高效化、资源环境最优化、行业管理法治化。
2、具体目标
(1)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运输通道基本打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快速通道骨架路网基本建成;
——由航空枢纽、高铁站、客运枢纽构成的资阳-新机场—简阳综合运输枢纽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全省最大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消除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上的瓶颈路段、超期服役路段和安全隐患路段,完善安保及配套设施建设;
——普通国道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85%以上,路面性能指数(PQI) 达88;
——打通村与村之间、村与乡镇之间、乡与乡镇之间可
连通的断头路,实现顺畅连接,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全面提升,路网联网水平进一步提高,安保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2)交通管理与应急保障
——交通管理信息化。构建养护、路政信息化平台、综合办公系统,实现交通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运行管理、应急处置等业务领域信息化覆盖率90%,行政许可80%以上实现一站式完成;
——交通服务信息化。高速公路、国省道动态路况信息服务覆盖率分别达100%和60%;高速公路ETC 覆盖率达100%,全市重点县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三级及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服务覆盖率达100%;全市主城区、县城城市公交“一卡通”覆盖率达50%;沱江Ⅴ级航道水位动态信息覆盖率达75%,重要港口码头EDI 系统覆盖率达90%;
——安全监管。国省干线公路重点路段运行监测覆盖率达到60%以上;高速公路重点路段、关键点视频监控覆盖率达90%以上;重点运营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达到100%,上线率达到90%以上;水上交通重点渡口、重点客运(旅游)码头、危险品码头装卸作业区,20客位以上客渡船、危险品船、水上加油船(泵)视频监控覆盖率达90%以上;
——应急救援。公路、水路交通实现一般灾害情况下应急救援2小时内到达,应急抢通24小时内完成。
(3)交通养护
——全市建设3个机械化养护及应急保通中心、10机械化养护分中心,改造93个乡(镇)养护管理站,实现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县乡道机械化养护作业覆盖率100%;
——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85%,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75%;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现有病危桥改造率100%,当年新发现四、五病危桥处治率100%;渡口安全隐患有效消除,年渡运量5万人次以上渡口改公路桥、人行桥改造率100%。
(4)运输服务
——旅客运输服务大幅提升,传统的粗放型旅客运输经营模式得到改善,全市乡镇、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招呼站覆盖建制村比例达70%以上;全市营运汽车中高级车比例达25%、中级车比例达35%,公众出行更加舒适、方便便捷。
——货运市场逐步规范,信息技术网络化、运输服务物流化的货运系统基本形成,全市重型货车比重达80%以上、集装箱货车比重达3%、专用货车比重达5%、厢式货车比重达10%,公路营运货车里程利用率达70%,货运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集城市公交、城乡公交、旅游公交、综合换乘为一体的城市客运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公交出行分担率达25%,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75%,出租车分担率达6%、里程利
用率降至65%,公交优先发展的地位逐步突出,全市公交水平要处于全省中等偏上水平;
——全市汽车维修和检测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维修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管理理念明显转变、诚信体系初步建立,汽车维修企业一类、二类、三类所占机动车维修企业比重分别为2.6%、12.7%、57.5%,摩托车维修企业占机动车维修企业总量的27.1%;
——全市驾驶员培训市场进一步完善,培训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培训经营主体规模化不断加强,服务质量培训合格率达95%,驾龄在3年内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培训驾驶员发生较大以上交通事故率控制在0.5‰以内,学员投诉率为0.1%,教练员持证上岗率为100%。
(5)绿色交通
——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运输装备的广泛应用,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及出租车所占比例分别达100%和90%;公路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CO 2排放较2015年分别下降4%、4.5%,水路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CO 2排放较2015年分别下降5%、5.5%;
——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公路建设生态恢复率达85%;国省干线公路公路绿化率达60%,“四好农村路”公路绿化率达100%,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公路建设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四、“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开放、协调”发展理念,加快构建“110959171”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即1个机场(天府国际机场)、10条高速(成渝、成安渝、遂资眉、内遂、成都二绕、成都经济区环线、成都新机场、资潼、三台至乐至、乐威高速)、9条轨道(成资渝、成渝、成渝客运专线、蓉昆客运专线、绵遂资内宜、雅眉资遂、成都-新机场-资阳北城际铁路、成都经济圈环线铁路、成都地铁18号线)、5条国道(G318线、G319线、G321线、G247线、G351线)、9条省道(S102成都-大足、S207仪陇-安岳双龙、S210江油厚坝-屏山、S307大英明星-雅安草坝、S401成都平原城市群联络线、S422彭州九尺-乐至、S423大英仓山-乐至童家、S426安岳龙台-隆昌、S427安岳周礼-自贡)、17条快速通道(资三、资安、简机仁、简机、龙简、简三彭、丹山至东峰、劳动至中江(冯店)、简阳河东环线、雁江长寿之乡经济环线、雁江保和至施家、雁江城南工业园区至简机仁、乐至旅游环线、乐至陈毅故居、乐至至安岳驯龙、安岳八庙至石羊、安岳贾岛路至城西G247绕县城快速通道)、1条沱江航道。
协助建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定位为中国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中国西部首个国家级航空
枢纽,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F 级,一期除将建设三条跑道外,还将建设52万平方米的航站楼、157个机位的站坪、
5.9万平方米的货运站;远期将建设6条跑道及12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需求。
着力强化轨道交通基础网络。在既有成渝铁路、成渝客运专线的基础上,建成成都地铁18号线、成都至新机场铁路、新机场至资阳北城际铁路、绵遂资内宜铁路;开工建设雅眉资遂铁路;完成成资渝铁路、蓉昆客运专线、成都经济圈环线铁路前期工作。构建含高速铁路(含城际铁路)、普速铁路、轨道交通的“三横三纵”轨道交通网络,形成成都、天府新区、眉山等周边城市“半小时交通圈”和成都、德阳、遂宁、内江、自贡、乐山等区域“一小时交通圈”。
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建成成安渝、成都经济区环线、成都新机场、资潼等四条高速公路,启动乐至-大英-三台高速公路,争取乐至至威远高速公路纳入省高网中,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287.819公里,建成“三横六纵”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实现县县三高速的建设目标。
着力推进普通国省道提档升级。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升级改造,重点完成城市过境绕城改线工程,提高普通国省干线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市将改建普通国省项目23个464.39公里,力争到2020年,全市普通国道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普通省道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85%。
全力推进快速通道建设。按照“畅通市域、完善路网、
提升功能、支撑发展”的思路,以新机场为核心,重点建设17条快速通道,构建全市快速通道网络,改善中心城市、县城、乡镇的交通条件,总建设里程693.559公里。
