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xcel进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快速计算
2010-11-14 15:10:07| 分类: 知识海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摘要:利用电脑Excel进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快速计算,可以减
轻工作上的计算繁琐,提高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
关键词:凝结时间、Excel、快速计算。
我们在日常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中,会遇到在检测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计算上的繁琐,按照
GB/T50080-2002标准方法进行计算,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耗时也比较多,更容易在计算精度上产生误差,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经过长时期的电脑的Excel进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快速计算,觉得方便简捷快
速,现介绍如下,抛砖引玉以求得更加完善。
下面例举一组我们的测试的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测定结果,表中的斜体数字是测定的原始数据,正体数字是Excel的计算值。表格外框的A、B、C……和1、2、3……是Excel里的定位。
我们就计算过程作简要的说明如下:
斜体数字是测定的原始数据,只要按照测定的原始数据结果输入就行了。
前面的Excel计算就比较方便进行设置,例如表中的F5我们可以设公式为“=D5-E5”,F6设为“=D6
-E6”下同。G5设为“=F5/C5”,G6设为“=F6/C6”,下同。H5设为“(A5*60+B5)
-(C2*60+E2)”,H6设为“(A6*60+B6)-(C2*60+E2)”,下同。ln(fPR)的计算我们用“返回给定数值的自然对数”,即用“LN”,如I5设为“LN(G5),I6设为“LN(G6),下同。ln( t)和上述一样,J5
设为“LN(H5),J6设为“LN(H6),下同。这样就完成了表格上半部分的计算。
表格里下半部分的计算首先是涉及到线性回归方程式的计算。根据GB/T50080-2002标准的4.0.4中的第2条:“凝结时间宜通过线性回归方法确定,是将贯入阻力fPR和时间t分别取自然对数ln(fPR)和ln( t),然后把ln(fPR)当作自变量,ln( t)当作因变量作线性回归方程式:ln( t)=A+B ln(fPR)”,我们利用电脑
Excel作如下设定:
线性回归方程式ln( t)=A+B ln(fPR)中的A、B为线性回归系数,我们大家知道要呈线性回归,其要求相关系数r≥0.85,所以我们在表中增设有相关系数r这一栏,以便于同时验证所求线性回归方程式的相关系数
r.
线性回归方程式ln( t)=A+B ln(fPR)中的A值即表格中的B17,我们用公式栏里的“通过一条线性回归拟合返回一个预测值”,即可选用函数“FORECAST”来完成计算,我们把B17设为“= FORECAST(I5:I12,
J5:J12)”来得到A值的结果。
线性回归方程式ln( t)=A+B ln(fPR)中的B值即表格中的B18,我们用公式栏里的“返回经过给定数据点的线性回归拟合线方程的斜率”,即可选用函数“SLOPE”来完成计算,我们把B18设为“= SLOPE(I5:
I12,J5:J12)”来得到B值的结果。
线性回归方程式的相关系数r 即表格中的B19,我们用公式栏里的“返回两组数值的相关系数”,即可选用函数“COPPEL”来完成计算,我们把B19设为“= COPPEL(I5:I12,J5:J12)”来得到相关系数r值
的结果。
根据GB/T50080-2002标准的4.0.4中的第2条中的当贯入阻力为3.5Mpa时为初凝时间公式为:ts=e(A+Bln3.5), 当贯入阻力为28Mpa时为终凝时间公式为:te=e(A+Bln28),我们分别先计算A+B*ln3.5和A+B*ln28这两个指数值,即在表中我们用的D20和 D21,D20设为“B17+B18*LN(3.5)”, D21设为
“B17+B18*LN(28)”,这样就可求得这两个指数值。
D22即为:ts=e(A+Bln3.5),我们用“返回e的n次方”,即可选用函数“EXP”来进行计算,我们设D22为“= EXP(D20)”。同样D23即为:te=e(A+Bln28),我们设D23为“= EXP(D21)”。 这样我们就通过Excel得到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计算值,其计量单位mim,是我们根据GB/T50080-2002标准把凝结时间就很方便地可化为h:mim,并修约至5 mim即可。 表中的计算值的小数点位数较多,我们根据GB/T50080-2002标准条文说明中4.04中表2所示数据的小数点取位数,在表格设置过程中通过“减少小数位数”来完成设置,以便于和标准所示例表中小数保留位
数相吻合。
通过上述Excel表格的设置,我们在试验中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了,只要我们在上表中的斜体数字的地方,正确输入检测的原始数据,就可以将复杂的计算器的手工计算交给电脑处理,自动得到混凝土的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计算值,即方便又快捷。
只要我们相对熟悉Excel的软件,会运用编辑计算公式,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单位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Excel的表格运用于我们的检测工作中去,化繁琐为简捷,提高工作效率。
