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评价标准综述

  摘 要:本文通过对教育游戏相关文献分析提炼的基础上,归纳了一些教育游戏领域学者关于教育游戏标准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观点,具体内容主要从教育游戏本身(即教育性与游戏性)和教育游戏的效果等两个角度来进行论述,对教育游戏评价标准进行了分类,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制定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与依据。   关键词:教育游戏;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88-02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正在慢慢的实现,让学生们更快乐的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教育游戏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教育者希望借用游戏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沉浸其中,真正达到寓教于乐。什么是“教育游戏”?在《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研究室提供的《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中,教育游戏被定义为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这里教育游戏虽然被定义为计算机软件,但是它和一般的教学软件和游戏软件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教育游戏和教学软件的目的一样,都是以教育为目的,可是在教学软件中,重点是知识的教授,学习者获取知识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但是在教育游戏中,主要强调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探索努力来获取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主动的。区别于一般的网络游戏,教育游戏除了包含游戏本身的游戏性,更重要的是教育游戏的教育性,它抓住了游戏性和教育性的平衡点。   二、国内外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整理   (一)国内外教育游戏标准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教育游戏”开始,国内外学者对于它的研究,特别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尤其是西方国家,在教育游戏的路上已经走得很远。可能是因为教育游戏本身的研究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国内外关于教育游戏的评价研究就相当少。目前国外对于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最显著的是英国教师评价教育媒体组织(TEEM,Teachers EvaluatingEducationa Multimedia)的调查报告《游戏的教育应用》(Report on Educational Use of Games),文中它从游戏在班级的应用情况、课程的适应性、设计与导航、易用性、娱教性以及安装六个纬度对教育游戏软件进行评价,它较好的运用了教育和技术的角度来评价教育游戏。   不管是AECT94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或是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始终都把管理和评价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在研究设计教育游戏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教育游戏评价标准的制定,来促进教育游戏的发展。   (一)国内外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整理   1.从游戏本身出发   从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游戏”的概念就是“被游戏化的教育”和“被教育化的游戏”。教育游戏从一出现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偏重点是“教”还是“游”。在尚未成熟的教育游戏领域,家长和教师都希望教育游戏具有充分的教育性,而学习者则需要有更多的新奇有趣的刺激因素,更大的挑战性才能激起他们使用教育游戏的兴趣,这就要求游戏设计者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游戏的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平衡。   从教育性和游戏性等方面来考虑。彭兵等的《对幼儿游戏评估的思考》侧重了对游戏维度的评价,对于教育性并没有做深入的探讨,将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目标与计划、游戏的观察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水平四方面作为一级指标来评估游戏工作。黄美璇的《我国教育游戏软件有效设计与开发初探》,主要是在教育性方面展开论述,分为1、教育游戏应当以教育为目的2、教育游戏应当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3、教育游戏的内容应当与教学有关4、教育游戏应当具有娱乐性等九个方面。范云欢的《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开发与应用研究》在教育性和游戏性两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性的维度,技术性维度包括游戏系统设计合理性、开发难度、维护成本和生命周期四个因素。程君青的《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游戏软件的分析研究》不仅从教育性游戏性进行论述,还从教育和游戏结合的角度来制定标准,分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媒体信息、学习反馈、游戏场景等十八个因素。国外方面,Alvaro 和Babette的《Rubric for Assessing or Designing Playful Learning Space》,从空间结构、反馈、控制权、学习支持、特殊需求的适应性、学习适应性以及各种教育机会的整合来论述,从教育需求的角度评价了游戏的教育价值,但在游戏性方面的论述不够充分。最后是前面提到的《游戏的教育应用》,着重从教育和技术的方面来评价教育游戏,游戏性的评价维度却忽略了。   2.从游戏效果等其他角度出发   除了从教育游戏本身的教育性和游戏性来考虑,还有一些学者是从其他的角度出发,比如在《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中,作者方芳认为对教育游戏的评价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并不是单单从测验出发,文章主要是从教育游戏的效果出发,运用相对评价法,个体差异法等方法提出10种教育游戏评价方法,对教育游戏评价标准起了积极作用。同时,还有从教育游戏软件本身出发,从软件的交互性等方面对教育游戏进行评价,在《多媒体英语学习软件的评估》中,许哲等主要从媒体的综合效果;操作方便性;交互性和用户支配度;语言内容四个方面对学习软件进行标准评价。对于我们从教育游戏软件出发来开展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有着借鉴性的意义。   三、结论   教育游戏是网络游戏和教育软件发展的趋势,正如祝智庭教授等所言:“关注并投入娱教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则是为教育技术开辟了一个新领地,对于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教育游戏是电子游戏和教学课程相结合的新事物,它具有创新性、主动性和高效性等特点,从出现起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发展趋势。教育游戏评价标准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对于它的相关研究还很少,我国的教育游戏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于教育游戏这种具有争议性的新事物,制定公开、权威、统一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来规范它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教育游戏评价标准的研究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市场研究室.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4(22):45―47   [2]方芳.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3]范云欢.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3):10―12   [4]程君青.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游戏软件的分析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4.   [5]彭 兵.对幼儿游戏评估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0(4):33―34   [6]许哲,顾佩娅.多媒体英语学习软件的评估[J].外语电化教育.1999(1):37―38   [7]蒋立兵.教育游戏应用绩效探讨[J].远程教育杂志.2008(3):71―74   [8]黄美璇.我国教育游戏软件有效设计与开发初探[J].福建电脑,2009(7):44―45   [9]程君青,朱晓菊.教育游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7(7):72―75   [10]赵海兰,祝智庭.教育游戏的国际研究动向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6(7):73―76   [11]Angela McFarlane,Anne Sparrowhawk&Ysanne Heald.Report on the Educational Use of Games[DB/OL]http://www.省略.uk/publications/teem_gamesined_full.pdf, 2010-9-3