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基础条件。对标全市小康目标,以交通“精准扶贫”攻坚扶贫为引领,加快推进全市“四大片区”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通村公路提升改善工程、通村联网工程,着力加快病危桥改造、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乡村基础条件。
大力发展内河水运。以“两湖”水上旅游资源开发为支
撑点,增强水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动力;以渡口改造、渡船更新为着力点,改善居民出行条件,积极推进沱江Ⅴ级航道整治及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旅游客渡码头建设工程。
加强公路养护装备与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全市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全市新建3个机械化养护与应急中心、10个机械化养护分中心、改造93个乡镇公路养护管理站。积极开展养护队伍专业化培训,加强专业养护队伍建设。加快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推动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常态化、机械化、信息化。
大力推进公路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围绕“无缝换乘”和“多式联运”客货运输发展目标,建设3个综合客运枢纽、6个市县级客运站、7个乡镇客运站、2000个村级招呼站。新建1个航空物流港、3个物流中心、5个物流园区、4个物
流服务站,进一步提高城乡客货基础运输能力。
(二)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
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实施,积极构建多层次公交体系,加快推进以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为燃料的车辆的应用,全市新增LNG 、CNG 环保公交车1034辆,新建公交枢纽站12个、公交首末站25个,新增公交线路51条,其中:雁江区11条、安岳12条、乐至县6条、简阳市22条,全市公交线网布局更加完善、层次更加合理。
继续完善客运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省、市际长途客运网络,强化与成都、重庆、国内特大城市间的客运联系;逐步开拓包车客运、旅游客运、精品班线、机场快线、商务快
客、短途驳载等特色客运业务,形成与其他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全面推进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接驳,基本实现公交与农村客运等级站内换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高。
积极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充分利用铁路和内河水运在集装箱以及大宗物资运输中的作用,引导甩挂运输试点,形成以资阳空港物流为中心,以高铁、高速、内河为网络,覆盖成渝、西三角、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的公铁水空联运快速货运系统。加快推进城乡物流发展,积极整合邮政和现代快递系统基础网络资源,积极推进城乡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努力完善县级物流中心、乡镇农村配送站、农村货运网点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覆盖省市县乡的集城际运输干线、城市配送、农村物流为一体的货运服务网络。
积极引导运输装备更新升级。引导企业使用低耗、环保、高效的新型货运工具,鼓励发展重型货车、集装箱运输车辆、厢式专用运输车辆等货运车辆。调整内河运输运力结构,适应航道升级,逐步发展以千吨级船舶为主力船型,实现船型大型化标准化。
(三)全面提高科技信息化服务水平
以“智慧交通”为主线,围绕“互联网+便捷交通”,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交通运输的支撑作用,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信
息化建设。
持续推进公路养护信息化建设。加快重大桥隧、关键路段等视频监控终端、可变情报板、交通量观测站设置进程,围绕互联网、APP 、PC 终端等信息化技术端口,加快开发集公路管理与办公管理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公路养护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努力完善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信息化平台。积极推动市、县、基层单位交通运输核心业务信息化普及应用,促进业务与信息化全面融合,夯实基层基础应用,重点推进普通公路管理与养护综合平台、公路水路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着力构建公共出行和交通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加快推进高速管理ETC 和联网收费系统建设,进一步推广公共交通“一卡通”应用,着力完善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和电子客票系统,推动联网售票向县城重点客运站拓展。积极建设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鼓励应用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数据通信和个性化推送技术,提升出行信息服务的便捷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加快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物流信息共享,为物流资源的共享利用、行业监管能力提升与物流服务水平提高提供支撑。
(四)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攻坚
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重点对
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投融资体制、法治交通建设、安全监管等领域进行改革,争取取得重大突破。
深化养护管理机制体制改革。深化公路养护机制体制改革,协调落实市县政府对国省道及农村公路的主体责任,推动养护市场化改革。遵循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快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为全面实现全域公路养护提供强有力养护财力保障。
促进路政管理标准化建设。健全路政体系、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市、县设路政员、乡(镇)设监管员、村设护路员的路政管理体系。加大重大桥梁、隧道巡查监管力度,保证公路巡查每月不少于22天,确保每月一次巡查全覆盖。强化公路管理部门与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完善公路治超体系。强化路产路权维护,严格执行路政管理相关规定,加大公路沿线设施路损违法查处与维修力度,保障公路完好通畅。
创新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研究制定高速公路“BOT+政府补助”的PPP 建设模式实施办法。推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投融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普通公路公益性质的市场融资方式。
加快推进交通法治建设。增强法治理念,健全领导干部
学法长效机制,完善法治考核机制、法治培训机制和普法宣教机制。加强对交通建设市场、运输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快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落实依法行政决策体系,形成交通运输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合法性审查规定、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三基三化”建设,巩固深化交通运输执法形象“四统一”。
(五)继续加强交通安全生产管理
围绕“平安交通”,认真履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切实加强道路运输、水上安全、安全施工及公路养护及“双超”治理等领域安全监管,及时全面彻底整治存在的安全隐患。
公路养护方面:加快充实应急抢险机构,完善市县两级公路应急抢险救援预案;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贯彻落实安保工程“三同时”制度,建立健全普通公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道路运输方面:加大安全投入,强化科技兴安,推广“两客一危”车辆应用卫星定位系统和3G 视频监控系统;促进散、小、差企业,特别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进行整合,做大做强;强化驾驶员诚信考核,严厉查处驾驶员违法违规行为,建立驾驶员黑名单制度,完善进退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