用Excel进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快速计算
2010-11-14 15:10:07| 分类: 知识海洋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摘要:利用电脑Excel进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快速计算,可以减
轻工作上的计算繁琐,提高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
关键词:凝结时间、Excel、快速计算。
我们在日常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中,会遇到在检测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计算上的繁琐,按照
GB/T50080-2002标准方法进行计算,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耗时也比较多,更容易在计算精度上产生误差,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经过长时期的电脑的Excel进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快速计算,觉得方便简捷快
速,现介绍如下,抛砖引玉以求得更加完善。
下面例举一组我们的测试的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测定结果,表中的斜体数字是测定的原始数据,正体数字是Excel的计算值。表格外框的A、B、C……和1、2、3……是Excel里的定位。
我们就计算过程作简要的说明如下:
斜体数字是测定的原始数据,只要按照测定的原始数据结果输入就行了。
前面的Excel计算就比较方便进行设置,例如表中的F5我们可以设公式为“=D5-E5”,F6设为“=D6
-E6”下同。G5设为“=F5/C5”,G6设为“=F6/C6”,下同。H5设为“(A5*60+B5)
-(C2*60+E2)”,H6设为“(A6*60+B6)-(C2*60+E2)”,下同。ln(fPR)的计算我们用“返回给定数值的自然对数”,即用“LN”,如I5设为“LN(G5),I6设为“LN(G6),下同。ln( t)和上述一样,J5
设为“LN(H5),J6设为“LN(H6),下同。这样就完成了表格上半部分的计算。
表格里下半部分的计算首先是涉及到线性回归方程式的计算。根据GB/T50080-2002标准的4.0.4中的第2条:“凝结时间宜通过线性回归方法确定,是将贯入阻力fPR和时间t分别取自然对数ln(fPR)和ln( t),然后把ln(fPR)当作自变量,ln( t)当作因变量作线性回归方程式:ln( t)=A+B ln(fPR)”,我们利用电脑
Excel作如下设定:
线性回归方程式ln( t)=A+B ln(fPR)中的A、B为线性回归系数,我们大家知道要呈线性回归,其要求相关系数r≥0.85,所以我们在表中增设有相关系数r这一栏,以便于同时验证所求线性回归方程式的相关系数
r.
线性回归方程式ln( t)=A+B ln(fPR)中的A值即表格中的B17,我们用公式栏里的“通过一条线性回归拟合返回一个预测值”,即可选用函数“FORECAST”来完成计算,我们把B17设为“= FORECAST(I5:I12,
J5:J12)”来得到A值的结果。
线性回归方程式ln( t)=A+B ln(fPR)中的B值即表格中的B18,我们用公式栏里的“返回经过给定数据点的线性回归拟合线方程的斜率”,即可选用函数“SLOPE”来完成计算,我们把B18设为“= SLOPE(I5:
I12,J5:J12)”来得到B值的结果。
线性回归方程式的相关系数r 即表格中的B19,我们用公式栏里的“返回两组数值的相关系数”,即可选用函数“COPPEL”来完成计算,我们把B19设为“= COPPEL(I5:I12,J5:J12)”来得到相关系数r值
的结果。
根据GB/T50080-2002标准的4.0.4中的第2条中的当贯入阻力为3.5Mpa时为初凝时间公式为:ts=e(A+Bln3.5), 当贯入阻力为28Mpa时为终凝时间公式为:te=e(A+Bln28),我们分别先计算A+B*ln3.5和A+B*ln28这两个指数值,即在表中我们用的D20和 D21,D20设为“B17+B18*LN(3.5)”, D21设为
“B17+B18*LN(28)”,这样就可求得这两个指数值。
D22即为:ts=e(A+Bln3.5),我们用“返回e的n次方”,即可选用函数“EXP”来进行计算,我们设D22为“= EXP(D20)”。同样D23即为:te=e(A+Bln28),我们设D23为“= EXP(D21)”。 这样我们就通过Excel得到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计算值,其计量单位mim,是我们根据GB/T50080-2002标准把凝结时间就很方便地可化为h:mim,并修约至5 mim即可。 表中的计算值的小数点位数较多,我们根据GB/T50080-2002标准条文说明中4.04中表2所示数据的小数点取位数,在表格设置过程中通过“减少小数位数”来完成设置,以便于和标准所示例表中小数保留位
数相吻合。
通过上述Excel表格的设置,我们在试验中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了,只要我们在上表中的斜体数字的地方,正确输入检测的原始数据,就可以将复杂的计算器的手工计算交给电脑处理,自动得到混凝土的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计算值,即方便又快捷。
只要我们相对熟悉Excel的软件,会运用编辑计算公式,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单位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Excel的表格运用于我们的检测工作中去,化繁琐为简捷,提高工作效率。