  摘 要:本文通过对教育游戏相关文献分析提炼的基础上,归纳了一些教育游戏领域学者关于教育游戏标准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观点,具体内容主要从教育游戏本身(即教育性与游戏性)和教育游戏的效果等两个角度来进行论述,对教育游戏评价标准进行了分类,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制定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与依据。   关键词:教育游戏;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88-02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正在慢慢的实现,让学生们更快乐的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教育游戏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教育者希望借用游戏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沉浸其中,真正达到寓教于乐。什么是“教育游戏”?在《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研究室提供的《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中,教育游戏被定义为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这里教育游戏虽然被定义为计算机软件,但是它和一般的教学软件和游戏软件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教育游戏和教学软件的目的一样,都是以教育为目的,可是在教学软件中,重点是知识的教授,学习者获取知识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但是在教育游戏中,主要强调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探索努力来获取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主动的。区别于一般的网络游戏,教育游戏除了包含游戏本身的游戏性,更重要的是教育游戏的教育性,它抓住了游戏性和教育性的平衡点。   二、国内外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整理   (一)国内外教育游戏标准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教育游戏”开始,国内外学者对于它的研究,特别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尤其是西方国家,在教育游戏的路上已经走得很远。可能是因为教育游戏本身的研究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国内外关于教育游戏的评价研究就相当少。目前国外对于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最显著的是英国教师评价教育媒体组织(TEEM,Teachers EvaluatingEducationa Multimedia)的调查报告《游戏的教育应用》(Report on Educational Use of Games),文中它从游戏在班级的应用情况、课程的适应性、设计与导航、易用性、娱教性以及安装六个纬度对教育游戏软件进行评价,它较好的运用了教育和技术的角度来评价教育游戏。   不管是AECT94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或是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始终都把管理和评价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在研究设计教育游戏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教育游戏评价标准的制定,来促进教育游戏的发展。   (一)国内外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整理   1.从游戏本身出发   从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游戏”的概念就是“被游戏化的教育”和“被教育化的游戏”。教育游戏从一出现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偏重点是“教”还是“游”。在尚未成熟的教育游戏领域,家长和教师都希望教育游戏具有充分的教育性,而学习者则需要有更多的新奇有趣的刺激因素,更大的挑战性才能激起他们使用教育游戏的兴趣,这就要求游戏设计者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游戏的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平衡。   从教育性和游戏性等方面来考虑。彭兵等的《对幼儿游戏评估的思考》侧重了对游戏维度的评价,对于教育性并没有做深入的探讨,将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目标与计划、游戏的观察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水平四方面作为一级指标来评估游戏工作。黄美璇的《我国教育游戏软件有效设计与开发初探》,主要是在教育性方面展开论述,分为1、教育游戏应当以教育为目的2、教育游戏应当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3、教育游戏的内容应当与教学有关4、教育游戏应当具有娱乐性等九个方面。范云欢的《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开发与应用研究》在教育性和游戏性两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性的维度,技术性维度包括游戏系统设计合理性、开发难度、维护成本和生命周期四个因素。程君青的《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游戏软件的分析研究》不仅从教育性游戏性进行论述,还从教育和游戏结合的角度来制定标准,分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媒体信息、学习反馈、游戏场景等十八个因素。国外方面,Alvaro 和Babette的《Rubric for Assessing or Designing Playful Learning Space》,从空间结构、反馈、控制权、学习支持、特殊需求的适应性、学习适应性以及各种教育机会的整合来论述,从教育需求的角度评价了游戏的教育价值,但在游戏性方面的论述不够充分。最后是前面提到的《游戏的教育应用》,着重从教育和技术的方面来评价教育游戏,游戏性的评价维度却忽略了。   2.从游戏效果等其他角度出发   除了从教育游戏本身的教育性和游戏性来考虑,还有一些学者是从其他的角度出发,比如在《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中,作者方芳认为对教育游戏的评价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并不是单单从测验出发,文章主要是从教育游戏的效果出发,运用相对评价法,个体差异法等方法提出10种教育游戏评价方法,对教育游戏评价标准起了积极作用。同时,还有从教育游戏软件本身出发,从软件的交互性等方面对教育游戏进行评价,在《多媒体英语学习软件的评估》中,许哲等主要从媒体的综合效果;操作方便性;交互性和用户支配度;语言内容四个方面对学习软件进行标准评价。对于我们从教育游戏软件出发来开展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有着借鉴性的意义。   三、结论   教育游戏是网络游戏和教育软件发展的趋势,正如祝智庭教授等所言:“关注并投入娱教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则是为教育技术开辟了一个新领地,对于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教育游戏是电子游戏和教学课程相结合的新事物,它具有创新性、主动性和高效性等特点,从出现起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发展趋势。教育游戏评价标准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对于它的相关研究还很少,我国的教育游戏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于教育游戏这种具有争议性的新事物,制定公开、权威、统一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来规范它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教育游戏评价标准的研究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市场研究室.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4(22):45―47   [2]方芳.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3]范云欢.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3):10―12   [4]程君青.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游戏软件的分析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4.   [5]彭 兵.对幼儿游戏评估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0(4):33―34   [6]许哲,顾佩娅.多媒体英语学习软件的评估[J].外语电化教育.1999(1):37―38   [7]蒋立兵.教育游戏应用绩效探讨[J].远程教育杂志.2008(3):71―74   [8]黄美璇.我国教育游戏软件有效设计与开发初探[J].福建电脑,2009(7):44―45   [9]程君青,朱晓菊.教育游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7(7):72―75   [10]赵海兰,祝智庭.教育游戏的国际研究动向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6(7):73―76   [11]Angela McFarlane,Anne Sparrowhawk&Ysanne Heald.Report on the Educational Use of Games[DB/OL]http://www.省略.uk/publications/teem_gamesined_full.pdf, 2010-9-3