水上交通方面: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责任体系,落实
“四级”船舶安全管理责任制,完善航务(海事)部门“一岗双责制”、“片区责任制”及“隐患整治责任制”等一系列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完善海事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加强、完善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援装备。
公路“双超”治理方面:加快推进治超站点建设,加强干道路面联合执法、督查督办和问责,积极探索建立治超信息化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施工方面:着力推动施工、监督管理标准化, 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切实从监管者层面做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继续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强化工程建设动态管理,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严抓安全生产违规行为,彻底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
(六)稳步提升交通应急保障能力
以开展“平安交通”建设为主线,完善预案体系,加强应急装备和队伍能力建设,加快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建设,为全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做好交通应急保障。
积极推进交通战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应急预案框架体系研究,完善市级交通战备应急预案,规范地方交通战备应急预案。
加快推动交通战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市级骨干救援力量、基层应急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完善物资储备,建立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建设应急救援网络。
着力促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安装客货运GPS 系统、船舶VTS 和AIS 系统,完善市级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安装CCTV 电视交通系统,构建应急监管体系,提高应急处置科技创新能力。
(七)大力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交通”为引领,加快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资阳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发展水运、公交等低能耗运输方式,倡导低碳型交通出行方式,促进结构性减排。大力推广营运汽车、船舶使用清洁能源,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老旧车船,引导营运车船向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低碳化方向发展。加快构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推进交通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监测、统计分析能力。鼓励和引导交通运输企业提高节能减排能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公路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环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提倡生态环保设计,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植被保护和恢
复、表土收集和利用、取弃土场和便道等临时用地生态恢复。着力推进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加强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施工期间污染物排放达标。
推进资源节约利用。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探索资源回收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大力推广应用节水节材建设和运营工艺,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大力开展废旧材料的再生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粉煤灰、煤矸石、建筑垃圾、生产生活污水等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中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再利用水平,促进低碳循环交通发展。
(八)资金需求
“十三五”期,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总投资约783.4亿元,其中:公路约764.1亿元(高速公路约347.7亿元、普通国省道约73.1亿元、快速通道约249.2亿元、农村公路约86.7亿元、公路养护约2.2亿元)、水路约6.4亿元、运输站场约12.9亿元。
(九)实施效果
全市交通运输围绕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现代运输体系,将形成“113336”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区域大通道畅通化、市域中通道快速化、县域小微通道网络化、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
“1”——成都-天府新区-新机场-资阳一体化综合交通
网络:构建集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多种运输方式,多层次、多方向的“四轨五高六快”的成资一体化半小时综合交通网。即:四轨(成渝客运专线、成都地铁18号线、成都-新机场-资阳城际铁路、成渝铁路),五高:(新机场高速、资潼高速、第二绕城高速、成渝高速、成都经济区环线),六快(成资快速通道、成简快速通道、龙简快速通道、简三快速通道、简阳河东环线、乐至至中江快速通道)。
“1”——成渝之间首选综合交通走廊:建设成渝之间等级最高、里程最短、最方便快捷的“三轨三高”成资渝综合交通走廊。即:三轨(成渝客运专线、成资渝铁路、成渝铁路)、三高(成安渝高速、成都新机场-资潼-北琣高速、成渝高速)。
“3”——三大综合运输通道:一是由成渝高速、成渝客运专线、成渝铁路、G321线、沱江航道组成的成-资-内的交通运输走廊成资内运输通道;二是由遂资眉高速公路、雅眉资遂铁路、G351线、G318线组成的眉山-资阳-遂宁交通运输走廊;三是由内遂高速公路、绵自内遂铁路、G247线构成的遂宁-安岳-内江交通运输走廊。
“3”——三大网络:由“三横三纵”铁路网、“三横六纵”高速公路网以及内通外畅的干线公路网构成的三大路网将全面覆盖资阳市域,实现县县三高速、县县有铁路,显著提升资阳在成渝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地位。
“3”——三大系统:一是无缝换乘的多层次、多方式的客运服务系统;二是高效、快捷、绿色的货运服务系统;三是涵盖路政、养护、安全监控、行业管理、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
“6”——六个百分百: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乡镇通客车率100%、具备条件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区县清洁能源公交车比率100%、全市全路段机械化养护覆盖率100%、全市综合客运枢纽零距离换乘实现率100%。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协调,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
——加强土地指标协调,强化土地保障与支持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增强行业发展活力和动力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
附件:
1、“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建设时序及资金安排表
2、“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图
资阳市“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主要指标表
(修订稿)
资阳市交通运输局
四川公路工程设计院
2016年1月 资阳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 录
前 言 . ............................................. 1
一、“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回顾 ........................ 2
(一)发展成就 .......................................... 2
(二)存在问题 .......................................... 5
二、“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形势与要求 .................. 8
(一)面临形势 .......................................... 8
(二)发展要求 .......................................... 8
三、“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 10
(一)指导思想 ......................................... 10
(二)规划原则 ......................................... 10
(三)发展定位 ......................................... 11
(四)发展目标 ......................................... 11
四、“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重点任务 ................... 16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 16
(二)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 ......................... 21
(三)全面提高科技信息化服务水平 ....................... 22
(四)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攻坚 ......................... 23
(五)继续加强交通安全生产管理 ......................... 25
(六)稳步提升交通应急保障能力 ......................... 26
(七)大力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 27
(八)资金需求 ......................................... 28
(九)实施效果 ......................................... 28
五、保障措施 . ....................................... 30
前 言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构想,四川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资阳作为成渝经济区重要城市,特别是天府新区加快建设的机遇和成都新机场选址简阳南部,发展机遇尤为突出。
四川省政府提出了依托成都新机场规划建设航空新都市,“着力构建国家级航空枢纽、国家级内陆航空港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西部现代空港新城”的战略定位,为此,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依托成都新机场规划建设航空都市和空港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资阳建设国际航空大枢纽的重要基础,是资阳努力打造航空大都市,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有效载体,成为全省新的增长极、成渝经济走廊的重要纽带,实现“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迫切需求。
按照四川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的构想,紧紧围绕资阳打造“三区一都市”,实现资阳市经济稳步发展的思路,积极做好资阳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顶层设计,科学谋划中远期的发展战略,制定未来发展目标和总体格局,明确近期发展重点,指导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整体优势,引领和支撑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1)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五年过百亿,位居全省前列。自2011年交通建设投资达到102亿元,年度完成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后,2012年-2015年、交通建设投资屡创新高,十二五”期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08.2亿元,位居全省前列,圆满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制定600亿元的目标任务。
(2)公路路网规模结构扩大优化
与2010年末相比,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4867公里,增加2901公里,增长24%,;路面油路水泥路达到9264公里,增加3000余公里,增长55%;二级以上公路达到732公里,增加182公里,增长33%。
(3)高速公路建设飞跃发展
“十二五”以来,内资遂、成安渝、遂资眉、成都二绕、成都经环线高速等五条392.6公里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 2012年5月9日内资遂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公里。2013年6月遂资眉高速公路资阳段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公里,实现了全市“县县通高速”。2015年9月成都二绕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45公里,以高速公路为骨架
的公路网初步形成。
(4)普通干线公路路网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成简快速通道的竣工通车,结束了全市没有一级公路历史。2009-2011年对境内363.9公里的国、省道进行了路面升级改造,2014-2015年又对全市 公里国省干线路面进行了大中修,国省干线公路养路面质量进入全省前列。
(5)农村公路覆盖水平显著提高
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改善工程、农村断头路建设工程、乡镇联网路、通村通畅建设工程,五年间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 公里,全市农村公路达到14130.83公里,县乡道水泥路油路率达到61.2%,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
(6)道路运输场站体系逐渐完善
以汽车客运站提升改善为重点,加快完善乡镇客运站点、公交场站、招呼站等道路运输场站体系,五年间全市新建县级客运站 个,乡镇站 个。招呼站 个,公交站场 个。以市级客运站为中心,县级车站为基础,农村客运站为补充的公路运输场站网络初步形成。
2、运输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1)公路水路运输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7332万人、客运周转量37.4亿人公里、货运量5933万吨、货运周转量57.5
亿吨公里,分别是“十一五”期的1.9倍、6.4倍、2.1倍、
3.2倍。完成水路运量7332万人、客运周转量37.4万人公里、货运量5933万吨、货运周转量57.5万吨公里,分别是“十一五”期的 倍、 倍、 倍、 倍
(2)客运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延伸
实现所有乡镇客车通达率100%,农村通达率达94%;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有效落实,实施了公交车辆更新升级计划,中心城区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56%,500米覆盖率91%,公交出行分担率由8%增加至10%,居民出行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3)运输装备专业化趋势明显
全市 辆营运性载客汽车中,中高级占 %;全市 辆运营性货车中重型车、厢式车、专业车占、比例为别为 %、 %、 %.危险品运输车辆达 辆,基本实现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专业化。全市 艘客渡船,标准化、机动化率 %。
(4)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有效落实
“十二五”期间,全市四个县(市、区)均已开通城市公交,公交站点覆盖率、空调车占比率、智能化率显著提高,有公交线路36条,公交车辆499辆,资阳市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 %,公交出行分担率 %。新增出租车357辆总数达878辆,其中雁江城区2015年新增203辆,一次性增长率达86%,弥补了城区运力的不足。
3、交通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全市投入交通信息化建设资金约2600万元,初步形成了覆盖公路管理、运输管理、路政管理、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5大中心业务的20个信息管理系统,路政管理效果显著,路政执法文书系统研发工作初见成效。智能化手段的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为交通运输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
4、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快速推进,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全市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隐患排查及时,国省道、农村公路通班车农村客运班线隐患排查力度100%;增设超限检测站7处,超限治理目标初步完成。