相关文章

  • 近六年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 !"#$%&'() *+,-./012 学前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从!&qu ...查看


  • 学前儿童视角下"好老师"的调查研究
  • 学前儿童视角下幼儿园"好老师"的调查研究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Good teacher"in the viewpoint of the kinderg ...查看


  • 体育文献综述(1)
  • 文献综述 题 目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院 (系)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体育文献综述 2016年5月 体育文献综述 摘要: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 80年代中期,23%~25%的 ...查看


  • "翻转课堂"文献综述
  • "翻转课堂"文献综述 张卫娜1 乔涛涛2 (450007 郑州广播电视大学 河南 郑州) [摘 要]2011年,翻转课堂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逐渐为众多教师所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国外已开展了几年翻转课 ...查看


  • 对外汉语词汇的游戏教学设计
  • 对外汉语词汇的游戏教学设计 摘 要:游戏近些年来被广泛的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环节中,以其趣味性和有效性被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界所认可.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和汉语知识,推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关于游戏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依据,并且 ...查看


  • 2015文献综述范文
  • 2015文献综述范文 第1篇:关于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序言 伴随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日益激烈.相关领域(产业)不同程度.有条件.分步骤地放宽市场准入,大批外资企业涌入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竞争力是市场竞 ...查看


  • 体验经济下的营销创新_体验营销研究文献综述_张帆听
  • 体验经济下的营销创新 ---体验营销研究文献综述 张帆听1杨树青2 (1,2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摘要:人类经历了天然的农业经济,标准化的工业经济,又进入了个性化的服务经济.而随着不同经济里人们关注点的转移,营销的理 ...查看


  • 华北理工大学工业工程运筹学文献综述
  • 1.运筹学发展史 运筹学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它运用分析. 试验. 量化的方法对人. 物. 财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管理人员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20世纪50年代中期钱学森. 许国志等教授将运筹学由 ...查看


  • 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分析开题报告
  • 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分析 班级:0202 学号:05 报告人:叶群芳 一.选题意义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幼年生命活力的体现,是幼稚心理的表现.当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发生或选择符合自己喜好与水平的游戏内容,并在自发的游戏活动中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