(二)存在问题
1、与成渝连接的大通道建设仍显不足
资阳作为成都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与成都同城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尚未建立, 作为唯一与成渝两市直接接壤的市,成资渝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亟需加密加强。
2、普通国省道亟需提档升级,路网发展不平衡
随着国省道路网规划的调整,全市普通国省道由421.5公里增加至1045公里,其中二级公路以上里程488公里,仅占48%,国省道高等级公路占比不高,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体现。全市路网发展失衡,简阳乐至相连片区、安岳东南片区、雁江乐至安岳相连片区三地交通设施发展滞
后。
3. 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品质有待提高
受管理体制分割、用地和资金落实困难等因素影响,综合枢纽客运建设推进困难,物流园区、货运站点建设依然滞后,专业化程度低,运输组织化程度较低,引领行业发展龙头企业不足,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发展缓慢,零距离换乘和多试联运等运输组织模式发展缓慢。运输服务信息交流不畅,公共信息服务品质不高,缺乏整套客、货运输信息监控交流平台。
4、财政保障体制尚未建立,交通建设融资面临新的困难
交通运输发展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完善,交通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不确定的现状尚未得到有效改变,在高速公路骨架基本形成,公路建设重点逐渐转向快速通道和国省干线建设,国家规范地方债务管理,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PPP 建设模式尚在探索,交通建设资金筹集困难重重。
5、养护机制体制尚未健全,公路养护依然薄弱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严重缺失,县乡村三级养护主体职责尚未落实到位;二是公路养护资金保障不到位,全市“重建轻养”问题突出;三是养护体系不健全,养护管理机制低效、缺乏监管,养护效率低、养护成本高、养护人员编制控制难等问题凸显;四是养护机
械化程度较低,养护机械化设备缺乏、养护人员技术化水平低、专业化养护人才匮乏,无法适应新时期机械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养护发展的要求。
二、“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形势与要求
(一)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全市交通运输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要求面临深层次的调整和变化。从经济发展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时期,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宏观战略导向看,全域开放合作、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将会逐步形成。国家提出“三大战略”、省委省政府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大跨越”、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三区一都市”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国内外联动、东中西统筹、南方北方协调”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从发展理念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成为现阶段乃至更长期的发展指挥棒;从行业政策看,收费公路、投融资体制、市场信用体系、行业管理等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如火如荼;从发展要素看,受国家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和债务管理等影响,交通发展中的土地、环境、资源等要素的刚性制约明显增强, 交通运输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
(二)发展要求
1、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态势,
要求加快贯通南北、承东接西大交通格局的形成。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纵深推进,重点设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发展战略,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立体综合交通走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打造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促进区域协作、融入世界大格局形成。资阳借力天府国际机场落户简阳契机,加快建设现代航空都市,使之成为西部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迫切要求加快构建四通八达、通江达海的综合立体大交通网络,全面联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走廊,形成全市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2、融入成都都市圈、成渝经济区发展新格局,培育开放性经济新优势,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资阳作为四川唯一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中心城市,受成都经济区、成都天府新区、成渝经济区三区辐射。“十三五”期,是成渝经济区规划实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通航和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的关键期,随着成渝经济走廊、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和成资“同城化”的逐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将逐步凸显,资阳与川渝两大核心城市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迫切要求资阳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3、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全力提高交通运输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水平。
“十三五”期是对标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攻坚决定时期。截止目前,虽然全市经济仍保持较平稳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位居全省前列,扶贫移民工作持续有力推进,成效显著。但全市仍有379个贫困村、10.35万户、27.97万贫困人口未实现脱贫,扶贫攻坚任务仍然繁重艰巨,仍是制约全市全面小康进程的短板。迫切要求全市贯彻落实国省“精准扶贫”攻坚扶贫战略,加快落实推进省厅“八大专项工程”民生工程建设,提高交通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深度和广度,彻底改善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城乡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切实保障民生。
三、“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全力推进“综合交通、民生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为全面建设“三区一都市”、实现“两个跨越”、建设“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规划原则
——适度超前,坚持加快发展。
——深化改革,鼓励创新发展。
——统筹兼顾,实现协调发展。
——转型升级,坚持智慧发展。
——低碳集约,促进绿色发展。
——以人为本,确保安全发展。
(三)发展定位
——抓住成都新机场建设的机遇,打造集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多种运输通道的成都、天府新区、新机场、资阳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成为成都国际交通枢纽的核心组成部分;
——加密成渝之间高速公路、铁路大通道,构建成渝两大特大城市之间的最主要的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建成四川省最大的次级交通枢纽;
——着眼资阳全域融入机场、机场辐射资阳全域的发展要求,改善中心城市、县城、乡镇的交通条件建设通达周边、畅通市域的市域交通网络。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市交通运输发展实现新跨越,“打造一个枢纽,完成四项改革,实现“八化”发展”,基本建成畅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发展达到全省
先进水平,全面适应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
——打造一个枢纽:建成以天府国际机场为核心,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全省最大公铁水空区域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完成四项改革:完成养护管理体制、路政管理机制、投融资体制、法治交通改革攻坚;
——实现“八化”发展: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公共出行便捷化、货物运输物流化、公众服务均等化、系统运行智能化、应急保障高效化、资源环境最优化、行业管理法治化。
2、具体目标
(1)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运输通道基本打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快速通道骨架路网基本建成;
——由航空枢纽、高铁站、客运枢纽构成的资阳-新机场—简阳综合运输枢纽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全省最大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消除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上的瓶颈路段、超期服役路段和安全隐患路段,完善安保及配套设施建设;
——普通国道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85%以上,路面性能指数(PQI) 达88;
——打通村与村之间、村与乡镇之间、乡与乡镇之间可
连通的断头路,实现顺畅连接,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全面提升,路网联网水平进一步提高,安保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2)交通管理与应急保障
——交通管理信息化。构建养护、路政信息化平台、综合办公系统,实现交通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运行管理、应急处置等业务领域信息化覆盖率90%,行政许可80%以上实现一站式完成;
——交通服务信息化。高速公路、国省道动态路况信息服务覆盖率分别达100%和60%;高速公路ETC 覆盖率达100%,全市重点县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三级及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服务覆盖率达100%;全市主城区、县城城市公交“一卡通”覆盖率达50%;沱江Ⅴ级航道水位动态信息覆盖率达75%,重要港口码头EDI 系统覆盖率达90%;
——安全监管。国省干线公路重点路段运行监测覆盖率达到60%以上;高速公路重点路段、关键点视频监控覆盖率达90%以上;重点运营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达到100%,上线率达到90%以上;水上交通重点渡口、重点客运(旅游)码头、危险品码头装卸作业区,20客位以上客渡船、危险品船、水上加油船(泵)视频监控覆盖率达90%以上;
——应急救援。公路、水路交通实现一般灾害情况下应急救援2小时内到达,应急抢通24小时内完成。
(3)交通养护
——全市建设3个机械化养护及应急保通中心、10机械化养护分中心,改造93个乡(镇)养护管理站,实现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县乡道机械化养护作业覆盖率100%;
——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85%,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75%;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现有病危桥改造率100%,当年新发现四、五病危桥处治率100%;渡口安全隐患有效消除,年渡运量5万人次以上渡口改公路桥、人行桥改造率100%。
(4)运输服务
——旅客运输服务大幅提升,传统的粗放型旅客运输经营模式得到改善,全市乡镇、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招呼站覆盖建制村比例达70%以上;全市营运汽车中高级车比例达25%、中级车比例达35%,公众出行更加舒适、方便便捷。
——货运市场逐步规范,信息技术网络化、运输服务物流化的货运系统基本形成,全市重型货车比重达80%以上、集装箱货车比重达3%、专用货车比重达5%、厢式货车比重达10%,公路营运货车里程利用率达70%,货运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集城市公交、城乡公交、旅游公交、综合换乘为一体的城市客运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公交出行分担率达25%,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75%,出租车分担率达6%、里程利
用率降至65%,公交优先发展的地位逐步突出,全市公交水平要处于全省中等偏上水平;
——全市汽车维修和检测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维修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管理理念明显转变、诚信体系初步建立,汽车维修企业一类、二类、三类所占机动车维修企业比重分别为2.6%、12.7%、57.5%,摩托车维修企业占机动车维修企业总量的27.1%;
——全市驾驶员培训市场进一步完善,培训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培训经营主体规模化不断加强,服务质量培训合格率达95%,驾龄在3年内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培训驾驶员发生较大以上交通事故率控制在0.5‰以内,学员投诉率为0.1%,教练员持证上岗率为100%。
(5)绿色交通
——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运输装备的广泛应用,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及出租车所占比例分别达100%和90%;公路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CO 2排放较2015年分别下降4%、4.5%,水路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CO 2排放较2015年分别下降5%、5.5%;
——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公路建设生态恢复率达85%;国省干线公路公路绿化率达60%,“四好农村路”公路绿化率达100%,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公路建设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四、“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开放、协调”发展理念,加快构建“110959171”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即1个机场(天府国际机场)、10条高速(成渝、成安渝、遂资眉、内遂、成都二绕、成都经济区环线、成都新机场、资潼、三台至乐至、乐威高速)、9条轨道(成资渝、成渝、成渝客运专线、蓉昆客运专线、绵遂资内宜、雅眉资遂、成都-新机场-资阳北城际铁路、成都经济圈环线铁路、成都地铁18号线)、5条国道(G318线、G319线、G321线、G247线、G351线)、9条省道(S102成都-大足、S207仪陇-安岳双龙、S210江油厚坝-屏山、S307大英明星-雅安草坝、S401成都平原城市群联络线、S422彭州九尺-乐至、S423大英仓山-乐至童家、S426安岳龙台-隆昌、S427安岳周礼-自贡)、17条快速通道(资三、资安、简机仁、简机、龙简、简三彭、丹山至东峰、劳动至中江(冯店)、简阳河东环线、雁江长寿之乡经济环线、雁江保和至施家、雁江城南工业园区至简机仁、乐至旅游环线、乐至陈毅故居、乐至至安岳驯龙、安岳八庙至石羊、安岳贾岛路至城西G247绕县城快速通道)、1条沱江航道。
协助建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定位为中国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中国西部首个国家级航空
枢纽,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F 级,一期除将建设三条跑道外,还将建设52万平方米的航站楼、157个机位的站坪、
5.9万平方米的货运站;远期将建设6条跑道及12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需求。
着力强化轨道交通基础网络。在既有成渝铁路、成渝客运专线的基础上,建成成都地铁18号线、成都至新机场铁路、新机场至资阳北城际铁路、绵遂资内宜铁路;开工建设雅眉资遂铁路;完成成资渝铁路、蓉昆客运专线、成都经济圈环线铁路前期工作。构建含高速铁路(含城际铁路)、普速铁路、轨道交通的“三横三纵”轨道交通网络,形成成都、天府新区、眉山等周边城市“半小时交通圈”和成都、德阳、遂宁、内江、自贡、乐山等区域“一小时交通圈”。
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建成成安渝、成都经济区环线、成都新机场、资潼等四条高速公路,启动乐至-大英-三台高速公路,争取乐至至威远高速公路纳入省高网中,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287.819公里,建成“三横六纵”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实现县县三高速的建设目标。
着力推进普通国省道提档升级。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升级改造,重点完成城市过境绕城改线工程,提高普通国省干线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市将改建普通国省项目23个464.39公里,力争到2020年,全市普通国道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普通省道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85%。
全力推进快速通道建设。按照“畅通市域、完善路网、
提升功能、支撑发展”的思路,以新机场为核心,重点建设17条快速通道,构建全市快速通道网络,改善中心城市、县城、乡镇的交通条件,总建设里程693.559公里。
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基础条件。对标全市小康目标,以交通“精准扶贫”攻坚扶贫为引领,加快推进全市“四大片区”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通村公路提升改善工程、通村联网工程,着力加快病危桥改造、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乡村基础条件。
大力发展内河水运。以“两湖”水上旅游资源开发为支
撑点,增强水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动力;以渡口改造、渡船更新为着力点,改善居民出行条件,积极推进沱江Ⅴ级航道整治及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旅游客渡码头建设工程。
加强公路养护装备与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全市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全市新建3个机械化养护与应急中心、10个机械化养护分中心、改造93个乡镇公路养护管理站。积极开展养护队伍专业化培训,加强专业养护队伍建设。加快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推动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常态化、机械化、信息化。
大力推进公路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围绕“无缝换乘”和“多式联运”客货运输发展目标,建设3个综合客运枢纽、6个市县级客运站、7个乡镇客运站、2000个村级招呼站。新建1个航空物流港、3个物流中心、5个物流园区、4个物
流服务站,进一步提高城乡客货基础运输能力。
(二)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
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实施,积极构建多层次公交体系,加快推进以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为燃料的车辆的应用,全市新增LNG 、CNG 环保公交车1034辆,新建公交枢纽站12个、公交首末站25个,新增公交线路51条,其中:雁江区11条、安岳12条、乐至县6条、简阳市22条,全市公交线网布局更加完善、层次更加合理。
继续完善客运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省、市际长途客运网络,强化与成都、重庆、国内特大城市间的客运联系;逐步开拓包车客运、旅游客运、精品班线、机场快线、商务快
客、短途驳载等特色客运业务,形成与其他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全面推进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接驳,基本实现公交与农村客运等级站内换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高。
积极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充分利用铁路和内河水运在集装箱以及大宗物资运输中的作用,引导甩挂运输试点,形成以资阳空港物流为中心,以高铁、高速、内河为网络,覆盖成渝、西三角、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的公铁水空联运快速货运系统。加快推进城乡物流发展,积极整合邮政和现代快递系统基础网络资源,积极推进城乡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努力完善县级物流中心、乡镇农村配送站、农村货运网点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覆盖省市县乡的集城际运输干线、城市配送、农村物流为一体的货运服务网络。
积极引导运输装备更新升级。引导企业使用低耗、环保、高效的新型货运工具,鼓励发展重型货车、集装箱运输车辆、厢式专用运输车辆等货运车辆。调整内河运输运力结构,适应航道升级,逐步发展以千吨级船舶为主力船型,实现船型大型化标准化。
(三)全面提高科技信息化服务水平
以“智慧交通”为主线,围绕“互联网+便捷交通”,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交通运输的支撑作用,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信
息化建设。
持续推进公路养护信息化建设。加快重大桥隧、关键路段等视频监控终端、可变情报板、交通量观测站设置进程,围绕互联网、APP 、PC 终端等信息化技术端口,加快开发集公路管理与办公管理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公路养护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努力完善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信息化平台。积极推动市、县、基层单位交通运输核心业务信息化普及应用,促进业务与信息化全面融合,夯实基层基础应用,重点推进普通公路管理与养护综合平台、公路水路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着力构建公共出行和交通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加快推进高速管理ETC 和联网收费系统建设,进一步推广公共交通“一卡通”应用,着力完善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和电子客票系统,推动联网售票向县城重点客运站拓展。积极建设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鼓励应用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数据通信和个性化推送技术,提升出行信息服务的便捷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加快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物流信息共享,为物流资源的共享利用、行业监管能力提升与物流服务水平提高提供支撑。
(四)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攻坚
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重点对
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投融资体制、法治交通建设、安全监管等领域进行改革,争取取得重大突破。
深化养护管理机制体制改革。深化公路养护机制体制改革,协调落实市县政府对国省道及农村公路的主体责任,推动养护市场化改革。遵循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快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为全面实现全域公路养护提供强有力养护财力保障。
促进路政管理标准化建设。健全路政体系、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市、县设路政员、乡(镇)设监管员、村设护路员的路政管理体系。加大重大桥梁、隧道巡查监管力度,保证公路巡查每月不少于22天,确保每月一次巡查全覆盖。强化公路管理部门与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完善公路治超体系。强化路产路权维护,严格执行路政管理相关规定,加大公路沿线设施路损违法查处与维修力度,保障公路完好通畅。
创新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研究制定高速公路“BOT+政府补助”的PPP 建设模式实施办法。推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投融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普通公路公益性质的市场融资方式。
加快推进交通法治建设。增强法治理念,健全领导干部
学法长效机制,完善法治考核机制、法治培训机制和普法宣教机制。加强对交通建设市场、运输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快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落实依法行政决策体系,形成交通运输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合法性审查规定、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三基三化”建设,巩固深化交通运输执法形象“四统一”。
(五)继续加强交通安全生产管理
围绕“平安交通”,认真履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切实加强道路运输、水上安全、安全施工及公路养护及“双超”治理等领域安全监管,及时全面彻底整治存在的安全隐患。
公路养护方面:加快充实应急抢险机构,完善市县两级公路应急抢险救援预案;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贯彻落实安保工程“三同时”制度,建立健全普通公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道路运输方面:加大安全投入,强化科技兴安,推广“两客一危”车辆应用卫星定位系统和3G 视频监控系统;促进散、小、差企业,特别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进行整合,做大做强;强化驾驶员诚信考核,严厉查处驾驶员违法违规行为,建立驾驶员黑名单制度,完善进退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
水上交通方面: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责任体系,落实
“四级”船舶安全管理责任制,完善航务(海事)部门“一岗双责制”、“片区责任制”及“隐患整治责任制”等一系列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完善海事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加强、完善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援装备。
公路“双超”治理方面:加快推进治超站点建设,加强干道路面联合执法、督查督办和问责,积极探索建立治超信息化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施工方面:着力推动施工、监督管理标准化, 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切实从监管者层面做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继续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强化工程建设动态管理,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严抓安全生产违规行为,彻底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
(六)稳步提升交通应急保障能力
以开展“平安交通”建设为主线,完善预案体系,加强应急装备和队伍能力建设,加快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建设,为全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做好交通应急保障。
积极推进交通战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应急预案框架体系研究,完善市级交通战备应急预案,规范地方交通战备应急预案。
加快推动交通战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市级骨干救援力量、基层应急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完善物资储备,建立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建设应急救援网络。
着力促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安装客货运GPS 系统、船舶VTS 和AIS 系统,完善市级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安装CCTV 电视交通系统,构建应急监管体系,提高应急处置科技创新能力。
(七)大力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交通”为引领,加快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资阳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发展水运、公交等低能耗运输方式,倡导低碳型交通出行方式,促进结构性减排。大力推广营运汽车、船舶使用清洁能源,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老旧车船,引导营运车船向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低碳化方向发展。加快构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推进交通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监测、统计分析能力。鼓励和引导交通运输企业提高节能减排能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公路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环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提倡生态环保设计,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植被保护和恢
复、表土收集和利用、取弃土场和便道等临时用地生态恢复。着力推进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加强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施工期间污染物排放达标。
推进资源节约利用。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探索资源回收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大力推广应用节水节材建设和运营工艺,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大力开展废旧材料的再生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粉煤灰、煤矸石、建筑垃圾、生产生活污水等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中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再利用水平,促进低碳循环交通发展。
(八)资金需求
“十三五”期,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总投资约783.4亿元,其中:公路约764.1亿元(高速公路约347.7亿元、普通国省道约73.1亿元、快速通道约249.2亿元、农村公路约86.7亿元、公路养护约2.2亿元)、水路约6.4亿元、运输站场约12.9亿元。
(九)实施效果
全市交通运输围绕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现代运输体系,将形成“113336”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区域大通道畅通化、市域中通道快速化、县域小微通道网络化、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
“1”——成都-天府新区-新机场-资阳一体化综合交通
网络:构建集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多种运输方式,多层次、多方向的“四轨五高六快”的成资一体化半小时综合交通网。即:四轨(成渝客运专线、成都地铁18号线、成都-新机场-资阳城际铁路、成渝铁路),五高:(新机场高速、资潼高速、第二绕城高速、成渝高速、成都经济区环线),六快(成资快速通道、成简快速通道、龙简快速通道、简三快速通道、简阳河东环线、乐至至中江快速通道)。
“1”——成渝之间首选综合交通走廊:建设成渝之间等级最高、里程最短、最方便快捷的“三轨三高”成资渝综合交通走廊。即:三轨(成渝客运专线、成资渝铁路、成渝铁路)、三高(成安渝高速、成都新机场-资潼-北琣高速、成渝高速)。
“3”——三大综合运输通道:一是由成渝高速、成渝客运专线、成渝铁路、G321线、沱江航道组成的成-资-内的交通运输走廊成资内运输通道;二是由遂资眉高速公路、雅眉资遂铁路、G351线、G318线组成的眉山-资阳-遂宁交通运输走廊;三是由内遂高速公路、绵自内遂铁路、G247线构成的遂宁-安岳-内江交通运输走廊。
“3”——三大网络:由“三横三纵”铁路网、“三横六纵”高速公路网以及内通外畅的干线公路网构成的三大路网将全面覆盖资阳市域,实现县县三高速、县县有铁路,显著提升资阳在成渝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地位。
“3”——三大系统:一是无缝换乘的多层次、多方式的客运服务系统;二是高效、快捷、绿色的货运服务系统;三是涵盖路政、养护、安全监控、行业管理、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
“6”——六个百分百: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乡镇通客车率100%、具备条件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区县清洁能源公交车比率100%、全市全路段机械化养护覆盖率100%、全市综合客运枢纽零距离换乘实现率100%。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协调,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
——加强土地指标协调,强化土地保障与支持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增强行业发展活力和动力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
附件:
1、“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建设时序及资金安排表
2、“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图
资阳市“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主要指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